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鄢陵縣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鄢陵縣隸屬河南省許昌市,位於河南省中部,千里伏牛山脈東方,萬里母親河黃河南側。西靠長葛市、建安區,北與開封市,東與周口市,南與漯河市接壤,現轄12個鎮,386個行政村(社區),總人口66.7萬人,總面積866平方公里(耕地99.6萬畝)。近年來,鄢陵縣堅持「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着力建設生態鄢陵、富強鄢陵、文明鄢陵、幸福鄢陵,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征程中邁出了堅實步伐。

鄢陵縣處在中原高速公路網核心區,毗鄰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北距新鄭機場50公里,西距京廣鐵路、京廣客專、京港澳高速20公里,蘭南高速、永登高速、機西高速和正在建設中的鄭合鐵路、三洋鐵路貫穿全境,形成了四通八達、方便快捷的交通體系。

鄢陵是全國商品糧基地和優質棉生產基地縣。鄢陵縣花卉苗木種植種植面積達60萬畝。2011年被農業部、國家旅遊局認定為「全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縣」。

2018年,全縣實現生產總值3248065萬元,按可比價計算,增長8.0%。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435961萬元,增長3.1%;第二產業增加值1601888萬元,增長8.3%;第三產業增加值1210216萬元,增長10.1%。[1]

行政區劃

2013年,鄢陵縣轄8個鎮、4個鄉:安陵鎮馬欄鎮柏梁鎮陳化店鎮望田鎮張橋鎮南塢鎮陶城鎮只樂鎮大馬鎮彭店鎮馬坊鎮。縣人民政府駐安陵鎮人民路中段。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鄢陵縣位於河南省中東部,東經114°02′~114°19′,北緯33°46′~34°14′。東鄰周口市扶溝縣,南接周口市西華縣,北毗開封市尉氏縣,西南與漯河市臨潁縣相連,西北及西與本市的長葛市、建安區接壤。南北長57.5公里,東西寬20.87公里,總面積871.6平方公里。

縣城安陵鎮西北距省會鄭州市110公里、新鄭國際機場70公里,北距開封市80公里,西距許昌市、京廣鐵路36公里、京珠高速公路30公里,西南距漯河市70公里,東南距周口市70公里。

氣候

鄢陵縣屬亞溫帶季風性氣候。一年四季分明,氣候特點是春季乾旱多風,夏季炎熱雨量集中,秋季晴朗清爽,冬季寒冷乾燥。

地形地貌

鄢陵縣地處華北平原腹地,屬黃河泛濫和雙洎河沖積而成的沖積平原。境內地勢西北高東南低,自西北向東南緩慢傾斜。地面坡度1/30000~1/80000,海拔高度50米~65米(個別崗陵74米),相對高度15米。

平原

鄢陵縣境內雙洎河以北地區為黃河、雙洎河沖積而成的黃土崗及黃泛沙土區,偏東北方向,黃泛後風積而成的帶狀沙丘,多呈南北條狀,相對高差5米~15米,面積66.5平方公里,占全縣面積的7.6%,主要分布在彭店、馬坊、柏梁等鄉鎮;縣中部地區,地形起伏,以緩平高地、平地為主。緩平高地為河流沖積而成的相對較高的地形,多呈西北東南條狀,相對高差3米~8米,頂寬1公里~7公里,由頂向兩側微傾斜。平地是河流沖積的緩平地區,相對高差不大,帶狀崗地和零星崗冢分布其間,走向不一,分割形成一些封閉或半封閉的局部窪地。面積448.9平方公里,占全縣面積的51.7%,主要分布在彭店、馬坊、安陵、柏梁、陳化店、馬欄、大馬、只樂、張橋等鄉鎮。

窪地

鄢陵縣東南和南中部,為緩坡窪地,地上、地下徑流排泄都較困難,面積316.2平方公里,占全縣面積的36.3%,主要分布在只樂、望田、南塢、陶城等鄉鎮。

崗陵

鄢陵縣境內有龍形崗、郜村崗、大勝崗、半截崗、楊河崗、鳳凰崗、孝子崗、屈崗、鹼崗、樂陵崗、彭祖崗、左家崗、文家崗、太平崗、三崗、追崗、野崗、河崗等。部分崗陵經黃水淤塞、群眾挖土,已失去脈絡痕跡,或成為孤立的土丘。

水文

鄢陵縣河流有:雙洎河、康溝河、清流河、二道河、大浪溝等大小20餘條,河流多為季節河,均屬淮河流域,沙潁河水系。

雙洎河:雙洎河發源於新密市翟溝,流經新密市、新鄭市、長葛市、尉氏縣,於鄢陵縣范家村西入境,流經李家、古城、彭店、孫村、朱家至扶溝縣大李莊入賈魯河,全長179公里,流域面積1693平方公里,境內長14.8公里,流域面積21平方公里。

清流河:系潁河左岸一支流,發源於縣域屯溝西,系下游段。黃泛以後,紅旗橋以下,全部淤塞。新中國成立後,幾經治理,得到疏通。流經屯溝、關莊、周橋至西華縣李灣入潁河,境內長13.1公里,堤壩長26公里,先後匯入的河流有:汶河、大浪溝、沒底溝、二道河、玉帶河、一道溝及一道河故道、洪淤溝、馬欄新溝、汨羅江等12條河道,下游易受潁河水頂托,洪澇災害較為頻繁。

康溝河:康溝河發源於中牟縣,經尉氏縣境,於鄢陵縣戴崗村北入境,流經孫莊、官莊、劉莊、栗園、殷坡、洪溝入賈魯河,全長53.8公里,流域面積595.3平方公里,境內長7.5公里,流域面積21.6平方公里,該河在鄢陵境內地勢較高,土質鬆散,含沙量大,河床淤積,入境處和出境處急轉彎,汛期洪峰高,來勢猛,堤身單薄,是鄢陵縣歷代主要防洪河道。

賈魯河:賈魯河發源於新密市山區,全長246公里,流域面積5896平方公里,由彭店鄉的王鐵東入境,流經范莊、油坊東出境,流經鄢陵3公里,流域面積僅有7.6平方公里。

汶河:汶河發源於長葛市董村鄉大柳樹王村,屬於沙潁河水系,流經柏梁鎮、安陵鎮匯入境內的大浪溝。該河全長37.65公里,流域面積251平方公里,在縣境內長12.2公里,流域面積有80平方公里。

二道河:二道河發源於長葛市東南,在縣境經陳化店鎮、大馬鄉匯入清流河,全長23.5公里,流域面積66.4平方公里,境內長12.75公里,流域面積27平方公里。

三道河:三道河發源於許昌縣陳曹北,在鄢陵縣境內經陳化店鎮在大馬鄉匯入二道河。全長29.5公里,流域面積66.4平方公里,境內長12.7公里,流域面積27平方公里。

玉帶河:位於縣城西南20公里處,流向西北東南,兩個源頭分別源於陳化店鎮的喬莊西北和只樂鄉的崔莊西北方,流經莊劉、呂屯東入二道河。該河全長15.3公里,流域面積39.8平方公里。

自然資源

土地資源

鄢陵縣主要是由古黃河泛濫和雙洎河沖積而成的平原地區。境內被第四系的鬆散沉積物所覆蓋,構成現代成土母質的基礎。全縣耕地99.6萬畝,占總土地面積的76.4%,人均耕地1.62畝。耕地中有水澆地76.9萬畝,占耕地面積的77.3%;有旱地22.3萬畝,占耕地面積的22.4%;有菜地26706畝,占耕地面積的0.3%。

礦藏資源

縣境地表為第四紀地層復蓋,下覆地層從元古界至新生界均有分布,其中古生界石炭系、二迭系分布尤為廣泛,新生界第三系遍布全區,厚度可觀。據此地質特徵,一些沉積礦產,尤其是煤、鋁土礦、耐火黏土、石灰岩,還有石油、鹽、鹼等,具有成礦的條件和前景。尚未有重要礦床發現。

植物資源

鄢陵縣地處中原,氣候溫和,適宜多種植物生長,是典型的農業大縣。自然植被以鹽生和沙生植物為主,草甸植被次之。人工植被以小麥、雜糧兩年三熟植被為主,一年兩熟小麥、玉米類雜糧植被次之。境內分布有大面積木本與草本植物間作的植被,鄢陵縣是北方最大的花卉苗木生產基地,絕大多數為落葉闊葉林樹種,夏綠的特徵較為突出。

動物資源

境內動物區係為乾旱平原類型。在動物地理區劃上,屬古北界華北區和東洋界華中區的過渡地帶,南北方動物種類均有分布。境內動物有脊椎、節肢、軟體、環節、線形、扁形、腔腸、原生等種類。脊椎動物又有哺乳、鳥、爬行、魚等類別,節肢動物有昆蟲、甲殼、蛛形、多足等類別。

水資源

鄢陵縣地表水多年平均過(入)境水量25371萬立方米,為年均自產地表水8359萬立方米的3倍,河水資源數量可觀,但時程分配不均,過(入)境河流多受上游制約,開發困難大,攔蓄能力差,利用率低。對地表水的開發利用,主要是河閘攔蓄和機電灌站提灌兩項。

地下水境內地表岩性鬆散,降水容易滲入,地層儲水條件好,且補給周期短,易於富集,形成地下水。淺層水為含水層底板埋深30米~50米,能直接接受大氣降水補給的潛水,它的分布主要受沉積岩和地貌條件的控制,縣域內自陳化店鎮向南經只樂鄉到陶城鄉一帶,為黃泛主流向,地下水資源補給以降雨入滲為主,此外為各種水體的補給,中深層地下水補給困難,實際全為消耗性開採。年平均淺層地下水資源量為1.14億立方米,為地表水資源0.71億立方米的1.6倍。水質境內淺層地下水98.1%符合飲用和灌溉標準,礦化度在2克/升以下。

人口

2018年末,鄢陵縣總人口67.62萬人,常住人口57.15萬人。城鎮化率42.87%,比上年增長1.74個百分點。出生率12.17‰;死亡率6.82‰;自然增長率5.35‰。

2018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646.03元,增長8.9%。按常住地分,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686.11元,增長8.3 %;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143.08元,增長8.7%。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3062.40元,同比增長4.62%。按常住地分,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7866.62元,同比增長4.83%。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0371.30元,同比增長3.65%。

經濟概況

概述

2018年,全年實現生產總值3248065萬元,按可比價計算,增長8.0%。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435961萬元,增長3.1%;第二產業增加值1601888萬元,增長8.3%;第三產業增加值1210216萬元,增長10.1%。三次產業結構比重由上年的14.36:50.31:35.33調整為13.42:49.32:37.26。二、三產業占GDP的比重為86.58 %,較上年提高0.94個百分點。

第一產業

全縣農林牧漁業總產值810971萬元,增長4.2%。農林牧漁業增加值482177萬元(含農林牧漁服務業增加值),增長4.1%。

全年糧食播種面積119.27萬畝,比上年增加0.42萬畝,增長0.4%。夏糧66.36萬畝,與上年增加0.28萬畝,增長0.4%;秋糧52.91萬畝,比上年增加0.15萬畝,增長0.3%。

全年糧食總產量564553噸,比上年增加15033噸,增長2.7%。其中夏糧329641噸,比上年減少2340噸,下降0.7%。秋糧234912噸,比上年增加17373噸,增長8.0%。油料5888噸,下降0.2%。棉花85噸,下降1.1%。

花木種植面積平穩發展。全年花木種植面積達53.84萬畝。花木總產值335401萬元。花木總產值占農林牧漁業總產值的比重達到41.4%。

全縣全部工業增長8.8%,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長9.0%。規模以上工業中,輕工業增長22.2%;重工業增長4.4%。輕工業高於重工業17.8個百分點。

第二產業

2018年,鄢陵縣規模以上工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33.41億元,增長9.3%;產品銷售率99.2%,較上年低0.5個百分點;實現利潤總額13.02億元,增長15.6%。

工業用電量25040.81萬千瓦時,增長7.84%。工業增值稅10636萬元,下降2.6%。

建築業保持持續發展。2018年實現增加值204537萬元,增長4.1%。

固定資產投資

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增速增長9.0%。工業投資增速15.1%。服務業投資增速下降30.4%。

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下降53.2%;房屋施工面積增長12.5%;房屋竣工面積增長159.2%;商品房銷售面積增速下降13.9%。

國內貿易

2018年,全縣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08053萬元,增長10.1%。按行業分:批發業完成零售額92233萬元,增長8.6%;零售業426109萬元,增長10.4%;住宿業17724萬元,增長8.6%;餐飲業171988萬元,增長10.6%。

財政金融

全縣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完成118719萬元,增長9.5%。其中,增值稅完成24042萬元,下降3.8%;營業稅完成70萬元,增長305.8%;企業所得稅完成10903萬元,下降22.0%;個人所得稅完成1243萬元,增長28.1%;城市維護建設稅完成2868萬元,增長49.0%。

公共財政預算收入

公共財政預算支出完成331228萬元,增長10.9%。其中,一般公共服務支出66300萬元,增長15.0%;公共安全支出15333萬元,增長35.6%;教育支出67142萬元,增長1.5%;科學技術支出3620萬元,增長9.7%;文化體育與傳媒支出4318萬元,增長0.4%;社會保障與就業支出50470萬元,增長5.6%;醫療衛生與計劃生育支出47704萬元,增長25.4%。

2018年末,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2055485 萬元,比年初增加280434萬元,較年初增長15.80%。其中,住戶存款餘額1667755萬元,比年初增加212200萬元,比年初增長14.62%。各項貸款餘額1320655萬元,比年初增加35561萬元,比年初增長2.77%。 [3]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2018年,全縣擁有高級中學6所(含華清高中和實驗高中),畢業生數2759人,在校生數6483人,專任教師740人;初級中學24所,畢業生數6324人,在校生數25605人,專任教師1825人。小學146所,畢業生數10093人,在校生數59073人,專任教師3651人。中等職業技術教育招生1202人。教學質量進一步提高。

2018年我縣參加高考3076人,其中一、二本錄取人數,分別是287人、1236人,本科上線率:一本9.33 %;二本40.98%。其中高中升學率79.9%,初中升學率92%。

科學技術

2018年,全縣高新技術企業2家,專利申請總量288件,專利授權量360件。

文化事業

2018年,全縣共有藝術表演團體14個(其中國有院團2個,民營劇團12個),全年共演出文藝節目1300餘場,開展各類主題文化活動2700餘場。文化館1個,公共圖書館1個,電子閱覽室1個,新增圖書0餘冊,訂閱報刊雜誌300餘種。

2018年,全年有線電視用戶74500戶(現在全為數字電視用戶),有線電視覆蓋率100%。

衛生事業

2018年末,全縣共有衛生機構666個,其中:醫院11個,衛生院12個,其他機構643個,醫院衛生院床位3426 張;衛生技術人員 3215人,其中,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758 人,衛生防疫人員256 人。

體育事業

河南省第十三屆運動會社保會組「體彩·碧桂園杯」氣排球比賽中年女子組三等獎;河南省第十三屆運動會社保會組「體彩·碧桂園杯」氣排球比賽中年男子組優秀獎;河南省第十三屆運動會社保會組「體彩·碧桂園杯」氣排球比賽老年男子組優秀獎;許昌市第八屆運動會青少年競技組體育道德風尚獎;許昌市第八屆運動會成人縣(市、區)組三等獎;許昌·鄢陵站體彩·環中原2018自行車公開賽最佳賽區。

社會保障

2018年,全縣參加城鎮基本養老保險42772人。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34430人;參加城鄉居民醫療保險625538人。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378377人,參加失業保險19154人,參加工傷保險38016人,參加生育保險21152人。

城市建設

2018年,全縣建成區綠化覆蓋面積1145.04公頃,建成區綠化覆蓋率39.08%,建成區綠地面積1000.89公頃,建成區綠地率34.16%。道路養護管理173.181公里,其中,國道62.961公里,省道110.22公里;城區內橋樑1座。

生態環境

2018年,城區空氣質量優良天數239天,可吸入顆粒物(PM10)控制在107.1微克/立方米以內、細顆粒物(PM2.5)濃度控制在54.26微克/立方米以內。

安全生產

2018年,共發生各類生產安全事故0起,無人員傷亡。其中,發生道路交通事故0起,無人員死亡,事故起數同比持平,死亡人數同比持平;發生消防事故1起,無人員死亡,事故起數同比下降66.66%,死亡人數同比持平。發生工礦商貿事故0起,無人員死亡,事故起數同比持平,死亡人數同比持平。

風景名勝

鄢陵縣境內有許由隱耕處、許由墓、尹宙碑、醉翁亭碑、乾明寺塔、興國寺塔甘羅古柏、曹操議事台、曹彰墓等。

許由墓

許由墓在中原腹地的許昌市鄢陵縣,至今尚存四千五百餘年前的上古賢人許由墓冢一座。據史學家考證,許由系上古高士,是海內外許氏之先祖。後人敬稱其墓冢為許由墓。海內外許氏華人紛紛到箕山尋根問祖,成立許氏聯誼會,並決定聯合世界各地許氏後裔於每年9月4日祭祖。許由墓的確切位置在登封市區東南15公里處的箕山之巔東北端,呈圓形,直徑約20、高約6米,用雜石沙土堆壘而成。

乾明寺塔

乾明寺塔位於河南省許昌市鄢陵縣城西北隅。乾明寺舊址,始建於隋仁壽四年(604年),北宋重建,明代重修。從塔的結構和形制看,為北宋中晚期建築。六角十三級樓閣式磚塔,高約38米。下為青磚塔基,塔每層檐下均砌磚斗拱,並辟有券門,假窗和佛龕,塔內有台階可供攀登。第二層塔身嵌塔銘,第三層塔身一周嵌琉璃佛像雕磚8塊。塔頂為銅質寶珠塔剎。塔前有明隆慶元年(1567年)碑刻1通。1986年11月,公布為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

尹宙碑

尹宙碑是中國東漢重要碑刻,全稱「漢故豫州從事尹君之銘」。刊於東漢熹平六年(177),碑額篆書,已斷裂,僅存「從」「銘」2字,碑高2米,寬0.93米。元代皇慶元年(1312),鄢陵縣達魯花赤修孔廟時在洧川發現,移置孔廟內,不久又沒入土中。明萬曆(一說嘉靖)年間洧水泛漲岸崩而石復出,重置於孔廟。碑文隸書,共14行,滿行27字。文中記述了尹宙一家世系及歷仕官職,其後附有讚頌銘詞。碑文字體方勁古拙,結體疏闊清朗,筆姿秀逸雄渾,是漢隸的代表作之一。有一字不損的明拓本傳世。

鄢陵臘梅

臘梅是我國特產的傳統名貴觀賞花木,有着悠久的栽培歷史和豐富的蠟梅文化。

唐代詩人李商隱稱蠟梅為寒梅,有「知訪寒梅過野塘」句。《姚氏殘語》又稱蠟梅為寒客。蠟梅花開春前,為百花之先,特別是虎蹄梅,農曆十月即放花,故人稱早梅。蠟梅先花後葉,花與葉不相見,花開之時枝幹枯瘦,故又名干枝梅。蠟梅花開之日多是瑞雪飛揚,欲賞蠟梅,待雪後,踏雪而至,故又名雪梅。又因蠟梅花入冬初放,冬盡而結實伴着冬天,故又名冬梅。

蠟梅主要分布於黃河流域以南地區,各地均有栽培,秦嶺地區及湖北有野生。栽培品種較多,據趙天榜《中國蠟梅》一書所載:蠟梅有4個品種群,12個品種型165個品種。它們中間有純黃色、金黃色、淡黃色、墨黃色、紫黃色,也有銀白色、淡白色、雪白色、黃白色,花蕊有紅、紫、潔白籌。其中最佳者為河南鄢陵縣所產的鄢陵蠟梅,素有「鄢陵蠟梅冠天下」之譽。代表品種有『素心蠟梅』:《鄢陵文獻志》稱『鄢陵素心蠟梅』,其心潔白,濃香馥郁。因其花開時不全張開且張口向下,似「金鐘吊掛」,故又名金鐘梅。

興國寺塔

興國寺塔,位於鄢陵縣城南5公里馬欄鎮,以寺而故名。塔坐北向南,西臨窪地,東臨新建興國寺南牆,南臨大路,北為民房。興國寺塔為磚石結構六角九層樓閣式建築,高27米,由塔基、塔身、塔剎三部分組成。塔基周長20米,高1米,厚寬1米,經加固後寬為3米。塔身每層均裝飾斗拱、椽檐、綬花,塔檐外伸為1米,有門龕6個。鐵質塔剎,塔內中空,原有木棚板,久已無存一層塔身南、北面辟半圓形拱券門。一層南門內築有塔心室,北門內築有台階,由此門登台階可上至第二層南門(龕)出,繞塔檐半周至第二層北門(龕),登台階可上至第三層。可從第三層塔內用雙足登塔壁攀至第七層。塔身外部結構嚴謹,筆直崇秀,為典型的北宋建築。該塔對研究宋代古建築和佛教活動有很好的參考價值。

花都溫泉度假區

花都溫泉度假區位於河南省鄢陵縣陳化店鎮西,占地1036畝,建築面積57792平方米,南依311國道,西鄰京珠高速公路20公里、京廣鐵路25公里,北距新鄭國際機場65公里。

度假區以陳化店鎮豐富優質的礦泉水為依託,度假區的深井礦泉水不僅水溫達到63度以上,且富含多種人體必需的礦物質,其中微量元素鍶和偏硅酸的含量均超過天然礦泉水水質的國際標準,長期飲用和沐浴,具有軟化血管、降低血壓、調節神經等功效,並可預防心腦血管疾病,骨關節病及神經功能紊亂等引起的多種疾病。

區內主要景點有豪華泡湯別墅、大型林中露天湯池群,水上樂園、成人玩具坊、華佗百草園、奇花異卉園、蠟梅園、飲食文化園、茶酒樓、會議中心、獨立式度假別墅等。

花博園

鄢陵國家花木博覽園(鄢陵花博園)建成於2002年9月,占地面積1500畝,整個園區分為博覽會展區、蠟梅文化展示區、生態科普展示區、熱帶植物盆景展示區、休閒度假區、遊樂區、系列景觀區等十三大功能區域。主要區域有主會場、會展中心、熱帶植物盆景展示廳、怡園、名優花木展示區、水生植物展示區、旅遊接待服務區、百年紫薇園、春夏秋冬園、科普示範園以及人工山水系建設等。整個園區共開發建設景點200餘個,綠化種植蘇鐵類、銀杏類、松柏類、紫薇類、花草類、水生花卉等2800個品種。

鄢陵花博園2004年被國家評為全國農業旅遊示範點、2005年被國家旅遊局評定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2009被確定為河南省服務業特色園區。2002年在此舉辦了八屆中原花木交易博覽會暨鄢陵生態旅遊節。

鶴鳴湖風景區

鶴鳴湖風景區位於縣城西北部,規劃用地面積10050畝(6.7平方公里)。建成後,湖面面積3000畝,長壽山占地約400畝,鶴鳴湖廣場占地130畝,花都文化產業園占地290畝。鶴鳴湖水秀劇場位於鶴鳴湖廣場和南側4號島(菊島)中軸線上,展面長度316米、寬度68米、平台面積2萬餘平方米。湖心島取名「福祿島」,與長壽山相對應為「福、祿、壽」的吉祥之意。鶴鳴湖風景區的開發,有效整合鄉村旅遊、河湖水系等旅遊資源,形成多亮點支撐的大旅遊格局。

2018年,鶴鳴湖水利風景區入選國家第十八批水利風景區名單。

歷史名人

庾亮(289年~340年)東晉政治家、文學家。字元規。東晉穎川鄢陵人。歷仕東晉元帝、明帝、成帝三朝。庾亮是東晉玄言派的代表人物。庾亮曾參與討平王敦之亂,為明帝所親信。明帝去世,受遺詔與王導共輔成帝,任中書令,執掌朝政。後歷任平西將軍、豫州刺史、江荊豫三州刺史等職,握重兵。

阮籍(公元210-263年)字嗣宗,《晉書》稱其為「陳留尉氏人」,實為鄢陵縣彭店鄉阮寨村人。阮籍曾為步兵校尉,世稱「阮步兵」,與嵇康齊名,為「竹林七賢」之一。他素懷政治抱負,因與當權的司馬集團有矛盾,為朝廷所不容,便採取避世態度,佯狂處世,退居鄉間,對酒當歌。他平生崇尚竹子的空靈高潔,在阮寨村的自己家中遍種綠竹,邀請詩友,狂飲後賦詩抒志,追求一種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生活情趣。

許由為堯舜之師,他以辭堯禪讓、隱居箕山、掛瓢洗耳而聞名於世,是中國歷史上有文獻記載的第一位隱士,被譽為隱士鼻祖。許由拒絕榮祿、謙讓隱退的高風亮節,對中國隱士文化乃至道家文化的形成產生了重要影響,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精神的一部分。從許由開始形成的隱士之思想、志趣和情懷等,形成了中國知識分子的精神品格。

尹宙,字周南,河南鄢陵人。博通經傳,官至豫州(治在今安徽亳縣)從事。尹宙是東平相的玄孫,會稽太守的曾孫,富波侯相的孫子,守長社令的長子。尹宙歷任郡主簿、督郵、五官椽、功曹、守昆陽令、州辟從事等官職。官場生涯中,尹宙始終不以官職的顯赫卑微為榮辱,以一顆平常之心,履行好自己的職責和義務。漢靈帝熹平六年(177年)四月他因病逝世,終年62歲。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