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园东安宫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菜园东安宫(Tshài-hn̂g Tang-an-biō),台湾澎湖县马公市庙宇,菜园里角头庙,主祀朱府王爷。清光绪十年(1884年),菜园社村民从石泉朱王庙分火,建东安宫。[1]法师流派为“普庵派”。
沿革
马公市“菜园里”前身为“菜园社”,清领时期归属嵵里澚管辖。[2]约莫在三百年前,来自福建泉州的先民黄氏见此处地势低洼,有效遮蔽东北季风、适宜发展农业,遂形成聚落,周遭又有“石泉社”、“前寮社”比邻而居。
关于菜园东安宫之起源有两种说法:其一,根据菜园东安宫曾存有“菜藉神光永茂盛”、“园凭灵气常丰盈”之对联(下联已遗失),落款年份为道光元年(1821年),故东安宫乃有道光元年(1821年)间已有历史渊源之说法。其二,道光15年(1834年),菜园社、前寮社和石泉社三社居民共奉“石泉朱王庙”为三社公庙,尔后因三社居民渐众,开始有独立建庙之议,三社协议从石泉朱王庙分火,并抽签分配庙宇公物,根据分配结果的纪录:菜园社分得香炉、石泉社抽得神像,而前寮社获得令牌。
光绪八年(1882年),菜园社乡老发起筹建工程、光绪十年(1884年),东安宫落成,同样主祀朱府王爷,增祀李府元帅(中坛元帅哪吒)和石府王爷。
日治时期大正14年(1925年),东安宫开办鸾堂“正修社宝善堂”,透过扶鸾济世救民,并著有善书《律案新篇》、《觉顽醒世》、《觉世牖民》等,启迪民众、引领向善。昭和19年(1944年)更名为“化育堂”。
后因太平洋战事起,菜园东安宫遭盟军轰炸,庙身损坏,民国38年(1949年)乡民发动重建,历时两年落成。
民国61年(1972年),菜园里村民将李府元帅金身移奉至高雄,另辟新庙于高雄市三民区市中一路392号,民国65年(1976年)落成,同年安座入火,主祀李府元帅,即高雄东安宫。
民国74年(1985年),乡老将“化育堂”改名为“明善堂”,以重振鸾堂武坛之业务。民国78年(1989年),菜园东安宫重启修建,两年后竣工;民国83年(1994年),时任台湾省府主席的李登辉赠予东安宫匾额,题曰“泽庇苍生”,今仍高悬于正殿之内。
寺庙
东亚传统宗教供奉神灵、神话或传说人物、历代圣贤、历史著名人物的房屋式祭祀建筑物,均可统称为庙宇[3]。
一般包括道观、佛寺、祠等庙宇,而不包括祭祀祖先的祠堂家庙,但一些圣贤的家庙亦受宗族以外的信众参拜,故这些家庙同时事实上有著祭祀以及让信众祈求庇佑用的性质。道教宫观可称宫庙,佛教寺院可称寺庙,尊天法祖祭祀通称祖庙或宗庙,皇家太庙与明堂则合称为庙堂。
由于东亚传统上常有不同宗教互相影响、习合的情况,如佛道双修、三教合流、神佛习合等,加上与民间信仰、巫觋宗教合流,因此庙宇的名称、性质多变,甚至同一间庙宇同时具备多种性质。
建筑
除了一些单体式且不设前院的庙宇外,一般都有一个独立的门为入口,如神道坊(庙宇牌坊)、山门、鸟居等,也代表进入庙宇或结界范围。入门之后为神道,可通往参拜之处。
庙宇主体建筑称为“殿”,“殿”本指帝王居所,后来也指供奉仙真圣贤神佛的屋宇如大雄宝殿,有些则称为“堂”如日本法隆寺金堂。规模较大的寺庙常有多个不同的殿或堂。
有些庙宇周围会有镇守の森,有守护庙宇的神圣意义,也有些是作为风水林。
类型与名称
“观”,原指宫殿的高大门阙,后因历代帝王常请方士或道士夜观星象、制定历法于“观”,后来用以指道士修道的居所,即道观,也作为供奉道教先真的建筑物名称,如玄妙观与白云观。一些规模较大的道观会以“宫”命名,两者又合称“宫观”。
民间信仰中的寺庙命名多元,传统上只有一些主神神格为帝、后、妃或王爷级的寺庙才会用原指帝王居所的“宫”命名。例如妈祖曾先后在元代、清代获皇帝册封为天妃、天后,于是部分妈祖庙命名为天妃宫、天后宫;关羽被尊为协天大帝,于是一些关帝庙也命名为协天宫;神格崇高的神明,其庙宇也会称为“宫”,如香港、澳门一些由民间释教信徒开设的观音庙名为水月宫。今日多数神庙都称“宫”。
“殿”指帝王理事之所,多为高阶神明的庙宇,供奉三清的庙宇名称包含三清殿、高玄殿等。供奉玄天上帝的庙宇名称包含北极殿、真武殿等。
寺庙原指“寺院”“寺”原系朝廷办公官署如大理寺等,“院”原为官廨别称。佛教传入中国初期,曾将僧人安排在九卿之一府邸寺中居住,因几个著名僧人而令其居所寺中某某院也逐渐成为僧人居所代称。故后世称为寺或院,佛教僧侣修行、礼佛与居住的道场,如中国佛教第一座佛寺洛阳“白马寺”与香港“三大古刹”之一“青山禅院”,并随著汉传佛教传播影响日本、朝鲜、越南、琉球;伊斯兰教之礼拜堂称之为“清真寺”。
“庵”或“庵堂”本来是指结草为屋,后指僧尼供佛的屋舍如河南初祖庵,又常常专指仅有女性出家众(比丘尼)居住、修行的场所如新北市石碇区莲池庵。也有一些民间释教信徒把供奉地藏王的庙宇命名为地藏庵,五福大帝的庙宇也有命名为“庵”如福州白龙庵。
“岩”本来指位于山窟或依山崖处据险而筑的佛寺,供奉清水祖师的庙宇也常命名为清水岩。
“洞”系道教先真居住之地如洞天福地,后来在中国大陆、香港、台湾、越南等地,因为民间释教与民间信仰合流,而成为庙的代名词之一。
儒教的寺庙包括祭祀孔子的孔庙,以及祭祀圣贤、烈士、祖先的“祠”,如名宦祠、忠烈祠、宗祠等。但一些祭祀先贤的祠又被民众视为祈福消灾的神明,遂与民间信仰结合变成民间寺庙,例如祭祀诸葛亮的武侯祠,供奉土地公的庙宇也有作土地祠、福德祠者。
“府”原指百官所居之处,部份庙宇也以“府”命名,如奉祀五府千岁的代天府、奉祀池府千岁的海埔池王府、奉祀张李莫府三千岁的五条港安西府、奉祀张天师的天师府或广信府。
“堂”是古代官吏审案的地方,也指屋舍的正厅,作为庙宇使用如松山慈惠堂。台湾斋教、扶乩之场所亦常称为“堂”,例如壹善堂、劝化堂。佛教道场也会使用“讲堂”作为弘法场所名称如慧日讲堂与菩提讲堂。一贯道场所亦有作“某某佛堂”、“某某圣堂”等。
“坛”是举行祭祀的高台,在古代东亚常与政府祭祀相关,如天坛、地坛、先农坛、厉坛等,其中天坛、天公坛也成为常见祭祀玉皇上帝的庙宇名称,如新竹天公坛、台湾首庙天坛。另外,一般私人设立的神坛也常称“某某坛”。
“庙”可作为祭祀各神祇场所的泛称,或直接成为祭祀场所名称,如武庙、文昌庙、文武庙、妈祖庙、王爷庙、城隍庙、义民庙、祭祀后羿的三嵕(zōng)庙等。
日本神道教的寺庙称为神社,其中祭祀日本皇室祖先神、日本天皇、以及对于大和平定有功神祇的神社称为神宫,小型的神社则称为“祠”,或作“小祠”、“小堂”。
越南传统信仰中的寺庙,除了与中国相同的类型外,村社里还有一种称为“亭 (越南)|Đình”的寺庙,供奉村社保护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