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蘭克·蓋瑞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法蘭克·歐恩·蓋瑞 |
---|
|
法蘭克·歐恩·蓋瑞,CC(英語:Frank Owen Gehry,1929年2月28日-)原名「埃弗拉伊姆·歐恩·戈德堡」,美國後現代主義及解構主義建築師,曾獲得普利茲克獎。
生平
生於加拿大,後來移民至美國,現今長駐於美國。
他的建築,包括其私人住宅,成為了各地的觀光勝地。2010年世界建築調查(World Architecture Survey)認為他的作品是當代建築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名利場》雜誌因此把蓋里叫做「當代最重要的建築師」。
蓋瑞著名的作品包括鈦金屬打造的西班牙畢爾包古根漢美術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 Ray and Maria Stata 中心、洛杉磯鬧市區的迪士尼音樂廳、西雅圖的體驗音樂館、巴黎的路易威登藝術中心(Louis Vuitton Foundation) 、明尼亞波利斯的魏斯曼藝術博物館、捷克共和國的跳舞的房子、德國黑爾福德的 MARTa 博物館、多倫多的安大略藝術畫廊、巴黎的 Cinémathèque française,以及紐約市的 Spruce 街第8號。
蓋瑞於加州聖莫尼卡的私人住宅,啟動了他的建築生涯, 讓蓋瑞脫離了「紙上建築師」的狀態--許多知名建築師在接到他們的首個大型訂單前,幾乎都經歷過這樣紙上作業的青澀成型階段。蓋瑞最近成為了 Dwight D. Eisenhower Memorial 的設計師。
生平
蓋瑞生於加拿大安大略多倫多的一個波蘭猶太家庭[1][2]。蓋瑞從小便創意十足,常受祖母卡普蘭的鼓勵,他並與祖母一起以木片建造小城鎮[3]。他後來對波狀鋼皮、金屬絲網等媒材的使用,則有一定程度上受祖父五金店的靈感啟發。蓋瑞常在那裡度過星期六的上午,有時畫一些爸媽帶他到藝術世界的圖畫。「那就是創造力的基因,」蓋瑞說道。「但是我父親認為我不切實際,我不會完成任何事。是我的母親,她知道我只是壓抑自己去做事情。她會逼使我去做。」[4]
1947年,蓋瑞遷居至加利福尼亞州,找了一個開貨運的工作,並於洛杉磯城市學院就讀,最終畢業於南加州大學的建築學院。在1954年畢業於南加大後,他遠離了建築領域、從事了其他工作一陣子,包括在美國陸軍單位服役。蓋瑞到哈佛大學設計研究所修了一年的城市規劃,便於課程結束前離校。1952年,蓋瑞以舊名法蘭克·戈德堡,與阿妮塔·斯奈德結婚。據蓋瑞宣稱,阿妮塔勸他改名為法蘭克·蓋瑞,而他照做了。兩人於1966年離婚。1975年,蓋瑞與波兒塔·伊莎貝拉·阿奎萊拉結婚,其亦是他現任妻子。他的第一段婚姻有兩個女兒,第二段則有了兩個兒子。
成長於加拿大,蓋瑞是曲棍球的超級粉絲。他在他的 FOG 公司(採蓋瑞名字的三個字首)創辦了一個曲棍球聯盟,但他現已不再與他們打球。2004年,他為世界盃曲棍球大賽設計了獎品。他會見了心理分析學家米爾頓·魏克斯勒,並同意魏克斯勒替他的壓力問題給予意見。蓋瑞擁有美國與加拿大的雙重國籍。他住在加州聖莫尼卡,並逐漸脫離洛杉磯。
作品
已完成
年分 | 作品 | 地點 | 備註 |
---|---|---|---|
1971– 1972 |
羅納德·戴維斯工作室/住宅 Ronald Davis Studio/Residence |
加州馬利布 | |
1972 | Easy Edges 家具系列 | – | 瓦楞紙板設計的桌椅 |
1974 | 展覽中心 Exhibit Center |
美國馬里蘭州哥倫比亞 | |
莫里維德·波絲特大亭 Merriweather Post Pavilion |
|||
勞斯公司總部 Rouse Company |
|||
1977 | 豎琴師的家 Harper House |
美國馬里蘭州巴爾的摩 | |
1978 | 蓋瑞住宅 Gehry Residence |
||
1978– 2002 |
羅耀拉法學院 Loyola Law School |
美國加州洛杉磯 | 多棟建築[1] |
1980 | 聖莫尼卡購物廣場 Santa Monica Place |
美國加州聖莫尼卡 | |
1982– 1984 |
加州科工博物館航空與太空展覽建設 California Museum of Science and Industry |
美國加州洛杉磯 | |
1984 | 艾奇瑪零售集團 Edgemar Retail Complex |
美國加州聖莫尼卡 | |
1985 | 弗朗西絲·霍華德·溫好萊塢區域圖書館 Frances Howard Goldwyn Hollywood Regional Library |
美國加州好萊塢 | |
1985– 1991 |
奇特/戴大廈 Chiat/Day Building |
美國加州威尼斯 | |
1989 | 維特拉設計博物館 Vitra Design Museum |
德國萊茵河畔魏爾 | |
維特拉經營場地 Vitra premises |
|||
1993 | 魏斯曼藝術博物館 Weisman Museum of Art |
美國明尼蘇達州明尼亞波利斯 / 明尼蘇達大學 |
[2] |
1987– 1992 |
愛荷華高科技研究所 Iowa Advanced Technology Laboratories |
美國愛荷華州愛荷華城 / 愛荷華大學 |
[3] |
1992 | 迪士尼購物村 Disney Village |
法國巴黎 / 巴黎迪士尼樂園 |
|
1993 | 視覺藝術中心 Center for the Visual Arts |
美國俄亥俄州托萊多 / 托萊多大學 |
[4] |
1994 | 美國中心 (現法國電影院) Cinémathèque Française |
法國巴黎 | [5] |
1994 | 席得朗·戈爾茨坦 Siedlung Goldstein |
德國美因河畔法蘭克福 | 162棟公共俱樂部建築 |
1995 | 能源論壇的革新 Energie Forum Innovation |
德國巴德奧埃因豪森 | [6] |
1995 | 跳舞的房子 Dancing House |
捷克共和國布拉格 | |
1995 | 安那翰溜冰場 (原迪士尼溜冰場) Anaheim ICE (Disney ICE) |
美國加州安那翰 | |
1995 | 迪士尼安那翰總部 Team Disney Anaheim |
美國加州安那翰 | [7] |
1997 | 畢爾包古根漢美術館 Guggenheim Museum Bilbao |
西班牙畢爾包 | |
1999 | 新佐爾霍夫 Der Neue Zollhof |
德國杜塞道夫 | |
2000 | 康得納斯自助餐館 Condé Nast Cafeteria |
美國紐約市 / 四號時代廣場 / 康得納斯出版公司總部四樓 |
[8] |
1999 | 辛辛那提大學學術健康中心 University of Cincinnati Academic Health Center |
美國俄亥俄州辛辛那提 | [9] |
2000 | DZ銀行大樓 DZ Bank building |
德國柏林巴黎廣場三號 | |
2000 | 體驗音樂館 Experience Music Project |
美國華盛頓州西雅圖 | |
2001 | 蓋瑞塔 Gehry Tower |
德國漢諾威 | |
2001 | 三宅一生旗艦店 Issey Miyake, Flagship Store |
美國紐約州紐約市 | |
2002 | 彼得·B·路易斯大樓 Peter B. Lewis Building |
美國俄亥俄州克里夫蘭 / 凱斯西儲大學 / 魏德海管理學院 |
[10][11] |
2003 | 理查·B·費雪表演藝術中心 Richard B. Fisher Center for the Performing Arts |
美國紐約哈德遜河畔安娜達爾 / 巴德學院 |
[12][13] |
2003 | 瑪姬的鄧迪 Maggie's Dundee |
蘇格蘭鄧迪 / 寧威爾醫院 |
[14] |
2003 | 迪士尼音樂廳 Walt Disney Concert Hall |
美國加州洛杉磯 | |
2004 | 雷與瑪利亞史塔特科技中心 Ray and Maria Stata Center |
美國麻薩諸塞州劍橋 / 麻省理工學院 |
[15] |
2004 | 普利茲克音樂廳 Jay Pritzker Pavilion |
美國伊利諾州芝加哥 / 千禧公園 |
[16] |
2005 | 瑪塔 MARTa |
德國黑爾福德 | [17] |
2005 | 互動公司西岸總部 IAC/InterActiveCorp West Coast Headquarters |
美國加州西好萊塢日落大道 | [5][6] |
2006 | 所有權現屬布萊恩·川梭所有的房子 The house currently owned by Brian Transeau| |
美國加州洛杉磯 | |
2006 | 里斯卡爾侯爵酒店 Marqués de Riscal |
西班牙埃爾希耶戈 | [18] |
2007 | 瑪麗莎演出舞台 A stage for Mariza's show |
美國 / 迪士尼音樂廳 |
[7] |
2007 | 魏德海管理學院 Weatherhead School of Management |
美國俄亥俄州克里夫蘭 / 凱斯西儲大學 |
|
2008 | 安大略美術館的革新 Art Gallery of Ontario renovation |
加拿大安大略多倫多 | |
2008 | 彼得·B·路易斯圖書館 Peter B. Lewis Library |
美國新澤西州普林斯頓 / 普林斯頓大學 |
[19] |
2012 | Facebook辦公區 | 美國加利福尼亞帕洛阿爾托 / Facebook總部 |
[20] |
2012 | 傲璇 Opus Hong Kong |
香港 | Opus Hong Kong 官方網頁 |
2014 | 巴拿馬生物多樣性博物館 Biomuseo |
巴拿馬巴拿馬城阿馬多堤道 | Biomuseo 官方網頁 |
獎項
- 1977年:布安尼建築紀念獎,美國藝術暨文學學會
- 1989年:普利茲克獎
- 1992年:沃爾夫藝術獎建築項目,沃爾夫基金會
- 1992年:日本皇室世界文化建築獎,日本藝術協會
- 1994年:桃樂西與莉蓮·吉許獎
- 1998年:國家藝術勳章
- 1998年:弗里德里希·基斯勒獎
- 1999年:美國建築師學會金獎 (AIA)
- 2000年:英國皇家建築師學會金獎 (RIBA)
- 2002年:建築學金獎,美國藝術暨文學學會
- 2002年:加拿大勳章
榮譽博士學位
- 視覺藝術:加州藝術學院 —美國加州華倫西亞—1987
- 藝術:羅德島設計學院 —美國羅德島普洛維斯頓—1987
- 工程學:新斯科細亞科技大學 —加拿大新斯科細亞省哈利法克斯—1989
- 藝術:奧蒂斯藝術學院 —美國加州洛杉磯—1989
- 人文科學: 西方學院 —美國加州洛杉磯—1993
- 惠提爾學院 —美國加州惠提爾—1995
- 建築學:南加州建築學院 —美國加州洛杉磯—1997
- 法學:多倫多大學 —加拿大安大略多倫多—1998
- 愛丁堡大學 —英國蘇格蘭愛丁堡—2000
- 南加州大學 —美國加州洛杉磯—2000
- 耶魯大學 —美國康乃狄格州紐哈芬—2000
- 哈佛大學 —美國麻州劍橋—2000
- 紐約城市學院 —美國紐約州紐約—2002
- 芝加哥藝術學院 —美國伊利諾州芝加哥—2004
電影
《Sketches of Frank Gehry》,港譯速寫建築大師,薛尼·波勒2008年遺作,講述法蘭克·蓋瑞的設計理念。
參考資料
- ↑ Lindsay M. Mielecki. Frank Gehry. [2009-06-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8-26).
- ↑ Peter S. Green. Jewish Museum in Poland: More Than a Memorial.
- ↑ Karen Templer. Frank Gehry. Salon. 1999-12-05 [2007-08-25].
- ↑ Richard Lacayo,2008年11月17日。
- ↑ Nicolai Ouroussoff. Gehry’s New York Debut: Subdued Tower of Light. New York Times. 2007-03-22 [2007-08-25].
- ↑ Under Construction: Gehry & Partners IAC/InterActiveCorp Headquarters. Arcspace. [2007-08-25].
- ↑ Variety.com. Mariza and Frank Gehry Open A Tavern In Disney Concert Hall. The Set List. 2007-10-24 [2008-04-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