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家墩古文化遺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戚家墩古文化遺址,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上海市金山區石化街道臨潮三村海濱海塘內外。是一個古文化遺址、上海市文物保護單位[1]。
簡介
分布於杭州灣東北部金山區山陽鎮戚家墩村防汛海塘內外兩側,紀念碑位於金山縣臨潮三村旁臨潮街105號(教工之家旁)。最初發現於1935年,1962年2月、1964年5月先後進行考古發掘。遺址上層屬西漢時期文化,下層則以幾何印紋硬陶和釉陶為特徵的春秋戰國文化。遺址發掘灰坑4座,古井2口,發掘墓葬8座。在出土文物中,有陶器與釉陶,其中幾何印紋陶占39.9%,泥質陶占39.5%,夾砂陶占12.5%,釉陶占8.1%.器形有炊器,如鼎、鬲,釜、甑;飲食器,如碗、杯、豆、盤;盛貯器,如壇、罐、瓮、盆、缽、盒等。此外,還有西漢的陶器、銅鏡、五銖錢、鐵器、漆器、石器等文物出土。
發掘歷史
戚家墩古文化遺址民國24年(1935年)發現。村西原校場大隊辦公室的東側及周公墩一帶,還有與遺址同期的墓葬。民國37年,上海市立博物館曾作小規模探掘。由于海灘上的一片遺址長期受海浪沖刷,大批古代的陶、瓷、銅、鐵器暴露在灘面上,1962年公布為上海市文物保護地點。1963年和1964年市文物保管委員會先後兩次清理髮掘,發掘面積140平方米。發現地下古文化有二層堆積,上層屬西漢時代,清理水井1口,墓葬3座[2];下層為春秋戰國時代,清理戰國墓葬5座。
遺留建築
西漢的水井,用繩紋陶井圈壘成,尚殘存9圈半,深1.98米,井內充滿淤土,在上部淤土中發現西漢時代的繩紋筒瓦數塊、鹿角1支以及瓜子、核桃和杏梅核等;在下部有鐵釜2件、灰陶圜底罐2件、繩紋板瓦與筒瓦碎片多塊以及一些窗格紋、米字紋、米篩紋等印紋硬陶片,其中1件灰陶圜底罐,頸部還殘留一條粗約0.3厘米的細棕繩,是汲取井水時掉落井底的。古井由九節井圈壘成,每節井圈上都有若干個小孔,據說是為了讓海水、雨水緩緩滲入,逐漸變清澈,西漢墓都是土坑豎穴墓,有2座是單人葬,1座是合葬墓。合葬墓,墓坑長3米、寬1.70米、深0.5米,槨與棺能找出痕跡,但已朽爛不堪。棺內人骨架皆頭向西南,仰身直肢,隨葬品共12件。北面一棺人頭骨口內置石琀1件,耳部各有石耳塞1件,左側置帶形鈕銅鏡1件,銅鏡周圍有絲織物和朽木的痕跡,原來是用絲織物包裹後放在1個圓盒內;人骨架腹部有五銖錢1串14枚;在棺外槨室中還有雙耳陶罐1件、已朽蝕不明器形的漆器2件、鐵器1件,以及一些五銖錢。南面1棺人骨架右臂處放置鐵矛1件,矛的銎內還殘留朽木,腹部亦放置五銖錢1串12枚。
出土器物
戰國墓發掘時未見墓坑棺木和人骨等痕跡,僅見一堆隨葬器物。2號墓內有陶器54件,按東西向排成7列,每列以3件方格紋的印紋硬陶壇為主,每件壇的口部或其一側各置黑衣灰陶盆1件。在一壇內還發現蓮子1枚。在這批壇旁還有細方格紋硬陶腰鼓形罐10件、泥質灰陶罐2件、甗1件、夾砂紅陶乳丁足鼎1件、釜2件。
在遺址或墓葬中出土的其他春秋戰國時代器物,尚有細方格紋乳丁足S形把硬陶罐,頂部作卷尾形、底部平口,拍印繩紋的陶支座,帶流刻直條紋的原始瓷匜,直筒形腹、內底有深旋紋的原始瓷盅,口部微斂,弧形腹平底的原始瓷碗,以及大量拍印繩紋、席紋、斜線方格紋、圈點紋、方格紋、米篩紋和米字紋的印紋硬陶片,這類春秋戰國時代的器物,在考古學上已被稱為吳越文化戚家墩類型。
此外,在這片灘地的西側,尚有一處已被完全沖毀的遺址,地上採拾到石器刀、鐮、鏟、鏃以及拍印折線紋、回字紋、雲雷紋的瓿罐等陶器殘片,其年代可到西周。
視頻
戚家墩古文化遺址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文史博覽】尋找「戚家墩」——上海地區最早發現的古文化遺址 ,搜狐,2018-11-21
- ↑ 上海市金山區古文化遺址 ,道客巴巴 , 2013-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