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鼎,是中國古代的一種煮食器,材質以青銅或陶為主[1]。早在新石器時代,中國先民就開始使用陶鼎,到金石並用時代,青銅鼎開始出現,經過夏商兩代的發展,青銅鼎的使用在周代達到鼎盛。青銅鼎是中國青銅器最重要的器形之一。
除了作為食器,也有鼎是被用作承放食物或佐料的盛器,祭祀神明和祖先的禮器,陪葬的明器,甚至還有的被用作刑具。周代之後,隨着鐵器和灶台的普及,鼎逐漸被其他器形所取代。宋朝以後,隨着金石學的興起,又有一些鼎作為裝飾品出現,除仿古的銅鼎,還有一些是金銀器、玉器或者瓷器。
作為西周禮樂制度的一部分,列鼎制度規定只有周天子才能使用九個鼎,諸侯用七鼎,卿大夫用五鼎,元士用三鼎,鼎成為等級和權力的象徵。相傳為夏代鑄造的九鼎也成為周天子王權的象徵。雖然有些鼎僅有十幾厘米高,幾千克重,但作為禮器的銅鼎卻往往非常巨大,已發現最大的后母戊鼎高133厘米,重達832.84公斤[2]。
鼎由足、腹、耳、蓋等部分組成。一般圓鼎為三足,方鼎為四足,但也存在四足的圓鼎。鼎一般無耳或有兩耳,根據耳的位置立於腹壁上方,還是附於腹壁側面,又可分為立耳和附耳。部分鼎還帶有鼎蓋,鼎蓋上一般帶有蓋鈕。鼎腹部一般帶有精美的紋飾,足部、耳部和鼎蓋也有飾有紋飾的。鼎上常見紋飾有獸面紋、乳釘紋、雲雷紋等。
列鼎制度
鼎作為禮器在先秦禮樂制度中有着重要意義,用以「明貴賤,辨等列」的列鼎制度隨着國家制度的變遷與社會等級結構的變革而產生、發展直至最終消亡。根據周代墓葬考古發掘中出土的青銅鼎分析,西周早期到西周中期,為列鼎制度的萌芽階段,同級貴族列鼎多寡不一,尚未形成定製;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為正式形成與規範階段,部分墓葬列鼎數和文獻上所記載的「天子九鼎,諸侯七,卿大夫五,元士三」的情況相吻合;春秋中期至春秋晚期,為列鼎制度的普遍僭越階段,出現了遵守與僭越列鼎制度並存的現象。
「列鼎」最早由考古學家郭寶鈞命名,指「形狀、花紋相似,只是尺寸大小依次遞減」的一組銅鼎,但實際上,學界所用的「列鼎」概念關鍵在於形制相若,是否大小相次並不用絕對限制[3]。
形制與分類
根據腹部形制的不同,鼎可以區分為盆鼎、罐鼎、鬲鼎、盤鼎、束腰平底鼎、方鼎等類型。按照鼎足部的不同,可分為錐足鼎、柱足鼎、扁足鼎等。鼎耳分為無耳、立耳和附耳等形式。
鼎之最
項目 | 文物名稱 | 圖片 | 簡介 | 備註 |
---|---|---|---|---|
迄今出土最大最重的鼎 | 后母戊大方鼎 | 中國商朝後期(約公元前16世紀至公元前11世紀)王室祭祀用的青銅方鼎。因其腹部著有「后母戊」三字而得名,現藏中國國家博物館。 | 也是迄今出土最大最重的單件青銅器 | |
已發現的最大的圓鼎 | 楚大鼎 | 又稱「鑄客大鼎」,高113厘米,口徑87厘米,重400公斤。1933年出土於壽縣朱家集的戰國晚期楚幽王墓,現藏於安徽省博物館 | 2014年12月13日揭幕的國家公祭鼎的原型 | |
已經發現的最大商代圓鼎 | 子龍鼎 | 2006年中國國家博物館徵集,曾流落日本 | ||
銘文最長的鼎 | 毛公鼎 | 西周晚期青銅器,清道光末年出土於陝西岐山(今寶雞市岐山縣),收藏於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鼎高53.8厘米,口徑47.9厘米。鼎內銘文長達500字,記載了毛公衷心向周宣王為國獻策之事。 |
視頻
鼎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中國古代的八大炊具,字都不認識幾個 ,搜狐,2017-03-22
- ↑ 青銅之王:后母戊鼎,人民網, 2013-6-6
- ↑ 中國古代墓葬中的列鼎制度,了解一下? ,搜狐網, 2018-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