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陳政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陳政(616年-677年),字一民,避唐太宗李世民,又字一庶,號素軒光州固始(今河南省固始縣)人,為唐初開闢漳州的一名將領。早期從唐太宗李世民征戰,任左郎將。唐高宗閩南發生蠻僚之亂,他以朝議大夫嶺南行軍總管之位,率軍平定漳州

後其子陳元光任漳州刺史,頗有治績,平蠻之戰陣亡鄉民奉元光為「開漳聖王」。其廟多以陳政配祀,尊為「老太王」、「聖王祖」。

人物經歷

公元669年(唐高宗總章二年),閩中曾鎮府年老乞休,又因泉(治今福州)潮州"蠻僚"嘯亂,唐廷遣戎衛歸德將軍陳政更代(陳政當時在光州固始),晉升陳政為朝議大夫,統嶺南行軍總管事,率府兵自豐州(今泉州)莆田縣南下。此時,福建多為狂鋒獠之地,百事待興。入漳伊始,受盡勞累病苦。陳政所率唐軍來到柳營江畔(今江東)紮營,並打退少數民族武裝,進軍盤陀梁山之下。後來,少數民族首領組織更大規模的狙擊,陳政以眾寡不敵退守九龍山(今九龍嶺),且耕且守。同時,奏請增兵,朝命以陳政之兄陳敏、陳敷帶領光州固始籍五十八姓軍校南下支持。在唐朝初期陳政陳元光家族曾定居於豐州莆田縣南部,今莆田市仙遊縣,當時仙遊縣還沒設立,攻打漳州時,陳政父子並非從北方長途率兵南下,而是直接在泉州及所屬莆田縣一帶招募士兵南下作戰,後來開創漳州。這樣史實的記述,在宋代的仙溪志(今莆田市仙遊縣)中,有陳政與陳元光在當地居住的史料。這一史料證明:陳政父子應為唐朝初期派駐泉州(包括莆田)的駐軍首領,他們來自北方,因此,其部隊的核心應為北方人。

唐垂拱二年(公元686年),陳元光經奏准在泉、潮二州之間設置一州,州治最初設在雲霄縣的西林,因旁有一水叫"漳江",所以叫"漳州"。陳元光入漳作戰,且招且戰,其部下應有不少當地土著。陳元光與蠻僚的矛盾,應當看作是定居農業民眾與遊動不定的蠻僚之間的矛盾,唐代的漳州不過幾千戶人家,這些人,應為唐朝可以控制的農業戶口,在他們之外,尚有不可計數的蠻僚生活於漳州山區。陳元光率領定居農業人口與蠻僚為爭奪漳州控制權進行了長期的戰爭,雙方交戰的最後結果,定居農業民眾控制了漳州沿海一帶,而蠻僚控制了漳州的腹地。所以,對唐代漳州的開發程度,不可估計過高。實際上,直到北宋時期,漳州還是屬於落後的地區。漳州的發展,是在南宋進入第一個高潮,而其具有較大影響,則是在明代才有的。

公元670年(唐咸享元年),陳敏兄弟奉母魏箴與年僅十四歲的陳元光同行,率府兵從光州固始東行南下。至須江縣(今浙江省江山市)地,陳敏陳縛不幸相繼病逝。陳政迎其母,葬二位兄長於漢興(今福建浦城),領眾軍校入閩會合。陳政採納軍咨祭酒丁儒之策,瓦解柳營江西少數民族武裝,教化西北山峒的黎民,圍殲少數頑固之敵於蒲葵關下,打通了南進的道路,於是,進屯梁山外的雲霄鎮。在邊事稍有安息時,便建宅於雲霄火田村居住。他曾經渡雲霄江,指着江水對父老說:"此水如上黨之清漳",因改雲霄江名為漳江,此即後來,以「漳」命州名的來由。

公元677年(唐儀鳳二年)四月,陳政病故於軍中,享年六十二歲。公元1150年(南宋紹興二十年),追封陳政祚昌開佑侯。

陳政墓在福建省漳州 雲霄縣城西3公里處的將軍山麓。

參考文獻

  • 《漳州府志》

相關條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