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文化之都
歐洲文化之城
歐洲文化之都
- 1999: GER 魏瑪
- 2000: FRA 亞維農、NOR 卑爾根、ITA 博洛尼亞、|BEL 布魯塞爾、FIN 赫爾辛基、POL 克拉科夫、ISL 雷克雅未克、CZE 布拉格、ESP 聖地亞哥-德孔波斯特拉
- 2001: HOL 鹿特丹、PRT 波爾圖
- 2002: BEL 布魯日、ESP 薩拉曼卡
- 2003: AUT 格拉茨
- 2004: ITA 熱那亞、FRA}} 里爾
- 2005: IRL 科克
- 2006: GRE 帕特雷
- 2007: LUX 盧森堡城、ROM 錫比烏
- 2008: UK 利物浦、NOR 斯塔萬格
- 2009: LTU 維爾紐斯、AUT 林茨
- 2010: GER 埃森、HUN 佩奇、TUR 伊斯坦布爾
- 2011: FIN 圖爾庫、EST 塔林
- 2012: POR 吉馬良斯、SLO 馬里博爾
- 2013: FRA 馬賽-普羅旺斯、SVK 科希策
- 2014: SWE 于默奧、LAT 里加
- 2015: BEL 蒙斯、CZE 比爾森
- 2016: ESP 聖塞瓦斯蒂安、POL 弗羅茨瓦夫
- 2017: DEN 奧胡斯、CYP 帕福斯
- 2018: NED 呂伐登、MLT 瓦萊塔
- 2019: ITA 馬泰拉、BUL 普羅夫迪夫
- 2020: IRL 戈爾韋、CRO 里耶卡
未來
歷史
歐洲文化之都最開始被稱為歐洲文化之城,它於1983年由梅利納·梅爾庫里構思,並接着由希臘文化部開始舉辦。Mercouri當時認為,文化並沒有如同政治和經濟那樣受到足夠的關注,因此需要各成員國聯合開展一項計劃以宣傳歐洲文化。歐洲文化之城計劃自1985年夏天於第一個擁有此頭銜的雅典開始運作。從1999年德國舉辦期開始,歐洲文化之城改名為歐洲文化之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