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丘市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章丘區(章邱區)是一個位於中國山東省中北部濟南市的市轄區。章丘位於泰山東北、黃河南岸。人口約106.42萬,面積1699平方千米。轄20個鄉、鎮、辦事處。是宋代詞人李清照的家鄉。
位於濟南市的東部,地處北緯36°25′-37°09′,東經117°10′-117°35′之間,西鄰濟南市歷城區,東連淄博市,南交泰安、萊蕪市,東北與濱州市鄒平市接壤,西北隔黃河與濟陽縣相望,屬暖溫帶季風區的大陸性氣候。全區總面積1719平方公里,轄11個街道、9個鎮,921個村(居),籍總人口105.2萬人(2018年)。
目錄
歷史沿革
商代,東、北部為 蒲姑國。商末,西部為譚國(都城在今龍山街道城子崖)。 |
春秋時期,先後為譚國和齊國諸侯封地賴邑、寧邑、台邑、崔邑。戰國,屬田齊。 |
秦,屬濟北郡。 |
西漢,屬青州部濟南郡(治東平陵城)。 漢景帝四年(前153年),首次置縣稱陽丘(治回軍鎮,今繡惠街道回村)等。 |
東漢時,中部為陽丘縣,北部為 菅縣、猇縣,南部為土鼓縣。後陽丘、猇縣併入東朝陽縣。 |
魏晉時期,東朝陽縣屬 樂安國。 |
南北朝劉宋,改東朝陽縣為朝陽縣,屬齊郡。 |
北齊,廢朝陽縣置高唐縣(治回軍鎮)。北齊天保七年(556年),高唐縣遷治女郎山(章丘山)南建城。 |
隋開皇十六年(596年),「以博州亦有高唐,改為章丘縣」,取縣北山章丘為名。 |
唐貞觀元年(627年),屬河南道齊州濟南郡。 |
宋、 金,屬濟南府。 |
元,屬山東東路西南道濟南路總管府。 |
明、清,皆屬濟南府。 |
民國初,屬岱北道。民國三年(1914年),改屬濟南道。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8月,劃為章丘、章歷2縣,屬 泰山專區。 |
1950年4月,兩縣劃歸淄博專區。 |
1953年9月,章歷縣併入章丘縣(舊治章丘城,今繡惠街道辦事處駐地),劃歸 泰安專區。 |
1958年8月,縣治遷明水。同年11月,泰安專區撤銷,屬濟南市。 |
1961年5月,泰安專區恢復,又劃歸泰安專區。 |
1979年1月,復屬濟南市。 |
1992年8月,撤銷章丘縣設 章丘市(縣級)。 |
2016年12月22日,經國務院、山東省政府批覆,同意撤銷縣級章丘市,設立濟南市章丘區[1]。以原縣級章丘市的行政區劃為濟南市章丘區的行政區劃。區政府駐雙山街道府前街1號。 |
2017年8月10日,調整章丘區部分行政區劃:撤銷辛寨鎮,整建制劃歸刁鎮管轄。 |
撤銷水寨鎮,將原水寨鎮的水北、水南、郝家樓、康家、王家橋、南辛、苑李、季周、獅子口、彭劉、北張、門口、北范、門東、馬高、孟莊、魯高、賈莊、高高等19個行政村劃歸刁鎮管轄;將原水寨鎮的趙百戶、辛豐、垛寨、羅綾、東殿、西殿、張家林、隗家、范家、鄭家、太平、托寨、趙官橋等13個行政村劃歸白雲湖鎮管轄。 |
撤銷曹范鎮,以其原行政區域設立曹范街道辦事處,街道辦事處機關駐原曹范鎮政府駐地。 |
撤銷寧家埠鎮,以其原行政區域設立寧家埠街道辦事處,街道辦事處機關駐原寧家埠鎮政府駐地。 |
撤銷高官寨鎮,以其原行政區域設立高官寨街道辦事處,街道辦事處機關駐原高官寨鎮政府駐地。 |
撤銷白雲湖鎮,以其原行政區域設立白雲湖街道辦事處,街道辦事處機關駐原白雲湖鎮政府駐地。 |
行政區劃
截至2017年,章丘區轄15個街道、3個鎮,921個村(居)。區政府駐雙山街道府前街1號。
交通:308國道過境。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地理位置 章丘區位於 山東省省會 濟南市的東部,北緯36°25′-37°09′,東經117°10′-117°35′之間,總面積1719平方公里。西鄰濟南市歷城區,東連淄博市,南交泰安、萊蕪市,東北與濱州市 鄒平市接壤,西北隔黃河與濟陽縣相望。
地形地貌
章丘南部屬魯西隆起區,北部為濟陽凹陷區。章丘區地處泰沂山區北麓,與華北平原接壤,長城嶺綿延於南,長白山矗立於東。地形自東南向西北傾斜。自南而北依次為山區、丘陵、平原、窪地,分別占全市總面積的30.8%、25.9%、30.7%和12.6%。最高峰為南部的雞爪頂,海拔924米;最低處系北部辛寨鄉朱家窪一帶,海拔15米。
地質
章丘區屬旋扭性構造魯西系的外旋層部位,南北向與北西向壓扭性斷層發育。這些斷層的垂直錯動與水平側移,嚴重破壞了古代沉積地層的連續性。特別是文祖斷層,兩盤南北向位移15公里,使斷層兩側在地形、地質和地下水源等方面,形成顯著的東西差異。地質構造形成普遍為單斜岩層,以塊斷為主,褶皺少見。岩層走向北西60°,傾向北東30°,傾角7°~13°。各地質時代的地層發育齊全。山區自南而北分布為變質岩、石灰岩、頁岩、煤層、火山噴出岩等,丘陵河谷和沖積平原則廣泛分布泥岩,下部為淡水灰岩,上部為砂礫石層及各種土類。
氣候
章丘區地處中緯度,屬暖溫帶季風區的大陸性氣候。四季分明,雨熱同季。春季乾旱多風,夏季雨量集中,秋季溫和涼爽,冬季雪少乾冷。年均日照2647.6小時,日照率60%;年均氣溫12.8℃,高溫年13.6℃,低溫年11.7℃;年平均降水量600.8毫米,一般為500~700毫米。季風,因受地勢影響,反映不明顯,除5月份以靜風及南南西為主導風向,其他月份以靜風及東南東為主導風向,相對濕度為65%,最高年均73%、最低年均59%。無霜期192天,最長218天、最短167天。
水系
章丘區境內大部地區屬小清河水系,東南部少數山區屬大汶河水系。主要河流有黃河、小清河、繡江河,東、西巴漏河,漯河、巨野河等。黃河為西北界河,從歷城區大沙灘西南入境,至黃河鄉常家莊入鄒平市,過境河段27.08公里,年均徑流量425億立方米。小清河位於西北部,從歷城區北柴家莊東北入境,至水寨鎮小賈莊入鄒平市,過境河段18.8公里,年均徑流量7.77億立方米。繡江河,源於明水百脈泉,全長32.8公里,最後注入小清河。東巴漏河,在東南部,屬季節河,源於淄博市博山區,由石門入境,至相公莊鎮寨子入漯河,全長34.4公里。西巴漏河,在中南部,屬季節河,源於垛莊鎮四角城北坡,至繡惠鎮金盤村北入繡江河,全長68.8公里。漯河,於相公莊鎮龍灣頭上接東巴漏河,至刁鎮東北入芽莊湖,全長28公里。巨野河,西支源於歷城區大龍堂拔槊泉,東支源於北曹范村西,兩支在龍山鎮北匯入杜張水庫,全長46.8公里。主要湖泊白雲湖,在西北部,總面積17.4平方公里,水面積7.5平方公里,水深1~3米。芽莊湖,在市東北角,總面積5.38平方公里,水面積2.17平方公里,水深一般1.9米。
自然資源
章丘區境內年均水資源總量5.7億餘立方米, 其中可利用量4.43億立方米,占77.72%。 多年平均降水量600.8毫米;年均地表水資源總量2.12億立方米,可利用量1.55億立方米。平均地下水資源總量3.58億立方米,可利用量2.88億立方米。明水泉群年湧水量0.8億立方米。
境內礦產資源品種多、儲量大。已探明的有16種,主要有煤炭、鋁土、石灰石、花崗石、大理石、花崗岩、石英、鐵,分別為1.26億噸、4.16億噸、2.5億噸和0.3億立方米。
章丘區的林木資源共54科、 183種,常見林木為松、柏、楊、柳、桐、榆、 刺槐。中藥材資源有遠志、 酸棗、丹參、郁李、野菊、茵陳、香附、百里香等566種, 蘊藏量200餘萬公斤。
人口民族
2018年末戶籍總人口105.2萬人,比上年末增長1.07%。全年出生人口1.2萬人,出生率為11.55‰;死亡人口0.8萬人,死亡率為8.00‰;自然增長率為3.55‰。全區男女性別比為97.80:100。
截至2015年末,56個民族在章丘區聚集了40個民族。章丘區常住人口中,漢族人口為1054813人,各少數民族人口為9397人。其中回族人口7852人,蒙古族、藏族、苗族等其他民族人口1545人,回族人口在少數民族中占人口數最多。 漢族人口較「五普」增加85545人。
風景名勝
文物古蹟景點
城子崖遺址 |
興國寺 |
危山兵馬俑 |
齊長城 |
洛莊漢王陵 |
李開先墓 |
朱家峪旅遊度假區 |
西河遺址 |
小荊山遺址 |
東平陵故城 |
趙八洞石刻造像 |
旅遊景點
墨泉 |
眼明泉 |
梅花泉 |
百脈泉 |
三王峪 |
危山風景區 |
錦屏山 |
白雲湖 |
七星台 |
朱家峪 |
濟南植物園 |
眼明泉公園 |
百脈泉公園 |
趙八洞風景區 |
石匣景區興隆寺 |
寶珠山風景區 |
東八井九鼎山 |
城子崖遺址博物館 |
蓮華山勝水禪寺風景區 |
地方特產
明水白蓮藕[2]、西山櫻桃 、鮑家芹菜 曹范薄殼核桃、龍山水豆腐、友誼葫蘆、明水香米。
歷史文化
章丘梆子 |
章丘鐵匠 |
章丘芯子 |
龍山黑陶 |
章丘扁鼓 |
章丘旱船 |
章丘龍舞 |
五音戲[3] |
東平陵城的傳說 |
錦屏山神話 |
李開先的傳說故事 |
襲勖的傳說故事 |
章丘地方風物傳說 |
章丘地名傳說 |
女郎山廟會 |
歷史名人
鄒衍(約公元前324年~公元前250年),戰國末期齊國人。主要學說是五行學說、「五德終始說」和「大九州說」,又是稷下學宮著名學者,因他「盡言天事」,當時人們稱他「談天衍」,又稱鄒子。他活動的時代後於孟子,與公孫龍、魯仲連是同時代人。
王莽(前45年~23年),字巨君,祖籍龍山平陵城古址,西漢孝元皇后的侄兒,建立新朝。
房玄齡[4](579年~648年),名喬,字玄齡,相公莊街道房莊人。唐初名相。
李清照(1084年~約1156年),號易安居士,明水街道人。南宋女詞人,其父李格非,北宋文章名流,其夫太學生趙明誠,宰相趙挺之次子。
李開先(1502年~1568年),字伯華,號中麓,章丘綠原村(埠村街道東鵝莊)人。明代傑出的戲曲家、文學家。
孟雒川(1851年~1939年),名繼笙,字洛川,亞聖第六十九代孫,刁鎮舊軍村人,近代著名民族商業資本家。
郭恆祥(1894年~1929年),又名郭月庭,埠村街道埠西村人。民國十四年(1925年)從青島回章丘,是章丘的第一個共產黨員。歷任全國鐵路總工會副委員長、中共章丘特支書記、章丘縣貧民會會長等職務。民國十八年(1929年)一月九日被章丘縣錦屏區國民黨政府區長殺害,年僅34歲。
獲得榮譽
章丘曾先後獲得「全國雙擁模範城」、「中國黑陶之鄉」[5]等榮譽稱號。
2018年9月,2018年中國百強區名單發布,章丘區名列第61位。
2018年11月,章丘區入選2018年工業百強區,排名第46位。
視頻
章丘市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章丘撤市設區 今天正式掛牌!成為濟南市第七個區,樂居 2016-12-22
- ↑ 明水白蓮藕,客運站查詢網 2015-5-14
- ↑ 章丘五音戲特色鮮明 地方戲曲的一個傳奇,濟南網絡廣播電視台 2013-4-19
- ↑ 房玄齡給我們的為政啟示,福在福山 2016-10-17
- ↑ 濟南章丘被命名為「中國黑陶之鄉」,鳳凰網資訊頻道 2016-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