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弼(三国)
王弼(226年-249年),字辅嗣,山阳郡(现今山东省境内)人。三国时代曹魏的著名经学家、易学家,魏晋玄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名稱}}} | |||||
---|---|---|---|---|---|
主君 | 曹芳 | ||||
姓 | 王 | ||||
名 | 弼 | ||||
字 | 辅嗣 | ||||
出生 | 黄初7年(226年) | ||||
逝世 | 正始10年(249年) | ||||
| |||||
著作 | |||||
《老子道德经注》、《老子指略》、《周易注》、《周易略例》、《论语释疑》? |
目录
简介
明察聪慧,爱好老子,通辩能言。”曾任尚书郎,文名盖世,其作品主要包括解读《老子》的《老子注》 、《老子指略》及解读《周易》思想的《周易注》、《周易略例》 四部。 其中《老子指略》 、《周易略例》是王弼对《老子》、《周易》所做的总体性分析的文章。
联合何晏、夏侯玄等同倡玄学清谈,清正高傲,“颇以所长笑人,故时为士君子所疾”,交好钟会、何晏等人为友。
正始十年(249年),去世,时年二十三岁,遗下一妻一女。
父亲是王业。兄长王宏。祖父王凯是王粲的族兄,祖母是刘表之女。(《博物记》)
为《道德经》和《易经》撰写注解,对后世影响甚大。由于汉代、三国《道德经》的注释本大多失传,王弼的《道德经注》成了本书流传至今的最早注释本。
生平
在年幼时已非常聪明,十馀岁时,好老子,而且口才出众,与锺会齐名。未弱冠时,已为当时的官员、文人所识。与吏部郎裴徽见面时,裴徽一见而感到奇异,并问:「夫无者,诚万物之所资也,然圣人莫肯致言,而老子申之无已者何」,王弼回答:「圣人体无,无又不可以训,故不说也。老子是有者也,故恆言无所不足」。(《王弼传》。
《世说新语,文学》则记载是在弱冠后见裴徽,徽问曰:「夫无者,诚万物之所资,圣人莫肯致言,而老子申之无已,何邪」,王弼回答:「圣人体无,无又不可以训,故言必及有;老、庄未免于有,恆训,其所不足」)。后来亦为傅嘏所知。当时,何晏为吏部尚书,亦对王弼的才能甚是惊奇。
正始年间,黄门侍郎未有人担任,何晏已起用贾充、裴秀、朱整,又商议任用王弼。当时丁谧与何晏争衡,向曹爽推荐高邑王黎。于是曹爽起用王黎,而以王弼补任台郎。在上任后,与曹爽见面,曹爽屏退左右,而王弼只与其论道,于是被曹爽轻视。
当时,曹爽专政,任用亲信。王弼通达,并不经营名声。王黎病死后,曹爽以王沉代王黎,王弼于是不得在其门下,何晏为之歎恨。因为年资甚浅,而且不擅长公务,于是更不受注意。
淮南人刘陶,善论纵横,为时人所推举,每次与王弼谈话,常被王弼所折服。
何晏认为圣人无喜怒哀乐,其论甚是精妙,锺会等人亦同意。而王弼与之不同,认为圣人的神明多于人,而五情与人相同,「神明茂,所以能体冲和以通无;五情同,故不能无哀乐以应物。然则圣人之情,应物而无累于物者也。今以其无累,便谓不复应物,失之多矣」。
在为《周易》作注后,颍川人荀融问难王弼《繫辞上》中「大衍」的要义。王弼答其意,写信讽刺荀融:「夫明足以寻极幽微,而不能去自然之性。颜子之量,孔子之所预在,然遇之不能无乐,丧之不能无哀。又常狎斯人,以为未能以情从理者也,而今乃知自然之不可革。足下之量,虽已定乎胸怀之内,然而隔踰旬朔,何其相思之多乎。故知尼父之于颜子,可以无大过矣」。
正始10年(249年),曹爽被废,王弼亦被免官。同年秋天,以疠疾亡,年仅24岁。
人物、逸事
- 性格和于名理,喜好游宴,亦识音律,擅长投壶。因为常以所长笑人,被当时的士君子所厌。(《王弼传》)
- 与锺会友好。锺会论议以校练为主,不过亦佩服王弼的高致。(《王弼传》)
- 初时与王黎、荀融相善。后来因为王黎被起用为黄门侍郎,于是怨恨王黎。而与荀融亦变得不和。(《王弼传》)
- 在未弱冠时,往见何晏,当时论客满席。何晏曾闻王弼名,以论胜者的论理问王弼:「此理僕以为极,可得复难不」,于是王弼问难,满席人都折服。王弼又数次作主客自问自答,其论皆满席人所不及。(《世说新语,文学》)
- 何晏曾注《老子》,未完成,见王弼自说注老子旨,因为王注精奇,自认为不及之,不能回应,只得唯唯诺诺,于是不再继续为《老子》作注,改作《道德论》。(《世说新语,文学》)
- 死后,司马师等有识之士亦为之嗟歎。(《王弼传》)
- 据说在为《周易》作注时,辄笑郑玄为儒,认为「老奴甚无意」。于时夜分,忽然听见门外阁有脚步声,有人进来,自称郑玄,叱责:「君年少,何以轻穿文凿句,而妄讥诮老子邪?」极有忿色,言罢离去。王弼心生畏恶,不久后患厉疾而死。(《幽明录,卷三》)
评价
- 何晏叹之曰:「仲尼称后生可畏,若斯人者,可与言天人之际乎」。(《王弼传》、《世说新语,文学》)
- 王济好谈,病老、庄,常云:「见弼易注,所悟者多」。(《王弼传》)
- 何劭:「弼天才卓出,当其所得,莫能夺也」、「弼注《老子》,为之《指略》,致有理统。著道略论,注《易》,往往有高丽言」、「然弼为人浅而不识物情」、「其论道傅会文辞,不如何晏,自然有所拔得,多晏也」。(《王弼传》)
- 陈寿:「弼好论儒道,辞才逸辩」。(《三国志,锺会传》)
- 孙盛曰:「《易》之为书,穷神知化,非天下之至精,其孰能与于此?世之注解,殆皆妄也。况弼以傅会之辨而欲笼统玄旨者乎?故其叙浮义则丽辞溢目,造阴阳则妙颐无闻,至于六爻变化,群象所效,日时岁月,五气相推,弼皆摈落,多所不关。虽有可观者焉,恐将泥夫大道」。(《三国志注,锺会传》)
- 东晋范甯:「黄唐缅邈,至道沦翳,濠濮辍咏,风流靡托,争夺兆于仁义,是非成于儒墨。平叔神怀超绝,辅嗣妙思通微,振千载之颓纲,落周孔之尘网。斯盖轩冕之龙门,濠梁之宗匠。尝闻夫子之论,以为罪过桀纣,何哉?」、「王、何叨海内之浮誉,资膏粱之傲诞,画螭魅以为巧,扇无检以为俗。郑声之乱乐,利口之覆邦,信矣哉。吾固以为一世之祸轻,历代之罪重,自丧之衅小,迷众之愆大也」。(《晋书,范甯传》)
- 南北朝刘勰:「魏之初霸,术兼名法。傅嘏、王粲,校练名理。迄至正始,务欲守文;何晏之徒,始盛玄论。于是聃周当路,与尼父争途矣。详观兰石之《才性》,仲宣之《去伐》,叔夜之《辨声》,太初之《本无》,辅嗣之《两例》,平叔之二论,并师心独见,锋颖精密,盖论之英也」、「若夫注释为词,解散论体,杂文虽异,总会是同。若秦延君之注《尧典》,十馀万字;朱文公之解《尚书》,三十万言,所以通人恶烦,羞学章句。若毛公之训《诗》,安国之传《书》,郑君之释《礼》,王弼之解《易》,要约明畅,可为式矣」。(《文心雕龙,论说》)
- 隋朝颜之推:「何晏、王弼,祖述玄宗,递相夸尚,景附草靡,皆以农、黄之化,在乎己身,周、孔之业,弃之度外」、「辅嗣以多笑人被疾,陷好胜之阱也」。(《颜氏家训,勉学》)
- 唐朝孔颖达:「惟魏世王辅嗣之注,独冠古今」。(《易正义序》)
- 宋朝朱熹:「王弼周易,巧而不明」。(《朱子语类,孟子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