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果寺
簡介
善果寺位於北京外城廣安門內廣義街東側、善果胡同北側,始建於五代後梁乾化元年(911年),起初名為「唐安寺」。明朝天順八年(1464年)春,尚膳監太監陶榮捐資恢復該寺,奏請明英宗賜寺額,明英宗賜名「善果寺」。明孝宗弘治十六年(1503年)冬,內官監太監姚訓在善果寺的東西兩廊添設羅漢堂,堂內塑造五百羅漢像,用時兩年於弘治十八年(1505年)十月完成。清朝康熙元年(1662年)、康熙十一年(1672年)兩度重修。康熙十八年(1679年),京師地震,善果寺建築幾乎全部坍塌。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開始復建,並且撤消塔院,塔院舊址改建成大法堂。乾隆四十年(1775年)再度重修。
清朝順治十七年(1660年),順治帝親臨善果寺,稱讚該寺「喬木陰森,院宇宏敞、不雜世塵,宛如名山」,贊其為「京師第一勝地」。
鼎盛時期,善果寺建築宏偉。寺前設有放生池,池上架設石橋,主要建築自南向北依次為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大士殿、大法堂、藏經閣。另有東西配殿、配房60多間,以及鐘樓、鼓樓。東西配殿內有懸山泥塑,五百羅漢坐臥山間,寺院、寶塔、亭閣、花木、假山點綴其中,山上布滿按照《山海經》、《萬鳥圖》等塑造的珍禽異獸。此處泥塑與北海小西天、朝陽門外九天宮並稱「北京泥塑三絕」。大雄寶殿中的十八羅漢塑像、藏經閣中的四十二臂觀世音菩薩像也都異常精美。
舊時每年農曆六月初六,善果寺舉辦「晾經會」,開廟一天,僧眾禮佛誦經。「晾經」不僅是將藏經樓內的經書搬到院內的桌案上晾曬,同時也晾曬僧眾的僧衣、僧帽。北京城南居民屆時紛紛來該寺看晾經,寺前便形成臨時的集市,有舍善書、經書的,有舍暑藥、冰水的,有出售香燭和吉祥物的。
清朝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夏,八國聯軍攻占北京,善果寺遭嚴重破壞,佛像和文物全部遭到毀滅或掠奪。中華民國時期,善果寺十分頹敗。1926年,善果寺僧眾順應辦學風尚,騰出該寺部分房屋開辦學校,招收附近兒童就書。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許多東北難民流亡北平,善果寺內曾開粥廠救濟這些難民。
1926年,在三一八慘案中被殺的劉和珍的遺體從北京女子師範大學移靈善果寺,在善果寺舉行了裝殮、告別等葬儀。
1949年以前,善果寺西面是皈依寺,南面是王子墳,北面是廣西義地、宜昌義地(義地是公共墳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在文化大革命前,政府在善果寺附近開展綠化,辟成小型的街心公園,稱為「善果寺公園」。後來,善果寺公園及善果寺都被拆除,建成居民樓。
善果寺山門的舊址位於如今善果胡同1號樓的東南角,山門在1993年拆除。
善果寺、善果寺公園和如今的宣武藝園無關,宣武藝園的前身是宣武公園,1953年起興建,是隨着市府大樓而建的公園。善果寺則位於宣武藝園外的西南方向,兩者有一定距離。
寺廟
東亞傳統宗教供奉神靈、神話或傳說人物、歷代聖賢、歷史著名人物的房屋式祭祀建築物,均可統稱為廟宇[1]。
一般包括道觀、佛寺、祠等廟宇,而不包括祭祀祖先的祠堂家廟,但一些聖賢的家廟亦受宗族以外的信眾參拜,故這些家廟同時事實上有著祭祀以及讓信眾祈求庇佑用的性質。道教宮觀可稱宮廟,佛教寺院可稱寺廟,尊天法祖祭祀通稱祖廟或宗廟,皇家太廟與明堂則合稱為廟堂。
由於東亞傳統上常有不同宗教互相影響、習合的情況,如佛道雙修、三教合流、神佛習合等,加上與民間信仰、巫覡宗教合流,因此廟宇的名稱、性質多變,甚至同一間廟宇同時具備多種性質。
建築
除了一些單體式且不設前院的廟宇外,一般都有一個獨立的門為入口,如神道坊(廟宇牌坊)、山門、鳥居等,也代表進入廟宇或結界範圍。入門之後為神道,可通往參拜之處。
廟宇主體建築稱為「殿」,「殿」本指帝王居所,後來也指供奉仙真聖賢神佛的屋宇如大雄寶殿,有些則稱為「堂」如日本法隆寺金堂。規模較大的寺廟常有多個不同的殿或堂。
類型與名稱
「觀」,原指宮殿的高大門闕,後因歷代帝王常請方士或道士夜觀星象、制定曆法於「觀」,後來用以指道士修道的居所,即道觀,也作為供奉道教先真的建築物名稱,如玄妙觀與白雲觀。一些規模較大的道觀會以「宮」命名,兩者又合稱「宮觀」。
民間信仰中的寺廟命名多元,傳統上只有一些主神神格為帝、後、妃或王爺級的寺廟才會用原指帝王居所的「宮」命名。例如媽祖曾先後在元代、清代獲皇帝冊封為天妃、天后,於是部分媽祖廟命名為天妃宮、天后宮;關羽被尊為協天大帝,於是一些關帝廟也命名為協天宮;神格崇高的神明,其廟宇也會稱為「宮」,如香港、澳門一些由民間釋教信徒開設的觀音廟名為水月宮。今日多數神廟都稱「宮」。
「殿」指帝王理事之所,多為高階神明的廟宇,供奉三清的廟宇名稱包含三清殿、高玄殿等。供奉玄天上帝的廟宇名稱包含北極殿、真武殿等。
寺廟原指「寺院」「寺」原係朝廷辦公官署如大理寺等,「院」原為官廨別稱。佛教傳入中國初期,曾將僧人安排在九卿之一府邸寺中居住,因幾個著名僧人而令其居所寺中某某院也逐漸成為僧人居所代稱。故後世稱為寺或院,佛教僧侶修行、禮佛與居住的道場,如中國佛教第一座佛寺洛陽「白馬寺」與香港「三大古剎」之一「青山禪院」,並隨著漢傳佛教傳播影響日本、朝鮮、越南、琉球;伊斯蘭教之禮拜堂稱之為「清真寺」。
「庵」或「庵堂」本來是指結草為屋,後指僧尼供佛的屋舍如河南初祖庵,又常常專指僅有女性出家眾(比丘尼)居住、修行的場所如新北市石碇區蓮池庵。也有一些民間釋教信徒把供奉地藏王的廟宇命名為地藏庵,五福大帝的廟宇也有命名為「庵」如福州白龍庵。
「巖」本來指位於山窟或依山崖處據險而築的佛寺,供奉清水祖師的廟宇也常命名為清水巖。
「洞」係道教先真居住之地如洞天福地,後來在中國大陸、香港、台灣、越南等地,因為民間釋教與民間信仰合流,而成為廟的代名詞之一。
儒教的寺廟包括祭祀孔子的孔廟,以及祭祀聖賢、烈士、祖先的「祠」,如名宦祠、忠烈祠、宗祠等。但一些祭祀先賢的祠又被民眾視為祈福消災的神明,遂與民間信仰結合變成民間寺廟,例如祭祀諸葛亮的武侯祠,供奉土地公的廟宇也有作土地祠、福德祠者。
「府」原指百官所居之處,部份廟宇也以「府」命名,如奉祀五府千歲的代天府、奉祀池府千歲的海埔池王府、奉祀張李莫府三千歲的五條港安西府、奉祀張天師的天師府或廣信府。
「堂」是古代官吏審案的地方,也指屋舍的正廳,作為廟宇使用如松山慈惠堂。台灣齋教、扶乩之場所亦常稱為「堂」,例如壹善堂、勸化堂。佛教道場也會使用「講堂」作為弘法場所名稱如慧日講堂與菩提講堂。一貫道場所亦有作「某某佛堂」、「某某聖堂」等。
「壇」是舉行祭祀的高臺,在古代東亞常與政府祭祀相關,如天壇、地壇、先農壇、厲壇等,其中天壇、天公壇也成為常見祭祀玉皇上帝的廟宇名稱,如新竹天公壇、臺灣首廟天壇。另外,一般私人設立的神壇也常稱「某某壇」。
「廟」可作為祭祀各神祇場所的泛稱,或直接成為祭祀場所名稱,如武廟、文昌廟、文武廟、媽祖廟、王爺廟、城隍廟、義民廟、祭祀后羿的三嵕(zōng)廟等。
日本神道教的寺廟稱為神社,其中祭祀日本皇室祖先神、日本天皇、以及對於大和平定有功神祇的神社稱為神宮,小型的神社則稱為「祠」,或作「小祠」、「小堂」。
越南傳統信仰中的寺廟,除了與中國相同的類型外,村社裡還有一種稱為「亭 (越南)|Đình」的寺廟,供奉村社保護神。
參考文獻
- ↑ 道教宮廟組織或管理章程範例 (PDF). 高雄市政府民政局. [2018-04-07].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0-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