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禹亳鐵路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禹亳鐵路是一條起自平頂山郟縣,經禹州市、許昌市、許昌縣鄢陵縣扶溝縣太康縣鹿邑縣亳州市的鐵路,跨河南和安徽兩省,並向東連接淮海鐵路揚州、南通洋口港和上海。全線總里程537公里,投資總估算158億元。一期線路途經4個地級市,線路全長380公里,投資估算72億元,由河南禹亳鐵路發展有限公司建設。該鐵路是一條以煤運為主、兼顧客運的區域性鐵路,為河南省地方鐵路幹線。

線路簡介

禹亳鐵路是在既有窄軌鐵路基礎上進行的准軌鐵路改建和新建項目,也是河南省重點工程。該鐵路通道西起河南省郟縣,東至安徽省亳州市,並繼續東延至蚌埠,全長520餘公里,建成後將成為西接焦柳、中連京廣、東貫京九和京滬鐵路,連通河南、安徽、江蘇上海的一條重要客貨運幹線通道。禹亳鐵路正線全長300公里,將分兩期進行建設,第一期建設許昌東——禹州段,線路長56公里(含南繞許昌市區段)[1],第二期建設許昌東至安徽亳州全長200公里。太康至鄲城至界首全長100公里,禹州向西延伸至郟縣段全長28公里。禹亳鐵路沿線途經河南省郟縣、禹州市、許昌市、鄢陵縣、扶溝縣、太康縣、柘城縣、鹿邑縣、安徽省亳州市。建設標準I級,建設時速80公里/時,預留120公里/時。

經過城市

【禹州市】位於河南省中部,是中原城市群南緣的中心城市。禹州歷史悠久,是中華民族發祥地之一,被譽為華夏第一都,以鈞瓷文化、大禹文化中醫藥文化著稱。城市建設成就顯著,城市規模位居河南省縣級城市第一位。依託資源和區位優勢,發揮產業帶動作用,禹州市社會經濟快速發展,位列全國各項綜合實力百強。

【許昌市】許昌市位於河南省中部,歷來是群雄逐鹿之地,河南省經濟和社會發展最為活躍的省轄市之一,中原糧倉,非公有制經濟尤其發達,有「河南的溫州」的美譽。

【太康縣】位於黃淮大平原的河南省東部周口市的北部,具有悠久的文明歷史。自古以來物華天寶,人傑地靈。境內方城、槐寺、陶母崗等八處為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龍山文化遺址史料記載,隋代以夏啟之子太康曾遷都於此,築城定居,死後葬於城東南2里處,太康陵墓今猶存。秦王嬴政二十三年(前224)始置陽夏縣。隋開皇七年改陽夏縣為太康縣,沿襲至今。最著名的曲藝是太康道情戲,是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在豫東南和安徽西部流行。

【淮陽縣】地處周口市腹心地區,歷史悠久,華夏文明的發源地之一,早在約公元前40世紀,太昊伏羲在此建立中國第一個都城,名宛丘;後炎帝神農氏繼都於宛丘之舊墟,易名為陳。文化底蘊更是極其厚重。淮陽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14.3°C,年降水量741.2毫米。區內主要有紡織食品機械製造等行業。主要土特產有黃花菜、槐山羊、陳州驢等。旅遊景點有太昊陵建築群、龍湖、平糧台古城遺址等。

【亳州市】亳州是皖西北重要的經濟中心城市,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和中國優秀旅遊城市,是安徽省三大旅遊中心城市之一,也是新皖北旅遊中心城市,具有「中華藥都」之稱。

【鹿邑縣】位於豫皖交界的河南省東部,屬河南省直管縣,是老子故里,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命名為「中國老子文化之鄉」[2]

視頻

禹亳鐵路相關視頻

柘城新聞 2017.5.15 禹亳鐵路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