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雅教育(拉丁语:artes liberales,英语:liberal arts),又译为文理教育、人文教育、通才教育、全人教育、通识教育、素质教育,原是指一个自由的古代西方城市自由人(有产者,即不需要出卖劳动力,仅凭产业就能生活的人,如贵族。不包括手工业者和奴隶)所应该学习的基本学科,现代则是作为生活常识的内容,可以在社会学校修习、也可以透过参加展览等方式获得知识。
目录
历史
文法、修辞与辩证,是文科教育中的核心部分,被称为三学(Trivium)。至中古时代,它的范围被扩大到包括算术、几何学、音乐以及天文学(其中也包括了占星学),被称为四术(Quadrivium)。三学与四术,合称人文七艺(seven liberal arts),或自由七艺,是中世纪大学的主要科目。
现代
在现代社会中,博雅教育,被认为是一种基于社会中的人的通才素质教育。它不同于专业教育、专才教育。在东方,这种教育的传统可以追溯到先秦时代的六艺教育和汉朝以后通常的儒家教育;六艺教育注重综合知识和技能,而儒家教育偏重人格和人文质素。博雅教育所涉足的范畴随着社会而变迁,到了近代,人文和科学都成为了博雅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致博雅教育又被称为文理教育。由于并非专才训练,法律、工程、建筑学、设计、海事与航海、电机技术、资讯科技、统计学、工商管理、教育学农学、食品科学、兽医学、牙医、外科医学及药学等这些专科及领域不属博雅教育的范畴,但是还是有相关简单且应用性高的教育学程(例如博物馆的原由阐释、水族馆等的生命教育,烹饪与健康营养的关系等平民课程)。
博雅教育在概念上与通识教育类似,但若细分其差异,博雅教育是相对于职业或实用教育而言,其目的在培育 “统一的人格”[1];而通识教育是相对于专业教育而言,其目的在达到“统一的知识”。博雅教育强调师生间的互相学习,是一门让学生能够安身立命、修身养性的学问,是一种教育观、教育形式与教育实践的总和。
古代
在古希腊时期,柏拉图就提出了“七艺”[2],也称为“自由七艺”(Liberal arts)。到欧洲中世纪初期成为学校中的七门课程:文法(包括拉丁文和文学)、修辞(包括散文与诗的写作,以及历史)、辩证(即形式逻辑)、算术、几何(包括地理)、天文、音乐。圣伊西多尔又将前三科定为初级学科,称为“三学”(trivium),后四科定为高级学科,称为“四术”(quadrivium)。
三学及其现代主要相关学科
- 辩证:逻辑推理
四术及其现代相关学科
- 天文:卫星导航?
- 音乐:唱诗班
视频
博雅教育 相关视频
参考文献
- ↑ 以学生事务的角度 观察博雅教育的实践,道客巴巴 , 2012-7-16
- ↑ “七艺”考略:西方古典课程的传统与流变,中国社会科学网,2016-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