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雅爾達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雅爾達

圖片來自中文百科
國家    俄羅斯

網站    jalita.com

聯邦主體  克里米亞共和國

雅爾塔(俄語:Ялта,烏克蘭語:Ялта,克里米亞韃靼語:Yalta)是位於克里米亞半島南岸的一個城市,為世界聞名的歷史古城,建於12世紀。人口約有141,781人,面積283km²。也是黑海沿岸知名的療養區。雅爾塔從19世紀開始發展旅遊業。在20世紀,雅爾塔是蘇聯最重要的療養區。1945年的雅爾塔會議就是在這裡的里瓦幾亞宮舉行。2014年克里米亞危機烏克蘭俄羅斯均主張為自己領土。

雅爾達(yalta)是烏克蘭的一個著名療養城市。位於克里木半島南岸,黑海港口,北距辛菲羅波爾79公里。是世界聞名的歷史古城,建於12世紀。雅爾達一詞源出於希臘文「雅洛斯」,意為「海岸」。

雅爾達還是文人墨客薈萃之地。普希金托爾斯泰高爾基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等文藝巨匠都多次來到這裡。俄國著名作家契訶夫在此養病期間,寫下了不少巨篇。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1945年2月4-11日)美、蘇、英三國首腦 史達林羅斯福邱吉爾在此舉行會議,就戰後 世界格局安排問題簽訂了著名的「 雅爾達協定」,史稱「 雅爾達會議」。

歷史

在雅爾達的郊區考古學家們發現了早期克里米亞的原住民的遺蹟。這些發現讓雅爾達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至5世紀。當時的克里米亞人已經開始從事航海、捕魚、耕作、狩獵等活動,有著較為穩定的生活來源。 據傳說,雅爾達原來是由希臘海員建立的,他們在海上經過漫長的漂泊之後選擇了雅爾達作為定居點。後來,來自威尼斯和熱那亞商人陸續也來到了這裡。

1475年夏天,包括雅爾達在內的克里米亞半島被奧斯曼土耳其人所占領。南部海岸(以及克里米亞的其他一些土地)被奧斯曼帝國所占領,山麓和草原部分屬於克里米亞汗國。

15世紀下半葉,雅爾達被地震摧毀。

70年後,希臘人和亞美尼亞人重修這座城市。自此以後,最有可能的是,從那以後直至今日,便是我們如今所了解到的雅爾達。 1783年4月克里米亞被歸入俄羅斯帝國。

人口

根據2001年1月1日烏克蘭政府進行的人口普查結果,雅爾塔總人口為80,500人。雅爾塔主要居民是:俄羅斯人 - 65%,烏克蘭人 - 25.7%,克里米亞韃靼人 - 4%,白俄羅斯人 - 2%。俄語在街頭擁有絕對的優勢。這個總數不包括村莊和周邊小城鎮的人口,都會區的人口約為125,000人。

氣候

雅爾達屬於地中海氣候。南部的黑海為雅爾達帶來了溫暖,北方高大的山脈也阻止了寒冷氣流的南下,因此形成了雅爾達溫和濕潤的氣候特徵。

雅爾達冬季溫和多雨,1月的平均氣溫為4°C;夏季炎熱濕潤,7月平均溫度為 24.1°C。

偶有西伯利亞反氣旋入侵,冬季氣溫可降至-10°С甚至更低。但多數情況下,雅爾達都是溫暖的度假勝地,即使是在一月,氣溫也常常高達20°C。

經濟

第一產業

雅爾達有著優越的自然條件,因此當地的農業非常發達。在雅爾達,大片土地被用來種植葡萄菸草桃子木瓜杏仁薰衣草等作物。

第二產業

由於自然環境的原因,在雅爾達的工業企業中,食品工業企業占到了95%的比例(其中釀酒42%,養魚業19%)。

第三產業

雅爾達的重要經濟來源之一是旅遊業。每到夏季,大量遊客從世界各地前往雅爾達,根據官方統計數據,每年大約有200萬人來到這裡度假,這占到了克里米亞的遊客總量的三分之一。

風景名勝

雅爾達是一個巨大的露天博物館。作為俄羅斯貴族的療養勝地,自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許多美麗的建築(多數至今保留完整)在雅爾達市內及周邊小村莊陸續建造起來,自然美景與這些富麗堂皇的建築相映成趣。其中最為著名的有里瓦幾亞宮沃龍佐夫宮等。

燕子堡

燕子堡(Ласточкино гнездо)是雅爾達一個標誌性的建築,是一個建立在懸崖上的堡壘,它修建於1912年,是克里米亞的象徵。

里瓦幾亞宮

里瓦幾亞宮(Ливадийский дворец)位於雅爾達市西南3公里處的黑海岸邊,這座環境幽雅的乳白色皇家莊園始建於140年前。「里瓦幾亞」希臘語意為「草地」。1862年至1866年建成沙皇莊園,1894年作為最後一個沙皇尼古拉二世的夏宮。1910年4月至1911年9月重新修繕。現時里瓦幾亞宮已經成為博物館,烏克蘭當局有時會用作舉行國際會議。

沃龍佐夫宮

沃龍佐夫宮(Воронцовский дворец)位於克里米亞的阿盧普卡市,因而也被稱為「阿盧普卡宮」,宮殿坐落於克里米亞山脈的山腳下,是一座非常具有歷史意義的宮殿,為克里米亞東南海岸最受歡迎的旅遊勝地。

沃倫佐夫宮為克里米亞最古老、最大的有人居住的城堡,建造於1828年至1848年,是沙皇時期新羅斯西科邊疆區執行長官、俄羅斯政治、軍事家沃倫佐夫伯爵的官邸。宮殿由英國建築師愛德華·布洛爾設計,整體為都鐸式建築風格,但也包含了摩爾復興和哥特復興風格。宮殿面臨黑海,依山而建,整個建築氣勢恢宏,很有皇家風範,由150多個房間組成,內部有一個博物館,占據了宮殿一層的八個房間,因展出有11000多件藝術藏品而知名,包括18世紀的雕刻、16至19世紀的油畫等。

馬桑德拉宮

馬桑德拉宮(Массандровский дворец)始建於1881年,中間停修了一陣,1892年繼續工程。它是為亞歷山大三世在克里木半島度假用的宮殿,最終於1902年建成,但亞歷山大三世還沒來得及在這兒住,就在1894年就去世了。所以它只是沙皇一家的行宮,整體是三個宮殿裡規模最小的一個,屬於巴洛克風格的建築。宮殿背山面海,前後都有漂亮的公園。園口兩棵大松樹有百年多歷史,傳說象徵著沙皇夫妻倆永世相愛的見證。宮殿公園裡總是種植著玫瑰,殿外點綴著女人頭的獅身人面像。這座宮殿一直到1992年才作為博物館對外開放,裡面收藏了不少珍貴的藝術品。

契訶夫故居博物館

契訶夫故居博物館(Дом-музей А.П.Чехова)是俄國小說家戲劇家安東·巴甫洛維奇·契訶夫(1860-1904年)於1886年8月至1890年4月居住的地方。裡面主要有契訶夫的臥室、書房、19世紀80年代的莫斯科和契訶夫的相關資料、契訶夫去薩哈林島旅行的照片和他的主要作品的相關資料等。[1]

視頻

АЭРОСЪЁМКА 🚁 КРЫМ. ЯЛТА. ИНТУРИСТ, ДВОРЦЫ, ЛАСТОЧКИНО ГНЕЗДО, АЙ-ПЕТРИ / AERIAL FOOTAGE. CRIMEA

參考資料

  1. 雅爾達,中文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