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搖關帝廟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扶搖關帝廟位於中國福建省漳州市龍文區郭坑鎮扶搖村,九龍江東岸,2009年被列為福建省文物保護單位(附屬文物包括瑤山頂部明代寨堡鎮安寨和山麓13座陶窯遺址等)。
扶搖關帝廟始建於明萬曆二十八年(1600年),清順治十五年(1658年)及光緒十年(1884年)兩次重修。廟背依瑤山,前臨九龍江,坐東北朝西南,占地面積約4200平方米,建築面積452平方米。[1]
漳州市
漳州市(閩南語:Tsiang-tsiu-tshī),簡稱漳,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福建省下轄的地級市,位於福建省南部。市境東北臨廈門市,北接泉州市,西北界龍巖市,西南連廣東省梅州市、潮州市,南濱南海,東隔台灣海峽與台灣南部相望。地處閩東南山地與沿海丘陵平原區,西北有博平嶺橫亘,北部有戴雲山余脈綿延,沿海為漳州平原,是福建省最大平原。九龍江斜貫北部,往東流出廈門港,還有鹿溪、漳江、東溪等沿海諸河。全市總面積12,882.27平方公里,人口505.4328萬,市人民政府駐薌城區。漳州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海峽西岸經濟區城市,廈深、龍廈、鷹廈等鐵路和福廈客運專線交匯於此。
歷史
漳州是歷史文化名城,早於一萬年前就有先民在這片沃土上繁衍生息。秦始皇二十五年(前222年),列入秦中央版圖,屬南海郡(今雲霄縣以南地方)和閩中郡(今雲霄縣以北地方)。漢代,以梁山(今地名)為界,分屬南越的交趾刺史部和閩越的揚州刺史部,延至隋開皇十二年(592年)歸於一統。唐高宗總章二年(669年),閩南發生叛亂,嶺南行軍總管陳政父子奉命平亂。此時,他們率領河南光、申、蔡三州7000多名將士入漳,連同隨軍眷屬,帶來中原文化。唐垂拱二年(686年)建州,迄今已有1300餘年歷史。
唐垂拱二年(686年),陳政之子陳元光疏言:「周官七閩,宜增為八,請建一州,泉、潮間」。陳獲旨得准,在泉州與潮州之間建有漳州,並受命嶺南行軍總管、世守漳州刺史。陳元光又疏部曲許天正、馬仁等幹略,請授司馬等職。陳元光即率眾等在漳州剪除荊棘,營農積穀,奏立行臺,四境遂無枹鼓之聲。
南唐保大四年(946年),董思安任漳州刺史時,因父名章,與「漳」同音,為避諱,改漳州為南州,歷20年,至北宋乾德四年(966年)才復名漳州。
明朝時,漳州之月港已經是閩南大鎮,人貨萃聚。
民國初年,屬汀漳道,後撤道,各縣直屬省轄,又設立行政督察區;1918年-1920年,漳州是陳炯明建立的閩南護法區的政治中心;民國末年,今漳州市大部分地區屬第五行政督察區。
1949年,解放軍占領漳州,1950年成立龍溪專區,後改龍溪地區,為漳州市前身。
1951年,析龍溪縣城關設縣級漳州市。
1960年,龍溪縣與海澄縣合併為龍海縣。
1985年,龍溪地區改設地級漳州市,原縣級漳州市改設薌城區。
1993年,龍海縣改設縣級龍海市。
1996年,析薌城區和龍海市部分區域設龍文區。
2021年2月2日,龍海市、長泰縣撤縣(市)設區行政區劃調整,設龍海區、長泰區。
此外,劃屬漳州市龍海區的東碇島目前為中華民國領有,由金門縣管理。
地理
漳州為福建省最南端的地級市,與廣東省為鄰。漳州西北多山,東南濱海,屬南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平均溫度21℃,年降雨量1500毫米。
漳州地處福建東南。陸域南北長187公里,東西寬127公里,面積12607平方公里,介於北緯23°34′至25°15′、東經116°54′至118°08′之間。東鄰福建省廈門市、東北與福建省泉州市接壤,西北與福建省龍巖市毗鄰,西與廣東省梅州、潮州兩市交界,東南與台灣隔海相望。
博平嶺橫亘於西北,戴雲山餘脈深入北部境內。平和縣的大芹山主峰海拔1544.5米,為全市第一高峰。九龍江全長258公里,為福建第二大河。流域面積14741平方公里,在漳州境內流域面積7586平方公里。此外還有鹿溪、漳江、東溪等主要河流。九龍江中下游平原面積720平方公里,是省內最大平原。
參考文獻
- ↑ 福建省人民政府關於公布第七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名單及保護範圍的通知. 福建省人民政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