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腎氣虛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腎氣虛
圖片來自知乎

腎氣虛,腎虛的一種類型,為中醫名詞術語。是指由於腎氣虧虛,生長生殖功能下降,攝納無權等所表現的證候。臨床既有腎虛證症狀,又見氣虛證表現。主要症狀為氣短自汗、倦怠無力、面色晃白、滑精、早泄,尿後滴瀝不盡,小便次數多而清,腰膝酸軟,聽力減退,四肢不溫,脈細弱等,治以補腎為主。腎臟屬於泌尿系統的一部分,在傳統中醫學中,腎臟屬於五臟之一。腎為先天之本,是人體生命的先天根本,關係着人類的生存繁衍。腎氣盈虧除了反應腎臟及其相關的組織健康與否,也代表生命力是旺是弱。腎虛疾病表現中所謂的腎虛、腎虧,涵蓋了腎臟及腎經的氣血循環,或功能與腎產生關聯的器官組織,如相關泌尿、生殖、內分泌等系統的問題,部分概念與現代醫學解剖學上所稱的腎臟有所不同。

病因

腎氣虛證的形成原因主要有五個方面:

1.年高腎氣虧虛;

2.年幼腎氣未充;

3.房事過度,耗精傷氣;

4.久病傷腎或素體陽虛;

5.久病咳喘,肺虛及腎,耗傷腎氣,腎氣虛衰,氣不歸元。

由於上述原因導致腎氣虧虛,攝納無權。

臨床表現

腎氣虛的臨床表現主要有七個方面:

1.腰膝酸軟無力;

2.小便頻數清長,或餘瀝不盡,或夜尿多,遺尿

3.男子遺精早泄,女子帶下清稀量多;

4.月經淋漓不盡或胎動不安,滑胎;

5.久病咳喘,呼多吸少,氣短,動則喘甚;

6.面色淡白,神疲乏力

腎氣虛
圖片來自知乎

7.舌淡白,脈細弱或沉弱。

上述臨床表現,腰膝酸軟無力,為腎氣虧虛,骨骼失其所養;小便頻數清長,或餘瀝不盡,或夜尿多,遺尿,為腎氣虧虛,膀胱失約;男子遺精早泄,女子帶下清稀量多,因精關不固;月經淋漓不盡或胎動不安,滑胎,因沖任之本在腎,腎氣不固,沖任失約或失養;久病咳喘,呼多吸少,氣短,動則喘甚,乃久病由肺及腎,腎氣虧虛,攝納無權,氣不歸元所致;面色淡白,神疲乏力,因氣虛不能上榮,陽氣不足,心神無力振奮;舌淡白,脈細弱或沉弱,為氣虛表現。

由於個人體質、病因各不相同,臨床表現也有差異。

腎虛症狀在腦力方面表現為:注意力不集中,精力不足,工作效率降低,記憶力下降;記憶力減退;腎虛症狀在情志方面表現為:情緒不好,情緒常常難以自控,頭暈,易怒,煩躁,焦慮,抑鬱等;腎虛症狀在意志方面表現為:沒有自信,信心不足,工作無熱情,生活無激情,沒有目標與方向;腎虛症狀在性功能方面表現為:性功能降低,男子性慾降低,陽痿或者是陽物舉而不堅,滑精、遺精、早泄,顯微鏡檢查可以看到精子減少或者是精子活動力降低,不育。

女子子宮發育不良,例如幼稚子宮、卵巢早衰閉經、月經不調,性慾低下,不孕等;腎虛症狀還可能有:早衰健忘失眠,食欲不振,骨骼與關節疼痛,腰膝酸軟,不耐疲勞,乏力,視力減退,聽力衰減。脫髮白髮、頭髮脫落或鬚髮早白,牙齒鬆動易落等。還有容顏早衰、眼袋、黑眼圈,膚色晦暗無光澤,膚質粗糙、乾燥,出現皺紋,色斑,中年暗瘡,肌膚缺乏彈性;嗓音逐漸粗啞,女性乳房開始下垂,腰、腹脂肪堆積;男性早禿等,均屬於腎虛範疇。

一般若臨床表現小便頻數清長、或餘瀝不盡、或夜尿多、遺尿;或男子遺精早泄,女子帶下清稀量多;或月經淋漓不盡或胎動不安,滑胎者,可辨證為腎氣不固證。

若臨床表現以久病咳喘,呼多吸少,氣短,動則喘甚者,可辨證為腎不納氣證。

腎氣虛與腎氣不足有什麼區別

1、腎氣虛的患者通常會伴有尿頻、遺尿、咳嗽、氣短的症狀。腎氣不足不同的年齡有不同的表現,具體如下:兒童期以發育遲緩、夜尿多、出牙晚、聽力障礙,都和腎氣不足有一定的關係度;女性如白帶增多、白帶清稀,也和腎氣不足有一定的關係。

2、男性腎氣虛的症狀有遺精早泄、性慾降低、健忘、脫髮白髮等表現。男性更多的腎氣不足表現為性功能障礙、遺精、早泄、滑精以及神疲乏力答、腰膝酸軟。

3、腎氣虛,生長生殖功能下降,攝納無權等所表現的證候。腎氣不足表現更多的是腎氣不固所引起來的,可以出現夜尿增多、尿頻以及骨質發生障礙

擴展資料

腎氣虛

1、一般腎氣虛證

證候:腰膝酸軟無力;面色淡白,神疲乏力;舌淡白,脈細弱或沉弱。治則:補腎益氣。主方:腎氣丸加減。方藥:補骨脂、枸杞子、菟絲子、附子、桂枝、黃精、茯苓、山萸肉、淮山、桑寄生、黨參、白朮

2、腎氣不固證

證候:除一般腎氣虛證外,還有小便頻數清長,或餘瀝不盡、夜尿多、遺尿;或男子遺精早泄,女子帶下清稀量多;或月經淋漓不盡或胎動不安,滑胎者。治則:補腎固澀。主方:腎氣丸加減,或用金鎖固精丸、縮泉丸。常用中藥:補骨脂、枸杞子菟絲子、附子、桂枝、黃精、[茯苓]]、山萸肉淮山桑寄生桑螵蛸金櫻子 [1]益智仁等。

3、腎不納氣證

證候:在腎氣不固基礎上,見久病咳喘,呼多吸少,氣短,動則喘甚者。治則:補腎納氣。主方:七味都氣丸加參附龍牡等。方藥:五味子、熟地、丹皮、澤瀉、茯苓、山萸肉、淮山、枸杞子、菟絲子、附子、人參、龍骨、牡蠣、蛤蚧、冬蟲夏草、海龍、海馬等。

腎氣不足

1、愛吃味道濃的東西

在社會上有越來越多的「吃辣一族」,很多人沒有辣椒就吃不下飯。這在中醫上怎麼解釋呢?這主要是人的脾胃功能越來越弱了,對味道的感覺也越來越弱,要用味道厚重的東西將元氣調上來幫助運化,此時說明腎氣已經不足。

2、老年人小便時頭部打激靈

小孩和老人小便時有一個現象,就是有時頭部會打一個激靈。但是老人的打激靈和小孩的打激靈是不一樣的。小孩子是腎氣不足以用,腎氣、腎精還沒有完全調出來,所以小便時氣一往下走,下邊一用力,上邊就有點空,就會激靈一下;而老人是腎氣不足了,氣血虛,所以下邊一使勁上邊就空了。

3、每天17~19點發低燒

有些人認為發高燒不好,實際上發高燒反而是氣血充足的表現,小孩子動不動可以達到很高的熱度,因為小孩子的氣血特別足。人到成年之後,發高燒的可能性就不大了,甚至經常出現低燒的狀況,特別在下午17~19點的時候,很容易發低燒,這實際上是氣血水平很低的表現,表示腎氣已經大傷了。

4、年紀輕輕頭髮就白了好多

走在大街上我們會發現,好多年輕人已經有了白頭髮,這是怎麼回事呢?中醫認為,發為腎之華。頭髮是腎的外現,是腎的花朵。頭髮的根在腎,如果你的頭髮花白了,就說明你的腎精不足了,這時候就要補腎氣了。

5、春天手腳冰涼

有很多人到了春季手腳還是冰涼的,這主要是由於人體在冬天精氣養得不足造成的。我們知道,如果冬天腎精藏得不夠的話,供給身體生髮的力量就少了,精氣到不了四肢,所以就出現四肢冰冷的症狀。這時候,就需要補腎了。

6、睡覺時總出汗

睡覺愛出汗在醫學上稱為「盜汗」。中醫認為,汗為心液,盜汗多由於氣陰兩虛,不能收斂固攝汗液引起,若盜汗日久不愈,則更加耗傷氣陰而危害身體健康。

以上所說的這些現象,都是腎氣不足的表現,都是在警告我們要對身體狀態做出改變,否則情況就會進一步惡化,疾病也就會乘「虛」而入了。

腎氣虛
圖片來自知乎

辨證施治

1.一般腎氣虛證:

證候:腰膝酸軟無力;面色淡白,神疲乏力;舌淡白,脈細弱或沉弱。

治則:補腎益氣。

主方:腎氣丸加減。

方藥:補骨脂、枸杞子、菟絲子、附子、桂枝、黃精、茯苓、山萸肉、淮山、桑寄生、黨參、白朮。

2.腎氣不固證:

證候:除一般腎氣虛證外,還有小便頻數清長,或餘瀝不盡、夜尿多、遺尿;或男子遺精早泄,女子帶下清稀量多;或月經淋漓不盡或胎動不安,滑胎者。

治則:補腎固澀。

主方:腎氣丸加減,或用金鎖固精丸縮泉丸。常用中藥:補骨脂、枸杞子、菟絲子、附子、桂枝、黃精、茯苓、山萸肉、淮山、桑寄生、桑螵蛸、金櫻子、益智仁等。

3.腎不納氣證:

證候:在腎氣不固基礎上,見久病咳喘,呼多吸少,氣短,動則喘甚者。

治則:補腎納氣。

主方:七味都氣丸加參附龍牡等。

方藥:五味子、熟地、丹皮、澤瀉、茯苓、山萸肉、淮山、枸杞子、菟絲子、附子、人參、龍骨、牡蠣、蛤蚧、冬蟲夏草、海龍、海馬等。

鑑別診斷

1.腎氣不固與腎陽虛證的鑑別:

(1)腎氣不固與腎陽虛證當從病因、病性及臨床表現上加以鑑別。兩者病變性質皆屬陽氣虛,但腎陽虛以元陽不足,溫煦失職,性機能低下為主要臨床表現。全身虛寒症狀明顯,表現有畏寒肢冷,舌淡苔白等。

(2)腎氣不固證是由腎氣虧虛,封藏固攝功能失職所表現的證候。其臨床表現為腰膝酸軟,神疲乏力,耳鳴失聰,小便頻數而清,或尿後餘瀝不盡,或遺尿,或夜尿頻多,或小便失禁,男子滑精,早泄,女子月經淋漓不盡,或帶下清稀而量多,或胎動易滑。

2.膀胱濕熱與腎氣不固證的鑑別:

(1)膀胱濕熱與腎氣不固證當從病因、病性及臨床表現上加以鑑別。兩者俱見小便頻數症狀,但膀胱濕熱證以尿急尿頻,尿痛尿黃為主證。有身熱,舌紅苔黃膩,脈滑數等濕熱為患的全身表現。

(2)腎氣不固證是由腎氣虧虛,封藏固攝功能失職所表現的證候。其臨床表現為腰膝酸軟,神疲乏力,耳鳴失聰,小便頻數而清,或尿後餘瀝不盡,或遺尿,或夜尿頻多,或小便失禁,男子滑精,早泄,女子月經淋漓不盡,或帶下清稀而量多,或胎動易滑。

預防

在預防方面,因起病與恣情縱慾有關的,應清心寡欲,戒除手淫;如與全身衰弱、營養不良或身心過勞有關的,應適當增加營養或注意勞逸結合,節制性慾。

通過食療進補方法可改善腎虛症狀,但腎虛症狀明顯者,僅僅依靠食補是遠遠不夠的。如男性腎虛導致陽痿早泄,症狀嚴重者,可以用中醫藥調治。

1.腎虛食療

(1)豬腎粥:豬腎,粳米,蔥白、五香粉、生薑、鹽適量。

製作:將豬腎洗淨,去筋膜,切細,粳米淘洗乾淨,同入鍋內煮成粥,將熟入蔥、姜、鹽及五香粉調之。

服法:作早餐食之。

功效:補腎強腰。適用於老年人腎氣不足引起的腰膝軟弱疼痛、步履艱難、耳聾等症。

(2)燉豬腰:豬腎,杜仲核桃肉

製作:先將豬腎切開去腎盞洗淨,與杜仲、核桃肉一起燉熟後,去杜仲、核桃肉。

服法:用豬腎蘸少許細鹽食之,可作佐餐。

功效:補腎助陽,強腰益氣。適用於腎氣不足而致的腰痛乏力、畏寒肢涼、小便頻數、視物不清、陽痿遺精等症。

(3)金櫻子膏:金櫻子,蜂蜜。

製作:先將金櫻子洗淨,加水煮熬,兩小時沏出湯後再加水煮,如此四次,榨汁。將四次湯合,繼續煮熬蒸發,由稀轉濃,加入蜂蜜拌勻,冷卻後,去上沫即可。

功效:補腎益精。適用於腎氣虧虛引起的夢遺滑精,遺淋白濁,小便不禁,女子帶下,並伴有眩暈、失眠、盜汗等症者。

(4)菟絲子丸:菟絲子,茯苓,石蓮肉。

製作:將叄藥共研細末,用黃酒打糊為丸,如梧子大,裝瓶備用。

服法:每次服9~12克,早晚各1次。

功效:益腎固脬。適用於因腎氣不充、脬氣不固而引起的遺尿,伴有腰酸痛楚,逢寒涼則尿頻急且餘瀝不盡,便無尿道痛等症。


服法:可作佐餐食用。

功效:補腎固精溫肺定喘,潤腸通便。適用於腎虛咳嗽、腰痛、陽痿、遺精、大便燥結、石淋等症。

補腎藥膳是選用補腎氣、溫腎陽、滋腎陰的中藥,配合一定食物,經烹調而成的藥膳食品。它具有溫腎壯陽、填精生髓之功效,適用於腎虛證。需要注意的是藥膳不能代替藥物治療,對於腎虛症狀明顯者建議去正規中醫院由有資質的中醫開具經典方劑調治。腎虛證包括腎陰虛腎陽虛,症見腰膝酸軟、頭昏耳鳴、少寐健忘、遺精尿頻、潮熱盜汗、口乾或形寒肢冷、喘逆等症。

2.運動防治

(1)握固:將大拇指扣在手心,指尖位於無名指(第四指)的根部,然後屈曲其餘四指,稍稍用力,將大拇指握牢。握固可以固守精氣神在體內,平時走路、坐車、閒聊、看電視時都可以進行。

(2)提踵顛足:提踵時五趾抓地,兩腿併攏,提肛收腹,肩向下沉,立項豎脊,百會上領;向下顛足時身體放鬆,輕輕咬牙,先緩緩下落一半,而後輕震地面。提踵可以牽拉腰背腿部的膀胱經腎經,輕震地面還可以帶動五臟六腑。

(3)用腳後跟健走:邁開大步,腳後跟先着地,不要彎曲膝蓋。腿往前邁時,腳尖伸直如同踢球;前腳落地時,後腳腳尖踮起。腳後跟先着地,實際上就是刺激了「腎經」穴位,經常用這種方式健走可以有效防治骨質疏鬆症。

(4)摩腎腧:並腿坐於床沿,雙手握拳,拳心虛空,分別按在後背腰部,上下按摩腰背腎腧穴,至有熱感為止。這個方法不僅能緩解疲勞,還能在短時間內補充精力,補足腎氣,強身健體。

(5)三元式站樁:兩腳分開,與肩同寬,兩手由身體兩側向前合抱於腹前,位置與臍同高,兩臂抱圓;同時兩膝微屈,重心下沉,兩膝關節微微向兩旁打開。背略弓形,胸要含,背要拔,腰背部略向後拱,命門穴打開。這樣前後、左右、上下都是圓,整個人顯得十分圓融。這是一個補益元氣的基本站樁法,常做能使腎元充沛、筋骨勁強。

(6)熱水泡腳:泡腳最適宜的時間是每晚7~9時,這是腎經氣血最衰的時辰,此時泡腳、按摩能改善全身血液循環,達到滋養腎和肝的目的。泡腳用的容器以木盆為好。泡腳水不能太熱,以40℃左右為宜。泡腳時間不宜過長,以15~30分鐘為宜。

(7)深呼吸:做深呼吸時要選擇空氣清新的環境,儘量用鼻子吸氣。呼吸保持柔和、緩慢、均勻、深長。以6次深呼吸為一組。然後平息調整,循環再做。運動治療僅起輔助作用,不能替代藥物。

腎氣虛
圖片來自知乎

3.日常保健

(1)性生活:要適度不勉強,不放縱。

(2)飲食:無力疲乏時多吃含鐵、蛋白質的食物,如木耳、大棗、等;消化不良者多喝酸奶,吃山楂;平日護腎要多吃韭菜、海參、人參等。過度苦寒、冰涼的食物易傷腎,如蘆薈苦瓜雪糕鵝肉啤酒進食過多都傷腎,應該多食黑色素含量高和溫補性中藥如黑米黑豆等。

(3)強腎與按摩:經常進行腰部活動,可以健運命門,補腎納氣。還可多做一些刺激腳心的按摩,因腳心的湧泉穴是濁氣下降的地方,經常按摩湧泉穴,可益精補腎、強身健體、防止早衰,並能舒肝明目,清喉定心,促進睡眠,增進食慾。

(4)作息:保持良好的作息習慣,避免熬夜。充足的睡眠也是恢復精氣神的重要保障。

(5)運動:適當運動可延緩衰老,但強度不宜太大,應選能力所及的運動項目,以促進血液循環,改善血淤、氣損等情況。散步、慢跑、快步走,或在鵝卵石上赤足適當行走,都會促進血液循環,對腎虛有輔助治療作用。

(6)減壓:不給自己太大壓力,學會合理減壓,如積極參加戶外運動,放鬆心情。

4.補腎食物

(1)芝麻:甘平,有補肝腎、潤五臟的作用。如《本草經疏》中就曾記載:「芝麻,氣味和平,不寒不熱,補肝腎之佳谷也。」尤其是腎虛之人腰酸腿軟,頭昏耳鳴,發枯發落及早年白髮,大便燥結者,最宜食之。

(2)粟米:又稱穀子、稞子。能補益腎氣。《名醫別錄》及《滇南本草》中都說到「粟米養腎氣。」明·李時珍還說:「粟,腎之谷也,腎病宜食之,煮粥食益丹田,補虛損。」

(3)豇豆:又稱飯豆、長豆。性平,味甘,能補腎健脾,除脾虛者宜食外,腎虛之人也宜食用,對腎虛消渴、遺精、白濁,或小便頻數,婦女白帶,食之最宜。《本草綱目》曾這樣記載:「豇豆理中益氣,補腎健胃,生精髓。」《四川中藥志》也說它能「滋陰補腎,健脾胃,治白帶,白濁和腎虛遺精。」

(4)牛骨髓:有潤肺、補腎、益髓的作用。《本草綱目》說它能「潤肺補腎,澤肌,悅面」。對腎虛羸瘦、精血虧損者,尤為適宜。

(5)乾貝:又稱江珧柱。性平,味甘咸,能補腎滋陰,故腎陰虛者宜常食之,清代食醫王孟英認為:「乾貝補腎,與淡菜同。」《本草求真》中也說它能「滋真陰」,實則指滋補腎陰之義。

(6)鱸魚:又稱花鱸、鱸子魚。性平,味甘,既能補脾胃,又可補肝腎,益筋骨。《本草經疏》曾有記載:「鱸魚,味甘淡氣平與脾胃相宜。腎主骨,肝主筋,滋味屬陰,總歸於髒,益二髒之陰氣,故能益筋骨。」《嘉枯本草》認為:「鱸魚,多食宜人,作蚱尤良。」凡肝腎陰虛,或脾虛胃弱者皆宜。

(7)羊骨:性溫,味甘,能補腎強筋骨。《飲膳正要》認為:「羊尾骨益腎明日,補下焦虛冷。」《本草綱目》中記載:「羊脊骨補骨虛,通督脈,治腰痛下痢;羊脛骨主脾弱,腎虛不能攝精,白濁。」唐代《食醫心鏡》還介紹:「治腎臟虛冷,腰脊轉動不得:羊脊骨一具,捶碎煮爛,空腹食之。」對腎虛勞損,腰膝無力怕冷,筋骨攣痛者,最宜食之。

(8)豬腎:性平,味咸。唐·孟詵認為豬腎「主人腎虛」。《日華子本草》說它「補水髒,治耳聾」。水髒者實指腎臟而言。故凡因腎虛所致的腰酸腰痛、遺精、盜汗及老人腎虛耳聾耳鳴,宜常食之。

(19)淡菜:有補肝腎、益精血的功效。《隨宜居飲食譜》中說它「補腎,益血填精」。《本草匯言》亦云:「淡菜,補虛養腎之藥也,此物本屬介類,氣味甘美而淡,性本清涼,善治腎虛有熱。」所以,凡腎虛羸瘦、勞熱骨蒸眩暈盜汗腰痛陽痿之人,食之最宜。

5.補腎湯品

從中醫的角度來說,房事不當會造成損害,需要額外補充一些補氣補血的藥食同源之物,如桂圓蓮子、雞、鴿、大棗等食物煲湯飲用,以補氣滋陰,澀汗固精。或飲用具有益精填髓、理氣散結作用的湯品。以下針對較為普遍的三種損害介紹食療湯。

山藥枸杞子湯:鮮山藥,干蓮子肉枸杞子銀耳冰糖少量。鮮山藥去皮,切段,與其餘配料共同放入無油的瓦罐中,加清水浸泡,用小火慢燉2小時,湯液粘稠即起鍋。這道甜品針對陰陽兩虛的症狀尤為適合。


腎氣虛是陽虛還是陰虛

腎氣虛不是腎陽虛也不是腎陰虛,但彼此間有微妙的關係。

腎藏精主生長生殖,腎精化腎氣,當腎精不足時,則表現為腎氣虛,腎氣虛則腎功能虛弱,人極易疲倦,而腎之氣久虛則傷腎陽,人就畏寒怕冷;腎陰虛也是因為腎精不足,因為氣血互生,腎氣虧則血不足,久而久之,腎會出現虛寒之症,即是腎陰虛。

可見腎氣虛是腎陽虛和腎陰虛的起端,是腎之陰陽失衡的開始,卻也不是真正的陽虛和陰虛。

腎氣虛的原因

腎氣虛說簡單點就是腎氣不足,人體之氣慣通全身,有固攝人體各部位的功能;先天稟賦不足、久病勞損、過於勞累、營養不良、性生活頻繁等原因皆可傷及腎氣,人體處在一個平衡,腎氣盛,則人的精力旺盛,腎氣虛則精力衰弱。

腎氣虛該怎麼辦?

推拿關元穴

取穴部位:關元穴,該穴位於前正中線肚臍下3橫指處。

操作手法:以拇指指端螺紋面,按壓關元,用力時吸氣,呼氣時鬆開,重複5-7次。

氣功

方法:身體仰臥寬衣松帶,肢體展開,舒適為宜,待入靜後精神集中在丹田。

2、呼吸要求自然,當肢體放鬆後,慢慢加深變細變慢,直到小腹溫熱得氣最好。

3、一旦丹田存氣,此時加強一年,調動全身氣機增強丹田的氣感。

注意:每次30分鐘,早晚各一次,練功後逆時針按摩小腹36周,長期練習可見功效。

腎氣虛的食療方法

山藥紅棗粥

材料:生山藥100克、紅棗50克,粳米200克。

做法:將山藥切片,鍋中加水燒沸,加入粳米,再次煮沸後,加入山藥、紅棗冰糖,小火煮30分鐘後即可。

功效:山藥補氣健脾,紅棗補血益腎,二者同用適用於腎氣虛、氣虛雙虛之症。

視頻

腎結石多是腎氣虛

[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