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黑塞哥維那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黑塞哥維那
 
國籍 波黑

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位於原南斯拉夫中部,介於克羅地亞塞爾維亞兩共和國之間。1945年,南斯拉夫各族人民取得反法西斯戰爭勝利,成立南斯拉夫聯邦人民共和國(1963年改稱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波黑成為南斯拉夫聯邦的一個共和國。首都薩拉熱窩[1]

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本身僅為歷史學上兩個地理區域名稱,截止至2014年該國仍然沒有直接使用這兩個地理區域名稱所代表的政治實體存在,僅有使用種族名稱波斯尼亞人跟克羅地亞人(波黑聯邦)、及塞爾維亞人(塞族共和國)所代表的政治實體存在而已。

基本信息

中文名: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

英文名稱:Bosnia and Herzegovina

簡稱:波黑

所屬洲:歐洲

首都:薩拉熱窩

主要城市:巴尼亞盧卡,圖茲拉

國慶日:10月15日

國歌:Intermeco

國家代碼:BIH

官方語言;波斯尼亞語,塞爾維亞語

貨幣:波黑第納爾

政治體制:直接民主共和制

國家領袖:巴基爾·伊澤特貝戈維奇(輪值主席)

人口數量:381.8萬人(2014年)

人口密度:90人/平方公里

主要民族:波斯尼亞人,塞爾維亞人

主要宗教:伊斯蘭教東正教天主教

國土面積:51129平方公里

GDP總計:183.4億美元(2014年GNI)

人均GDP:4780美元(2014年GNI)

人類發展指數:0.731(2014年)

主要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

國土面積排名:世界第124名

收入水平:中高等收入國家

發展歷史

波黑自新石器時代就有人類居住,早期居民為伊利里亞人。

公元前168年由羅馬帝國占領。455年時東哥特人占領該地區,6世紀時東哥特人被東羅馬帝國擊敗,現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南部地區一度成為東羅馬帝國的一部分。

阿瓦爾人於6世紀和7世紀時開始入侵,塞爾維亞人和克羅地亞人也相繼進入巴爾幹半島。在接下來的幾個世紀內,波斯尼亞以及黑塞哥維納地區多次分屬周圍的各個國家。

1377年時特弗爾特科·科特羅曼尼奇(Tvrtko Kotromanić)建立了一個獨立的波斯尼亞王國,但1463年時奧斯曼帝國入侵,波斯尼亞被奧斯曼帝國所併吞。

在奧斯曼帝國統治時期,以武力、宗教人頭稅等方式迫害當地塞爾維亞人和克羅地亞人。並規定,凡是穆斯林,可進入上層社會;農民如改信伊斯蘭教,可免交某些捐稅。過去的學者認為,在現今波黑境內的穆斯林大多是由於這種政策所造成的。

奧斯曼帝國還強迫占領區兒童從小脫離父母和家庭,進行集中教育和培養,使之成為近衛軍的一種兵源,迫使塞爾維亞人和克羅地亞人後代土耳其化。他們還將其占領地區的人分等級,給予不同地位。凡是為其統治服務、效力的地主、軍人等享有很高的地位,而仍舊信仰基督教的塞爾維亞人和克羅地亞人普通平民則被稱為「賴雅」(源自阿拉伯語「畜牲」一詞)。

1908年波黑一起成為奧匈帝國的領地,1914年奧匈帝國皇儲斐迪南大公在薩拉熱窩被塞族民族主義者所刺殺(參見薩拉熱窩事件),直接導致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戰後波黑成為塞爾維亞人、克羅地亞人和斯洛文尼亞人王國的一部分,該王國後來更名為南斯拉夫王國。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波黑成為軸心國的傀儡國克羅地亞獨立國的一部分,戰後以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社會主義共和國的名義又重歸鐵托領導下的南斯拉夫。此時的波黑正式確認為南斯拉夫的一個聯邦共和國,其邊界採用的是奧斯曼帝國時期的邊界,與當地實際民族的分布頗有出入。

20世紀70年代,南斯拉夫承認「講塞爾維亞-克羅地亞語的伊斯蘭教徒」為穆斯林族(即波黑獨立後的波什尼亞克人),使原本構成南斯拉夫主體的民族由五個提升到六個。新承認的穆斯林族,人口次於塞爾維亞人和克羅地亞人位居南斯拉夫第三位。1999年,設立布爾奇科特區,直屬國家。

1991年6月起,前南斯拉夫開始解體。波黑(前南6個共和國之一)穆斯林、塞爾維亞和克羅地亞三個主要民族就波黑前途發生嚴重分歧:穆族主張脫離前南獨立,建立統一的中央集權國家;克族也主張獨立,但希望建立鬆散的聯邦制國家;塞族則堅決反對獨立。

1992年2月19日,波黑在境內塞爾維亞人抵制的情況下,就獨立問題舉行公民投票。投票結果顯示,約占人口62.8%的穆斯林族和克羅地亞族支持獨立。3月3日,波黑議會在塞爾維亞人議員缺席抵制的情況下宣布獨立,致使民族矛盾激化。4月6、7日,歐共體和美國相繼予以承認。

1994年3月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境內的穆斯林和克羅地亞人雙方同意共組聯邦,以共同對抗境內塞爾維亞人。1995年11月21日各方簽署代頓和平協定,結束內戰,並把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分為波黑聯邦以及塞族共和國兩個政治實體。在這次的內戰中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境內共有20萬人死亡,超過200萬人流離失所。戰爭結束後,北約在波黑境內繼續駐紮維和部隊,2004年底由歐盟所取代。

2006年10月1日,大選舉行。10月18日,中央選舉委員會公布,波什尼亞克族的哈里斯·西拉伊季奇、塞爾維亞族的內博伊沙·拉德馬諾維奇和克羅地亞族的澤利科·科姆希奇當選為主席團成員。議會代表院42個席位中,民主行動黨獲得9席,波黑黨獲得8席,獨立社會民主聯盟和波黑社會民主黨分別獲得7席和5席,餘下席位被其他一些政黨和政黨聯盟獲得。2007年2月9日,以尼科拉·什皮里奇為部長會議主席的政府宣誓就職。[2]

簡介

1945年,南斯拉夫各族人民取得反法西斯戰爭勝利,成立了南斯拉夫聯邦人民共和國(1963年改稱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波黑成為其中的一員。

波黑在南斯拉夫時期便是聯邦內較貧窮的地區之一,獨立後又發生了內戰(即波黑戰爭),經濟受到嚴重損害。截止至2016年波黑經濟正在漸漸復甦,同時還要進行從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的轉型。該國在行政及管理上被分成三個實體:波黑聯邦(又稱穆克聯邦)、塞族共和國和布爾奇科特區。

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本身僅為歷史學上兩個地理區域名稱,截止至2014年該國仍然沒有直接使用這兩個地理區域名稱所代表的政治實體存在,僅有使用種族名稱波斯尼亞人跟克羅地亞人(波黑聯邦)及塞爾維亞人(波黑塞族共和國)所代表的政治實體存在而已。

地理環境

1、位置境域

波黑共和國位於原南斯拉夫中部,介於克羅地亞和塞爾維亞兩共和國之間。面積5.12萬平方公里。薩瓦河(多瑙河支流)為波黑北部與克羅地亞的邊界。

2、地形

南部在亞得里亞海上有一個20公里長的出海口。海岸線長約25千米。地形以山地為主,平均海拔693米,迪納拉山脈(也叫"狄那裡克阿爾卑斯山脈")的大部分自西北向東南縱貫全境 ,最高山峰為馬格里奇山,海拔2386米。境內多河流,主要有奈雷特瓦河、博斯納河、德里納河、烏納河和伐爾巴斯河。

3、氣候

北部為溫和的大陸性氣候,南部為地中海型氣候。四季分明,夏季炎熱,冬天非常寒冷。溫暖和乾燥的五月到十月期間是到波黑旅遊的最佳時間。由於當地晝夜溫差較大,即時在夏天也最好帶上一件可以保暖的外套。波黑的冬天非常寒冷,經常颳大風,多雨雪。

黑塞哥維那和該國的南部區域以地中海氣候為主,年均降雨量在600至800毫米之間。而在中部和北部則以高山氣候為主,年均降水量在1500到2500毫米之間。薩拉熱窩在一月的平均氣溫在零下五攝氏度左右,七月的平均氣溫為二十攝氏度。

4、資源

礦產資源豐富,主要有煤、鐵、銅、錳、鉛、汞、銀、褐煤、鋁礬土、鉛鋅礦、石棉、岩鹽、重晶石等,其中煤炭蘊藏量達38億噸。圖茲拉地區食用鹽儲量為歐洲之最。波黑擁有豐富的水力資源,潛在的水力發電量達170億千瓦。森林覆蓋面積占波黑全境面積的46.6%,其中65%為落葉植物,35%為針葉植物。

行政區劃

波黑由波黑聯邦和塞族共和國兩個實體組成。波黑聯邦下設10個州:烏納-薩納州、波薩維納州、圖茲拉-波德里涅州、澤尼察-多博伊州、波斯那-波德里涅州、中波斯尼亞州、黑塞哥維那-涅雷特瓦州、西黑塞哥維那州、薩拉熱窩州、西波斯尼亞州。塞族共和國下設7個區:巴尼亞盧卡區、多博伊區、別利那區、弗拉塞尼察區、索科拉茨區、斯爾比涅區和特雷比涅區。

人口民族

387.58萬(2013年7月),其中波黑聯邦占62.5%,塞爾維亞族共和國占37.5%。主要民族為:波什尼亞克族(即原南時期的穆斯林族),約占總人口43.5%;塞爾維亞族,約占總人口31.2%;克羅地亞族,約占總人口17.4%。三族分別信奉伊斯蘭教東正教天主教。官方語言為波什尼亞語、塞爾維亞語和克羅地亞語。

國家象徵

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英語:Bosnia and Herzegovina;波斯尼亞語/克羅地亞語:Bosna i Hercegovina;塞爾維亞語(西里爾字母版):Босна и Херцеговина)簡稱波黑。

國名釋義:"波斯尼亞"得名於"波斯尼亞河",塞爾維亞語意為"寒冷"或"清澈";黑塞哥維那"源自古高地德語,意為"公爵"。

國旗: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國旗是長方形的,長寬之比為2:1。藍色旗面,圖案為金黃色大三角形,沿三角形的一條邊還有一排白色星星。大三角形的三條邊象徵組成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共和國的三個主要民族,即穆斯林族、塞爾維亞族和克羅地亞族。金色即太陽之光輝,象徵着波黑人民心中充滿希望。藍底色和白色五角星象徵着歐洲,標誌着波黑是歐洲的一部分。這面國旗採用於1998年2月10日。

國徽: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國徽圖案與國旗相同。啟用於1998年2月10日。國徽為藍盾。一道白色的寬條斜貫盾面,上下各有三朵黃色百合花點綴盾面。黃色三角形代表組成國家的三個地區,也代表太陽,象徵對和平的渴望; 藍色和星星象徵這個國家與歐洲、歐洲聯盟以及歐洲議會的關係。

政治體制

政體

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主席團由三人所組成,每人各屬一個民族(波什尼亞克人、塞爾維亞人、克羅地亞人),任期為四年,四年中每人輪流就任八個月主席團主席的職位。主席團成員由人民直選,其中波黑聯邦選出波斯尼亞人、克羅地亞人成員,塞族共和國選出塞爾維亞人成員。 主席團提名部長會議主席,由議會通過。部長會議主席負責任命各部長。

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議會擁有立法權,分為兩院:人民院有15名成員,每個民族各5名;代表院有42名代表,三分之二來自波黑聯邦,三分之一來自塞族共和國。[3]

憲法

1995年11月,代頓協議為波黑制定新憲法。新憲法規定:波黑的正式名稱為"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波什尼亞克族、塞爾維亞族和克羅地亞族三個民族為主體民族;波黑由波黑聯邦和塞族共和國兩個實體組成;波黑設三人主席團,由三個主體民族代表各1人組成,主席團成員分別由兩個實體直接選舉產生。

外交關係

對外政策

將加入歐盟和北約作為外交的中心任務,重點發展與美國、歐盟關係,致力於睦鄰修邊,加強區域合作。2008年4月,在北約布加勒斯特峰會期間獲得對話國地位。6月,同歐盟簽署《穩定與聯繫協議》。截至2011年底,共有165個國家同波黑建交。

經濟情況

波黑在南斯拉夫時期便是聯邦內較貧窮的地區之一,獨立後又發生了內戰,經濟受到嚴重損害。戰爭結束後至今,波黑經濟正在漸漸復甦,同時還要進行從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的轉型。

GDP (2008年)總量184億美元,人均約0.48萬美元。

波黑貨幣為可兌換馬克,曾經和德國馬克保持一比一的匯率。德國馬克由歐元所取代後,可兌換馬克繼續和歐元保持固定的匯率。

工業

2010年波黑主要工業產品產量:電力171.24億千瓦小時,煤1099萬噸。2010年波黑工業產值同比增長3.7%。

農牧業

2010年波黑主要畜產品產量:牛肉23390噸,羊肉2001噸,豬肉13290噸,家禽肉37569噸。2010年波黑全國農業耕地面積為51.2萬公頃,主要農產品:小麥14.5萬噸,玉米85.3萬噸,土豆37.8萬噸。

旅遊業

2010年波黑全國旅遊人數65.6萬人次,其中外國遊客36.5萬人次,國內遊客29.1萬人次,全年旅遊者過夜人數141.7萬人次。旅遊設施主要有旅館、浴場、私人小旅館、汽車宿營地、溫泉和療養地等。主要旅遊點是薩拉熱窩

外貿

2012年波黑進出口貿易總額231.11億可兌換馬克(約合157.22億美元),其中出口額為78.58億可兌換馬克(約合53.46億美元),進口額為152.53億可兌換馬克(約合103.76億美元)。主要出口商品有鋁錠、礦產品、木材、機械產品等。主要進口商品有機械、食品、石油、化工、交通工具等。重要貿易夥伴為:克羅地亞德國塞爾維亞意大利斯洛文尼亞奧地利黑山俄羅斯

社會福利

人民生活

1992年爆發戰爭後,人民生活水平急劇下降,食品和醫藥用品極端匱乏。國際社會向波黑提供大量人道主義援助。1995年代頓波黑和平協議簽署後,人民生活逐步有所改善。2009年,波黑人均淨月工資752可兌換馬克,約合561美元。

交通

交通運輸交通運輸以鐵路和公路為主。2010年波黑全國註冊機動車843151輛,其中小汽車724787輛,貨車75763輛,公共汽車4112輛,摩托車7522輛。

公路:2010年全國公路總長22600公里。2010年波黑全國公路運輸:客運量2866.9萬人次,貨運量480.8萬噸。

鐵路:2010年波黑全國鐵路運輸:客運量89.8萬人次,貨運量1288.2萬噸。

空運:波黑有4個國際機場,分別是薩拉熱窩、巴尼亞盧卡、莫斯塔爾和圖茲拉。2010年航空客運量為59.1萬人次。

媒體

2004年波黑全國共發行各類報刊138種。主要報刊有:《每日之聲報》、《解放報》、《獨立報》、《塞族之聲報》、《自由波斯尼亞周刊》等。全國有電視台35家。主要電視台:波黑聯邦電視台、塞族共和國電視台以及HAYAT電視台、OBN電視台、99獨立電視台等私人電視台。全國有電台117個。[4]

教育

波黑教育體制符合國際教育體制標準。2011-2012年度,波黑學校和在校師生情況:小學1888所,學生316657人,教師24605人;中學312所,學生163284人,教師12773人。波黑全國有高校202所,學生107083人。主要高校為薩拉熱窩大學、巴尼亞盧卡大學、莫斯塔爾大學和圖茲拉大學。全國共有30家電影院,27家劇院,163家圖書館。全國共有30家電影院,27家劇院,163家圖書館。

習俗

旅遊喝咖啡是波黑人的一大傳統嗜好。工作間歇、業餘及周末等必飲咖啡,因此各式咖啡館和各色街頭咖啡亭在波黑街頭比比皆是,形成波黑街頭一大亮麗風景,人們往往利用喝咖啡聊天、交友、商談業務等。波黑人還喜愛吃甜食,以核桃仁加蜂蜜及奶油為主的各類甜度較重的甜點為波黑傳統特色。波黑人喜歡燒烤。春夏兩季周末或節假日,波黑家庭或朋友還喜歡在河邊、湖邊燒烤聚餐。

波黑人的正餐以味道醇香的波斯尼亞餐為主,主要有貝伊湯、土豆燜小牛肉、烤羊肉、煎烤混合肉及油煎虹鱒魚,此外還有波斯尼亞火鍋,冷盤有熏肉、香腸、奶皮及奶酪等。波黑極具特色的大眾傳統風味小吃,一是"切瓦比"(一種牛羊肉丸拌洋蔥夾面囊餅);二是布雷格餡餅,來波黑的外國人如未品嘗過這兩種大眾風味小吃,則被視為未到過波黑。

旅遊資源

內戰前旅館服務業比較興旺,旅遊業設施較齊全,有浴場、汽車宿營地、溫泉和療養勝地等。主要旅遊區是亞得里亞海海濱區、薩拉熱窩附近的冬季體育中心和薩拉熱窩普林西普橋。

拉丁橋

拉丁橋的舊稱是普林西普橋。這座橋是奧匈帝國的帝位繼承者弗朗茨·斐迪南大公夫妻被加夫里洛·普林西普殺害的薩拉熱窩事件的現場。橋樑過去是木造橋,在洪水中被破壊,1798年重建。1914年,在這座橋的北側,大公夫妻被暗殺,成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索。為紀念南斯拉夫愛國主義,橋樑曾改名為普林西普橋,南斯拉夫解體之後其名稱恢復為拉丁橋。

胡姆

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的一個小城鎮,在《世界城市志》中被列為世界上最小的城市。位於伊斯特拉半島上,始建於公元7世紀,原為一鄉村,13世紀起具有城市地位。全市只有7戶人家。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