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分支龍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分支龍(學名Alioramus),又名歧龍、阿利奧拉龍,是獸腳亞目暴龍科下的一個屬,生活於上白堊的中國。分支龍是由蘇聯古生物學家Sergei Kurzanov在1976年所命名。模式種是遙遠分支龍(A. remotus),化石包含一個部分顱骨、三個蹠骨,發現於中國,該地在72000萬年前到6500萬年前是片泛濫平原。

形態特徵

顱骨約為45厘米長,顱骨長而低矮,外形類似原始暴龍超科,以及幼年暴龍科的顱骨。遙遠分支龍的前上頜骨部份沒被發現,但顱骨的高度大於寬度,與已知所有的暴龍超科相同。鼻骨互相癒合,上有一排骨質瘤,沿者鼻骨接合處排列,共五個。這些骨質瘤的高度大於一厘米。很多暴龍超科恐龍都有凹凸不平的鼻部,但有骨質瘤的就有分支龍及阿巴拉契亞龍(有六個)。

顱骨後部有個橫向突出物,自頂骨延伸出來,稱為頸脊(Nuchal crest),這是所有暴龍超科都有的特徵 。分支龍的頸脊明顯較厚,類似特暴龍與暴龍。如同顱骨其他部分,分支龍的下頜修長,可能是個幼年體的特徵。分支龍的下頜隅骨側邊棱脊,連接者齒骨後方的方形突,使這兩塊骨頭固定者,減少下頜的靈活度,在暴龍科之內,只有分支龍與特暴龍具有這個特徵。分支龍亦有另一個特徵,就是在上頜及下頜都有很多牙齒。其他暴龍科的前上頜骨牙齒兩邊各有4顆,牙齒橫剖面為D字型。分支龍的上頜骨各有16隻牙顆,而在齒骨則各有18顆,比已知的暴龍超科更多。

遙遠分支龍的顱後部份僅發現三塊蹠骨。阿爾泰分支龍的化石更為完整,使科學家能更清楚分支龍的外貌型態。但從已知暴龍科來推測,分支龍應該與以二足行走;而後肢比例極可能類似似鳥龍下目,脛與蹠骨長,兩者總長約等於股骨。分支龍的前肢應該很小,上有兩指,不過某些暴龍科標本上有退化的第三指。長尾巴可平衡頭部與身體的重量,將重心維持在臀部位置。

生活習性

對於分支龍來說,雖然它們的體型在對抗大型植食性恐龍時不占優勢,但蠻勁則讓它們在生死之搏時不落於下風。不少兇狠的肉食性恐龍如果在遭受很激烈的反抗或者受傷之後,就會暫時選擇退卻,但分支龍則是死纏爛打、輕易不罷休。我們在分支龍的化石周圍發現了大型植食性恐龍的化石,這些恐龍身上的牙痕正是分支龍造成的;而分支龍的身體上也有明顯的傷痕,雖然不排除是化石形成過程中所造成的,但極有可能是在雙方廝殺過程中,對手給分支龍留下的重重傷痕

名稱由來

恐龍,人類發現恐龍化石的歷史由來已久。直到古生物學家曼特爾[1]發現了禽龍並與鬣蜥進行了對比,科學界才初步認定這是一群類似於蜥蜴的早已滅絕的爬行動物。

1842年,英國古生物學家查理德·歐文創建了「dinosaur」這一名詞。英文的dinosaur來自希臘文deinos(恐怖的)Saurosc(蜥蜴或爬行動物)。對於當時的歐文來說,這「恐怖的蜥蜴」或「恐怖的爬行動物」是指大的滅絕的爬行動物。實際上,那個時候發現的恐龍並不多。自從1989年南極洲發現恐龍化石[2]後,全世界七大洲都已有了恐龍的遺蹟。目前世界上被描述的恐龍至少有650至800多個屬(古生物學上的種屬,不完全同於現代動物的分類方式)[3]。 後來,中國日本等國的學者把它譯為恐龍,原因是這些國家一向有關於的傳說,認為龍是鱗蟲之長,如等就素有小龍的別稱。

視頻

分支龍 相關視頻

視頻: 恐龍探秘第3期:大鴨龍 巨體龍和分支龍 恐龍世界
恐龍是怎樣演化的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