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聶拉木縣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聶拉木縣隸屬於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市,喜馬拉雅山與拉軌崗日山之間,東、北、西三面分別與定日縣昂仁縣薩嘎縣吉隆縣四縣交接,南與尼泊爾王國毗鄰,屬高原溫帶半濕潤氣候區,縣內有黃金寶石等礦產資源。

聶拉木縣轄2個鎮、5個鄉,面積7700平方公里,人口2萬人,其中有漢族回族藏族等少數民族。境內有洛子峰佩枯措等景點,曾榮獲「全國雙擁模範縣」、「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集體」、「全國養老保險先進集體」等稱號。

自然地理

聶拉木地處祖國西南邊陲, 喜馬拉雅山脈拉軌崗日山脈之間,是西藏自治區邊境縣之一。

聶拉木縣隸屬於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市,地處東經85°27′~86°37′,北緯27°55′~29°08′之間。喜馬拉雅山與拉軌崗日山之間,東、北、西三面分別與定日縣昂仁縣薩嘎縣吉隆縣四縣交接,南與尼泊爾王國毗鄰,面積8684.39平方公里。

聶拉木縣地處喜馬拉雅山區,由南至北可分為5個地貌類型區:喜馬拉雅山南麓高山峽谷區;喜馬拉雅高山區佩柘錯高原湖盆區;瑣斷陷谷區;拉軌崗日高山區。屬珠穆朗瑪峰自然保護區,有雪布崗和希峰兩個核心保護區。最低點為中尼邊境54號界樁,海拔僅為1433米;最高點為海拔8012米的世界第十四高峰——希夏邦馬峰。

水利資源極為豐富,有朋曲河波曲河門曲河藏拉河等河流。波曲河終年水流湍急,環城至 樟木鎮流向尼泊爾匯入印度洋。

聶拉木縣以喜馬拉雅山脈主脊線為界,可分為南北兩大氣候類型區。南區以樟木鎮為主的氣候特徵是:氣溫高,雨量大,年均氣溫在10—200C之間,降水量為2000—2500毫米,無霜期250天左右。北區的氣候是:高寒,乾旱少雨,年均氣溫為3.50C,縣城至亞來鄉降水量為1100毫米。通拉山以北4鄉降水量為200毫米至300毫米,北區無霜期113天。

屬高原溫帶半濕潤氣候區,氣溫偏低,冬季寒冷。南北高差懸殊,氣候差異大,南部溫暖濕潤,北部乾冷。降水較充沛,主要集中在夏秋兩季。日照充足,無霜期短。年日照時數2638.9小時。年無霜期170天左右。年降水量617.9毫米。

人口民族

截止2005年底,聶拉木縣近2300戶、1.5萬人。其中,農業人口1.2萬人,藏族人口1.3萬人,夏爾巴人(不在中國56個民族之列)900餘名。

聶拉木縣居住民族分別是藏族漢族回族土家族夏爾巴人尼泊爾人以及卡查兒(藏尼混血兒)。其中藏族人口1.3萬人,占全縣總人口86.7%。

交通概況

聶拉木縣交通比較便利,被稱為「旅遊黃金線」的中尼公路(國道318線)縱貫全縣3鄉2鎮,是全縣和全區一條重要的經濟動脈。全縣基本形成了縣村三級公路網。座落在樟木鎮的聶拉木口岸是區內唯一的國家級路對外通商口岸,距聶拉木縣城僅30公里。縣城駐地聶拉木鎮充堆村距日喀則市443公里,距拉薩市780公里,距尼泊爾首都140公里。

建制沿革

聶拉木——漢語意為「地獄之路」。元朝時,屬中國的行政區域受中央管轄。

德佑二年(1276年),為阿里的一個行政區。

萬曆四十六年(1618年),正式受烏思藏地方政府管轄。

乾隆十六年(1751年),清政府廢除西藏藏王制,建立地方噶廈政府,設立聶拉木宗,屬阿里轄區。

1959年,西藏工委決定,取消舊政府。

1960年,正式建縣,劃歸日喀則地區管轄。

2014年6月26日,日喀則撤地設市,聶拉木縣屬於日喀則市。

2018年10月,聶拉木縣脫貧摘帽。

行政區劃

截止2013年,聶拉木縣轄2個鎮、5個鄉:聶拉木鎮樟木鎮亞來鄉、瑣作鄉、乃龍鄉、門布鄉、波絨鄉。

自然資源

水資源

聶拉木縣境內分布着眾多的河流和冰川湖泊水利資源豐富,主要河流有波曲河朋曲河,朋曲河流經北部的部分鄉,由西向東流入定日縣境內,水域面積103萬畝。

植物資源

聶拉木縣境內植物資源十分豐富,其中藥用植物繁多,主要盛產蟲草貝母當歸雪蓮等130餘種名貴藥材。

動物資源

聶拉木縣主要有獐子雪豹小熊貓藏雪雞黃羊藏野驢等100餘種。

礦產資源

截止2008年,聶拉木縣有黃金寶石等礦產資源。

經濟建設

隨着2000年聶拉木口岸行政體制的進一步理順,口岸規模得到進一步擴展,經濟和社會效益更加顯著。2000年口岸貿易額突破10億元人民幣大關。水利資源極為豐富,有朋曲河、波曲河、門曲河、藏拉河等河流。波曲河終年水流湍急,環城至樟木鎮流向尼泊爾匯入印度洋。全縣有水電站3座,總裝機容量2560千瓦;有郵電局兩所,電信局兩所,樟木郵政局還辦理國際郵信投送業務,縣城和樟木鎮有程控電話1300餘門;金融機構6個,縣城有農行支行,樟木鎮中國銀行支行,可辦理國內外一切資金往來業務;設有廣播電視台和各鄉鎮廣播電視單收站、電影放映隊5個,新華書店1個、圖書館1個,文化館一座;三所醫院及各鄉鎮衛生所;1所中學,4所公辦完小以及3所民辦小學。自中央第三、四次西藏工作座談會以來。山東省煙臺市共派出四批援藏幹部到聶拉木,他們帶來了資金、技術和新的思路、觀念,使聶拉木縣經濟社會快速向前發展。通過近十年的對口支援,有力促進了聶拉木縣的發展。2004年,全縣GDP達13700萬元,財政收入505萬元,農牧民人均純收入2430.28元,分別比援藏之初的1995年增長792.8%、100.08%和100.05%。第四批援藏幹部進藏後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確定了總奮鬥目標:3年內落實援藏資金(物資)不低於2700萬元;全縣國內生產總值、地方財政收入、農牧民人均收入分別遞增30%、27%、11%以上;消除800萬元的縣級財政赤字;爭取在地區考評中位次前移。確定了援藏工作思路:把握好「四個結合」和「四個關係」。即遠近結合,處理好輸血扶持與造血扶持的關係;財智結合,處理好資金援助和智力援助的關係;內外結合,處理好援藏推動和自身推動的關係;點面結合,處理好重點突破和統籌發展的關係。  

確定重點投資領域:實施投資工程,拉動經濟增長;實施民心工程,推動社會進步;實施財源工程,打牢發展支柱。聶拉木縣制定了《聶拉木縣招商引資優惠政策》,大力扶持鄉鎮企業發展。並制定了《關於進一步加快發展個體私營經濟的意見》,制定了具體的優惠政策,縣液化氣站、樟木地毯廠和投資2000萬元的溫州商貿中心落戶在聶拉木縣,有力推動了私營經濟的發展。聶拉木縣藏藥廠作為龍頭企業。其銷售網點分布全國十幾個大中城市,生產的「珍珠七十」、「仁青常覺」在1995年農業部舉辦的中國鄉鎮企業出口產品博覽會上獲得優質產品獎。經縣委、縣政府的大力扶持和山東省煙臺市的無私援助,近年來發展迅速,年生產能力達1億元以上。聶拉木縣,人傑地靈、民風淳樸,人們熱情好客、豪爽大方。 

這裡有優美的自然環境,有豐富的資源條件,有獨特的地域優勢,有深厚的文化底蘊,有寬鬆的政策環境。開放的聶拉木非常歡迎廣大旅遊愛好者旅遊觀光探險,歡迎廣大有識之士建功立業,開創屬於自己的事業。

城鎮建設

聶拉木縣城鎮建設發展迅速,基礎設施齊全,服務功能日趨完善。2003年列入國家「興邊富民」行動縣。2005年,全縣國民生產總值達到5102萬元,糧油總產量6648萬噸,農牧民人均收入2711.1元。在318國道的終點樟木鎮有聶拉木口岸,是西藏自治區唯一的國家一級陸路通商口岸。國家、自治區、地區及部分省市在樟木鎮設立了分支機構及貿易單位,初步顯示出現代化城市的雛形。設有海關、商貿邊檢、醫院、學校、藏胞接待辦、外事旅遊等30多個單位。在這裡商賈雲集,商品琳琅滿目,邊境貿易活躍,南來北往的客人多匯於此,素有西藏「小香港」的美譽。

社會事業

文化事業

截止2013年,聶拉木縣縣廣播電視覆蓋率達到98%,完成全縣44個行政村的農家書屋,17座寺廟書屋和1個部隊書屋建設,17座寺廟「舍舍通」已完成全覆蓋。為邊遠農牧民群眾放映影片1120場次,觀眾人數達7萬餘人次。

社會保障

2013年,聶拉木縣足額兌現各類民生資金,共發放草原生態補償機制獎勵資金1249.92萬元、邊民生活補助852.6萬元、生態公益林補償金371.87萬元、農村醫療救助資金96.21萬元;發放農村低保230.73萬元、城鎮低保152.48萬元。

教育事業

截止2010年,聶拉木縣有各級各類學校8所。2013年,聶拉木縣投資完成了110萬元的亞來鄉教工宿舍工程和180萬元的波絨鄉中心小學附屬幼兒園工程。初中入學率達到97.6%,鞏固率98.5%。

醫療衛生

截止2013年,聶拉木縣有各類醫療機構3個,醫務人員63名,床位30多張。各鄉有衛生所,各村有衛生員,基本形成了三級醫療衛生網絡。農牧民合作醫療工作進展順利,聶拉木縣參合人數達15959人。基層醫療條件不斷改善,開展白內障手術51例,康復51例,篩查出唇裂患兒1名,篩查先天心臟病患兒1697人。為2513名農牧民群眾和108名僧尼免費進行了健康檢查,並建立檔案。

基礎設施

2013年,聶拉木縣共落實扶貧項目22個,總投資達到1451萬元,資金到位率達到100%。新農村建設紮實推進,實施完成總投資1042萬元的人居環境政治工程;完成總投資476萬元的邊境地區自然村新建村級活動場所17座。並在聶拉木鎮和樟木鎮開展了合作組織扶持資金及收益分配規範化管理試點工作,全縣合作組織逐步向規範化邁進,全年共實施合作組織項目14個,投入使用12個。

夏爾巴人

簡介

夏爾巴人是聶拉木縣一個比較特殊的民族,夏爾巴人,藏語的意思是「來自東方的人」。夏爾巴族人與中國的藏族有着深遠的歷史淵源,他們操藏語方言,主要居住在尼泊爾北部的高山地帶。中國西藏現也有不少夏爾巴族人。從事登山活動的多是尼泊爾的夏爾巴人。夏爾巴人是尼泊爾和印度錫金邦的山居民族,與菩提亞人(Bhutia)有親緣關係。雪巴人屬西藏文化和血統,操藏語方言,人數約120,000,以喜馬拉雅高山上的挑夫著稱。一位雪巴人的登山者諾爾蓋(Tenzing Norgay)和希拉里(Edmund Hillary)爵士首次登上珠穆朗瑪峰(1953)。

生活習俗

雪巴商人須翻山越嶺把稻米運到西藏,換取食鹽。除農業活動和牧牛外,雪巴人也做羊毛加工。主要居住在中尼邊境樟木口岸的立新公社(包括雪布崗)和定結縣的陳塘區。居住在中國境內的人口有12000多人。「夏爾巴」,藏語意為「東方人」。夏爾巴人有自己的語言,無文字,通用藏文。立新村夏爾巴人的語言,其語法結構與藏語基本相同;陳塘夏爾巴人的語言較雜,既有藏語、尼語、還有土語。夏爾巴人只有名字,沒有姓氏,名字與藏族相似,但不冠房名。有種姓。立新村夏爾巴人的種姓有五種,即色爾巴、嘎爾札、撒拉嘎、茄巴、翁巴。陳塘分兩種,即提嘎瓦、從巴瓦。夏爾巴男子穿羊毛織成的白色短袖外套,沿邊鑲有黑色羊毛,叫作「普都」。腰間插一把叫「果奔」的彎月形砍刀;女子穿色彩鮮艷的長袖衫,下身圍一條花筒裙,外面罩一件手工製作的白羊毛坎肩,叫「帕多」,梳一根長長的帶紅穗的髮辮,還喜歡戴金玉耳環。他們能歌善舞,音樂曲調悠揚而文雅,舞蹈動作與尼泊爾、巴基斯坦的一些民間舞蹈很相似。每逢節日或遇喜事,都要合家歡聚,一邊飲酒,一邊歌舞,常常通宵達旦。夏爾巴人聚居地靠近喜瑪拉雅山區,海拔近5000米。長期的高山生活塑造了夏爾巴人與生俱來的登山天賦,他們也因作為珠峰嚮導逐漸為世人所知。他們自1921年受僱於英國隊負責高山運輸後,雇夏爾巴人登山成為傳統。每年攀登珠峰時,最大的登山隊就以「盟主」的身份召集各國隊伍,出錢、出物,請夏爾巴人先行上山修「路」。夏爾巴人在沒有任何裝備的情況下,冒着生命危險,架設全長達7000米至8000米的安全繩。他們隨身攜帶路繩爬到高處,將繩端用冰錐固定進千年岩冰,垂下的繩子,就可以起到導路、輔助攀爬和一定程度上保障隊員安全的作用。有資料顯示,夏爾巴人的血液中血紅蛋白濃度高於常人。從上個世紀20年代起,夏爾巴人就為登山者充當嚮導和挑夫,他們體質好、抗缺氧能力強,吃苦耐勞,有許多人經過培訓後會講英語,又有登山技巧,幾乎每支登山隊伍中都有夏爾巴人。他們以生命為代價創下了「三個之最」:成功攀登珠峰人數最多,無氧登頂珠峰人數最多,珠峰遇難人數最多(約60人)。夏爾巴人在人類攀登珠峰史上功不可沒,書寫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風景名勝

酸奶湖

酸奶湖達惹措,藏語意為酸奶糊,位於西藏日喀則聶木拉縣城西北7公里,有小路相通。湖泊面積不足0.25平方公里,但風景秀麗,其湖面呈卵圓形,深深嵌入山地中。湖邊山坡上百花盛開,五百繽紛。尤令人讚美的是從湖的東南側可以遙望西夏邦瑪峰,碧藍的湖水與雪山、藍天構成一幅美不勝收的圖畫。[1]

洛子峰

洛子峰海拔8516米,為世界第四高峰。地處珠穆朗瑪峰以南3公里處,他們之間隔着一條山坳,即通常所說的"南坳"。以山峰的北山脊與東南山脊為界,其東側在中國西藏自治區境內,其西側屬尼泊爾王國。

佩枯措

佩枯措位於日喀則市聶拉木縣境內,距定日縣城250公里。佩枯措是日喀則市最大的湖泊,面積300多平方公里。佩枯措三面環山,地形開闊,魚類資源豐富,湖岸有野馬藏野驢藏羚羊仙鶴黃鴨灰鴨等活動。[2]

希夏邦馬峰

希夏邦馬峰海拔8012米,在世界上14座8000米級高峰中排名十四,也是唯一的一座完全在中國境內的8000米級山峰。這裡是喜瑪拉雅山脈現代冰川作用的中心之一,整個枯崗日山脈冰川和面積達6000平方公里的永久積雪,大多分布在希夏邦馬峰周圍。[3]

中尼友誼橋

中尼友誼橋在聶拉木縣樟木口岸附近中尼界河上,海拔1800米,1964年建成,是一座橫貫東西的鋼筋混凝土大橋,連接羊八井至加德滿都的中尼公路。橋寬8米左右,長45米。橋身兩側築有低矮欄杆,在奔騰河水和密林掩映下,更覺玲瓏美麗,莊重大方。

樟木口岸

樟木口岸距離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只有90多公里,因而許多境外遊客把這裡作為他們入藏或出藏的大門。樟木境內有世界第14高峰希夏邦馬峰,有茂密的原始森林、奇特的冰川和幾十個大小湖泊,還有許多名勝古蹟可供觀光旅遊。

潘傑林寺

潘傑林寺位於縣內江林村中尼公路旁,此地主要以米拉日巴修行洞「聶拉木主巴普」著稱。洞內有奇特的大岩石和岩石柱,傳說是米拉日巴在此修行前與弟子熱窮巴神變的結果。潘傑林寺1675年由第五世達賴喇嘛創建。1984年縣政府投資20萬元又重新修建,寺廟大殿一層樓面積8個柱子,大殿門左側為米拉日巴修行洞,封閉式的修行洞與整體寺廟建築形成了統一的合體,潘傑林寺1959年前屬拉薩市色拉寺敏扎倉管轄,寺內編制喇嘛為40名。縣內江林村和曲鄉村69道班附近分別有當年米拉日巴的修行洞。

著名人物

次仁曲珍

次仁曲珍,女,藏族,1910年出生,聶拉木縣樟木鎮人。從1965年起,連續46年,每日堅持在家中升國旗。她以這種最純樸、最樸素的的方式表達了對黨、對國家的堅定信念和無比忠誠。2008年次仁曲珍老阿媽被評為「自治區第一屆愛國守法道德模範」;2010年,被日喀則地區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評為「首屆感動日喀則十大人物(集體)」之一。

貢布

貢布,男,藏族,中共黨員,西藏聶拉木人,登山運動員、運動健將。1956年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1959年被選入中國登山隊。曾當選為自治區革委會常委,中共西藏自治區第一屆代表大會代表,西藏自治區政協第四、五、六屆委員、常委,西藏自治區政協文化、體育、衛生委員會主任委員,西藏體育總會主席,全國人大第三、四屆代表大會代表,西藏對外友好協會委員,西藏野生動物保護協會副會長,西藏珠峰自然保護協會委員。1960年,貢布實現了人類首次從北坡登頂珠峰的壯舉。

視頻

聶拉木縣新聞

視頻

波曲河發源於西藏聶拉木縣波絨鄉

視頻

我們要前往聶拉木縣的樟木口岸

視頻

中國最美最長的國道,你有走過嗎?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