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魯迅存書室舊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魯迅存書室舊址中國上海的一處遺址紀念地,位於虹口區四川北路街道溧陽路(原名狄思威路)北端1359號二樓(在1355弄口西側)[1],此處原屬上海公共租界越界築路區。

1933年至1936年間,魯迅曾租此屋用於藏書,共約6000冊。

概述

是一幢紅瓦灰牆磚木結構的三層新式里弄房屋,坐北朝南,占地面積140平方米,建築面積386平方米,建於民國9年(1920年)。魯迅存書室是二樓東前間,面積20.5平方米,存書時間從民國22年3月27日至民國25年10月。魯迅逝世後夫人許廣平將藏書遷往淮海中路淮海坊時止。

民國22年期間,溧陽路1359號的房東姓阪本,是內山完造的朋友,其他住戶也都是日本僑民。淞滬戰爭期間魯迅因日軍曾藉故搜查寓所,在決定遷居大陸新村9號時,將寓所與大量藏書分開,通過內山完造以內山書店職員鐮田誠一的名義租了這間存書室。

存書室有兩扇門,朝北的門通向樓梯間,平時由此門進出,另一扇門通向二樓中間陽台,此門常年關着。存書室東、南兩面有窗,窗下有書桌和椅子,中間一張方桌,靠牆是用本色無漆的木板製成的書箱疊成書架,由上而下幾乎到頂,存放着魯迅從寓所移來的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及其他社會科學、文學、美術等方面的書籍約6000冊,並珍藏着瞿秋白柔石等人的手稿和紀念物。存書室平時門窗緊閉,並得到內山完造和同宅日本友人掩護,在魯迅存書期間未受租界當局和國民黨特務的干擾。

抗日戰爭勝利後,日僑回國,溧陽路1359號由中國居民遷入。

因魯迅在上海的藏書絕大部分於1950年由許廣平送交北京魯迅故居保存,魯迅存書室未按原狀恢復,房屋基本上保持了歷史原貌。

1977年公布為上海市文物保護單位[2]

視頻

魯迅存書室舊址 相關視頻

解讀文學巨匠魯迅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