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亳州市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亳(bó)州,簡稱亳,古稱「譙(qiao)城」,安徽省地級市。位於安徽省西北部,地處華北平原南端,距省城合肥330公里,位於東經115°53′~116°49′、北緯32°51′~35°05′,西部、北部與河南省接壤,西南部與阜陽市毗連,東部與淮北市、蚌埠市相倚,東南部與淮南市為鄰,面積8374平方公里。[1]

亳州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新石器時代就有人類在此活動,是中華民族古老文化的發祥地之一。炎黃時代,帝嚳(黃帝曾孫)代顓頊為帝,都於亳。西周時,姜姓焦國遷都於此,修築焦城。自秦時置譙縣以來,歷經朝代更迭,大都系州、郡或縣建制,其間魏黃初二年(221年)封譙郡為 「陪都」。元至正十五年(1355年),劉福通起兵反元,擁韓林兒在亳州稱帝,建「韓宋」政權,以亳州為國都三年。亳州成為三朝古都之地。

亳州市轄渦陽、蒙城、利辛和譙城三縣一區,其中譙城區為市委、市政府機關所在地。 截至2014年底,全市共有鄉鎮、街道(場)91個,其中鄉鎮79個,街道10個,林場2個。中心城區規劃面積擴大到218平方公里, 城鎮化率年均增速居安徽省第1位。

亳州有現代中藥、白酒、食品製造及農產品加工、汽車及零部件、文化旅遊、煤化工及新能源、電子信息、現代服務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勞動密集型裝備製造等十大產業。

亳州是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中原經濟區成員城市、世界中醫藥之都百強藥企業半數落戶亳州[2],是全球最大的中藥材集散中心和價格形成中心。皖北旅遊中心城市 和省域交匯中心城市。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亳州市位於安徽省西北部,地處華北平原南端,距省城合肥330公里,位於東經115°53′~116°49′、北緯32°51′~35°05′,北依河南省商丘市,西與周口市鹿邑縣接壤,西南部與阜陽市毗連,東部與淮北市、蚌埠市相倚,東南部與淮南市為鄰,面積8374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亳州市全境呈東南西北向斜長形,整個亳州地勢西北高而東南低,以1/9000地面自然坡降向東南微傾。西北部譙城區詹樓地勢最高,海拔42.5米;東南以利辛縣展溝南部最低,海拔22米,相對落差20.5米。由於受河流蜿蜒切割變遷和黃河歷次南泛的影響,形成平原中崗、坡、碟形窪地相間分布,具有「大平小不平」的地貌特徵。

亳州市轄境與黃河決口扇形地相連,屬平原地帶,地勢平坦,僅東部有龍山、石弓山、齊山、狼山、雙鎖山等10餘處石灰岩殘丘分布,除蒙城和渦陽零星分布的剝蝕殘丘以外總體為典型的黃淮堆積型地貌,為近代黃河泛濫沉積區域,微地貌分為河漫灘、泛濫微高地、泛濫坡平地、決口扇形地、河間窪地、河間平地、低丘7種類型。

土壤

亳州市土壤類型主要有砂礓黑土、潮土、棕壤土和石灰土。其中砂礓黑土(又叫青黑土)是一種具有腐泥狀黑土層和淺育性砂礓層的暗色土壤,是古老的農業區耕作土壤之一,分布面積最大,約占全區總面積的71.6%;潮土系黃泛沉積物發育而成,約占總面積的23.2%;棕壤土系老的黃土性衝擊母質所形成,分布於河流中游沿岸,呈帶狀分布,占土地總面積的1.5%。石灰土系以石灰岩為主的風化積物發育而成,均集中在小山丘周圍,約占土地面積的3.7%。

氣候

亳州市氣候處在暖溫帶南緣,屬於暖溫帶半濕潤氣候區,有明顯的過渡性特徵,主要表現為季風明顯,氣候溫和,光照充足,雨量適中,無霜期長,四季分明,春溫多變,夏雨集中,秋高氣爽,冬長且干。因氣候的過渡性,造成冷暖氣團交鋒頻繁,天氣多變,年際降水變化大,全市歷年平均氣溫14.9℃,平均日照2184小時,平均無霜期213天,平均年降水量831毫米。

水文

亳州市轄區內流域面積10平方公里以上河道367條,50平方公里以上河道72條,100 平方公里以上河道42條,分屬淮河水系和洪澤湖水系。主要幹流河道有渦河、西淝河、茨淮新河、北淝河、芡河等。 渦河左岸自譙城區牛集鎮靈子門行政村代橋自然村首先入境,東南流經渦陽縣至蒙城縣移村集出境入懷遠縣,境內長173公里,流域面積4039平方公里;西淝河自譙城區淝河鎮入境,東南流經渦陽縣,至利辛縣展溝鎮出境 入鳳台、潁上縣界,境內長123.4公里,流域面積1871平方公里;茨淮新河自利辛縣大李集鎮入境,向東流經利辛縣境南部,至蒙城縣鄒樓出境入懷遠縣,境內長66公里,流域面積1401平方公里。

自然資源

土地資源

亳州市土地總面積為852258公頃,其中農用地面積707929公頃,建設用地面積124790公頃,未利用地面積19539公頃。

2005年土地利用現狀變更調查資料顯示:亳州市有農用地707929.44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83.07%,其中耕地598701.97公頃,在三縣一區土地利用中均占主體地位,在各縣區空間上的分布較為均勻;園地6725.02公頃,主要分布於譙城區;林地23189.03公頃,在各縣區均有分布,以譙城區為最;牧草地108.11公頃,約80%的牧草地分布於渦陽縣;其他農用地79205.31公頃,各縣區其他農用地在其農用地中所占比例以蒙城縣為最高,其次是利辛縣。

亳州市有建設用地124789.60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14.64%,其中城鄉建設用地105135.62公頃,各縣區城鄉建設用地占其建設用地總規模比例介於76.49%-90.37%之間,高低順序依次為譙城區、渦陽縣、蒙城縣、利辛縣;交通運輸用地8987.81公頃,均勻分布於各縣區;水利設施用地9484.50公頃,過半分布於利辛縣;其他建設用地1181.67公頃,主要分布於渦陽縣、蒙城縣。

亳州市有其他土地19538.94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2.29%,在各縣區分布比例譙城最高,利辛最低,渦陽、利辛兩縣居於兩者之間。

生物資源

截至2015年底,亳州市活立木總蓄積量1227.51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18.26%,林木綠化率22.14%。亳州市中藥材種植400多個品種,種植面積52.28千公頃,在中國《藥典》上冠以「亳」字的就有亳芍、亳菊、亳桑皮、亳花粉。

人口民族

人口

2014年,亳州市戶籍人口634.4萬人,比2013年增加1.44萬人;常住人口為499.6萬人,城鎮化率35.7%,較2015年提高了1.3個百分點;全年出生人口9.5萬人,人口出生率為15.0‰;死亡人口5萬人,死亡率為7.8‰;人口自然增長率7.2‰。

2015年,亳州市戶籍人口635萬人,比2014年增加0.6萬人;常住人口為504.7萬人,城鎮化率37%,較2015年提高了1.3個百分點;全年出生人口11.9萬人,人口出生率為18.8‰;死亡人口4.2萬人,死亡率為6.5‰;人口自然增長率12.3‰。

2016年,亳州市戶籍人口646.8萬人,比2015年增加11.9萬人;常住人口為510.4萬人,城鎮化率38.3%,較2015年提高了1.3個百分點;全年出生人口11.3萬人,人口出生率為17.4‰;死亡人口2.7萬人,死亡率為4.2‰;人口自然增長率13.3‰。

2017年,亳州市戶籍人口650.8萬人,比2016年增加3.9萬人;常住人口為516.9萬人,城鎮化率39.8%,較上2016年提高了1.5個百分點;全年出生人口12.4萬人,人口出生率為19.1‰;死亡人口8.1萬人,死亡率為12.4‰;人口自然增長率6.7‰。

2018年,亳州市戶籍人口656.8萬人,比上年增加6萬人;常住人口為523.7萬人,城鎮化率41%,較上年提高了1.2個百分點;全年出生人口10.5萬人,人口出生率為16‰;死亡人口3.8萬人,死亡率為5.8‰;人口自然增長率10.3‰。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