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1],是中國古代的一種炊器,用於燒煮加熱。陶鬲出現於新石器時代晚期,青銅鬲流行於商代至春秋時期。至戰國晚期,隨着灶台的普及,逐漸被釜取代。

鬲可以與甑配套構成,形成類似與蒸鍋的炊具,鬲在下盛水,甑在上盛食物,通過加熱鬲下部使水沸騰產生蒸汽將甑中的食物蒸熟。

甲骨文的鬲就是一個圓的,鼎和鬲二者是不同的,鼎是四足方形,鬲是三足圓形。

鬲在古時主要是陶器,這也是鼎和鬲材質上的不同。

另外鼎和鬲還有一個構造上的區別[2]的四足是實的,而鬲的三足是空的,這種設計主要是為了提高鍋的加熱效率。

空足煮水的效率提高了很多。後來鼎與鬲混用,但四個腿有一個弱點,四點一個平面並不容易掌握,而三個腿就容易多了。

於是陶鬲也好、銅鬲也好,後多為三足,銅鬲流行於商代至春秋時期。後來的歷史中,人們就有了「三足鼎立」的成語。

形態特徵

從上到下,鬲可由如下幾部分組成:

耳:有些鬲無耳;依據不同的對稱性,兩耳和三足可成四點配列式或五點配列式。

口:多數鬲口沿外傾,稱為侈口;口上可以有,稱為立耳;少數鬲口上還有蓋。

:頸內束。

肩:肩上可以有耳,稱為附耳。

腹:商代早期的鬲多為袋形腹,商代晚期以後袋形腹逐漸蛻化。

襠:

足:足有袋足、錐足、柱足等分別。

陶鬲

陶鬲於新石器時代晚期出現,直到商周時期還十分盛行,其形狀多為侈口、圓腹、三個袋狀足,有的頸部有雙耳,使用時,在三個袋狀足下直接燃火煮食。

一般來說,腿長襠深的陶鬲年代都早,可以直接支在地上,便於填柴引火。後來,隨着灶台的廣泛使用,陶鬲的腿的功能逐漸淡化,遂成為鍋釜。

鬲有實用器與明器之分。實用多為夾砂陶,胎質堅硬器壁較厚;明器則多為泥質陶,火候較低,胎質疏鬆,表面打磨得很光滑,有的還用紅、白二種顏色繪出各種紋飾。

陶鬲和商代早期的鬲都有袋形腹,用於燒煮加熱可以獲得更好的效果;商代晚期以後袋形腹逐漸蛻化,且表面常有華麗紋飾,此時鬲不宜於火煮,當為盛食物的器皿。

西周中後期,鬲盛行,常成組隨葬,且一組銅鬲的大小、形制、銘文大體相同。春秋戰國時期,銅鬲常以偶數組合(二、四器)與列鼎(五器)一同隨葬。戰國晚期以後,銅鬲逐漸消失。西周時期還有方鬲[3]

典型陶鬲

龍山文化陶鬲,製作更加精美,普遍採用輪制技術,陶質細膩,胎壁薄如蛋殼,黑色光亮。

客省莊文化黑陶單耳鬲,造型與裝飾具有強烈地域風格,頸部的光潔反襯布滿足部的粗繩紋,讓人感受到濃郁的西部豪放情懷。

二里頭文化陶鬲,這一時期陶鬲開始成為主要生活炊器,其形制變為斂口、卷沿、深腹圓鼓,袋狀足,且以泥制灰陶為主,燒成火候較低,所以極易破碎。

七里莊三期文化陶鬲,花邊鬲,器形大,頸部直而高,花邊在頸部,花邊類型多樣,具有明顯地域特色。

春秋戰國西部戎人陶鬲,陝甘地區新石器時代的陶鬲流行帶環形耳的作風,與中原陶鬲有着不同的文化淵源。

沙井文化陶鬲,鬲形器在沙井文化中大量存在,圖中所示陶鬲為金川區三角城遺址出土遺物。夾沙紅陶。直口、平沿,矮襠、乳狀袋足,有實足跟。肩、腹間置單杯耳和一對雞冠狀雙鋬,耳和雙鋬之間以花邊鋸齒狀泥條聯繫。泥條下和袋足上有不規整的刻劃紋。袋足及襠之間貼塑有若干泥片,袋足間有煙炱。口徑11.5、通高14.5厘米。

視頻

鬲 相關視頻

您知道鬲是什麼嗎?鬲又是流行於何時?
走進德州市博物館——灰陶鬲

參考文獻

  1. 鬲來,咱們認識一下! ,搜狐,2018-05-31
  2. 鬲甗簋簠:一場生僻字的較量,騰訊, 2019-08-18
  3. 這個叫鬲(lì)是西周時期做飯用的,中國徐州網, 2009-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