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西坪土樓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西坪土樓(包括映寶樓和聚斯樓),2009年12月被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為第七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這些方形土樓,無論在結構、造型或外觀、裝飾、功能上,都與閩西土樓有着明顯的區別,體現了濃厚的閩南建築風格。土樓內多處制茶遺址,土樓後裔多往台灣,不僅是研究閩台關係的珍貴實物,也是安溪千年茶史的見證。

映寶樓

滄桑土堡:英華內斂不顯張揚

映寶樓位於西坪鎮平原村培田角落,背依斜坡,面對山溝,雖海拔達802米,仍有平原感覺,故有「高山反平原」之稱[1]。土樓坐西向東,方形,占地面積3960平方米,建築面積每層792平方米。東西長30米,南北寬26.4米,建築面積為792平方米,總高15.4米。

走近土樓,只見正門石拱用花崗岩石砌就,石面光潔,接縫嚴密,上鐫陰刻楷書「映寶樓,雍正庚戍秋吉日立」(1730年)。拱頂上方約三米,始設一木窗,可俯瞰全村近舍遠路,作瞭望之用。南北兩側均有拱門,南曰「迎生」,北曰「朝北」。土樓除基層一米為毛石壘築外,四丈余高的四牆均以黃土夯成,牆厚2.3米。後牆則全封閉,窗牖均無。

映寶樓為嵌山式四進構造,樓高3層,進深各3間,左右牆圍第四進最高層挨瓦檐下方辟幾扇小窗。內牆迴廊則全嵌以木板,廣設窗欞,以多通風採光。大廳用六根13米高的柱子洞穿,第三層的花窗,雕工精細,雖經侵襲,仍不失當年風采。土樓正大門前是半畝方塘,方塘岸上有旗杆夾兩對。

土樓的三個門,原各都有木門、木梯,可供進出、上下樓,如今,木門和兩側木梯都已經破損,只能從正門後的大梯才能上下。院中原本有井。那口滋養土樓住民的古井,也已被填埋。

土樓外觀尚完整,雖已處處顯出滄桑落敗,但仍掩蓋不住當日的繁華跡象。

制茶遺址:見證昔日繁忙輝煌

聚斯樓

不雕不琢天然質樸

聚斯樓,座落於西坪鎮赤石村長坑角落,坐北朝南,占地面積為9048平方米,呈方形。外牆為生質夯土,勒腳和基座、前埕和天井為亂毛石鋪築(砌)而成。土牆內為回形三層建築,穿斗式木構架屋面為單檐歇山頂。

聚斯樓為土木結構,整體建築由主體建築、「虎牙」、池亭(丹池)、蜈蚣須護翼組成,三層建築通高為10.2米,土牆長31.4米,寬31.2米,底部牆厚為1.85米,三層共72間。前大門門前設一個形似虎齒狀石欄杆,即所稱「虎牙」。大門之外還有一個方形蓮花池。現存夯土牆為明洪武五年(1372年)建造的,其內木構架經多次維修,保留清中期的風格。

入門頂層設有神龕,正廳上供「土地公」、中廳設置「觀音殿」、後廳三樓「典寶間」、下廳有「益生堂」等。據介紹,「典寶間」記載着李氏與林氏交接的歷史沿續,只有年滿60歲的林氏男人才能進去查閱。「益生堂」是一間相傳18代的中藥店,看病、製藥聯在一體,在閩南、台灣聲譽相當好。

由於建築年代較早,聚斯樓建築風格較為簡樸,工藝製作保持很強的原始味道,所用石塊幾乎未經過任何加工,椽、柱也很難找到精雕細琢的痕跡。從建築石頭上看沒有用鐵器攢鑿過的痕跡,均用自然山石砌築;從木料上看,木料與木料之間的結合,角與梁、梁與宓、宓與柱均用竹釘、柯藤來聯結,充分展現古建築風格。

牽繫兩岸茶緣血緣

傳說赤石是較早生產烏龍茶的地方,該村土壤為石土摻半,茶葉生長在石頭縫隙之中,古代出名一種叫做「赤石竹葉青奇蘭香」,盛行於明朝時期的國內市場,特別是東南亞及歐洲經常流行瘟疫,該茶水對清涼解毒防疫保健及瘟疫後恢復健康具有重要的作用,並且是有較好收入的人才能用得起,當成很貴重藥品進行交易,赤石人用茶葉換回大量黃金、白銀和其他貴重的物品,開始自己設計土樓建築,保障居住、生命、財產安全。

據記載,開基始祖林公孫回籍安溪赤石贅李法貴之女二妲,於明洪武五年(1372年)始建溝後號蜈蚣形聚斯樓,用3年的時間建成。外祖無嗣,林公孫奉事二老終身,繼承李家產業。

據文史專家考證,明朝時,台灣省台北市有一條街名叫「赤峰街」,居住的群眾都是從安溪赤石遷移過去的,以安溪清水祖師(烏面祖師)、烏龍茶(烏麵茶)、益生堂藥店而出名。族譜記載:1673年,聚斯樓受強烈龍捲風暴雨襲擊,損壞嚴重,屋面全部翻修,維修資金依靠絲綢之路第九世台灣台北赤石街林朝發茶莊資助。

聚斯樓建於明洪武五年(1372年),是我省發現中最早、最為完好的土樓[2],超過「世遺」的時間價值,相傳漳平的土樓建築是來此學習的,並傳到龍巖等地。該樓李氏、林氏後裔大量移居東南亞、特別是台灣,以安溪烏龍茶葉、益生堂藥店而出名。台灣各地均有赤石人,是統戰工作、聯繫鄉誼的載體。

作為土樓建築與家族聚居的生活方式,聚斯樓充分展示了中華民族優秀文化與獨具特色的閩南文化,形成了具有地域性特色的文化內涵。閩南二進五開間帶護厝的傳統民居建築,組成一雄偉壯觀、造型獨特、結構奇巧的民居建築群,代表了一種獨特的建築藝術成就和一種創造性傑作。

視頻

西坪土樓 相關視頻

請您欣賞西坪
2020土樓建築藝術節紀錄片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