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鐵嘴鴴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鐵嘴鴴
Lesser Sand-Plover

台灣水鳥研究群 彰化海岸保育行動聯盟
圖片來自flickr

基本資料

學名     Charadrius leschenaultii

目/科/屬  鴴形/鴴/鴴

遷徏狀態   過境鳥

普遍性    普遍

體長/體重  18-21cm/39-110g

別名:鐵嘴沙鴴,雌雄略異。虹膜暗褐色。嘴黑色,其長度大於嘴基至眼的長度。腳灰綠至黃褐色。

指名亞種leschenaultii

  • 雄鳥繁殖期
  1. 頭至後頸紅褐色,體背為一致的灰褐色,肩羽略染紅褐。前額白、上緣有黑橫斑,眼先至耳羽黑、形成黑寬過眼帶。
  2. 喉及前頸白,頸側至胸紅褐,形成紅褐色胸帶,部分個體胸帶上緣有黑細邊紋,腹以下白色。
  • 雌鳥繁殖期似雄鳥,但紅褐色部分較淡而不鮮明。臉黑色部分被暗褐色取代。
  • 非繁殖期體上為單調的灰褐色,白眉線明顯、與白色前額相連,過眼帶灰褐色,胸帶轉灰褐色,有時只以頸側斑塊呈現。
  • 亞成鳥似非繁殖期,但羽色偏黃褐色,體背有淡色羽緣。
  • 飛行時,有白翼帶。腳超出於羽端。

棲地&習性

繁殖季節在沙漠或半沙漠中,在低海拔地區,潮間帶,河口沙洲及沼澤濕地。

聚集大群棲息,常與其他涉禽混棲,成群在潮間帶覓食,會以腳拍將獵物驚動出,攫取為。

主要是甲蟲,也有軟體動物(例如蝸牛),蠕蟲,甲殼類動物(例如蝦和蟹),其他昆蟲及其幼蟲(例如白蟻)。

繁殖

4月至5月在C亞洲地區,3月下旬至5月下旬在土耳其;6月下旬在亞美尼亞。

保育

不受全球威脅(最不關注)。

鳴聲

飛行時發出短滾動「 trrri」或「 trrrr」聲。

外觀相似性

蒙古鴴體型較小,頭形較圓,嘴短鈍(其長度約等於嘴基至眼的長度),腳較短且色較深。飛行時,白翼帶較模糊,腳不超出於羽端。

分佈

亞種和分佈

參考書目

臺灣野鳥手繪圖鑑

視頻

鐵嘴鴴Charadrius leschenaultii Great Sand Plover台灣野鳥P150
大鵬灣的鐵嘴鴴Greater Sand Plover(2019 01 17)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