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張三丰 (金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張三丰 (金庸)
圖片來自daydaynews

張三丰金庸武俠小說神鵰俠侶》和《倚天屠龍記》中人物,武當派的開山祖師,為金庸小説武功最絕頂的高手之一,其武功蓋世,而造詣達出神入化、爐火純青的地步,內力深不可測,並已到了登峰造極的境界。其武功除其徒孫兼明教第34代教主張無忌外基本上已無敵手,可說是天下第一,連武功極高兼少有敵手的少林派三渡及赫赫有名的蒙古高手玄冥兩老對他也十分忌彈。武當派的武功多為自創,而且精妙無比,難以破解 。招牌武功為自創的「太極拳」和「太極劍」。雖然年事已高鮮有出手,實已達從心所欲、無不如意的最高境界。

張三丰原名「張君寶」,最先出現於《神鵰俠侶》結尾,是少林藏經閣僧人覺遠的徒弟,碰上「神鵰大俠」楊過指點了幾招掌法,名為「推心置腹」、「四通八達」、「鹿死誰手」。後來到《倚天屠龍記》的開頭,他隨覺遠逃離少林,因緣際會聽到了覺遠臨終時背誦《九陽真經》。日後他改名『三丰』,以所記得的《九陽真經》,及峨嵋派創派祖師郭襄所贈之一對少林鐵羅漢內所藏之少林羅漢拳為基礎,創建了武當派,成為一代宗師。張三丰共收有七名弟子:宋遠橋俞蓮舟俞岱巖張松溪張翠山殷梨亭莫聲谷,合稱武當七俠。其中張翠山是《倚天屠龍記》男主角張無忌的父親,因此張無忌尊稱張三丰為「太師父」。

在金庸筆下,張三丰是南宋末年的人(生於淳祐六年四月初九,西元1246年5月15日),元順帝至元二年時滿九十歲,至張翠山自刎時剛好足百歲。角色原型基本上是以《明史·方伎傳》的張邋遢,云其名君寶,以三豐為號[1]

武功

太極拳

武當派鎮派之寶,集道家武學之大成的拳法,講究太極圓轉,永無止境,用意不用力。

太極劍

武當派鎮派之寶,集道家武學之大成的劍法,講究神在劍先,綿綿不絕,以不變應萬變。

純陽無極功

武當派絕頂內功心法,道家功法之精華,也是護體防身必須修煉的功法。

神門十三劍

傳弟子殷梨亭,這十三劍專攻對手的神門穴使對方失去戰力,因而得名。在小說中,殷梨亭以此劍法幫助由冰火島回歸的張翠山夫婦。

武當九陽功

年輕時曾聽覺遠大師背誦部分九陽神功心法而自創的高級內功,由於張君寶悟性為三人最高外加上當時無武功底子,故對心法片段別有心得,創出後比峨嵋九陽功及少林九陽功略勝一籌。

影視形象

電視劇

電影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