臼齒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臼齒是中國科技名詞,屬於科技術語。
漢文字是世界上唯一沒有間斷的古老文字系統[1],直到現在我們仍在使用。其不單是人們日常生活中的表述用具,更是五千年悠久文明的記錄者、傳承者。可以說,漢文字是中華民族古老悠久、博大精深文明的「活化石[2]」。
名詞解釋
大臼齒,簡稱臼齒,俗稱磨牙(客語:撞牙),是人類和其它哺乳動物的一種牙齒。大臼齒位於口腔後方,因上端扁平而且主要用來研磨和咀嚼食物而得名。臼齒由於隨使用而被磨損,可以被用來判定生物個體或其遺骸的年齡。
臼齒:人體器官名。即盡根牙。又稱磨牙。以其上為平面,有磨碎物之作用,故名。
結構
哺乳類的一種齒,位於上下齒列兩端的最後方。與大臼齒相鄰的為前臼齒(小臼齒),前臼齒的後方為後臼齒(大臼齒)。狹義上講後者才稱為臼齒。後者不換齒,在乳齒時不生此臼齒,此臼齒頂端不尖而成齒面,並有各種隆起,適於磨碎食物。根據隆起的形狀可以區別為丘狀齒(bunodont),橫堤齒(lophodont),半月齒(selenodont)等種類。
人類臼齒
人類的乳牙包括8顆乳臼齒,左右上下各2顆,位於乳犬齒之後,從前向後稱作第一乳臼齒和第二乳臼齒。恆牙則有12顆大臼齒,左右上下各3顆,位於前臼齒之後。依次稱作第一大臼齒(一般在5-7歲萌出)、第二大臼齒(一般在10-14歲萌出)和第三大臼齒(17-25歲萌出,不但時間最晚而且常見經常萌發不全,又稱智齒)。
前臼齒,位於尖牙的後方,上、下各4個,共有8個。齒冠的咀嚼面呈卵圓形,中間有一溝。各有一個齒根,但上頜第一雙尖牙可右二個齒根。
大臼齒,位於雙尖牙的後方,上、下各6個,共有12個。咀嚼面呈圓形,有兩條溝。下頜磨牙各有兩個齒根,前後各一個,上頜磨牙則各有三個齒根。
哺乳動物的臼齒
一般來說,食草動物因為要咀嚼大量纖維性食品,臼齒(以及前臼齒)比較發達。食肉動物的臼齒則不發達,如成年貓一共只有4顆臼齒。
哺乳動物的大臼齒按其狀態可以分很多類:
高冠齒(hypsodont): 齒冠的高度大於齒根高度,多見於需要咀嚼堅硬食物的動物,例如馬。
低冠齒(brachyodont)齒冠的高度低於齒根高度者。
三尖齒(tribosphenic): 見於一些食蟲動物和鴨嘴獸幼體(成體沒有牙齒)。上臼齒有三個尖,下臼齒有兩個尖以及位於側面的第三個尖。
方形齒 (quadrate): 見於人類等。臼齒上有呈長方形排列的四個尖,也有五個尖的。
丘狀齒(bunodont): 臼齒上的尖圓滑呈丘狀,整個臼齒上有琺瑯質覆蓋。見於一些雜食動物如豬、熊和人類等。
橫堤齒(lophodont): 表面有與頜骨走向垂直的嵴。
半月齒(selenodont): 表面有半月形的嵴。
斜紋齒(loxodont):表面有斜走向的嵴。非洲象的拉丁文名字Loxodonta(菱形)即來自此。
三尖理論
1907年,H.F.Osborn以原始有胎盤類(Eutheria)的臼齒為原型,提出了哺乳動物臼齒(特別是 脊齒型的草食動物)的三尖解剖命名方式,目 前仍被廣泛採用:
上臼齒:位於舌面的原尖(protocone)和位於唇面的前尖(paracone)和後尖(metacone)。原尖和前尖之間的小突起稱為前小尖(paraconule),原尖和後尖之間的小突起稱為後小尖(metaconule)
下臼齒的三個尖與上臼齒的三尖方位相反,以便咀嚼。下原尖(protoconid)位於唇面,下前尖(paraconid)和下後尖(metaconid)位於舌面。此三尖以外又有延伸的較低部分,稱為下跟座(talonid),上有二尖,下次尖(hypoconid,外面),下內尖(endoconid,內面)。
參考文獻
- ↑ 最古老的五種文字,搜狐,2019-11-09
- ↑ 象形文字的「活化石」!水書將申報世界記憶遺產名錄,搜狐,2021-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