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陶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紅陶出現於新石器時代早期。紅陶是在氧化性氣氛的窯中,以950℃燒制。
仙人洞遺址
江西萬年縣仙人洞、吊桶環遺址發現的圓底罐,其年代據放射性碳素測試為公元前6875±240年,為夾砂紅陶,外表有繩紋。
裴李崗文化
裴李崗文化(公元前5500~前4900年)中的陶器則多為泥質或夾砂紅陶,亦有少量灰陶。
仰韶文化
仰韶文化的各種水器、甑、灶等日用陶器以泥紅陶和夾砂紅褐陶為主,主要呈現紅色,紅陶器上常彩繪有幾何型圖案或動物型花紋,是仰韶文化最明顯特徵[1],故也稱為彩陶文化。
馬家窯文化
馬家窯文化時期的陶器以砂質和泥質紅陶為主,表面彩繪有條帶紋、波紋和舞蹈紋等,製品有炊具、食具、盛儲器皿等。
傣族紅陶
傣族紅陶製作材料為當地一種紅粘土,呈磚紅色,配以一定量的沙,拌透揉均,用木棒槌舂、打混合後,用自製的轉盤手工拉坯。坯拉好後用有花紋的木拍拍上簡單的花紋,放入棚下陰乾,陰乾後即行燒制。傣族紅陶器具出品和用得最多的是罐,傣語稱為「莫丁」,一般較大,造型十分别致,用於盛水裝飯,在炎熱條件下能免除腐壞之虞,為所有傣族人家必備之器。
製作方法
最初,出現的是泥條盤築法。把和好的泥搓成很長的泥條,經過層層盤疊後,將器里用泥抹平,製成陶器,放在露天堆燒[2],這是最早的燒陶方法,我們稱它為露天堆燒法。在低溫氧化中燒成的陶器,因受熱不均,表面顏色不一,胎體呈現紅褐色、灰褐色和黑褐色,從胎壁斷面又可看出沒燒透的夾心。 隨着時間的推進和制陶技術的提高,先民們發明了較先進的慢輪修整法和快輪修整法。陶土的淘洗程度和陶土的本身質量,對燒制的陶器有着很大的影響。原材料的差別因素和燒制過程的因素,能使陶器在爐內產生各自的色調,如紅陶、黑陶、白陶、灰陶等等。據有關文獻記載,新石器時代的陶器燒成溫度一般在900℃---1000℃之間,黃河流域燒成溫度在900℃---1050℃之間,長江中下游一般為800℃---950℃之間。陶器在窯里,由於空氣進入窯室,氧化程度強,大多數產品形成了紅陶;採用窯頂滲水法,窯內陶器經還原,由紅陶又變為灰陶;黑陶的燒制應歸功於煙熏滲炭的功效;白陶是由白色的陶土或含鐵低的陶土燒制而成的。
視頻
紅陶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文物鑑賞|仰韶文化漩渦紋彩陶罐 ,搜狐,2020-03-16
- ↑ 新石器時代陶器的製作和燒成方法,360個人圖書館,2016-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