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燃燈塔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燃燈塔(舊稱文殊塔),位於北京市通州區西海子公園內、古運河西岸,是一座佛塔。該塔附近有佑勝教寺。
簡介
燃燈塔,全稱「燃燈佛舍利塔」,因為塔前供奉燃燈佛像而得名,如今位於通州區西海子公園內,通州當地人稱之為「通州塔」,是大運河北端終點的標誌建築。
關於燃燈塔的建造年代,古民謠稱:「先有通州塔,後有通州城。」《北京志-建築志》記載,燃燈塔是遼代建築,具體建築年代無定考,歷代都有修繕。《通縣誌》則稱此塔為北周創建,唐朝貞觀七年(663年)修,遼朝重熙年間重建,元明清屢有重修。後人多認為此塔建於北周,但是此塔旁邊的一塊石碑明確記載着,北周所建的並非舍利塔,而是鎮水土塔,遼朝在其舊基重建磚塔,放置燃燈佛舍利子,以頌揚國威神治,並且鎮水保佑漕運。
清朝康熙十八年(1679),燃燈塔因強烈地震而倒塌,有人曾見殘垣斷壁間散落數百顆舍利子,如小米大小,顏色為淡黃微紅,晶瑩剔透好像珍珠,後來這些舍利子被撿起存放在佑勝教寺,該塔重建時又被放入塔的天宮內(參見康熙《通州志》),現已軼散。
過去漕運興盛的時期,船經過沙古堆村時,有「三望通州塔」的說法,船行大運河中,在數十里外便能看見燃燈塔,看見燃燈塔就知道距離通州不遠了。可見,當時此塔猶如一座燈塔,起到了指引航向的功能。
燃燈塔經過很多次修葺,其中大規模的整修有兩次:一是清朝康熙十八年(1679年)通州發生強震,燃燈塔塔身全部倒塌,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重建;一是1976年唐山大地震波及通州,塔身雖然未傾倒,但是出現了多道縱向裂縫,1985年人民政府對此進行了修繕。1982年,燃燈塔被公布為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
燃燈塔是八角形十三層磚木結構密檐式實心塔,基圍38米,高56米,由須彌座、塔身、塔剎組成,塔身八面都有精美的磚雕。塔上銅鈴共有2248枚,每個銅鈴外表都鐫刻着「善男信女」的姓名,有的還附寫有小詩、祝語及年號。該塔造型優美。
中華民國時期,燕京大學校園(如今北京大學校園)內的博雅塔就是以燃燈塔的造型為基礎設計和建造的。
該塔是「通州八景」之一的「古塔凌雲」。明朝詩人王宣有詩云:「冰虬峭立依雲霄,雲際層巒勢比高。一柱界空分曉色,八窗飛雨響秋濤。」清朝詩人王維珍乘船至通州時有感而發,作詩云:「雲光水色潞河秋,滿徑槐花感舊遊。無恙蒲帆新雨後,一枝塔影認通州。」
為了重現「一支塔影認通州」的古城勝景,實現120米內賞塔,500米內觀塔,1000米內見塔,控制住5條主要視廊的目標,在北京城市副中心04組團片區責任規劃師桂鵬(上海同濟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規劃師)以及責師團隊科學論證和建議下,2020年拆除了北京國際財富中心3棟阻擋視線的新建建築[1]。
寺廟
東亞傳統宗教供奉神靈、神話或傳說人物、歷代聖賢、歷史著名人物的房屋式祭祀建築物,均可統稱為廟宇[2]。
一般包括道觀、佛寺、祠等廟宇,而不包括祭祀祖先的祠堂家廟,但一些聖賢的家廟亦受宗族以外的信眾參拜,故這些家廟同時事實上有著祭祀以及讓信眾祈求庇佑用的性質。道教宮觀可稱宮廟,佛教寺院可稱寺廟,尊天法祖祭祀通稱祖廟或宗廟,皇家太廟與明堂則合稱為廟堂。
由於東亞傳統上常有不同宗教互相影響、習合的情況,如佛道雙修、三教合流、神佛習合等,加上與民間信仰、巫覡宗教合流,因此廟宇的名稱、性質多變,甚至同一間廟宇同時具備多種性質。
建築
除了一些單體式且不設前院的廟宇外,一般都有一個獨立的門為入口,如神道坊(廟宇牌坊)、山門、鳥居等,也代表進入廟宇或結界範圍。入門之後為神道,可通往參拜之處。
廟宇主體建築稱為「殿」,「殿」本指帝王居所,後來也指供奉仙真聖賢神佛的屋宇如大雄寶殿,有些則稱為「堂」如日本法隆寺金堂。規模較大的寺廟常有多個不同的殿或堂。
有些廟宇周圍會有鎮守の森,有守護廟宇的神聖意義,也有些是作為風水林。
類型與名稱
「觀」,原指宮殿的高大門闕,後因歷代帝王常請方士或道士夜觀星象、制定曆法於「觀」,後來用以指道士修道的居所,即道觀,也作為供奉道教先真的建築物名稱,如玄妙觀與白雲觀。一些規模較大的道觀會以「宮」命名,兩者又合稱「宮觀」。
民間信仰中的寺廟命名多元,傳統上只有一些主神神格為帝、後、妃或王爺級的寺廟才會用原指帝王居所的「宮」命名。例如媽祖曾先後在元代、清代獲皇帝冊封為天妃、天后,於是部分媽祖廟命名為天妃宮、天后宮;關羽被尊為協天大帝,於是一些關帝廟也命名為協天宮;神格崇高的神明,其廟宇也會稱為「宮」,如香港、澳門一些由民間釋教信徒開設的觀音廟名為水月宮。今日多數神廟都稱「宮」。
「殿」指帝王理事之所,多為高階神明的廟宇,供奉三清的廟宇名稱包含三清殿、高玄殿等。供奉玄天上帝的廟宇名稱包含北極殿、真武殿等。
寺廟原指「寺院」「寺」原係朝廷辦公官署如大理寺等,「院」原為官廨別稱。佛教傳入中國初期,曾將僧人安排在九卿之一府邸寺中居住,因幾個著名僧人而令其居所寺中某某院也逐漸成為僧人居所代稱。故後世稱為寺或院,佛教僧侶修行、禮佛與居住的道場,如中國佛教第一座佛寺洛陽「白馬寺」與香港「三大古剎」之一「青山禪院」,並隨著漢傳佛教傳播影響日本、朝鮮、越南、琉球;伊斯蘭教之禮拜堂稱之為「清真寺」。
「庵」或「庵堂」本來是指結草為屋,後指僧尼供佛的屋舍如河南初祖庵,又常常專指僅有女性出家眾(比丘尼)居住、修行的場所如新北市石碇區蓮池庵。也有一些民間釋教信徒把供奉地藏王的廟宇命名為地藏庵,五福大帝的廟宇也有命名為「庵」如福州白龍庵。
「巖」本來指位於山窟或依山崖處據險而築的佛寺,供奉清水祖師的廟宇也常命名為清水巖。
「洞」係道教先真居住之地如洞天福地,後來在中國大陸、香港、台灣、越南等地,因為民間釋教與民間信仰合流,而成為廟的代名詞之一。
儒教的寺廟包括祭祀孔子的孔廟,以及祭祀聖賢、烈士、祖先的「祠」,如名宦祠、忠烈祠、宗祠等。但一些祭祀先賢的祠又被民眾視為祈福消災的神明,遂與民間信仰結合變成民間寺廟,例如祭祀諸葛亮的武侯祠,供奉土地公的廟宇也有作土地祠、福德祠者。
「府」原指百官所居之處,部份廟宇也以「府」命名,如奉祀五府千歲的代天府、奉祀池府千歲的海埔池王府、奉祀張李莫府三千歲的五條港安西府、奉祀張天師的天師府或廣信府。
「堂」是古代官吏審案的地方,也指屋舍的正廳,作為廟宇使用如松山慈惠堂。台灣齋教、扶乩之場所亦常稱為「堂」,例如壹善堂、勸化堂。佛教道場也會使用「講堂」作為弘法場所名稱如慧日講堂與菩提講堂。一貫道場所亦有作「某某佛堂」、「某某聖堂」等。
「壇」是舉行祭祀的高臺,在古代東亞常與政府祭祀相關,如天壇、地壇、先農壇、厲壇等,其中天壇、天公壇也成為常見祭祀玉皇上帝的廟宇名稱,如新竹天公壇、臺灣首廟天壇。另外,一般私人設立的神壇也常稱「某某壇」。
「廟」可作為祭祀各神祇場所的泛稱,或直接成為祭祀場所名稱,如武廟、文昌廟、文武廟、媽祖廟、王爺廟、城隍廟、義民廟、祭祀后羿的三嵕(zōng)廟等。
日本神道教的寺廟稱為神社,其中祭祀日本皇室祖先神、日本天皇、以及對於大和平定有功神祇的神社稱為神宮,小型的神社則稱為「祠」,或作「小祠」、「小堂」。
越南傳統信仰中的寺廟,除了與中國相同的類型外,村社裡還有一種稱為「亭 (越南)|Đình」的寺廟,供奉村社保護神。
參考文獻
- ↑ 北京規劃自然資源. 厲害了!城市副中心「責任雙師」力推這些民生項目實施,激發老城活力!. 2021-08-29.
- ↑ 道教宮廟組織或管理章程範例 (PDF). 高雄市政府民政局. [2018-04-07].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0-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