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紅豆薏米花生粥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紅豆薏米花生粥紅豆薏米花生粥,花生薏仁粥 健脾養胃 排濕 促進新陳代謝 花生中含有蛋白質、膳食纖維及維生素E和一定量的鋅,能夠增強記憶力、抗老化、延緩腦功能衰退、滋潤皮膚等。而薏米具有促進新陳代謝和減輕胃腸負擔的作用,對於慢性腸炎,消化不良等症狀有一定治療紅豆補血去濕,利水不乾澀,美容養膚 補血、利尿,健脾益氣。薏米主要的功效是健脾。花生補肝腎,普及;三者結合有良好的減肥功效,既能減肥又不傷身體,治濕痹、利腸胃、消水腫、補心 補血 補肝腎 用於調節人體的氣血不足,用於治療濕氣過重!


紅豆薏米花生粥的用料

  • 薏米1把
  • 紅豆1把
  • 生花生米1把

紅豆薏米花生粥的做法

  1. 準備花生紅豆薏米
  2. 新鮮花生帶泥去殼
  3. 搓洗
  4. 可留一小部分煮鹽水花生當作小零食
  5. 開鍋加入一塊老紅糖[1]

紅豆介紹:

紅豆學名Vigna angularis)是豆科台灣紅豆樹],認識植物</ref>,喬木,羽裝複葉,小葉長橢圓,圓錐花序,花白色,莢果扁平,種子鮮紅色,心材暗褐色,質堅而耐腐,可為支柱、船舶、建築用材和箱板;種子鮮紅色而光亮,甚為美麗,可作裝飾品。紅豆屬高蛋白質、低脂肪的高營養榖類食品,而且含有蛋白質、類、脂肪、膳食纖維維生素B群維生素E等營養素。紅豆有豐富的鐵質,可以使人氣色紅潤,可以補血、促進血液循環、強化體力、增強抵抗力。紅豆近親有赤小豆,主要用於中藥材,常與紅豆混用,然而赤小豆藥效較佳。 紅豆在古代文學中常用來象徵相思。

栽植

  • 通論: 在常溫之下,紅豆沉於清水中,一天之後便會發芽,再移至淺泥中生長。

台灣

  • 栽植歷史
    • 高屏地區
      早期是栽植於山地區域,面積僅百餘公頃。自1971年,外銷日本成功後,栽植面積遽增,多集中於高屏地區。最高產時期面積,為1978年栽植面積19,600公頃,爾後受中國紅豆外銷日本的影響,台灣紅豆外銷量日趨減少,至今已無外銷。目前栽植面積已縮減至約5,000~6,000公頃,主要以供應當地市場為主。
    • 雲嘉南地區
      台南區農業改良場於1971年進行「紅豆品種適應性試驗」,又於1988年進行「品種試驗與示範」,在其總結出試驗結果,突顯出其秋作之紅豆產量與品質,已不遜於當時高屏地區所栽植出的標準。且由於受到契作之保障,其銷售情況良好,並未有滯銷之慮。在改良場與當地各農會積極的輔導下,紅豆在雲嘉南地區,逐漸受到當地農友的重視,直至今日,其栽植面積約達當地半數的契作面積。

文化

其他植物的別名

  1. 王維詩作《相思》:「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勸君多採擷,此物最相思!」中所說的「紅豆」疑似指以下三種植物之一。
  2. 紅豆樹,中國獨有樹木,因過度砍伐與採摘而瀕臨滅絕。
  3. 孔雀豆Adenanthera pavonina),海紅豆,其種子有小毒,也入藥治療腸胃不適。
  4. 雞母珠Abrus precatorius),然而其含有毒蛋白,不可誤食。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