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縣
金門縣(白話字:kim-mn̂g-kuān,郵政式拼音:Quemoy),包含金門群島的金門島、烈嶼及代管的烏坵等島嶼,(烏坵通行莆仙語)。縣治所在地位於金城鎮。 金門島,位於福建東南九龍江口外,東距臺灣約270公里,西距廈門外港約10公里,距離中國大陸之角嶼僅1.8公里。金門地處東經118度33分,北緯24度44分。
範圍
金門縣全縣有效轄區範圍包括金門本島及烈嶼、大膽、二膽等十二個大小島嶼,總面積約151平方公里。金門本島中部狹窄,東西寬廣,全島東西向約20公里,南北向最寬處在東端約15.5公里,中央狹窄處僅3公里。金門申遺潛力點,如翟山坑道與九宮坑道2處重要戰地遺跡,以及瓊林、水頭、古寧頭、珠山、山後、歐厝、浦邊、後浦頭、碧山、後浦歷史城鎮等10處傳統聚落之核心區面積約7.7平方公里、緩衝區面積約14.8公頃,潛力點總面積約22.5公頃。
人文
依據戶籍登記資料,民國八十四年,金門人口總數為四萬七千三百三十九人;民國一〇四年(二月),總人口數達到十二萬八千四百七十七人(男數六萬四千四百零九人、女數六萬四千零六十八人);而全縣戶數總計為三萬七千七百零一戶。民居住宅,大多屬於閩南傳統建築,以三合院居多,近年由於各項政經建設突飛猛進,新式國宅建築,如雨後春筍般,處處林立可見。
環境
氣候
金門屬亞熱帶海洋性氣候,金門縣總面積為150平方公里,島形中狹,東西端較寬,誠如金錠狀。受到大陸東南地區和中國沿岸寒流影響,冬季乾冷、春季多霧。全年降雨多在四至九月,年平均降雨量約1,000公厘。金門包括大、小金門等十二個島嶼,金門島主峰為太武山。島嶼地形主要是由花崗片麻岩構成的老年期波狀丘陵、紅土臺地及海岸低地所組成。整體外觀為低矮的臺地包圍略微突出於臺地之上的花崗片麻岩丘陵,丘陵地大多涵蓋在金門國家公園的範圍內,島內最古老的地層以花崗片麻岩為主,紅土臺地主要分布在金門本島西半部。除主峰太武山的海拔高度253公尺外,無高山峻嶺,河流短促,海岸曲折。
地理
金門位於九龍江口外,與廈門灣口遙望,距離中華人民共和國實際管轄的角嶼僅1.8公里,離臺灣島有210公里。包括金門本島(大金門)、烈嶼(小金門)、大膽、二膽、獅嶼、猛虎嶼、草嶼、後嶼、東碇島、復興嶼等十二個大小島嶼,總面積151.656平方公里。 另有代管的烏坵鄉二島嶼(大坵與小坵),則地處東經119度28分,北緯24度59分,位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福建省莆田外海。離金門本島相距72海浬,大約位於金門與馬祖中心點。
生態
金門仍保有特殊的生態景觀,尤其水獺與鱟為臺灣所少見。水獺多在夜間出沒於本島的水域地帶,善泳好潛、行動敏捷,為捕魚好手;俗稱「活化石」的鱟為沿海生物,成鱟產卵於高潮帶砂礫中,稚鱟成長於潮間帶,容易因人類的捕撈、污染及棲息帶破壞等干擾而中斷生命,所以鱟的存在最能反映潮間帶的健康,近年因棲息地受到人為干擾,數量漸少,另在金門近海還可發現中華白海豚的蹤跡。
金門島地質單純,若以瓊林--尚義連線為界,可將金門本島分為兩大地質區,東半部明顯露出大量花崗片麻岩,西半部則以紅土層為主。金門本島的東北、東南海岸及烈嶼的東北--東南海岸,都被海水侵蝕而成為海蝕崖或海蝕平台,且露出花崗片麻岩被岩脈侵入的景觀。
金門四面無高山屏障,風力強勁,年均溫約攝氏20.8度,冬季乾冷,春季多霧,年降雨多但年蒸發量達1680公釐以上,使島上出現半乾旱的現象,再加上島上土質以砂土及裸露紅壤土為代表,不宜耕作,故島上農作以耐旱性雜糧為主。
文化
縣花
燕尾雙側線條構成之屋頂為「金字外形」;蝠形圖案之懸魚表和諧安寧;山牆上起伏圖案如「門」之雙屝。閩人喜以富貴貧賤四字形容閩海中之廈門、金門、平潭、東山四島,燕尾屋脊為閩南傳統民居建築中「地位」之表現,其意義適足以表示金門之地位,以圓形線條變化之蓮花外環形如古窗,隱喻金門於濁 世中出淤泥而不染,且令圖案整體凝聚成世人注目之焦點。
縣樹
別名斑芝樹、棉樹,屬本棉科落葉性大喬木,其生性強健,幹有瘤刺,樹幹通直,先生花後生葉,每年三、四月間開橘黃色花,花團錦繡美麗,而且頗具風味,具有抗染之特性。象徵金門民性堅毅,未來發展前途燦爛。
金門戰地文化是全世界從「熱戰」到「冷戰」,以至於邁向目前「和平共處」階段,保存最完整、最佳的示範點,更是全球獨一無二的戰爭文化遺址。德國柏林圍牆只留小段供人憑弔;南北韓38度線處於準戰爭狀態;越南前南、北越鴻溝消滅殆盡;金門對岸的廈門對峙期間設施也已幾無保存。加上金門因戰地管制所保存完整的閩南文化與僑鄉文化,亦為金門與世界文明相互交流影響存續的多元文化,更是獨步全球的優勢。
金門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及歷史發展留下豐富的古蹟文物、傳統聚落、戰地文化及自然資源,該區在1992年解除戰地政務後,便著手研擬規劃國家公園之構想,並於1995年10月18日正式成立金門國家公園[1] ,是臺灣首座以維護歷史文化資產、戰地文化為主,並兼具自然生態保育功能的國家公園。
金門作為保障國家安全之第一道防線,長期的戰備使金門島上處處是防禦工事,從鄭成功的「反清復明」到蔣介石的「反共復國」,一次次的戰火洗禮,皆在此地留下深深的歷史痕跡;冷戰時期,作為民主世界與共產政權的最前哨,金門實有其重要的歷史意義。
「金門」古稱浯洲,又名仙洲,別有浯江、浯島、滄海、滄浯諸稱。「金門」得名始於明洪武20年,明太祖朱元璋令江夏侯周德興經略福建沿海,共設五衛十二所,金門守禦千戶所為十二所之一。因金門固守福建東南海口,內捍漳、廈,外製臺、澎,取「固若金湯,雄鎮海門」之意而得名「金門」。
金門居民大都是由中原渡江南下福建,其後再由福建輾轉來到金門,來此之居民大約有六種來源: 一、是五胡亂華,晉人避禍屯墾於此。 二、是唐朝陳淵於此牧馬墾荒闢地。 三、是宋泉州世家渡海來此開發。 四、是元朝來此築場曬鹽者的後裔。 五、是明清屯守海疆重鎮的軍眷子孫。 六、是鄰近漁農商賈之民渡海謀生而定居於此。
自西元4世紀東晉時代起,金門即有中原人士避禍屯墾於此,由於開發甚早,所以歷史文化淵遠流長,加上歷代文風鼎盛,產生豐富的科舉進士文化風貌;也因移民多來自漳、泉兩州,民居建築與風土民情仍多沿襲閩南古風。40年的軍事管制使金門都市化腳步遲緩,而得以保有豐富的人文史蹟。
傳統閩南式建築是金門國家公園內最豐富的文化資產,在歐厝、珠山、水頭、瓊林、山後、南山和北山等具代表性的聚落中,大部分仍維持漳、泉樣式的傳統閩南式建築,不論是磚石材料的運用,建築裝飾的表現,或是平面的佈局皆變化多端,均具有因地制宜的巧思與美感,充分展現出過去匠師們的高妙技藝,深具獨特的地方風格與豐沛的藝術生命力。
史紀
漢族人對金門的開發依據可考的史料始於晉代。根據清代《金門志》的記載,晉代共有蘇、陳、吳、蔡、呂、顏六姓家族五胡亂華期間不甘受外族統治躲避戰禍紛紛南遷,成為最早移居到金門的人民。
貞元十九年(803年),唐代朝廷在泉州設置五個牧馬場,浯洲為其中之一,陳淵任牧馬監, 閩觀察使柳冕,在烈嶼島上紅石山上設有牧馬寨做為牧馬之用,此為金門島上設置行政機構之始。十二姓隨陳淵入島開墾,陳淵因此而被尊為「開浯恩主」。
金門(舊稱浯洲)因產鹽, 在宋元兩代烈嶼島上就已設鹽場。歷經五代閩王王審知及元明清等朝開發後,造就金門東半島上之金沙灣周圍鹽埕林立,元朝統治時(1343年-1368年),中央為求實質統治,遂於浯洲鳳翔里十七都後學村(今沙美),設置浯洲鹽場司官職從七品官。
洪武二十年(1387年),明太祖朱元璋令江夏侯周德興經略福建沿海,共設五衛十二所。金門守禦千戶所為十二所之一,明兵部稱呼金門是「金門所」,下轄峰上、官澳、田浦、陳坑四個巡檢司,後又增設烈嶼巡檢司。因金門固守福建東南海口,取「固若金湯,雄鎮海門」之意而得名金門。
明朝末年,鄭芝龍稱雄閩臺海域,以金門、廈門為基地,樹旗招兵,後接受明朝招撫,1633年明朝鄭芝龍與海盜劉香、荷蘭東印度公司聯軍在金門料羅灣爆發海戰史稱崇禎明荷海戰,1645年(清順治2年)鄭芝龍降清後,先派其弟鄭鴻逵屯金門。不久,金、廈為擁護魯王朱以海的鄭聯、鄭彩兄弟所據。 南明鄭成功於1646年在烈嶼島上吳山會文武群臣,曾派林習山駐守烈嶼,以此島做為「反清復明」根據地1650年(順治7年;南明永曆4年),鄭成功驅逐鄭氏兄弟,金廈成為其抗清基地之一。 不久明鄭又重返金、廈兩島,至康熙平臺後,金門航運地位逐漸為廈門所奪。清代中後期,因生活困難,金門人相率下南洋或東渡日本,成為海外僑民。
1651年8月,南明魯王朱以海從舟山逃往金門,並於1662年11月病故於金門,死後安葬在金門城東之青山岩,為魯王墓。 1663年(康熙2年;永曆17年)11月,耿繼茂、李率泰督清軍及明鄭降兵攻取金門和廈門,明鄭周全斌部不敵而退至東山。清軍登陸兩島後,男女被擄掠一空,最後墮其城、焚其屋,棄其地而回。 永曆十八年(1664年)清軍攻佔金門後,曾採取遷界措施,強制居民遷至海岸綫30華里外,島上人煙無存。永曆二十八年(1674年)至三十三年(1679年),鄭氏復佔金門,並以此作爲對中國大陸進行軍事行動的前進基地。永曆三十四年(1680年)清軍二度攻佔金門,明鄭投降,金、廈遂為清朝所有。 永曆三十七年(1683年)清軍攻佔臺灣後實施復界,因遷界離開的居民陸續返回原籍。清代時為防倭寇,立塞置汛。
光緒二十一年七月,德國兵艦三艘泊後浦港(今金城),有德人上岸測量,並於山上插旂,島民懼,紛紛遷徙,九月兵艦去,始知德國本欲租借金門開為商埠。因金門四面受風,開港不便,故改租青島。
中華民國時期
民國元年(1912年)4月18日廈門軍政府參事會派代表向福建都督府請願獲准,廈門與金門一同從同安縣獨立為「思明縣」,但該年9月18日思明縣便升格為「思明府」,直到民國2年(1913年)3月30日又廢府改回「思明縣」[6]。民國3年(1914年)福建巡按使許世英咨陳內政部,派左樹燮為金門籌辦設治委員,於同年7月奉准後將金門地區(大、小金門與大、小嶝等島)從思明縣獨立出來設置金門縣(歸廈門道管轄,乃二等縣治)[6]。金門縣於民國4年(1915年)4月9日奉批令成立縣治,設縣知事,改縣丞署為縣公署。金門縣轄境包括大、小金門,大、小嶝島及周邊島嶼;分為六都、十保、一百六十六鄉。[7]民國22年(1933年)閩變發生後一度由中華共和國所據,劃為泉海省。1935年改為4區32聯保,民國25年(1936年)重新整編為3區12聯保。民國26年(1937年)抗日戰爭時期日軍佔領金門,金門縣政府遷至大嶝鄉上租借民房辦公。民國34年(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中華民國收復金門,設二鎮四鄉;民國35年(1946年)變更為二鎮二鄉。
民國37年(1948年)12月10日,中華民國政府發布全國戒嚴令,從此金門縣進入戒嚴。民國38年(1949年)年初,改為金城、沙美、烈嶼、大嶝四區區公所,8月17日,福州被解放軍佔領,福建省政府隨著國軍從福州市遷治金門,金門乃成為福建省省會所在地。同年10月,解放軍進佔福建沿海,中華民國國軍自嶝島群島(大嶝、小嶝)撤退,古寧頭戰役爆發,金門全境進入「軍管時期」,同年11月古寧頭戰役結束後,金門縣政府建制被撤銷,中華民國國軍將金門全境劃分為金東、金西、烈嶼三個軍管區,各設民政處管轄地方行政,下轄城廂區、金城區、金盤區、滄湖區、碧湖區、金沙區、烈嶼區、古寧區、瓊浦區等九個區公所。民國39年(1950年)3月,金東、金西、烈嶼三個軍管區的民政處合併為「金門軍管區行政公署」。民國40年(1951年)7月分設金城、金寧、金湖、金沙、烈嶼五個行政區。同年12月增設金山行政區。
民國42年(1953年)2月結束軍管制度,改實施軍政一元化的戰地政務體制,金門縣政府恢復建制,原金門軍管區行政公署各行政區改為鄉鎮,成立三鎮三鄉,但地方行政的決策與指揮監督由金門防衛司令部下設「政務委員會」負責,以軍領政。民國43年(1954年)6月莆田縣烏坵地區設鄉,指定暫由金門縣代管,此時金門縣共轄有金城鎮、金沙鎮、金寧鄉、金湖鄉、金山鄉、烈嶼鄉、烏坵鄉等二鎮五鄉。民國48年(1959年)增設金瓊鄉,並改金湖為鎮。民國54年(1965年)9月撤置金山鄉及金瓊鄉。
民國45年(1956年)7月,因為金馬地區實施戰地軍政指揮,福建省政府虛級化並遷至臺灣省臺北縣新店鎮(今新北市新店區)辦公。
民國47年(1958年)8月23日-10月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聲稱「聲援中東人民的反侵略鬥爭」,於金門爆發八二三砲戰。民國68年(1979年),美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中國大陸發表《停止砲擊大、小金門等島嶼的聲明》,歷時21年的金門砲戰正式劃上句號。
金門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西元14世紀末,明朝為抵禦倭寇海盜侵擾,於此地築城設寨,命名為「金門城」,後習稱「金門」。 1949年,中國大陸淪陷後,中國共產黨軍隊企圖佔領金門諸島以進攻臺澎,同年10月25日凌晨,共軍登陸古寧頭一帶,我軍與之奮戰二日終至迅速退敵,史稱「古寧頭大戰」。1958年8月23日共軍又對金門發動猛烈砲擊,戰火持續44天,落彈近百萬發,史稱「八二三砲戰」。此後二十年間每逢單日仍對金門發射砲宣彈及零星之擾亂性射擊,直至1979年中美斷交後,方停止砲擊。
中華民國國軍自1949年10月撤出金門縣大嶝郷後,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曾於1955年在大嶝郷設立金門縣人民政府,1970年12月併入同安縣(今廈門市翔安區大嶝街道),金門縣人民政府撤銷。
民國76年(1987年)3月7日至8日,烈嶼鄉東崗漁蚵港外灘岸發生濫殺越南難民的三七事件(東崗慘案)。
民國80年(1991年)5月1日,《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被廢除,同一天,金門縣因為仍屬戰地,進入臨時戒嚴。
民國81年(1992年)11月7日,隨著兩岸關係趨向和緩,加上各界力促金馬解嚴[2] ,國防部宣布金門縣解除戒嚴,正式結束長達四十三年之久的戒嚴與實施三十六年的戰地政務實驗。
民國84年(1995年)10月18日,成立「金門國家公園」,是中華民國第六座國家公園,是首座位於金馬的國家公園,也是首座以維護歷史文化資產、戰役紀念為主,並兼具自然資源的國家公園。
民國85年(1996年)1月15日,福建省政府遷回金門縣辦公,但省政府維持原精簡化之編制。
民國90年(2001年)2月3日,啟動金門-廈門航海線,開始「小三通」。
民國102年(2013年)5月23日,金門縣政府委託美國Aecom公司與日月辰工程顧問公司規劃「金門概念性總體規劃案」[3] ,預計花費近兩年時間完成。
民國38年政府退守台灣,以金門作為反共的第一要塞,其中與中共發生了幾次戰爭,列於以下: 古寧頭大捷--民國38年10月28日 大二膽戰役--民國39年 7月26日 九三砲戰 --民國43年 9月 3日 八二三砲戰--民國47年 8月23日
縣治沿革
金門自古屬福建同安所轄,民國四十二年結束軍管制度,恢復縣治,成立縣政府。民國八十一年,動員戡亂時期的宣告終止,金門回歸民主憲政,邁向實施地方自治時代。
行政區位
金門縣轄內包含金門本島(大金門)、烈嶼(小金門)以及大膽、二膽、獅嶼、猛虎嶼、草嶼、後嶼、東碇島、復興嶼等十二個大小島嶼,總面積約150平方公里,本島島形中狹,東西端較寬,圖1為金門縣各鄉鎮人口密度分級圖,其中又以金城鎮人口密度為最高,金寧鄉次之(2018年資料)。 金城鎮為早期金門與廈門地區商業活動最熱鬧的地區,不少歷史文人曾居住此地,如唐朝牧馬侯陳淵、南宋朱熹大學士、延平郡王鄭成功等。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總兵陳龍移駐後浦,逐漸發展成金門軍政、經濟中心,包括金門鎮總兵署、浯江書院紛紛設立,地方官員及鄉紳亦捐資修築海堤、城隍廟、奎閣等,地方經濟也蓬勃發展,構成今日城區的主要區域。
漁業
金門四面環海,漁業發展以近海漁撈及淺海養殖為主,內陸養殖為輔。目前闢有專用漁港三處,分別為新湖、羅厝及復國墩漁港。 金門為海島,屬小型島嶼的生態體系。因金門開發得早,且經多次戰爭,大型野生動物資源較少,但有瀕臨絕種之保育類哺乳動物-水獺。另有屬古老的活化石「鱟」及「文昌魚」,十分珍貴。 金門位於歐亞大陸邊緣,且是候鳥遷徙的中繼站,故鳥種最為多樣,每年秋冬大批候鳥到此渡冬,形成特殊的景觀。
礦產
本縣的礦產計有磁土與花崗石。金門磁土因礦源有限,且嚴重破壞生態景觀,已停止開採,並進行廢棄礦區景觀復原工作。金門縣陶瓷廠為全國唯一的官窯,以生產仿古青花、彩繪陶瓷藝品及結晶釉為主,產品精緻價廉。
工商
金門工商業發展,因受環境主、客觀因素影響,民間並無大型企業出現,主要市集為金城、山外、沙美及東林。金門縣府所轄金門酒廠,產製金門高粱酒系列,香醇甘冽,遠近馳名,金酒之收入長期以來是金門經濟發展之生命線,每年為縣政建設籌措巨額資金。
交通
金門公路密度,堪稱世界第一,路網如織,四通八達,且大多是瀝青路或水泥高級路面,路道兩旁濃蔭夾道,蔚為奇觀,是金門之一大特色。台金交通,空中有遠東、復興、立榮、華信各家航空航線,海上則有小三通客船及各級貨輪,運輸尚稱便捷。至若郵電通訊之發展,亦與台灣同步。 金門縣公路總長度為三十六萬九千餘公尺,密度為全國之冠。空中交通方面,由復興、立榮等航空公司提供台金兩地旅客輸運服務。電信方面,民國八十年電信光纖海底電纜佈放完竣。在海運港埠方面,料羅港為金門唯一的商港,現有航行台金之客貨輪共有卅餘艘,分別行駛於金門台灣之間。
節慶
四月十二迎城隍,每年農曆四月十二日,為慶祝浯島邑主城隍遷治紀念,信徒舉行遶境巡安活動,這天各式陣頭、神輿、彩旗、及隨香信眾隊伍蜿蜒數公里,將萬人空巷的金城街道渲染得熱鬧滾滾;繞境習俗至今已舉行三百二十二年,為金門最具地方特色的宗廟慶典活動。
特色
金城鎮位於金門本島西部,隔海與烈嶼島、廈門島相對。開發很早,自古就是對外出入的門戶。明朝時金門所城即在轄內的舊金城,清時總兵的官衙亦設在轄內的後浦(金城),鄭成功也曾在後浦練兵。昔時居民遠赴南洋經商亦都從此處的渡口啟航,現在,金門縣政府也設立在此。由於歷史較久,金城鎮古蹟處處,是個文化色彩濃郁的地區。
民國以後,模範街及吧剎以及不少南洋僑匯的洋樓興築起來,更增添後浦城區的特色,經歷史更迭替換,但大致維持原貌,古意盎然的金城鎮磚瓦巷弄、古厝洋樓,古樸的金城鎮已成為遊客懷舊思古的所在地。
金城轄區面積21.7080平方公里,民風純樸。鎮內主要觀光景點有莒光樓、伯玉亭、延平邵王祠、吳稚暉亭、舊金城明遺老街、金門酒廠、古崗樓等..景色宜人,古色古香的閩南式建築群及其他風景名勝尤具特色,翟山坑道係已開放為參觀點,其他下坑道設施,是金門極為特殊工程浩大的觀光景點。
金城鎮與其他鄉鎮最大之不同,在於新、舊金城所形塑之城市古蹟為主要形象;除歐厝傳統建築及部分洋樓指定為保存區外,各項古城遺址、發展遺跡等有關傳統文化保存課題,為未來努力之重點,尤以古崗地區之傳統遺址多處尚待古蹟認定及後續活化計劃。現今莒光湖畔老人休閒之房舍增建成立胡璉將軍紀念館,以增金城旅遊景點。
金城地下坑道[4] 建造於民國70年,是金門戰地政務時期,因應民防自衛需要而構築的地下防禦工事。主體高2公尺、寬1.2公尺,總長度約2,122公尺。對現代人而言,坑道或許只是一項新奇的旅遊經驗,但對曾經參與戰役、度過艱辛歲月的金門鄉親、國軍官兵,無疑地是相當深刻的人生記憶;特別是金門坑道眾多,甚而和民宅、居民生活合為一體,是國、共對峙,以及戰地政務時期保命的「護身符」,留存至今乃成為相當珍貴的觀光資產。
金城古稱後浦,是金門人口最密集的城鎮,也是政治與經濟中心,在唐宋時期即頗具規模,更在2012年獲選為「台灣十大觀光小城」。金城鎮城中留下許多史蹟,可窺見閩南、僑鄉文化留下的蹤影,而莒光路一帶頗為密集,如靈濟古寺於唐代即已創建,一旁的邱良功母節孝坊雄偉富麗;還有清代總兵署及奎閣、珠浦北路上的浯江書院、日本大正風格的模範街等古蹟可造訪。
景點
金城鎮位於大金門的西南方,是金門縣政府及福建省政府所在地,金城鎮的後浦更是全金門最熱鬧之處。
金城老街
自唐宋時期就已頗具規模,清康熙年間更成為主要的中心,珍貴的古蹟、懷舊的建築、老舊店面、店門口陳列砲彈的製刀老舖…等,保存最為純樸單純的原始風貌。另有廣東粥、蚵嗲、蚵仔麵線及肉羹…等多樣美食小吃,老街內設有許多金門特產店鋪,欲採購金門特產的民眾也可到此購買。
金城車站
金門的大眾交通運輸主要以公車為主,以山外、金城兩個車站做為重要的交通樞紐,公車大都以此兩站為終點接駁。到訪金門的旅客也能選擇搭乘公車遊覽名勝,台灣好行在金門分成四個路線,分別是A線-水頭翟山線、B線-古寧頭戰場線、C線-獅山民俗村線、D線-榕園太湖線,其中金城車站是A線、B線的轉運中心,山外車站則是C線與D線的轉運中心。
莒光樓
建於民國41年(西元1952年),位在金門縣金城鎮,為了表彰在金門歷次戰役中英勇官兵之事蹟而建立。 莒光樓是一棟仿古宮殿式的建築,其樓之外貌曾被採用於中華民國郵票之上,因而揚名國際,吸引不少外來遊客,有莒光湖之景色亦是優美,湖畔有設遊客服務中心,提供遊客詢問觀光問題。
金門鎮總兵署
清金門鎮總兵署所在地原為「叢青軒」,相傳是明萬曆辛丑年(西元1601)進士許獬讀書的地方,康熙年間,總兵陳龍考量舊金門城經歷明末多次兵禍,而後浦人丁興旺,於是將總兵署遷建於此,多次改建後成為現在規模,直到1915年金門設縣,總兵署仍為最高行政中心,歷經金門縣公署、金門縣政府、行政公署、金門防衛部…等等,是金門經典的觀光景點,也是縣定古蹟之一〪
邱良功母節孝坊
位於金門縣金城鎮內,建於清朝嘉慶17年(西元1812年),牌坊採用上的石材砌成,雕工精細,為台閩地區最完整且壯觀的一座節孝坊。此牌坊是為了要表揚浙江總督邱良功其守節28年的寡母,含辛茹苦的教育邱良功之事蹟,目前被列為國家一級古蹟。
陳景蘭洋樓
陳景蘭洋樓位於成功(舊稱陳坑,更久已前稱尚卿)。與許多早年金門人的故事一樣,陳坑人陳景蘭曾下南洋,到新加坡的「協成號 」擔任簿記一職。之後又轉往印尼勿里洞島(Belitung)創辦「南金號 」九八行而經商有成。鑑於陳坑沒有私塾,小漁村從沒出過進士與舉人,他回到故鄉於1917年興辦尚卿小學,即為眼前這棟漂亮的白色大洋樓。二戰爆發後他遠避新加坡,尚卿小學被日軍佔據成了指揮所和醫院。等到國共戰爭時,又成了國軍觀測所,之後再轉為陸軍第五十三醫院。在金門解除戰地任務前,它最後一個身分是金門官兵休假中心,這實在有強佔民產的味道。現在,終於得到陳景蘭長孫陳鼎新的同意,將洋樓借給金門政府20年,將已成斷垣殘壁的洋樓整修開放參觀。
黃天露宅
建於民國19年,位於十八之樑東側,為黃天露於民國初年下印尼經商,成功致富後返鄉,聘請同安工匠興建而成,歷時二年完工,建築裝飾細緻華麗,洋樓型式的疊樓建築、建築正面及前廳牆上的日本彩釉面磚、鯉魚狀排水孔…等,色彩艷麗,皆可見其建築工藝的細緻作工。
南門傳統建築群
於2011年通過金門文化局審議,正式登陸於金門歷史建築名錄,僑匯式的閩南建築,屬小規模聚落,包含有隘門內的三蓋廊、一落四櫸頭、二落大厝等四棟傳統建築,建築技術相當水平,保存情況良好,為陳清白於巴里島經商致富後回鄉所蓋。
石雕公園
園區內設有小橋、流水,並放置許多藝術名家利用悟島特有的花崗岩所創作而成的大型雕塑藝品,以斯土、鋒、歷史軌跡三大主題呈現金門特色。區內設有伯玉亭,為紀念胡璉將軍所設,四周的進士牆、博士壁刻有金門古往至今金榜先賢和博士名單。
翟山坑道
位於金門縣古崗村古崗湖東南方,全長有101公尺、寬約6公尺、高約3.5公尺,水道呈A字形。是民國五十年為了因應戰爭的所需而開挖,全程由人工開鑿,共耗時五年才完成,戰爭期間提供登陸小艇搶灘運送補給用,坑內還設置有停靠碼頭。民國87年7月正式開放,並成立翟山坑道管理站。
將軍第
建於清朝時期,為浙江溫州鎮總兵–盧成金的宅第。盧成金從小家貧,原是福建人,後來隨父親遷居至金門,年約二十歲時便決定棄文從武,投金門鎮任標兵,緝捕海道呂建奇功,獲得賞識,官至溫州鎮總兵三年後才告老還鄉。 將軍第內保有盧成金的戰袍、武器,以及本人與夫人的半身畫像,最特別的是神龕上方屋樑懸掛了一個牌匾,上有「皇恩誥命」,可見盧成金的戰功顯赫,宅第建築本身是典型的三合院,是金門地區保存較為完整的建築,因此被列為金門縣立古蹟。
葉華成故居(金門高粱酒史館)
金門高粱鼻祖–葉華成先生,因為戰爭讓他無法回到新加坡,便開始在金門落地生根嘗試釀酒生意,不料原先購買的白米原料受到海水浸泡,血本無虧,無奈之下改用高粱製酒,拜訪許多製酒師傅與請教北方軍人的意見,終於成功製出第一瓶金門高粱酒。 葉華成於民國39年創立了「金城酒廠」,位於現今酒廠右側「金門城51號」的古厝內,大大風靡了軍方與民間,當時擔任金門防衛司令官的胡璉將軍一喝驚為天人,便在金城酒廠原址開辦軍方管轄的「九龍江酒廠」,也就是現在金門酒廠的前身,強迫葉華成先生從老闆變成為國家工作的員工,後來因為諸多壓力,三年後葉華成先生離開一手創立的九龍江酒廠。
金門酒廠
金門高粱酒是享譽國際的熱門名產,清澈如白水的高粱酒滋味醇厚濃郁,採用金門甘甜的水質與特殊的氣候條件製成,獨特的風味是許多老饕的最愛。酒廠聞名已久,幾乎所有遊客到金門都必到此處一遊;酒廠內提供有導覽服務,遊客可以藉此了解製酒過程,更有販賣酒品及品酒,送禮自用皆相宜。
風獅爺文物坊
位於水頭42號洋樓內,是一棟中西合璧式的建築,洋樓正面有著斗大的「紫雲衍派」匾額,為黃氏堂號。水頭42號洋樓是由黃永遷、黃永鑿兄弟自印尼經商致富後,匯錢回來將原本的閩南二落大厝,改建為座北朝南,鋼筋混凝土建造的二層洋樓,是水頭村裡最大的洋樓。
風獅爺的典故
風獅爺自明、清兩代以來具有三、四百年以上的歷史是金門最具特色的人文景觀。由於金門地處孤懸海中,在明鄭大肆伐木造船,使得金門從綠野扶疏變為寸草不生的「風沙島」,以往金門冬天風害最為嚴重,生活極為艱苦,島民為求安居,乃在村落路口處,豎立風獅爺,用以鎮風制煞,阻風沙護衛鄉土。設立風獅爺之時,必先由乩童作法選定方位,宰殺白公雞,並將雞和血一起埋入士內,再將風獅爺豎立其上,吸取白公雞之血氣,才能產生靈氣,以保護金門不受風沙之苦。而金門人民為感謝風獅爺使他們可以免於風沙之苦,定每年的農曆八月十五日為風獅爺的生日,村民在這一天會為風獅爺披下紅巾,並將糕果、湯圓等貢品塞在其嘴裡,稱為「塞虎口」。
金門貢糖
相傳係明代閩南御膳貢品,招祥迎春、年節納貢、為品茗茶點之極品,後隨廈門製餅師傅傳人金門,並廣被一漢餅店所產製 。
參考文獻
- 移至 ↑ [1],華人百科,
- 移至 ↑ 說明金馬解嚴25週年悲情故事說不完,中評鏡頭, 2017-11-08
- 移至 ↑ 總體規劃 金門成國際自由市,台灣英文新聞,2013-05-23
- 移至 ↑ 金城坑道將轉為觀光坑道,金門日報,2006-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