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翹角寺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翹角寺

圖片來自tibet

翹角寺是位於中國西藏自治區拉薩市林周縣唐古鄉唐古村普央崗欽山麓的一座藏傳佛教格魯派寺院。

歷史

《絳白丹貝銳白》佛經中指出,釋迦牟尼阿底峽等祖師早就預言此地為聖潔之地。[1]阿底峽的弟子仲敦巴於1056年至1057年在此地創建了熱振寺。1054年,阿底峽拉薩西南的聶塘圓寂。1055年(藏曆木羊年),仲敦巴在聶塘主持阿底峽的悼儀,並在聶塘興建了聶塘寺。不久,藏北當雄地方的頭人們集會,派人請仲敦巴赴熱振地方傳教。1056年(藏曆火猴年)初,仲敦巴阿底峽的其他弟子護送阿底峽的遺體來到了普央崗欽山麓,同年興修熱振寺。仲敦巴於藏曆第一繞迥火猴年(1056年)修建了上熱振寺和寢殿,藏曆火雞年(1057年)修建了上層二柱式樓殿。

熱振寺建成後,將阿底峽的遺骨供奉在熱振寺的銀塔內。阿底峽為藏傳佛教後弘期的重要人物,是藏傳佛教噶當派的始祖。噶當派便以熱振寺為根本道場而形成。熱振寺專門傳習噶當派,為噶當派的第一座寺廟。寺名「熱振」的意思是「根除一切煩惱,持續到超脫輪迴三界為止。」其中,「熱」指根治一切煩惱的法門,「振」特指持續到超脫輪迴三界。

15世紀格魯派興起之後,原屬噶當派的寺院逐漸都成了格魯派的寺院。熱振寺也改宗格魯派,屬色拉寺結巴扎倉。[2]1840年,僧人欽則旺布記錄藏傳佛教各派主要聖跡的《衛藏道場勝跡志》中所載的第一個寺院便是「佛的阿蘭若降熱振寺」,可見該寺地位之高。1865年,清朝嘉慶帝將熱振寺賜予了熱振呼圖克圖

熱振寺第五世熱振活佛熱振·圖旦絳白益西丹巴堅贊中華民國時期曾任西藏噶廈攝政,卸任之後,於1947年被西藏噶廈攝政達扎·阿旺松繞以「傾向內地中央、謀害達扎」的罪名使用武力拘捕,從熱振寺抓到拉薩囚禁。當西藏噶廈派兵到熱振寺押解五世熱振赴拉薩時,熱振寺僧眾抗擊進入熱振寺的藏軍,打死16個藏兵。

為此,熱振寺許多僧人遭到噶廈拘押、體罰、流放,甚至連當地百姓也被牽連受害。熱振拉章也被查封。在這個過程中,熱振扎薩江白堅贊(後來曾任西藏自治區政協常委)等熱振拉章的所有官員受到迫害,熱振扎薩江白堅贊被投入監獄。熱振一派的西藏噶廈噶倫彭康·扎西多吉也受到株連。色拉寺結巴扎倉堪布阿旺加措被迫逃往中國內地。熱振寺受到了嚴重破壞,許多珍貴物品及佛像遭到毀壞、盜竊。

1947年5月7日,五世熱振在布達拉宮廈欽角監獄中突然死亡,傳聞系遭毒殺。五世熱振死亡後,西藏噶廈發布通告稱:「熱振寺拉章一干人妄圖毀滅我政教,屢屢圖謀不軌,均未得逞……。今後,熱振活佛只享受措勤活佛的待遇,不得享受呼圖克圖名號和待遇。」通告中所稱的「措勤活佛」是中等活佛名稱之一,通告明確剝奪了熱振活佛的呼圖克圖名號及待遇。

在五世熱振遭到噶廈關押後,熱振卻本(「卻本」是主管陳設壇場及祭品的僧人)益西楚臣自熱振寺逃往中國內地,在康定中華民國西康省政府匯報了西藏噶廈逮捕、迫害五世熱振的情況,要求中華民國國民政府支持五世熱振,進行援助。但是,當時國民政府已因第二次國共內戰而自顧不暇,故僅表同情,無力援助。後來,益西楚臣等人在康定找到了中國人民解放軍,並隨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十八軍一道返回了西藏拉薩

1950年,在熱振寺僧眾、色拉寺結巴扎倉僧眾及支持熱振活佛的西藏噶廈部分官員的支持下,熱振寺拉章及僧眾代表,不顧噶廈1947年《通告》的威脅,尋訪五世熱振的轉世靈童。在依照儀軌觀湖之後,認定一位3歲男童為五世熱振的轉世靈童,並獲達賴的批准。六世熱振在《熱振寺的變遷》中稱,1951年藏曆四月十五日,在熱振寺拉章為他舉辦了坐床典禮,他正式繼任第六世熱振活佛,並且恢復了熱振活佛的「呼圖克圖」封號和熱振寺拉章原有的所有權益。

1951年藏曆六月二十六日晚,熱振地區發生了地震。不久,宋子元楊東生為首的中共西藏工委慰問團抵達熱振寺慰問。代表團贈送了六世熱振一枚毛澤東像章、一面毛澤東題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各民族團結起來!」字樣的錦旗,及《民族畫報》、《中國共產黨黨史》、《黨的民族政策文件匯編》等書籍及其他物品,並讚揚了五世熱振「愛國反帝」。此外,代表團還向災區人民贈送慰問品。

1952年8月18日的桑雄地震中,熱振寺建築被部分毀壞。熱振寺內的靈塔倒塌了大約200座,殿堂、佛堂、僧舍倒塌多處,共計774間。[3]

1959年3月,中國人民解放軍平息了拉薩的騷亂。1959年9月,中國人民解放軍54軍9837部隊騎兵部隊偵察連在藏北麥地卡地區戰鬥後,奉命到直貢、熱振地區剿除以桑培、平措、當曲為頭目的三股「叛匪」。中國人民解放軍抵達熱振地區和熱振寺時,12歲的六世熱振率領熱振寺拉章官員及僧眾接待了中國人民解放軍官兵。1960年初,遵照中國人民解放軍西藏軍區和軍管會的命令,六世熱振收集了流散在熱振地區僧眾中的槍支,總共105支,派熱振寺拉章的工作人員桑旦金巴、頓珠群覺、江白三人赴拉薩上繳軍管會。後來,一股武裝「叛匪」闖進了熱振寺,開槍打死一名喇嘛,並威脅稱:「你們的寺廟和拉章投靠紅漢人。」這股武裝將江白、頓珠群覺、桑旦金巴三人強帶到山谷藏雄囊地方,捆綁並威脅殺害他們。熱振寺的幾位老執事冒險前去求情,這三人才倖免於難。

在西藏民主改革時,熱振寺也出現了極「左」錯誤,但六世熱振被安排為「愛國人士」,熱振寺則作為西藏自治區文物保護單位受到保護。到1966年時,熱振寺仍有僧人30名。「文化大革命」期間,熱振寺建築全部被毀,成為一片廢墟。

改革開放之後,熱振寺逐漸修復。1983年,熱振寺經拉薩市人民政府批准修復開放。1995年,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江澤民為熱振寺題詞「愛國愛教,團結進步。」2000年7月14日,經人民政府批准,第七世熱振活佛舉行坐床典禮,西藏自治區、拉薩市的領導來到熱振寺祝賀。

建築

熱振寺距林周縣城95公里,距拉薩160公里。熱振寺海拔4230米,占地面積約25畝(1667.5平方米)。

熱振寺主體建築為措欽大殿、熱振拉章(拉章為藏傳佛教大活佛的宅邸)等等。

  • 措欽大殿:建築面積約1畝(約666.7平方米),包括佛殿和經堂。
    • 佛殿:殿內主供江白多吉(又作「覺阿江白多吉」、「覺阿絳巴多吉」,為阿底峽所依的本尊。「覺阿」意為「尊長」或「至尊」,是對佛祖的敬稱;「江白多吉」是密宗無上瑜伽續部密集金剛的別名)。該神像是由金剛持佛父母大智慧明點(「金剛持佛」為釋迦牟尼說密法時所現的身相,是密宗的秘密之主;「智慧明點」是指空性光明)所塑造。《衛藏道場勝跡志》記載「凡對此像祈禱叩求,無論何事皆能如願成就。」此外,殿內還供有十分罕見的偏頭的覺阿像,另有白度母像等等。還有賽林巴(金洲大師,10世紀人,曾是阿底峽的老師)、覺阿尊者(即阿底峽)、仲敦巴等的靈骨寶塔。
    • 經堂:最下面的建築為大經堂,坐北朝南,為僧眾進行佛事活動的主要場所。大經堂周圍有若干小經堂。大、小經堂內藏有佛像及經卷。大經堂的牆壁為夾壁,內牆是《甘珠爾》、《丹珠爾》的經架,外牆是石牆。大經堂內到處都是唐卡,其中一張新繪製者為熱振寺全盛時期的全景圖。
    • 森康:大經堂後的第二層建築為「森康」,乃是若干寢室,專供達賴攝政等路過時居住。
    • 其他建築:此外還有拉康、倉庫若干。
  • 熱振拉章:措欽大殿西側為熱振拉章,為三層樓房,占地1畝余。三層中,第一層為倉庫,第二層為扎薩、管家住處,第三層為熱振活佛的寢室及經堂。東、西、北三面為僧舍,圍繞熱振拉章形成半月形。

熱振寺中還有供奉着阿底峽尊者等高僧的靈骨舍利塔108座。山上古老而巨大的柏樹甚多,靈塔便掩映在滿山的巨柏之中。

第七世熱振活佛熱振·洛追嘉措赤烈倫珠居住的院子位於熱振寺前方的熱振河畔。該院子是第六世熱振活佛的夏宮。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