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張家港市鳳凰高級中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網絡 的圖片

張家港市鳳凰高級中學張家港市鳳凰高級中學是一所新建普通高中,坐落於千年古鎮、吳歌之鄉——張家港市鳳凰鎮,位於鳳恬路北側、友誼路東側,學校占地面積120畝。設計規模16軌48班2400名學生,今年9月正式投用,招收高一新生10個班482名。

學校簡介

學校南依鷙山桃花源公園,東臨鳳凰山風景區,擁有田園般的悠然和寧靜,遠離鬧市喧囂和娛樂場所,是學生潛心求學的一方淨土。校園布局集約化、建築院落化、景觀園林化,既呈現書院建築格調,又融入江南水鄉文化,彰顯山水情懷、古韻今風、書院精神。

學校堅持立德樹人、五育並舉,促進學生的特長發展、多樣發展,讓每個學生有適合的學習通道。學校與華東師範大學教育學系開展戰略合作,今年面向全市招收4個大夏班,華師大教育學係為大夏班學生量身定製三年領航計劃,每個班級配備一名華師大學習導師,每個學生至少參加一次華師大研學實踐活動、至少有一次與大師面對面交流機會,為學生的高考升學、生涯規劃、國外研學等方面提供專業指導。學校將開設日語等小語種班,讓學生有更好的基礎、更多的機會進入未來的小語種高層次學習或出國深造。依託鳳凰鎮「貝貝足球」資源着力培養足球特長生,今年面向蘇州大市招收18位足球特長生,配備專職外教,每天安排訓練,在剛剛結束的張家港市「市長杯」校園足球聯賽中一舉奪冠。借河陽山歌非遺資源、蘇華美術館德育實踐基地培養學生藝術素養,與大學開展合作培養試點,努力為各類特長生打通上大學的通道。

鳳凰是百鳥之王,是吉祥美好、和諧進取的象徵。鳳凰高中將堅持「毓德致美,向美而行」的理念,弘揚「和美、堅韌、高潔」的鳳凰精神,創造適合學生髮展的致美教育,努力為學生最美未來奠基,建辦一所設施高標、文化高位、師資高能、課程高質、治理高效的蘇南現代化高品質高中。

校園文化[1]是學校精神文化與發展的需要,需要長期的積累和提煉,我們將打造以「毓德致美」為核心理念的學校文化,提升學校精神品位。

「毓德」,語出南朝宋顏延之《皇太子釋奠會作詩》:"稟道毓德,講藝立言。"指修養德性。

「致美」出自《論語•泰伯篇第八》「惡衣服而致美乎黼冕」,「致美」一方面是指追求和諧、力求完美,另一方面指培育美感,崇尚美好的事物,遵循美的言行。

我校名為「鳳凰」,而鳳凰自古就是中國文化的重要元素。鳳凰代表着進取:傳說當鳳凰死時,周邊會燃起大火,鳳凰經歷烈火的煎熬和痛苦的考驗,獲得重生,並在重生中達到升華,稱為「鳳凰涅磐」,以此典故寓意不畏痛苦、義無返顧、不斷追求、提升自我的執着精神;鳳凰象徵着「和美」:在中國文化中,鳳凰形象不僅表示自然物之「和」,也表示人類社會之「和」。鳳凰「五色」後來就被看成是古代社會和諧安定的「德、義、禮、仁、信」五條倫理的象徵,鳳凰文化的和諧、德儀的理念涵蓋了生活的社會與物質生活的方方面面。「毓德」是希望我校師生通過修養德行,塑造魅力人格。

黨的十八大召開後,「美麗中國」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對於學校而言,建設「美麗中國」應當從建設「美麗校園」做起。建設「美麗校園」,必須積極開展豐富多樣的校園文化活動,使學生的學習生活多姿多彩;建設「美麗校園」,必須教育學生「從我做起,從身邊小事做起」。「致美」是希望我校師生嚴以律己、不斷進取,做到素質文明化,包括語言美、行為美、心靈美。

打造以「毓德致美」為核心理念的學校文化,是希望我校全體師生努力做到:毓德、弘毅、敬業、樂學,使我校真正成為名副其實和諧美好的充滿魅力的校園。

「毓德致美」這一核心理念,既切合了「鳳凰」的精神特質,又繼承了我國傳統文化的精華,體現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要求,將鼓舞我校師生積極向上的精神,喚醒我校師生內在的生命潛能,引領我校更加全面優質的發展。

一、核心理念:毓德致美

核心理念是學校用於指導教育教學行為與管理經營活動的最高價值標準,是學校辦學行為的起點和歸宿,是學校文化理念系統的靈魂。

「毓德」,指修養德性,語出南朝宋顏延之《皇太子釋奠會作詩》:"稟道毓德,講藝立言。"

「致美」,即努力達到美的境界。出自《論語•泰伯篇第八》:「惡衣服而致美乎黼冕。」

《禮記·大學》云:「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即教育的目的在於彰顯人人本有、自身所具的德性,再推己及人,使人人都能去垢納新,從而趨於善的至高境界。因此,教育的首要職能就是涵養人的德性,使人成其為「人」。

「毓德致美」,就是要通過修養德性,塑造魅力人格,至臻至美,像鳳凰一樣綻放自身的美麗!

二、辦學思想:砥礪堅強意志,塑造魅力人格

辦學思想是在具體辦學過程中指導、影響辦學行為的理論思想。

砥礪堅強意志:

縱觀古今中外,大凡有建樹者,無一不是以堅強的意志力為先導,歷經無數次的拼搏與挫折終鑄輝煌的。對高中生來說,一方面他們即將成年,面臨着高考選拔和走向社會的人生隱憂,另一方面,在現實的高中生活中,難免有困難和曲折,痛苦和失敗,因此,培養意志力應是當務之急。葉瀾教授說:「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過人的生命,為了人的生命質量的提高而進行的社會活動,是以人為本的社會中最體現生命關懷的一種事業。」「砥礪堅強意志」,就是勇於戰勝困難、挫折,像「鳳凰涅槃」一樣,堅強成長。優良的意志品質包括自覺性、堅韌性、果斷性、自製性。

「砥礪堅強意志」,需要做到

1、樹立明確的目標;

2、從小事做起,從現在做起;

3、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2]

4、持之以恆,善始善終。

塑造魅力人格

葉瀾教授說:「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過人的生命,為了人的生命質量的提高而進行的社會活動,是以人為本的社會中最體現生命關懷的一種事業。」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風順,總要經歷坎坷、挫折才能成長。

袁枚有一首詩《苔》:「白日不到處,青春恰自來。苔花小如米,也學牡丹開。」每一隻蟲蛹都能化蝶,每一粒種子都能發芽,每一朵花都能綻放,只要你堅信「天生我材必有用」,自律、自信、自強,不斷開發自己的潛能,就一定能書寫多彩的人生。人格魅力則指一個人在性格、氣質、能力、道德品質等方面具有的很能吸引人的力量。

「塑造魅力人格」,需要做到:

1、培養積極樂觀向上的性格;

2、培養自信、勇敢、樂於助人的品質;

3、培養虛心的學習習慣;

4、培養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

願我校師生「砥礪堅強意志,塑造魅力人格」,積極喚醒自我發展的內動力,促進自身健康、和諧、有價值地發展,如鳳翔九仞,展翅高飛。

三、校訓:鳳韻毓德 凰儀致美

校訓是反映學校特色的激勵性詞語,是學校向全體師生員工發出的訓誡之詞,是全體師生的集體信念的體現,也是一所學校的指導思想、教育觀點和教育思想的集中體現。

鳳韻毓德,源自典故「鳳凰涅槃」:傳說鳳凰有五種,代表鳳凰的五色。紅色的朱雀,青色的青鸞,紫色的鸑鷟,黃色的鵷鶵,白色的鴻鵠。五鳳合為一體為五彩鳳凰。鳳凰的五色後來被看成是「德、義、禮、仁、信」五條倫理的象徵。故而鳳凰歷來是德的象徵。

凰儀致美 ,取自「鳳凰來儀」,鳳凰來舞,儀表非凡。古代指吉祥的徵兆。出自《尚書·益稷》:「《簫韶》九成,鳳凰來儀。」唐·柳宗元《晉問》:「有百獸率舞,鳳凰來儀,於變時雍之美,故其人至於今和而不怒。」後因以「鳳凰來儀」指和美社會、德化天下的瑞應。

「鳳韻毓德,凰儀致美」,要求我校學生做到:

1、富有愛心;

2、懷有責任心;

3、具有進取心;

4、擁有平常心。

校訓中嵌入了校名「鳳凰」二字,同時蘊含了核心理念「毓德致美」,旨在激勵我校學生不忘母校教誨,以「鳳凰浴火重生」之志,勤學苦練,修養品德,不畏困難,展翅翱翔

四、校風:志美行厲 慧雅惟正

校風是一所學校努力追求的風氣、風尚,它是全校師生精神面貌、道德風尚、行為習慣的集中體現。風不正,則行不順。校風是無形的管理者,是一種來自集體內部的精神力量。校風一旦形成,便有一種穩定性和持久性,以它所特有的方式對人產生廣泛而又深刻的影響,使人能從校風中受到陶冶和啟迪,甚至終生受益。

志美行厲:「志美行厲」,即志向高遠,又能砥礪操行。出自南朝·宋·范曄《後漢書·張堪傳》:「年十六,受業長安,志美行厲,諸儒號曰聖童。

《莊子·秋水》:「夫鵷,發於南海而飛於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練實不食,非醴泉不飲。」莊子以鳳凰自比,志當高遠,值得我們效法。

陶行知曾提出過四個問題,叫做「每天四問」:第一問:我的身體有沒有進步?第二問:我的學問有沒有進步?第三問:我的工作有沒有進步?第四問:我的道德有沒有進步?

如陶行知所言,我們要和學生一道每天都取得進步,命運線其實就在我們自己手中。只要我們做到志美行厲,我們的堅持終將成就美好!

「志美行厲」,要求我校師生做到:

1、注重積累,厚積薄發;

2、善於鑽研,勤於實踐;

3、堅韌不拔,堅持不懈;

4、敢於質疑,勇於創新。

慧雅惟正:傳說當鳳凰死時,周邊會燃起大火,鳳凰經歷烈火的煎熬和痛苦的考驗,獲得重生,並在重生中達到升華,稱為「鳳凰涅磐」。

「慧」,"彗"字表示用草製作掃帚,整個字的意思是心裡想到把無用的野草變成有用的掃帚就是智慧,由此產生本義為聰明、智慧。蘊含着古人的務實精神。

「雅」,有「正確」 和「高尚」的意思。雅者,不粗不俗,不卑不亢,溫文爾雅,落落大方,君子之風範也。

「惟正」,即養正,指涵養正道,培養各種優秀美德。出自《易·蒙》:「蒙以養正,聖功也。」

「慧雅惟正」,要求我校師生做到:

1、養浩然之正氣;

2、樹仁厚之正心;

3、立天地之正道;

4、修君子之正德。

「志美行厲,慧雅惟正」,就是希望我校學生如鴻鶱鳳立,卓越成長!

五、校歌:向美而翔

《向美而翔》——張家港市鳳凰高級中學校歌

鳳凰山依,吳歌傳唱。江南水潤,文脈悠長。代代永續家國志,才俊輩出古河陽。向美而翔,滿載陽光和希望,永恆的是心中的信仰。

學子星聚,青春激揚。前景無限,翰墨飄香。生生不息靈秀氣,智慧閃亮今殿堂。向美而翔,滿載陽光和希望,永恆的是心中的信仰。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