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华十八王公庙
干华十八王公庙,是位于台湾新北市石门区干华里、台二线上、核一厂旁的庙,原为一座合葬墓,香火曾盛极一时。该庙为石门肉粽的起源地、旺旺集团名称的由来,曾由此分香的庙宇包含干华新十八王公庙、龙门太白殿等。
目录
历史
早期
传说清同治年间,一艘乘坐十七人和一只狗的船发生海难,乘客全数罹难而狗存活。后石门海岸边居民埋葬时,狗也跳入墓穴中合葬。最初这墓被当地干华村练姓客家人以“十八王公”之名祭祀,随后显灵传闻不断,渐成为信仰中心。对于建庙年代,学者瞿海源表示该庙可能在二战前即已存在,但查遍地方志,却无记载有关该庙起源的任何文字,这显示十八王公庙发迹是后来的事。
嘉义市忠义十九公庙、大里七将军庙也有狗殉主的传说。至于基隆市的海安堂有祭祀以“十八王公”为名的神像,但没有犬。
干华村人相信该村于日治时代二次大战时从未遭遇盟军轰击,是因盟军空袭时常听到狗叫,驾驶员心生害怕、掉头就走。
1960年代,居民在台二线旁建了座拜亭。1970年代,兴建核一厂时的坟墓迁移事件让此庙名声远播。据一名署名“深渊”的作者投稿,1972年间,他参与核电厂生水系统土木工程,某日在尖子鹿段发生一台工程车撞电线杆、另一台工程车滑落排水沟、吊车倾斜差点落海、卡特彼勒D8推土机履带断裂困在海边等事件,之后又有二位监工、一位承包商盲肠炎、他自己一个月连开两次痔疾手术,因而去祭拜十八王公。后来台电出钱将庙身移到围墙门口外,并加以扩建。改采路面垫高方式代替移墓,主体坟墓转入地下室。
1975年该庙重建落成。当年办理寺庙登记程序复杂、严格,主神须为省府规定47位神明之一,故庙方将副神观世音菩萨登记为主神,庙名登记为“观音庙”,沿袭达40-50年之久。自成立管委会以来,历届主委都姓练。
盛况
该庙地势填高后,传言十八王公可望见更远的海,所以更灵验。当时适逢大家乐、六合彩风潮席卷全台湾,有许多中南部观光客包车北上求明牌,亦有许多特种行业女子前来膜拜,又夏季时来石门戏水的观光客也会造访该庙,使香火络绎不绝、酬神戏可连续演出数月。刘家肉粽老板刘国胜回忆鼎盛时期,周末假日从白沙湾开车到十八王公庙短短六公里,塞车就须耗费两小时。
经济面发展
刘国烈担任石门乡乡长时,庙前的海边规划成停车场和摊贩区,由乡公所向国有财产局承租,再由居民经营。全盛时期庙前约上百家摊贩进驻,贩卖肉粽等传统小吃,还包含游戏、童玩等娱乐性商家。
石门卖肉粽的风气是从该庙传开。信众认为王公们在海中遇难因此畏寒,需以油饭、麻油鸡供奉去寒气。1968年,退伍返乡的刘家肉粽老板刘国胜来此庙作小吃生意,见别人卖麻油鸡,他就改卖用萝卜干加瘦肉的小肉粽,现包现卖,拜完即可当点心食用,外人称为“十八王公肉粽”。打响名号后多由在地乡民跟著经营,每家店名都取姓为“‘某’家肉粽”,形成在石门“一路上都可以看到肉粽店”的特殊景象,且因。肉粽店极盛时期约有50多间,至2006年时仍有20多家,贩卖对象以游客为主,甚至有发展为得来速、24小时营业者,不过部分店家仍有传承问题;石门农会则著重口味开发、开拓行销通路。此外2008年起老梅社区也动员居民开发素食养生粽供民众预订,并于2015年与区公所合作,由志工包了100多颗养生粽送给区内65户独居长者食用。
寺庙
东亚传统宗教供奉神灵、神话或传说人物、历代圣贤、历史著名人物的房屋式祭祀建筑物,均可统称为庙宇[1]。
一般包括道观、佛寺、祠等庙宇,而不包括祭祀祖先的祠堂家庙,但一些圣贤的家庙亦受宗族以外的信众参拜,故这些家庙同时事实上有著祭祀以及让信众祈求庇佑用的性质。道教宫观可称宫庙,佛教寺院可称寺庙,尊天法祖祭祀通称祖庙或宗庙,皇家太庙与明堂则合称为庙堂。
由于东亚传统上常有不同宗教互相影响、习合的情况,如佛道双修、三教合流、神佛习合等,加上与民间信仰、巫觋宗教合流,因此庙宇的名称、性质多变,甚至同一间庙宇同时具备多种性质。
建筑
除了一些单体式且不设前院的庙宇外,一般都有一个独立的门为入口,如神道坊(庙宇牌坊)、山门、鸟居等,也代表进入庙宇或结界范围。入门之后为神道,可通往参拜之处。
庙宇主体建筑称为“殿”,“殿”本指帝王居所,后来也指供奉仙真圣贤神佛的屋宇如大雄宝殿,有些则称为“堂”如日本法隆寺金堂。规模较大的寺庙常有多个不同的殿或堂。
类型与名称
“观”,原指宫殿的高大门阙,后因历代帝王常请方士或道士夜观星象、制定历法于“观”,后来用以指道士修道的居所,即道观,也作为供奉道教先真的建筑物名称,如玄妙观与白云观。一些规模较大的道观会以“宫”命名,两者又合称“宫观”。
民间信仰中的寺庙命名多元,传统上只有一些主神神格为帝、后、妃或王爷级的寺庙才会用原指帝王居所的“宫”命名。例如妈祖曾先后在元代、清代获皇帝册封为天妃、天后,于是部分妈祖庙命名为天妃宫、天后宫;关羽被尊为协天大帝,于是一些关帝庙也命名为协天宫;神格崇高的神明,其庙宇也会称为“宫”,如香港、澳门一些由民间释教信徒开设的观音庙名为水月宫。今日多数神庙都称“宫”。
“殿”指帝王理事之所,多为高阶神明的庙宇,供奉三清的庙宇名称包含三清殿、高玄殿等。供奉玄天上帝的庙宇名称包含北极殿、真武殿等。
寺庙原指“寺院”“寺”原系朝廷办公官署如大理寺等,“院”原为官廨别称。佛教传入中国初期,曾将僧人安排在九卿之一府邸寺中居住,因几个著名僧人而令其居所寺中某某院也逐渐成为僧人居所代称。故后世称为寺或院,佛教僧侣修行、礼佛与居住的道场,如中国佛教第一座佛寺洛阳“白马寺”与香港“三大古刹”之一“青山禅院”,并随著汉传佛教传播影响日本、朝鲜、越南、琉球;伊斯兰教之礼拜堂称之为“清真寺”。
“庵”或“庵堂”本来是指结草为屋,后指僧尼供佛的屋舍如河南初祖庵,又常常专指仅有女性出家众(比丘尼)居住、修行的场所如新北市石碇区莲池庵。也有一些民间释教信徒把供奉地藏王的庙宇命名为地藏庵,五福大帝的庙宇也有命名为“庵”如福州白龙庵。
“岩”本来指位于山窟或依山崖处据险而筑的佛寺,供奉清水祖师的庙宇也常命名为清水岩。
“洞”系道教先真居住之地如洞天福地,后来在中国大陆、香港、台湾、越南等地,因为民间释教与民间信仰合流,而成为庙的代名词之一。
儒教的寺庙包括祭祀孔子的孔庙,以及祭祀圣贤、烈士、祖先的“祠”,如名宦祠、忠烈祠、宗祠等。但一些祭祀先贤的祠又被民众视为祈福消灾的神明,遂与民间信仰结合变成民间寺庙,例如祭祀诸葛亮的武侯祠,供奉土地公的庙宇也有作土地祠、福德祠者。
“府”原指百官所居之处,部份庙宇也以“府”命名,如奉祀五府千岁的代天府、奉祀池府千岁的海埔池王府、奉祀张李莫府三千岁的五条港安西府、奉祀张天师的天师府或广信府。
“堂”是古代官吏审案的地方,也指屋舍的正厅,作为庙宇使用如松山慈惠堂。台湾斋教、扶乩之场所亦常称为“堂”,例如壹善堂、劝化堂。佛教道场也会使用“讲堂”作为弘法场所名称如慧日讲堂与菩提讲堂。一贯道场所亦有作“某某佛堂”、“某某圣堂”等。
“坛”是举行祭祀的高台,在古代东亚常与政府祭祀相关,如天坛、地坛、先农坛、厉坛等,其中天坛、天公坛也成为常见祭祀玉皇上帝的庙宇名称,如新竹天公坛、台湾首庙天坛。另外,一般私人设立的神坛也常称“某某坛”。
“庙”可作为祭祀各神祇场所的泛称,或直接成为祭祀场所名称,如武庙、文昌庙、文武庙、妈祖庙、王爷庙、城隍庙、义民庙、祭祀后羿的三嵕(zōng)庙等。
日本神道教的寺庙称为神社,其中祭祀日本皇室祖先神、日本天皇、以及对于大和平定有功神祇的神社称为神宫,小型的神社则称为“祠”,或作“小祠”、“小堂”。
越南传统信仰中的寺庙,除了与中国相同的类型外,村社里还有一种称为“亭 (越南)|Đình”的寺庙,供奉村社保护神。
参考文献
- ↑ 道教宫庙组织或管理章程范例 (PDF). 高雄市政府民政局. [2018-04-07].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0-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