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東·帕夫洛維奇·契訶夫
契訶夫 Че́хов | |
---|---|
圖片來自Casa del libro | |
出生 |
安東·帕夫洛維奇·契訶夫 Антон Павлович Чехов 1860年1月29日 俄羅斯帝國塔甘羅格 |
逝世 |
1904年7月15日 德意志帝國巴登韋勒 | (44歲)
墓地 | 莫斯科新聖女公墓 |
職業 | 醫生、短篇小說家、劇作家 |
國籍 | 俄羅斯 |
母校 | 第一莫斯科國立醫療大學 |
獎項 | 普希金獎 |
配偶 | 奧爾加·列昂納多芙娜·克尼碧爾 |
(俄語:Антон Павлович Чехов,1860年1月29日-1904年7月15日),
俄國的世界級短篇小說巨匠,其劇作也對20世紀戲劇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他堅持現實主義傳統,注重描寫俄國人民的日常生活,
塑造具有典型性格的小人物,藉此忠實反映出當時俄國社會現況。
他的作品的三大特徵是對醜惡現象的嘲笑、對貧苦人民的深切的同情、以及作品的幽默性和藝術性。
目錄
早年生活
契訶夫於1860年1月29日(當時俄國仍使用儒略曆,為1月17日)誕生於俄國羅斯托夫州亞速海邊的塔甘羅格,在家裡活下來的六個子女中排行第三。他的祖父和父親都曾是農奴。憑藉自己的勤勞和智慧,契訶夫的祖父葉果羅夫·契訶夫當上了自己所從屬的地主家的糖廠經理,並陸續積累了一筆錢,終於在1841年為自己的全家贖了身。契訶夫的父親帕維爾·葉果羅維奇·契訶夫獲得自由後娶了一名服裝商人的女兒,名叫葉夫根尼婭,並在塔甘羅格當雜貨店店主。對東正教十分虔誠甚至於狂熱,有些歷史學者認為契訶夫父親是他筆下虛偽角色的模型。父親的商店經營慘澹,這使得契訶夫從小生活艱難。父親對孩子非常嚴厲,經常打罵。儘管如此,契訶夫對父母始終非常孝順。他的母親經常給兒女們講故事,而且講得很好。她講的主要是她和她的服裝商人父親在整個俄國旅行的故事。契訶夫從小就喜歡喜劇和表演,這為他後來的劇作家之路埋下了基礎。契訶夫後來曾說:「我們的天賦源自我們的父親,但我們的靈魂源自母親。」
1867年,他進入當地的一所希臘小學讀書。
1876年,契訶夫的父親的商店破產,舉家逃往莫斯科避債,並在那裡謀生。契訶夫因學習法語未能成行,靠擔任家庭教師、變賣家裡的物品和在倉庫工作等方式來維持生計,
1879年完成高中學業,前往莫斯科和家人團聚。在這裡他獲得了獎學金得以進入莫斯科大學醫學系。
年底,他寫成了短篇小說《給博學的鄰居的一封信》,這是他的處女作。
早期創作
登上文壇
由於家境困難,1880年,契訶夫開始以文學記者的身份為一些幽默刊物寫些短小的幽默作品,藉以維持生活,他就這樣開始了文學生涯。這些搞笑作品藝術價值不是很高,但可讀性很強,而且也能見容於當時的書刊檢察機關。他逐漸擁有了一批讀者。漸漸地,他的名聲開始傳播。不過,他早期的幽默作品中也有一些針砭時弊、諷刺社會不良現象和世態人心的佳作。1880年3月,他將短篇小說《給博學的鄰居的一封信》發表在《蜻蜓》雜誌(«Стрекоза»)上,這既是他的處女作,也是他的成名作。當時他正在上大學一年級,他署的名是「安托沙·契洪捷」(Антоша Чехонте)。文中諷刺了一個不學無術而又自命不凡的舊式地主的愚昧無知,發表後受到了讀者的熱烈歡迎(很明顯,他受到了當時俄國大量流行的幽默雜誌的影響)。此時他寫得很快,作品數量很多。很快不少人都知道有這樣一個愛挖苦人的作者,他也引起了一些著名作家的關注。他開始以文學記者的身份給《蜻蜓》、《花絮》等雜誌投稿,用的是筆名。他在成名之後繼續着自己早年的這一習慣。1880年,他的處女作發表之後,他結識了著名風景畫家列維坦,並成為至交。
早期創作
1883年,他發表了一些早期創作的 短篇小說 名篇:《胖子和瘦子》、《喜事》、《在釘子上》、《勝利者的得意洋洋(一位退休的十四品文官的故事)》、《小公務員之死》(«Смерть чиновника»)、《不平的鏡子》、《謎一樣的性格》、《站長》,這些作品奠定了他在俄國文壇的地位。1884年契訶夫大學畢業,獲得醫學學士學位和行醫執照。這一年,他又發表了一些 短篇小說 名篇:《文官考試》、《戴假面具的人》、《變色龍》(«Хамелеон»)、《外科手術》。他在《變色龍》中將其 諷刺 手法使用的淋漓盡致。他的創作開始轉向勞動者的困苦生活,藝術性也不斷提高。這一年,他出版了第一本書:《墨爾波墨涅的故事》(«Сказки Мельпомены»),裡面收集了六個在幽默刊物發表過的短篇小說。該書的出版堅定了他文學創作的決心。此前他在大學畢業時曾給自己這樣定位:「醫生是我的職業,寫作只是我的業餘愛好。」
1885年,他創作並發表了《皮靴》、《馬姓》、《迷路的人》、《預謀犯》、《未婚夫和爸爸(現代小品)》、《客人(一個場景)》、《名貴的狗》、《紙里包不住火》、《哼,這些乘客們!》、《普里什別葉夫中士》、《獵人》、《哀傷》等 短篇小說 名篇。他也開始嘗試創作 劇本 。
創作風格的轉變
契訶夫在莫斯科的故居。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
1886年,他發表了《太太們》、《幸福的人》、《在別墅里》、《大提琴的浪漫故事》、《一件藝術品》、《白嘴鴉》等[ [短篇小說 ,以及《苦悶》(«Тоска»)、《萬卡》(«Ванька»)和《食客》、《校長》等系列短篇小說。這裡面的《苦悶》和《萬卡》是其早期創作的一次思想和藝術上的飛躍,他在裡面不再寫幽默故事了。接着,他發表了短篇小說集《莫特利故事》,其中就包括著名的《苦悶》、《萬卡》,尤其是前者,講述一個失去了兒子的老馬車夫無處傾訴自己的苦悶,只好向自己的馬傾訴的故事。這部作品語言樸素,情感真摯,後來被眾多名家一致讚賞。新西蘭短篇小說家凱瑟琳·曼斯菲爾德甚至曾說「哪怕法國的全部短篇小說都毀於一炬,只要《苦悶》留存下來了,我就不會感到可惜。」(«Пестрые рассказы»)。 這一年,一個不起眼的名叫德米特里·瓦西里耶維奇·格里果羅維奇(Дмитрий Васильевич Григорович)的作家發現了契訶夫的才華,寫了一封信給他,信中肯定他的文學才華,他鼓勵契訶夫充分發揚他的這一天賦,希望他珍惜自己的才華,使他自己的創作態度更加嚴謹,多寫有意義的作品(此人因此而被稱為「著名作家」)。契訶夫深受啟發,開始以嚴肅的態度對待寫作,以後逐漸寫出了一系列具有深刻思想的佳作。這一年,他寫出了一百多篇短篇小說。
成為劇作家
創作的高峰
告別喜劇性小說的創作
1887年由於過度勞累和健康不佳,契訶夫前往烏克蘭東部旅行。旅行歸來後,他寫了 中篇小說 《草原》(«Степь»)。也是這一年,他的創作高峰到來了。這一年,他發表了《傷寒》、《吻》、《沃洛嘉》、《禍事》、《婚禮》、《逃亡者》、《無依無靠的人》等優秀的 短篇小說 。他也發表了通俗 喜劇 《蠢貨》和四幕 喜劇 《伊凡諾夫》。接着,他出版了小說集《在黃昏》,在這本書中第一次署上了真名,並把這個集子獻給了德米特里·瓦西里耶維奇·格里果羅維奇。
1888年,他把中篇小說《草原》(«Степь»)發表在嚴肅的文學雜誌《北方導報》(«Северный вестник»)上。這部作品頗得好評,標誌着他告別了喜劇性小說的創作,是他成熟的標誌。他被俄國科學院授予「普希金獎金」。然後,他創作完成了另一短篇小說力作《精神錯亂》。
1889年2月,《伊凡諾夫》在彼得堡皇家劇院演出。然後,他發表了中篇小說《沒有意思的故事》。接着,他寫成了獨幕笑劇《求婚》和四幕喜劇《林神》。已經成為一名知名劇作家的他,加入了由亞歷山大·奧斯特洛夫斯基創辦的劇作家協會。
不再不問政事
1890年7月到9月,契訶夫隻身一人,先坐火車,後騎馬、乘船,來到政治犯流放地庫頁島進行實地考察。他形容下的庫頁島上地獄般的慘狀[1]和西伯利亞的城市、海參崴的貧窮[2]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他對黑暗的現實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逐漸改變了不問政治的心態,開始著述揭露沙俄專制制度下的內幕,著名的中篇小說《六號病房》(«Палата № 6»)和報告文學《庫頁島旅行記》均是這次考察之後的產物。這一年,他發表了短篇小說《賊》、《古塞夫》,創作了獨幕笑劇《被迫無奈的悲劇角色》、《結婚》。
1891年,他創作並發表了短篇小說《村婦》、中篇小說《決鬥》、獨幕笑劇《紀念日》,其中《決鬥》是文學史上第一部向列夫·托爾斯泰的「勿抗惡」觀點進行挑戰的文學作品。這一年後,契訶夫將重心轉向戲劇創作,但沒有停止小說創作。
1892年,他創作並發表了《跳來跳去的女人》、《鄰居》和《六號病房》(«Палата № 6»)。《六號病房》表現的是重大的社會課題,猛烈抨擊沙皇專制暴政,反對對人民群眾的精神的摧殘,作品語言樸實無華,氣氛壓抑,文筆精緻,但是思想深刻。列寧在年輕時讀了這部作品後「覺得可怕極了」,覺得他「自己好像也被關在六號病房裡了」。《六號病房》標誌着契訶夫創作的轉折,是他在庫頁島之行後的一大成就。從此以後,契訶夫的中短篇小說具有了更強烈的社會性、批判精神和民主精神,藝術性也沒有絲毫的減弱。《六號病房》還秉承了《決鬥》的精神,對列夫·托爾斯泰的「勿抗惡」思想進行了更猛烈的衝擊。這一年,他進行了一次出國旅行,到威尼斯、佛羅倫薩、羅馬、巴黎遊歷。
1893年,他創作並發表了短篇小說《匿名氏的故事》和《大沃洛嘉和小沃洛嘉》。這一年,他在照顧病人時感染了肺結核(當時的肺結核幾乎是不治之症),為此,他到尼斯修養。
1894年,他創作並發表了中短篇小說《一個女人的天地》、《黑修士》、《大學生》,以及報告文學《庫頁島旅行記》。《庫頁島旅行記》直指沙俄的專制統治和對政治犯的壓迫。
劇本與小說的雙豐收
1895年,他創作並發表了中短篇小說《掛在脖子上的安娜》、《兇殺》、《白額頭》,並且完成了四幕 喜劇 《海鷗》。
1896年, 喜劇 《海鷗》在彼得堡皇家劇院首演失敗,在輿論的批評聲中,失望的契訶夫曾一度發誓永遠不再創作劇本。接着,他發表了 中篇小說 《我的一生》。
1897年,他發表了 短篇小說 《農民》、《貝琴涅格人》、《在故鄉》、《在大車上》等。然後,他違背了前一年的誓言,寫成了反映鄉村生活場景的四幕劇《萬尼亞舅舅》(«Дядя Ваня»)。《萬尼亞舅舅》講述一個盲目崇拜者對「名教授」的絕望和一個想造福後代的鄉村醫生幻想的破滅。該劇是契訶夫劇作中的代表作之一,曾在莫斯科藝術劇院多次上演。
1898年,他加盟莫斯科藝術劇院,結識了高爾基,並與之建立了深厚的友誼。他們兩人經常在一塊研究戲劇和小說的發展情況,並研究如何為 俄國 的 戲劇 發展開闢新的道路。他開始與康斯坦丁·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丹欽科等人進行了創造性的合作,對舞台藝術做出了重大改革。他也幫助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形成了自己的戲劇理論。這一年,他完成並發表了 中篇小說 《姚內奇》(«Ионыч»),對「人變庸人」的過程作了深刻的藝術展現。然後,他創作和發表了「短篇三部曲」:《醋栗》、《裝在套子裡的人》(«Человек в футляре»)、《有關愛琴的故事》。這三部小說對社會上的庸俗現象和僵化的思想進行了嘲笑和批判。這些作品體現了契訶夫小說的特色:不追求情節的吸引人,注重人物性格的塑造,讓人物的不同性格形成衝突與矛盾,進而反映社會現實。這使得他的短篇小說可以給予讀者以思考和長期的深刻印象。在具體描寫上,他認為:「越是嚴密,越是緊湊,就越富有表現力,就越鮮明。」列夫·托爾斯泰因此非常推崇契訶夫,說:「他就像印象派畫家,看似無意義的一筆,卻出現了無法取代的藝術效果。」高爾基也曾說:「俄羅斯的短篇小說是契訶夫同普希金、屠格涅夫一道創立的,他們都是『不可企及』的。」
《庫頁島旅行記》書影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
1898年,喜劇《海鷗》在莫斯科藝術劇院上演,獲得空前成功。後來,高翔着的海鷗形象成了莫斯科藝術劇院的院徽。這一年,他與蘇沃林前往西歐旅行。他支持左拉在在德雷福斯事件里的正義行動,並因此疏遠同意見相反的蘇沃林的關係。回國後,他因肺結核病情惡化而移居雅爾塔,並居住在白色鄉間別墅里,在雅爾塔,他常與列夫·托爾斯泰、高爾基、伊凡·亞歷克塞維奇·蒲寧(1933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和庫普林等人互相交流。他曾經想與高爾基一同來 中國 ,但因健康原因而只得作罷。雅爾塔成了他的小說《帶狗的女人》(1899)的背景。
1899年,他創作發表了《寶貝兒》、《新別墅》、《公差》、《帶狗的女人》等系列小說名篇。這一年,他的《萬尼亞舅舅》(«Дядя Ваня»)在莫斯科藝術劇院上演。
1900年,他創作並發表了四幕正劇《三姐妹》(«Три сестры»),以及短篇小說《在聖誕節節期》、《在峽谷里》。這一年,他當選為俄國皇家科學院名譽院士。
短暫的婚姻
1901年,他在雅爾塔與在《海鷗》中扮演女主人公的奧爾加·列昂納多芙娜·克尼碧爾(Ольга Леонардовна Книппер,1868年9月21日-1959年5月22日)結婚。奧爾加·列昂納多芙娜·克尼碧爾也因此而改名為奧爾加·列昂納多芙娜·克尼碧爾-契訶娃(Ольга Леонардовна Книппер-Чехова)。婚後,契訶夫的健康每況愈下,直至3年後他逝世。這段婚姻很短暫,因契訶夫的早逝,而只持續了4年,但契訶夫的妻子在他死後終生未嫁。他結婚的這一年,即1901年,他的正劇《三姐妹》在莫斯科藝術劇院上演。
1902年,他發表了 短篇小說 《主教》。這一年,為抗議俄國皇家科學院無理撤銷高爾基名譽院士稱號的決定,他與柯羅連科發表聲明一起放棄在1900年獲得的名譽院士稱號。
1903年,他完成了 短篇小說 《補償的障礙》、《沒出嫁的新娘》(他最後一部寫成了的小說作品,也是他最具樂觀主義精神的小說),以及一部卓越的悲喜劇《櫻桃園》。
逝世
1904年,1月17日,《櫻桃園》在莫斯科藝術劇院首演,由康斯坦丁·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執導(契訶夫原本想讓它成為一部 喜劇 ,但斯坦尼斯拉夫斯基除了將一些 鬧劇 元素有所保留外,將全劇變成了一部 悲劇 )大獲成功。5月,他出現了嚴重的哮喘,為此,他於6月赴 德國 巴登魏萊爾 療養,出現了 心力衰竭 。7月15日,契訶夫在巴登魏萊爾與世長辭。他的遺體被運回 俄國 ,後葬於 莫斯科 。
評價與影響
契訶夫之墓,在莫斯科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
契訶夫以語言精練、準確見長,善於透過生活的表層進行探索,將人物隱蔽的動機揭露得淋漓盡致。他的優秀劇本和短篇小說沒有複雜的情節和清晰的解答,集中講述一些貌似平凡瑣碎的故事,創造出一種特別的,有時可以稱之為令人難忘的或是抒情意味極濃的藝術氛圍。他採取簡潔的寫作技巧以避免炫耀文學手段,被認為是19世紀末俄國現實主義文學的傑出代表。他被稱為「世界三大短篇小說之王」之一。他一生創作了大量作品,這些作品對世界文學的發展影響很大。托馬斯·曼說道:「毫無疑問,契訶夫的藝術在整個歐洲文學中屬於最有利、最優秀的一類。」凱瑟琳·曼斯菲爾德說道:「我願將莫泊桑的全部作品換取契訶夫的一個短篇小說。」的確,契訶夫的作品有着「文短氣長」的簡潔,這主要得力於他在揭示人物性格時一針見血的形象化點染及開門見山的創作筆法。其許多作品都被視為經典廣為傳閱。他的作品在俄羅斯文學乃至世界文學都占有着極重要的地位。
契訶夫的作品題材多樣:有的反映了底層人民的悲慘生活(《苦悶》、《萬卡》等);有的寫出了小人物的戰戰兢兢、卑躬屈膝的心態和面貌(《胖子和瘦子》、《小公務員之死》等);有的激烈地諷刺了見風使舵的奴顏媚骨(《變色龍》等);有的刻畫了沙俄專制制度衛道士的嘴臉(《普里什別葉夫中士》等);有的揭露了專制制度對社會的壓制及其保守和虛弱(《裝在套子裡的人》等);有的針砭了追求虛榮、庸俗無聊、鼠目寸光的人生哲學,並對「人變庸人」的過程進行了藝術化的表現(《跳來跳去的女人》、《掛在脖子上的安娜》、《姚內奇》等);有的揭示了專制制度下陰森可怕的俄國社會狀況(《六號病房》、《庫頁島旅行記》等);有的反映了資本主義在俄國飛速發展後,人民卻沒有得到幸福,貧窮也沒有被消除(《一個女人的天地》等);有的反映工農階級的鬥爭(《櫻桃園》等);還有的以婚外戀為題材,表現了對美好生活的憧憬和追求,從而喚起人們對渾渾噩噩的生活的討厭(《鄰居》、《帶狗的女人》等)。
對可憐的人、可憐的生活的善意的嘲笑,使得契訶夫的作品具有喜劇性。19世紀80年代,也就是契訶夫剛開始創作時,俄國大量流行的幽默雜誌對他影響很大,他的作品裡逐漸形成了一種機智幽默,略含譏刺,平而不淡,濃而不烈的風格。經常就是這樣:由於人物本身有着某種滑稽可笑的東西,同時他又遇着了不和諧的環境,他的行為、動作,他的思想、心理無一不顯得可笑,這便給作品奠定了幽默的基礎,增加了喜劇的成分。契訶夫最擅長在平靜的生活中看出事物的本質,因此被稱為「日常生活中的現實主義」。他從平凡的日常生活中取材,把筆觸伸向人物內心深處,進行仔細的心理描寫,讓讀者從人物的行動中看出他的精神狀態。契訶夫把目光集中在小人物身上,從他們平凡的瑣事中揭示出他們的庸俗習氣,他們的不覺悟,他同時還寫婚外戀,以求喚醒人們對半死不活的生活的厭惡,「引起療救的注意」。他對世界文學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
相關視頻
第廿八屆澳門藝術節導賞影片《海鷗》
參考文獻
- ↑ Haviland, Charles, Sri Lanka commemorates its Chekhov connection, bbc.com, December 29, 2010: 離開庫頁島後,契訶夫乘船經香港、星加坡,11月到達科倫坡。
- ↑ Kamalakaran, Ajay, Sakhalin to Moscow: How a brief Asia trip revived Chekhov’s sagging spirits, Russia Beyond the Headlines, June 3, 2016: 離開庫頁島後,契訶夫乘船從海參崴出發,經香港、星加坡,到達科倫坡。
- Бочаров С. Г. «Чехов и философия» // Вестник истории, литературы, искусства. — М.: Собрание; Наука, 2005.
- Волошинова В. Ф., Волошинова Л. Ф. «Чехов и Ростов-на-Дону»
- Скафтымов А. П. К вопросу о принципах построения пьес А. П. Чехова. / А. П. Скафтымов // Три сестры: Пьесы / Чехов А. П. — СПб.: Издательский Дом «Азбука-классика», 2008. — с. 229—268. ISBN 978-5-91181-876-0
- Труайя А. «Антон Чехов». М., 2004 ISBN 5-699-07889-4
- Корней Чуковский Художник
- Корней Чуковский Был, есть и будет прекрасен
- Корней Чуковский О Чехове
- Шестов Л. «Творчество из ничего: А. П. Чехов»
- Задёра Г. П. — Медицинские деятели в произведениях А. П. Чехова. Очерк. — Ежемесячные литературные и популярно-научные приложения к журналу «Нива», 1903, октябрь, ноябрь.
- Меве Е. Б. — Медицина в жизни и творчестве А. П. Чехова. Киев, Госмедиз УССР, 1961 г., 288 стр.: илл., портр.
- Шубин Б. М. — Доктор А. П. Чехов. М., 1979. 160 с.
- Хижняков В. В. — Антон Павлович Чехов как врач. М., Медгиз, 1947.
- Масанов И. Ф. — Чеховиана: Систематический указатель литературы о Чехове и его творчестве / Ввод. ст. и ред. А. Б. Дермана. М.: Гос. центр. кн. палата РСФСР, 1929. Вып. 1. 119 с.
- Соболев Ю. В. Чехов — 1934 г. — 336 с. (Жизнь замечательных людей)
外部連結
- Международный конкурс, посвященный 150-летию А. П. Чехова
- Биография А. П. Чехова в энциклопедии «Кругосвет»
- Афоризмы и высказывания А. П. Чехова
- А. П. Чехов: биография, произведения, фотографии
- Могила А. П. Чехова (Новодевичье кладбище)
- Сайт Чеховской комиссии при Совете по мировой культуре РАН
- Страничка А. П. Чехова на сайте Таганрогской Центральной городской публичной библиотеки имени А. П. Чехова
- Тарасов А. Б. Праведники А. П. Чехова — образ религиозных сомнений и веры писателя
- Чеховский центр
- peoples.ru
- Сайт Чеховской гимназии, посвящённый А. П. Чехову
- Переписка Чехова с Сувориным
- 1904 год. Антон Чехов «Исторические хроники с Николаем Сванидзе». Видео.
- Сочинения Чехова на сайте Lib.ru: Классика
- Сычева Л. Наш современник доктор Чехов // Литературная Россия. 2010. 22 янв. (№ 2-3).
- Подушков Д. Л. Где жила Чайка? (О пребывании И. И. Левитана и А. П. Чехова в Удомле). Русская провинция № 1, 2000.
- Подушков Д. Л. Удомельские впечатления в творчестве Чехова А. П. Краеведческий альманах «Удомельская старина», № 4, декабрь 1997.
- Подушков Д. Л. (составитель), Воробьев В. М. (научный редактор). Знаменитые россияне в истории Удомельского края. — Тверь: СФК-офис 2009. — 416 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