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朱子語類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朱子語類

朱子語類,是朱熹與其弟子問答的語錄匯編。中國宋代景定四年(1263年)黎靖德以類編排,於咸淳六年(1270年)刊為《朱子語類大全》140卷,即今通行本《朱子語類》。

此書編排次第,首論理氣性理鬼神等世界本原問題,以太極、理為天地之始;次釋心性情意、仁義禮智等倫理道德及人物性命之原;再論知行、力行、讀書、為學之方等認識方法。又分論《四書》、《五經》,以明此理,以孔孟周程張朱為傳此理者,排釋老、明道統。

《朱子語類》基本代表了朱熹的思想,內容豐富,析理精密。[1]

主要版本有宋咸淳二年《朱子語類》書影刊本、明成化九年(1473年)陳煒刻本、清呂留良寶誥堂刻本、廣州書局本等。中華書局有排印本。

作者簡介

朱熹(1130-1200)南宋著名理學家,思想家,哲學家,詩人,教育家、文學家。漢族,字元晦,後改仲晦,號晦庵。別號紫陽,祖籍徽州婺源(今屬江西),僑寓建陽(今屬福建)崇安。其父朱松,宋宣和年間為福建政和縣尉,僑寓建陽(今屬福建)崇安,後徙考亭。其父朱松,進士出身,歷任著作郎、吏部郎等職,因反對秦檜妥協而出知饒州,未至而卒。此時朱熹14歲,遵父遺命,師事劉子□等人,隨母定居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五里夫。[2]

19歲[紹興十八年(1148)]時,以建陽籍參加鄉試、貢試。榮登進士榜。歷仕高宗、孝宗、光宗、寧宗四朝,曾任知南康,提典江西刑獄公事、秘閣修撰等職。後由趙汝愚推薦升任煥章閣侍制、侍講。

朱子語類1.jpg

慶元三年(1197),韓侂胄擅權,排斥趙汝愚,朱熹也被革職回家,慶元六年病逝。嘉定二年(1209)詔賜遺表恩澤,諡曰文,尋贈中大夫,特贈寶謨閣直學士。理宗寶慶三年(1227年),贈太師,追封信國公,改徽國公。是程朱學派的主要代表,詩作有《觀書有感》《春日》《泛舟》等著名詩作,著有《四書集注》《周易本義》等書。

內容選摘

大抵觀書先須熟讀,使其言皆若出於吾之口。繼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於吾之心,然後可以有得爾。至於文義有疑,眾說紛錯,則亦虛心靜慮,勿遽〔遽(jù)〕倉促。取捨於其間。先使一說自為一說,而隨其意之所之,以驗其通塞,則其尤無義理者,不待觀於他說而先自屈矣。復以眾說互相詰難〔詰(jié)難〕追問、責難。而求其理之所安,以考其是非,則似是而非者,亦將奪於公論〔奪於公論〕被公認的見解所更改。奪,更改、修正。而無以立矣。大率〔大率〕大多。徐行卻立〔卻立〕後退站立。形容小心謹慎。 處靜觀動,如攻堅木,先其易者而後其節目〔節目〕木頭節子。 如解亂繩,有所不通則姑置而徐理之。此觀書之法也。

朱熹是宋代理學的集大成者,他繼承了北宋程顥、程頤的理學,完成了客觀唯心主義的體系。認為理是世界的本質,"理在先,氣在後",提出"存天理,滅人慾"。朱熹學識淵博,對經學 、史學、文學、樂律乃至自然科學都有研究。其詞作語言秀正,風格俊朗,無濃艷或典故堆砌之病。不少作品的用語看得出都經過斟酌推敲,比較講究。但其詞意境稍覺理性有餘,感性不足,蓋因其注重理學的哲學思想故也。

目錄

朱子語類2.jpg

朱子語類(一)

第一冊

卷第一

理氣上

太天地上

卷第二

理氣下

天地下

卷第三

朱子語類3.jpg

鬼神

卷第四

性理一

人物之性氣質之性

卷第五

性情心意等名義

卷第六

朱子語類4.jpg

性理三

仁義禮智等名義

卷第七

學一

小學

卷第八

學二

朱子語類5.jpg

總論為學之方

卷第九

學三

論知行

卷第十

學四

讀書法上

卷第十一

朱子語類6.jpg

學五

讀書法下

卷第十二

學六

持守

卷第十三

學七

朱子語類7.png

力行

卷第十四

大學一

綱領

經上

卷第十五

大學二

朱子語類8.jpg

經下

卷第十六

大學三

傅一章釋明明德

傅二章釋新民

……

朱子語類(二)

朱子語類9.jpg

朱子語類(三)

朱子語類(四)

朱子語類(五)

朱子語類(六)

朱子語類(七)

朱子語類(八)

四庫提要記載

《朱子語類》·一百四十卷(內府藏本)

朱子語類0.jpg

宋咸淳庚午導江黎靖德編。初,朱子與門人問答之語,門人各錄為編。嘉定乙亥,李道傳輯廖德明等三十二人所記為四十三卷,又續增張洽錄一卷。刻於池州,曰《池錄》。嘉熙戊戌,道傳之弟性傳續搜黃乾等四十二人所記為四十六卷,刊於饒州,曰《饒錄》。淳佑己酉,蔡杭又裒楊方等二十三人所記為二十六卷,亦刊於饒州,曰《饒後錄》。咸淳乙丑,吳堅采三錄所餘者二十九家,又增入未刊四家為二十卷,刊於建安,曰《建錄》。

其分類編輯者,則嘉定己卯黃士毅所編,凡百四十卷,史公說刊於眉州,曰《蜀本》。又淳佑壬子王佖續編四十卷,刊於徽州,曰徽本。諸本既互有出入,其後又翻刻不一,訛舛滋多。靖德乃裒而編之,刪除重複一千一百五十餘條,分為二十六門,頗清整易觀。其中甚可疑者,如包楊錄中論鬍子知言以書為溺心志之大穽之類,概為刊削。亦深有功於朱子。

《靖德目錄》後記有曰:朱子嘗言《論語》後十篇不及前,六言六蔽,不似聖人法語。是孔門所記猶可疑,而況後之書乎?觀其所言,則今他書間傳朱子之語而不見於《語類》者,蓋由靖德之刪削。鄭任鑰不知此意,乃以《四書大全》所引,不見今本《語類》者,指為或問小注之證,其亦不考之甚矣。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