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馬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野馬 | |
---|---|
野馬[1]拉丁學名:Equus przewalskii Poliakov。軀體不大,身長2~2.3米,肩高1.3~1.4米,頭很大,沒有額毛,耳朵較短。頭和背部是焦茶色,身體兩側較淡,腹部變為乳黃色。冬夏季節,毛色不同。冬季毛長而粗,色較淡,背部的毛呈波浪形;夏季毛變短色變深,四肢露出幾條隱條紋,鬣鬃直立,從頭一直延伸到背部。尾巴很長,毛深褐色,蓬鬆而稀疏。野馬和今天的家馬染色體數不同,不過外觀很是相像,連齒式和牙齒的構造也相同。它們相互配種,能夠繁殖出具有生育能力的新後代。
瀕危狀況:中國物種紅色名錄:EW,IUCN 紅色名錄: EN (2011);保護類型:CITES附錄:Ⅰ,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 1 。
目錄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 野馬 | 科 | 馬科 |
拉丁學名 | Equus caballus Linnaeus | 屬 | 馬屬 |
別稱 | 普氏野馬、蒙古野馬、太爾潘、塔希、奇各台、踏嘿 | 種 | 野馬 |
二名法 | Equus caballus | 分布區域 | 亞洲、美洲、歐洲、大洋洲 |
界 | 動物界 | 英文名稱 | Przewalski's Horse、mustang |
門 | 脊索動物門 | 命名者及時間 | Linnaeus,1758 |
亞門 | 脊椎動物亞門 | IUCN評級 | 未列入 |
綱 | 哺乳綱 | 常用部位 | 活體,肉 |
亞綱 | 真獸亞綱 | 主要用途 | 科學研究,食用 |
目 | 奇蹄目 | 主要產品 | 活體,食物 |
外形特徵
體型酷似家馬,比野驢略大,體重200-250千克,體長2.2-2.8米,肩高1.30-1.50米。頭部較大,耳短而圓,頸鬃短而直立,額部無長毛,尾上半部的毛較短。夏毛背部呈淺棕色或焦茶色,體側色淡,腹部淺黃色;冬毛長而厚,毛色更淡呈淺黃色。背部中央自腰部到尾基有一條狹窄的黑色脊線。夏季四肢具2-5條不十分 明顯的橫紋,冬季很難看出,四肢毛色呈淡棕色,下部毛色較淺。尾全具長毛。鬃短而直,呈棕褐色,不垂於頸的兩側。耳較野驢的耳小。蹄寬。
生活習性
習性
棲草原、丘陵、沙漠。冬季群大、夏季群小,集群,日行性,由一母馬率領。聽覺和視覺敏銳,性情兇猛。白天活動,體壯善跑,無固定棲息地。吃植物,冬季挖取雪下枯草和苔蘚充飢。3~5歲性成熟,壽命25~35年。
野馬耐渴,可3天才飲水一次。野馬感官敏銳,性機警、凶野,耐饑渴,善奔跑。以野草、苔蘚等為食。喜食芨芨草、梭梭、蘆葦,冬天能刨開積雪覓食枯草。夏季,野馬數十隻成群,由一頭雄馬率領,帶着雌馬和小馬,在草原漂泊漫遊,尋覓野生植物吃。傍晚時分,到湖邊去飲水,就在附近憩息。它憑着自己的保護色,藏匿在灰褐色的泥土上,逃避敵害。冬天,野馬要作季節性遷徙,在冰天雪地里,只好以雪解渴,挖掘雪下的枯草和苔蘚來充飢。野馬體格健壯,性情剽悍,蹄子小而圓,奔跑很快,耐乾旱。在沙漠、草原上,它們有時遇到狼群,並不畏懼潛逃,而是鎮靜地迎擊狼群。有時它會突然發動進攻,向狼衝去;有時,迅速轉過身來,揚起後蹄猛踢。因此,狼不敢輕易侵犯它。野馬很難捕獵到。野馬遇到人群來包圍,趕快擺起陣勢,雄馬在前,雌馬在後,小馬護圍在中心。它們用蹄子亂踩地面,似乎在威嚇,又像在指示逃避方向。頃刻,馬群衝出包圍,快步跑開。
棲息於緩坡上的山地草原,荒漠及水草條件略好的沙漠、戈壁。野馬性機警,善奔馳;一般由強壯的雄馬為首領結成5~20隻馬群,營游移生活。多在晨昏沿固定的路線到泉、溪邊飲水。
繁殖方式
6月份發情交配,次年4~5月份產仔,每胎1仔,幼駒出生後幾小時就能隨群奔跑[2] 。
北京動物園1980年開始飼養展出,1985年繁殖成功。
保護級別
級別
國家重點保護動物級別:一級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未列入
瀕危等級:野生絕滅
瀕危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附錄I
保護措施
野馬很稀少,已經列入世界禁獵動物之中。國際上成立了專門組織,對野馬進行調查研究,並定出了馴養、保護和繁殖的方法。我國已把野馬列為第一類保護動物,嚴禁捕獵。科學家也曾以各種馬進行雜交,(不同的馬屬動物其染色體差異較大,從32-66對染色體不等。而且,其染色體基本臂數也存在一定差異,60-102對不等。在染色體核型上,野馬和家馬的常染色體多為端或近端着絲粒染色體,Y染色體均為端着絲粒染色體。)使100年前生存在歐洲的一種野馬──大盤馬再現。
種群現狀
原產於中國準噶爾盆地和蒙古乾旱荒漠草原地帶的野馬,具有6000多年的進化史,是截止2006年地球上惟一存活的野生馬,至今保留着馬的原始基因,具有別的物種無法比擬的生物學意義。而且它的命運,如一些曾經喪失家園、飄泊四方,在歷經磨難後才回歸故土的人群一樣,具有極大的悲情色彩。野馬是比大熊貓還要珍貴的動物。由於數量稀少,西方一些動物學家早就
宣布世界上不再存在野馬。但是,130年前,當俄國探險家普爾熱瓦爾斯基於1876年率探險隊進入新疆阿爾泰山南麓可可托海周邊區域時,竟然在那裡的"庫卡沙依"小村買到一批特殊的馬皮,同時發現一群群雄壯野馬不時在戈壁上飛馳而過的矯健身影!野馬"復現人世"的消息,頓時轟動了全球動物學界。中國野馬於是有了一個外國名字--普氏野馬。
生性愛馬的西方貴族隨即紛紛派人來到中國捉馬,每次均能滿載而歸。由於大量捕獵,加之經濟活動劇增又嚴重破壞了卡拉麥里山的草原和水源地,致使野馬棲息地迅速縮小。至20世紀初,野馬的分布區已縮小到15萬平方公里。到1966年,匈牙利動物學家在中蒙邊界極罕見地發現了一群8匹野馬。之後,再沒有找到野馬在野外活動的記載--"普氏野馬"眼看也要像"中國野馬"一樣被宣告滅絕。
重返祖國
好在有一批被德國人帶走的野馬駒已經"長大成馬"、生育了後代,並
且被精心地與家馬隔離,保存下純淨的家族譜系。到上世紀80年代中,全球雖由人工馴養卻依然血統純正的野馬已有近800匹之多,分布於26個國家122處動物園和馴養場。此時,國際野生動物保護組織發起了將野馬引回祖國的活動,力求讓它們祖先千萬年來生息的自然條件,重新呼喚起野馬的遺傳多樣性。
1986年,中國林業部和新疆林業廳在吉木薩爾縣以西的一片荒灘草場上建起"野馬繁殖研究中心",先後有18匹第8、第9代純種野馬,從美、英、德重返中國。回歸故鄉草場的野馬,經過15年"生息、調養",圍欄中的普氏野馬已繁衍到了上百匹之多,繁殖率也由以前不足20%達到85%。這證明野馬已在人類幫助下渡過了最危險的種群滅絕威脅。
2001野放
當新世紀拉開序幕的時候,新疆普氏野馬順理成章地邁開了歷史性的歸野步伐。但"野馬歸野"計劃遠非人們想象得那麼容易實施:
當第一批27匹野馬在2001年8月28日正午前首批開欄,被"放逐"卡拉麥里野生動物保護區的時候,面對欄門外一望無際的原野,連一向表現剽悍的頭馬準噶爾11號也對野外的兇險望而卻
步,在欄里徘徊多時,以至於與它們朝夕相處多年的科研人員不得不狠下心將它們趕出圍欄。湖溝里咸中帶苦澀的水,曠野中淺瘠而單一的天然草料,與以前人工精配的多維飼料、可口飲料迥然有別。野馬們不得不真正開始為自己的生計發愁,在頭馬帶領下,連日四處尋找水和食物。夏秋的好季節匆匆過去,寒風刺骨、積雪沒蹄的隆冬日子很快來臨,梭梭、針茅、蒿類、豬毛菜等草料都深埋在零下20多攝氏度的雪下冰地里,野馬們只有費力刨開厚雪,才能找到些許勉強糊口的食物;何況,野地里還有其他不少野生動物,有的會與野馬爭食,有的如狼群,則對馬群中的弱小者構成極大威脅,即使是成年野馬,在體力極度衰弱的情況下,稍有不慎也會葬身成群餓狼之口。
2012野放
2012年9月6日上午,由國家林業局和省林業廳共同舉辦的甘肅普氏野馬第二次放歸自然暨全國首次野駱駝實驗性放歸自然儀式,在大漠深處的甘肅敦煌西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舉行,21匹普氏野馬衝出圍欄,奔向廣袤的大自然。[3]
人工繁育
甘肅瀕危動物研究中心飼養約一百多隻,後陸續有96隻個體被放歸野外,截止2012年9月,甘肅瀕危動物研究中心有圈養野馬33隻[4]。截止2012年5月,新疆野馬繁殖研究中心共有野馬267隻,其中圈養個體93隻,野放個體83隻,半散放個體91隻[5] 。北京動物園於1980年和1984年分別從美國和蘇聯引進4隻野馬 。
視頻
野馬 相關視頻
參考資料
- ↑ 野馬 ,2017-10-20
- ↑ 野馬,中國網, 2012-06-25
- ↑ 21匹普氏野馬昨日成功放歸敦煌西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圖),每日甘肅網 官方主流媒體, 2012-09-15
- ↑ 甘肅野外放歸21匹普氏野馬和2峰野駱駝,新浪網,2015-06-1
- ↑ 我國首次向國外輸出普氏野馬種源,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網, 2015-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