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景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景觀

景觀( landscape ),一般意義上,是指一定區域呈現的景象,即視覺效果。這種視覺效果反映了土地及土地上的空間和物質所構成的綜合體,是複雜的自然過程和人類活動在大地上的烙印。生態學上景觀是指由相互作用的拼塊或生態系統組成,以相似的形式重複出現的一個空間異質性區域,是具有分類含義的自然綜合體。俄國地理學家把生物和非生物的現象都作為景觀的組成部分,這也為地理學與生態學的融合交叉打下了基礎。《中國大百科全書·地理學》(1990)概括了地理學中對景觀的幾種理解:①某一區域的綜合特徵,包括自然、經濟、文化諸方面;②一般自然綜合體;③區域單位,相當於綜合自然區劃等級系統中最小的一級自然區;④任何區域單位。[1]

詞語概念

基本信息

詞目:景觀

拼音:jǐng guān [2]

英文:landscape

基本解釋

[landscape] 指某地的人造或自然景色,

也指人工創造的景色

森林景觀

常常具有一定的分類或者類型意義。

例如:森林景觀,江河湖泊景觀、沙漠景觀、濕地景觀等等。

引證解釋

泛指自然景色;景象。

秦牧《長街燈語·寄北方》:"南北省份距離這麼遙遠,風物景觀相差之大就不言而喻了。"《新民晚報》1987.6.14:"豫園東部景觀八月重現。"

基本含義

特定區域概念:專指自然地理區劃中起始的或基本的區域單位,是發生上相對一致和形態結構同一的區域,即自然地理區。

類型概念:類型單位的通稱,指相對隔離的地段,按其外部特徵的相似性,歸為同一型單位,如荒漠景觀、草原景觀、景觀學中指特定的區域概念。

在歐洲,景觀一詞最早出現在希伯來文的《聖經》舊約全書中,景觀的含義 同漢語的"風景"、"景致"、"景色"相一致,等同於英語的"scenery",都是視覺美學意義上的概念。

地理學家把景觀作為一個科學名詞,定義為地表景象,綜合自然地理區,或是一種類型單位的通稱,如城市景觀、森林景觀等。

藝術家把景觀作為表現與再現的對象,等同於風景;生態學家把景觀定義為生態系統;旅遊學家把景觀當做資源;建築師把景觀作為建築物的配景或背景。

對景觀 的理解一般有以下幾個方面。

(1)某一區域綜合特徵,包括自然、經濟、人文諸方面。

(2)一般自然綜合體:是指地理各要素相互聯繫、相互制約、有規律結合而成的具有內部相一致的整體,大如地圖(即景觀圈)、小如生物地理群落(單一地段),他們均可分為不同等級的區域或類型單位。

(3)區域概念:是個體區域單位,相當於綜合自然區劃等級系統中最小一級自然區,是相對一致發生和形態結構同一的區域。

(4)類型概念:用於任何區域分類單位,指相互隔離的地段按其外部特徵的相似性,歸為同一類型的單位,如草原景觀、森林景觀等。這一概念認為區域單位不等同於景觀,而是景觀的有規律組合。

"景觀"一詞最早在文獻中出現是在希伯萊文本的《聖經》(the Book Psalms)中,用於對聖城耶魯撒冷總體

美景(包括所羅門寺廟、城堡、宮殿在內)的描述,他的這個觀點也許與他的猶太文化背景有關。"景觀"在英文中為"landscape",在德語中為"Landschaft",法語為"paysage"在中文文獻中最早出現景觀一詞還沒有人給出確切的考證。但無論是東方文化還是西方文化,"景觀"最早的含義更多具有視覺美學方面的意義,即與"風景"(scenery)同義或近義。文學藝術界以及絕大多數的園林風景學者所理解的景觀也主要是這一層含義(俞孔堅,1987)。各種詞典(Webster's,1963;牛津英語詞典,1933;辭海,1979等)對"景觀"的解釋也是把"自然風景"的含義放在首位。

19世紀初,德國地理學家、地植物學家Von. Humboldt將景觀作為一個科學名詞引入到地理學中,並將其解釋為"一個區域的總體特徵"(Naveh and Lieberman,1984),這與後來地理學的地域綜合體的提法很相近。Humboldt提出將景觀作為地理學的中心問題,探索由原始自然景觀變成人類文化景觀的過程,這其實就是人地關係研究思想的雛形。後來俄國地理學家貝爾格等沿這一思想發展形成了景觀地理學派,實際上,隨後索恰瓦的地理系統學說注意闡明自然環境與人類社會的聯繫以及自然界與社會的相互作用,與景觀生態學的的觀點很接近(景貴和,1986)。景觀一詞被引入地學研究後,已不單只具有視覺美學方面的含義,而是具有地表可見景象的綜合與某個限定性區域的雙重含義(肖篤寧,1998)。早期西方經典的地理學著作中,景觀主要用來描述地質地貌屬性,常等同於地形(Landform)的概念。俄國地理學家的貢獻在於把生物和非生物的現象都作為景觀的組成部分,這也為地理學與生態學的融合、交叉打下了基礎。

中國大百科全書(地理學卷,1990)概括了地理學中對景

觀的幾種理解:

1)某一區域的綜合特徵,包括自然、經濟、文化諸方面;

2)一般自然綜合體;

3)區域單位,相當於綜合自然區劃等級系統中最小的一級自然區;

4)任何區域單位。

景觀是指土地及土地上的空間和物質所構成的綜合體。它是複雜的自然過程和人類活動在大地上的烙印。

地學理解

地表現象;綜合自然地理區;地理單元。

四大學派對景觀的理解:

較為公認的有四大學派:專家學派(expert paradigm),心理物理學派(psychophysical paradigm),認知學派(cognitive paradigm)或稱心理學派(psychological paradigm),和經驗學派(experiential paradigm)或稱現象學派 (phenomenological paradigm)。

專家學派強調形體、線條、色彩和質地4個基本元素在決定風景質量時的重要性,以"豐富性"、"奇特性"等形式美原則作為風景質量評價的指標,也有的以生態學原則為評價依據.參與風景評價的是少數專家,他們在藝術、生態學及資源科學方面都有很高的素養.美國及加拿大等國的土地管理部門、林務部門及交通部門多採用專家評價方法進行風景評價.

心理物理學派則把"風景-審美"的關係看作是"刺激-反應"的關係,主張以群體的普遍審美趣味作為衡量風景質量的標準,通過心理物理學方法制定一個反應"風景-美景度"關係的量表,然後將這一量表同風景要素之間建立定量化的關係模型--風景質量估測模型.心理物理學方法在小範圍森林風景(如一個林分)的評價研究中應用較廣.

認知學派把風景作為人的認識空間和生活空間來理解,主張以進化論的思想為依據,從人的生存需要和功能需要出發來評價風景(景觀/生活環境).較有代表性的是英國地理學者Appleton,他在1975年提出"瞭望庇護"(Prospect-refuge)[17]理論,美國環境心理學者Kaplan夫婦提出"風景審美模型"("landscapereference model")[18,19]和美國地理學者Ulrich 的"情感/喚起"("affective/arousal")反應理論[20]。Appleton理論強調了人的自我保護本能在其風景評價過程中的重要作用,他認為人在自然環境中是"獵人""獵物"雙重身份出現的。作為"獵人"他需要尋找他的"獵物",所以他需要景觀能給他提供"庇護"的場。在Kaplan的模型中,不但反映了人的自我保護本能在其風景評價中的重要作用,同時還反映了人是作為一種高智能的動物出現於自然環境中的。他不會只滿足於眼前的生活空間(景觀)的安全和舒適,他還要利用種種景觀

信息去預測、探索未來的生活空間。所以Kaplan認為,風景的質量決定於風景的兩個特:"可解性" ("makingsense")和"可索性" ("involvement"),前者反映了人對於景觀的安全的需求,後者反映了人對於未來的求知慾。Ulrich 的理論則融進化論美學思想和情感學說於一體,試圖通過生理測試技術(如腦電圖、心電圖)來測定人對於特定風景區的反應和評價,從而克服了語言表達對風景評價結果可能帶來的誤差。

經驗學派把景觀作為人類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用歷史的觀點,以人及其活動為主體來分析景觀的價值及其產生的背景,而對客觀景觀本身並不注重,如美國地理學者Lowental的一些研究。

現實含義

1、指具有審美特徵的自然和人工的地表景色,意同風光、景色、風景。

2、自然地理學中指一定區域內由地形、地貌、土壤、水體、植物和動物等所構成的綜合體。

3、景觀生態學的概念,指由相互作用的拼塊或生態系統組成,以相似的形式重複出現的一個空間異質性區域,是具有分類含義的自然綜合體。

園林學科中所說的景觀一般指第一種含義。

景觀是一個具有時間屬性的動態整體系統,它是由地理圈、生物圈、和人類文化圈共同作用形成的。當今的景觀概念已經涉及到地理、生態、園林、建築、文化、藝術、哲學、美學等多個方面。由於景觀研究是一門指出未來方向,指導人們行為的學科,它要求人們跨越所屬領域的界限,跨越人們熟悉的思維模式,並建立與它領域融合的共同的基礎。因此,在綜合各個學科景觀概念的基礎上,要更好地將其應用於各種土木工程建設、城市規劃設計及人居環境的改善等具體項目建設上。

景觀(Landscape),無論在西方還是在中國都是一個美麗而難以說清的概念。地理學家把景觀作為一個科學名詞,定義為一種地表景象,或綜合自然地理區,或是一種類型單位的通稱,如城市景觀、森林景觀等(辭海,1995);藝術家把景觀作為表現與再現的對象,等同於風景;建築師則把景觀作為建築物的配景或背景;生態學家把景觀定義為生態系統或生態系統的系統(如Naveh,1984,Forman,1995);旅遊學家把景觀當作資源;而更常見的是景觀被城市美化運動者和開發商等同於城市的街景立面,霓虹燈,園林綠化和小品。而一個更文學和寬泛的定義則是"能用一個畫面來展示,能在某一視點上可以全覽的景象"(Webster'sEnglish/">;英語大詞典,1996)。尤其是自然景象。但哪怕是同一景象,對不同的人也會有很不同的理解,正如Meinig所說"同一景象的十個版本"(1976)。

設計理念

在人們對自然風景觀念普及的同時,景觀設計也早已深入人們的視野,單獨定義"景觀",它與規劃、園林、生態、地理等多種學科交叉、融合,在不同的學科中具有不同的意義。"景觀設計"(又叫做景觀建築學)是指在建築設計或規劃設計的過程中,對周圍環境要素的整體考慮和設計,包括自然要素和人工要素,使得建築(群)與自然環境產生呼應關係,使其使用更方便,更舒適,提高其整體的藝術價值,(也使開發商賺更多的money:))。這個概念更多的是從規劃及建築設計角度出發,關注人的使用,即與作為自然和社會混合物的人與周邊環境的關係。

《中國建築文化概論》中提到的,在中西文化交流過程中,歐洲傳教士將中國的文化介紹到西方世界(如1724年,傳教士馬國賢將避暑山莊版畫帶回歐洲,之後又有王致誠將頤和園介紹到歐洲)。中國對"自然美"的重視,"雖為人作,宛自天成",深深地影響了西方文化,出現了洛可可風格及英國中式園林,以後逐漸發展成景觀建築學及後來的生態建築學。

國家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對景觀的定義:

⒈景觀(Landscape)是指土地及土地上的空間和物體所構成的綜合體。它是複雜的自然過程和人類活動在大地上的烙印。

⒉景觀設計學(Landscape Architecture)是一門建立在廣泛的自然科學和人文藝術學科基礎上的應用學科,核心是協調人與自然的關係。它通過對有關土地及一切人類戶外空間的問題,進行科學理性的分析,找到規劃設計問題的解決方案和解決途徑,監理規劃設計的實施,並對大地景觀進行維護和管理。

⒊專業方向:根據解決問題的性質、內容和尺度的不同,景觀設計學包含兩個專業方向,即:景觀規劃(Landscape Planning)和景觀的設計(Landscape Design), 前者是指在較大尺度範圍內,基於對自然和人文過程的認識,協調人與自然關係的過程,具體說是為某些使用目的安排最合適的地方和在特定地方安排最恰當的土地利用;而對這個特定地方的設計就是景觀設計。

⒋景觀設計師(Landscape Architect)是運用專業知識及技能,以景觀的規劃設計為職業的專業人員,他的終身目標是將建築、城市和人的一切活動與生命的地球和諧相處。

景觀設計師有別於傳統造園師和園丁(Gardener,對應於Gardening),風景花園師(或稱風景園林師,Landscape Gardener,對應與Landscape gardening)的根本之處在於:景觀設計職業是大工業、城市化和社會化背景下的產物,是在現代科學與技術(而不僅僅是經驗)基礎上發展出來的;景觀設計師所要處理的對象是土地綜合體的複雜的綜合問題,決不是某個層面(如視覺審美意義上的風景問題);景觀設計師的所面臨的問題是土地、人類、城市、及土地上的一切生命的安全與健康、及可持續的問題。他是以土地的名義、以人類和其他生命的名義,以及以人類歷史與文化遺產的名義,來監護、合理地利用、設計腳下的土地及土地上的空間和物體。

時代意義

早在19世紀末,英國社會學家霍華德的田園城市模式就將鄉村農田作為城市系統的有機組成部分。庫哈斯(Koohaas) 則以一種消除城市――農村差別的"Scape"(景),來描述當今的大都市。這裡的城市景觀(Town-scape)和 農村景觀(Land-scape)不再被認為是獨立的個體而單獨存在,而是形成一種統一的表現形式;Scape同時又有無邊界城市(Edgeless City)或無限的景觀(Limitless Landscape)的含義,在Scape的領地上,中心與邊緣、內部與外部、農村與城市相互滲透,反映了人們對自然的回歸,反映了城鄉一體化的新的景觀格局。眾所周知,中國傳統園林起源於房前屋後的果樹菜圃、並以園囿的形式出現的,即在一定的自然環境範圍內,放養動物,種植林木。上世紀50年代,在毛澤東的"大地園林化"的號召中,一個重要方針也是園林結合生產,豐產的景觀不僅具有審美價值更具有生產性(Productivity)。城市與農村相互交錯,城市將溶解在農田中,農田將進入城市核心區,並且城市綠地系統相結合成為城市景觀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既可以改善了城市的生態環境,為城市居民提供了健康的食物,同時,還提供了一個良好的休閒和教育場所。

在當今低碳的大背景下,大力發展城市農業(Urban agriculture)、回歸豐產景觀的自然屬性,不僅是對傳

統園林本質和過去農業文明的依依不捨,更具有保障城市食品安全和食品健康的緊迫性、必要性和現實意義:

首先,世界上有50%的人口生活在城市,到2015年,世界上將有26個一千萬人口以上的城市,每天至少要有6000噸的食物來滿足一個這樣規模城市的需求。城市農業可以為城市提供更加新鮮的水果、蔬菜及肉食,增加城市食品的供應量,增強城市的自我服務能力。其次,城市低收入人群每年花在食物上的費用是他們收入的40%到60%,城市農業有助於減少他們用於食物方面的開支,從而增加其他方面的開銷能力。再者,在西方國家,平均每個食物品種要運輸1500英哩,燃油消耗是每加侖100磅食物,城市農業可以大大節約食品運輸所需要的能源消耗。

景區樹種

樹種選擇

樹種和種植地的一致性:包括樹在內的植物耐寒性不同,能夠適應的環境也不同,包括土壤的pH值。土壤密

度,濕度,蔭蔽和曝光度。每個樹種都對特定的病蟲害比較敏感,儘管有時這種病蟲害在種植區域並不常見。

如果植物不能適應種植區域的寒冷,炎熱和其他環境,那麼任何護理力法都不能解決這個問題。或者更換種植地點或者更換植物。大多數情況下,比較簡單有效的辦法是選擇另一種樹。

北方常見樹種

喬木:銀杏(觀葉、果)、國槐(觀干)、新疆楊,毛白楊,五角楓(秋色葉樹種),元寶楓(秋色葉樹種)、雞爪槭(秋色葉樹種)、白杄、雪松(瀋陽長的不好,大連比較適合)、山皂莢、龍爪槐(觀干)、刺槐、旱柳、絛柳、白樺、胡桃、小葉朴、杜仲、蒙椴、紫椴、臭椿、欒樹(觀花)、火炬樹(觀果)、白蠟、水曲柳、花曲柳、紅葉李等。

小灌木:榆葉梅(觀花)、丁香(觀花)、接骨木、繡線菊(觀花)、黃刺玫(觀花)、連翹(觀花)、紫葉小檗(觀葉)等。

南方常見樹種

喬木、常綠灌木:雪松、羅漢松、竹柏、南方紅豆杉、香樟、廣玉蘭、山杜英、桂花、榕樹、樂昌含笑、楊樹、懸鈴木、烏桕、碧桃、紫楠、華盛頓棕櫚、馬尾松、朴樹、櫸樹、垂柳、楝樹、光皮棶木、木芙蓉、楓香、白玉蘭、紅葉李、龍柏、玉蘭、夾竹桃、珊瑚樹、牡荊、紫薇、合歡、紫荊、欒樹、鵝掌楸等。

小灌木:小葉女貞、闊葉十大功勞、中華蚊母樹、茶梅、山茶、六月雪、豐花月季、薔薇、雲南黃素馨(迎春)、扶桑、南天竺、梔子花、金絲桃、杜鵑、構骨、繡球花、冬青衛矛、紅葉石楠、海桐等。

世界奇景

世界十大奇蹟景觀

一、珠穆朗瑪峰

珠穆朗瑪峰(Qomolangma),簡稱珠峰,又意譯作聖母峰,尼泊爾稱為薩加馬塔峰,也叫"埃非勒斯峰"(Everest),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尼泊爾交界的喜馬拉雅山脈之上,終年積雪。高度8844.43米,為世界第一高峰,中國最美的、令人震撼的十大名山之一。珠峰山體呈巨型金字塔狀,威武雄壯昂首天外,地形極端險峻,環境異常複雜。

二、馬里亞納海溝

馬里亞納海溝馬里亞納海溝是世界上最深的海溝,其最深處叫查林傑海淵。馬里亞納海溝位於北太平洋西部馬里亞納群島以東,為一條洋底弧形窪地,延伸2550公里,平均寬69公里。主海溝底部有較小陡壁谷地。1951年,英國"查林傑8號"船發現了這一海溝,當時探測出的深度為10836米。此後,這一數據不斷被新的紀錄所修正。

三、錢塘江大潮

錢塘潮發生在浙江省錢塘江流域,由於月球和太陽的引潮力作用,使海洋水面發生的周期性漲落的潮汐現象。

四、獅身人面像

胡夫的聖旨:在公元前2610年,法老胡夫來這裡巡視自己快要竣工了的陵墓--金字塔。胡夫發現採石場上還留下一塊巨石。胡夫當即命令石匠們,按照他的臉型,雕一座獅身人面像。石工們冒着酷暑,一年又一年精雕細刻,終於完成了它。像高二十米,長五十七米,臉長五米,頭戴"奈姆斯"皇冠,額上刻着"庫伯拉"(即cobra:眼鏡蛇)聖蛇浮雕,下頜有帝王的標誌--下垂的長須。一隻耳朵,有二米多長。

五、空中花園

空中花園,是古代世界七大奇蹟之一,又稱懸園。在前6世紀由新巴比倫王國的尼布甲尼撒二世(Nebuchadnezzar)在巴比倫城為其患思鄉病的王妃安美依迪絲(Amyitis)修建的。現已不存。空中花園據說採用立體造園手法,將花園放在四層平台之上,由瀝青及磚塊建成,平台由25米高的柱子支撐,並且有灌溉系統,奴隸不停地推動連繫著齒輪的把手。園中種植各種花草樹木,遠看猶如花園懸在半空中。巴比倫文獻中,空中花園僅是一個謎,甚至沒有一篇提及空中花園。

六、死海

死海位於約旦和巴勒斯坦交界,是世界上最低的湖泊,湖面海拔負422米,死海的湖岸是地球上已露出陸地的最低點,湖長67公里,寬18公里,面積810平方公里。死海也是世界上最深的鹹水湖、最鹹的湖,最深處380米,最深處湖床海拔-800米,湖水鹽度達300g/L,為一般海水的8.6倍。死海的鹽分高達30%,也是地球上鹽分居第二位的水體,只有吉布提的阿薩勒湖(LakeAssal)的鹽度超過死海,位於巴勒斯坦、西岸和約旦之間的大裂谷約旦裂谷。

七、金字塔

金字塔,在建築學上是指錐體建築物,一般來說基座為正三角形或四方形等的正多邊形,也可能是其他的多邊形,側面由多個三角形或接近三角形的面相接而成,頂部面積非常小,甚至成尖頂狀。古代金字塔,是用石塊堆棧而成,越高使用材料越少,質心接近基座,可以有效抵擋自然災害,因此各地文明的先民,會利用金字塔作為重要記念性建築,如陵墓和寺廟。20世紀70年代開始,由於建築技術的演進,達到輕質化、可塑化、良好的空調與採光,有些建築師會從幾何學選取元素,現代金字塔式建築在世界各地被建造出來。

八、瑪雅文明

瑪雅文明的建築工程達到世界最高水平,能對堅固的石料進行雕鏤加工。通過長期 觀測天象,已經掌握日食周期和日、月、金星的運動規律;雕刻、彩陶、壁畫都有很高藝術價值,被稱為美洲的希臘。

九、百慕大群島

百慕大,港台譯百慕達(英語:Bermuda;又稱百慕大群島;舊稱薩默斯島)位於北大西洋,是英國的自治海外領地。位於北緯32度14分至32度25分,西經64度38分至64度53分,距北美洲約900多公里、美國東岸佛羅里達州邁阿密東北約1,100海里及加拿大新斯科舍省哈利法克斯東南約840海里。百慕大是歷史最悠久的英國海外領地,早於英格蘭殖民《1707年聯合法案》(ActsofUnion1707)頒布及英國建立前的一、兩個世紀。聯合國非殖民化委員會自1945年起將其列為全球16個非自治領地之一。

十、神農架

神農架位於湖北省西部邊陲,東與湖北省保康縣接壤,西與重慶市巫山縣毗鄰,南依興山、巴東而瀕三峽,北倚房縣、竹山且近武當,神農架是中國內陸保存完好的唯一一片綠洲和世界中緯度地區唯一的一塊綠色寶地。它所擁有的在當今世界中緯度地區唯一保持完好的亞熱帶森林生態系統,是最富特色的壟斷性的世界級旅遊資源,動植物區系成分豐富多彩,古老、特有而且珍稀。蒼勁挺拔的冷杉、古樸郁香的岩柏、雍容華貴的梭羅、風度翩翩的珙桐、獨占一方的鐵堅杉,枝繁葉茂,遮天蔽日;金絲猴、白熊、蘇門羚、大鯢以及白鸛、白鶴、金雕等走獸飛禽出沒草叢,翔天林間。一切是那樣地和諧寧靜,自在安詳。這裡還有着優美而古老的傳說和古樸而神秘的民風民俗,人與自然其同構成中國內地的高山原始生態文化圈。神農氏嘗草採藥的傳說、"野人"之謎、漢民族神話史詩《黑暗傳》、川鄂古鹽道、土家婚俗、山鄉情韻都具有令人神往的誘惑力。

也指人工創造的景色

森林景觀

其它相關

青城山

背景

青城山位於四川省都江堰市西南、成都平原西北部,據成都68公里,距都江堰市區16公里。為邛崍山脈的分支,全山林木青翠,四季常青,諸峰環峙,狀若城廓,故名為青城山。景區面積200平方公里。

青城山素有"天下幽"的美譽,作為享譽川內外的避暑勝地,每年接待的遊客更是成千上萬,隨着對景區的精心打造,青城山已成為四川最響亮的城市名片之一。

作為四川省重點旅遊項目之一,我院尤為重視對青城山景區的打造。不論是前期的地形勘探,實地考察,還是後續的設計都力求達到自然與人文的最佳結合。在思維與現實的碰撞中擦出火花,盡情展現景區最大特點,以最貼心的設計最完美的呈現景區的自然特色。

青城山是中國道教的重要發祥地。全山的道教宮觀以天師洞為核心,包括建福宮、上清宮、祖師殿、圓明宮、老君閣、玉清宮、朝陽洞等10餘座。建福宮建於唐開元十八年(公元730年),現存建築為清代光緒年間 (公元1888年)重建。現有大殿三重,分別奉祀道教名人和諸神,殿內柱上的394字的對聯,被贊為"青城一絕"。天然圖畫坊位於龍居山牌坊崗的山脊上,是一座十角重檐式的亭閣,建於清光緒(公元1875~1909年)年間。這裡風景優美,遊人到此仿佛置身畫中,故將其稱為"天然圖畫"。

參考來源

外部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