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山猿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山猿
图片来自blog

山猿Oreopithecus bambolii)是一种中新世的史前灵长目,其化石发现于义大利东非。目前已发现了超过50只山猿的化石被发现。

形态

山猿估计重约30-35公斤。它的鼻端较短,鼻骨较高,脑颅细小及较圆,眶平面垂直及颜面骨纤幼。从臼齿磨擦面可见它们是专吃树叶的。[1]它粗壮的面下部有连接嚼肌面,并有矢状嵴寸连接颞肌,显示它有重型的咀嚼器

它的牙齿与体型比较较为细小。由于在下颌骨第二门齿及第一前臼齿间没有空隙,故相信山猿的犬齿与其他牙齿大小差不多。[2]在很多灵长目中,细小的犬齿反映了雄性之间较小就配偶竞争,并且不怎么两性异形

生活模式

山猿栖息在沼泽,而非大草原森林。山猿的胸腔很阔,躯干很短,有高的肢间指数,手指及脚趾很幼长,差不多所有关节都可以大幅活动,故此相信它适合于在树上悬挂的生活模式。另外,它的腰椎弯曲,是与其他同期相似物种所不同的,估计它是双足行走的。由于其化石可追溯至800万年前,山猿的直立姿势是早期很罕见的。它们怎样适应双足行走则不清楚,而其手指及手臂则明显适合攀爬及悬挂。

另外,从拥有完整岩骨的山猿标本BAC-208测量中得出,山猿的敏捷度可以与现今的类人猿比较。[3]山猿的前及后半规管大小是在类人猿的范围内。从其后弧度亦可知山猿精通稳定头部沿弧矢平面的运动。[4]

分类

一些学者认为因为山猿的独特运动行为,对于人类双足行走的发展历史需要重新审核,但是在古人类学家之间就不怎么认同。山猿的脚有点像的,而与双足的早期人类祖先在构造上有所不同。山猿的大脚趾向外展开90°,而所有的脚趾都较现今的脚趾较短及直。山猿的脚像鸟及呈三脚支架的设计,令它的每步都很短及缓慢。

一些学者将山猿与3400万年前渐新世早期在埃及亚辟猴接近。其他学者则指山猿灭绝后没有留下后裔,且是森林古猿的姊妹分类。另外,亦有一些意见指山猿是树上有蹄的哺乳动物。直到目前为止,山猿的定位是不规则的,有可能是独立发展出双足行走,并后来灭绝。同样山猿的分类亦未有定案。一些科学家指它们是非常早期的狭鼻小目,很快就与新世界猴分支。另一些科学家则指它是属于人科,仅在猩猩与其他类人猿分裂前分支出来。

演化历史

山猿独立于其他动物自行在地中海演化了最少200万年。约于900万年前的冷却时期将热带的岛屿变为温带地区。在岛上并没有巨大的掠食者及山猿的天敌。后来,可能因为冰河时期,全球的水平面下降,在岛及大陆之间出现了陆桥连接。巨大掠食者及新的物种变得可以自由出入,从而令山猿被猎食,并最终灭绝

参考文献

  1. Carnieri, E. and F. Mallegni. A new specimen and dental microwear in Oreopithecus bambolii. Homo. 2003, 54: 29–35. 
  2. Alba, David M.; 等. Canine reduction in the Miocene hominoid Oreopithecus bambolii: behavioural and evolutionary implications. Journal of Human Evolution. 2001, 40: 1–16. 
  3. Rook, Lorenzo; 等. The bony labyrinth of Oreopithecus bambolii. Journal of Human Evolution. 2004, 46: 347–354. 
  4. Template:Cite book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