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佛山市博物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佛山市博物館為地市級綜合性公共博物館,也是佛山着名的博物館,博物館藏品以地方文物為主,有瓷器、陶瓷[1]、玉器、字畫、木雕、端硯、錢幣、木版年畫、粵劇文物,以及佛山地方民俗文物等,共 3.5萬件,珍貴文物1萬餘件(套)。其中,有10件是國家一級文物,以字畫為主,還有2件青銅器。珍貴館藏中半數為書畫作品,從宋、元到明、清、民國,年代齊全,已形成一個藏品大體系。佛山市博物館是廣東省內除省博物館和廣州藝術博物院外,僅有收藏宋代字畫的博物館。MAIgoo小編溫馨提示:佛山市博物館新館正在建設中,預計2020年開放,具體以官網公布為準。

發展歷史

年(北宋元豐年間),祖廟開始建設。

1372年(明洪武五年),佛山禪城區祖廟重修。

1899年(光緒二十五年),佛山禪城區祖廟大修,形成今日的祖廟建築群

1911年(清宣統三年),孔廟建立,為清末民國初尊孔場所。

1959年,佛山市博物館成立,包括佛山祖廟,孔廟、黃飛鴻紀念館、葉問堂等。

1981年6月,南海區博物館成立。

2001年,黃飛鴻紀念館[2]、葉問堂,建成對外開放。

2004年4月2日,廣東粵劇博物館正式掛牌,並對外開放

2008年,佛山市博物館與佛山祖廟機構分設,「館廟合一」的歷史正式結束。

2009年,佛山市博物館新館建設正式啟動。

場館組成

綜述

佛山市博物館,占地面積2.55萬平方米,其中包括佛山祖廟、佛山孔廟、黃飛鴻紀念館、葉問堂,同時還管轄廣東粵劇博物館、佛山鴻勝紀念館等文物保護單位。

佛山祖廟位於廣東省佛山市禪城區,北宋元豐年間(1078—1085年)始建,明洪武五年(1372年)重修,至清代初年逐漸成為一座體系完整、結構嚴謹、具有濃厚地方特色的廟宇建築。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祖廟大修,形成今日的祖廟建築群。禪城祖廟與肇慶悅城龍母廟、廣州陳家祠合稱為嶺南古建築三大瑰寶,現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佛山孔廟

佛山孔廟舊稱尊孔會,是清宣統三年(1911年)由佛山本地一批尊孔士紳集資興建的紀念性建築物佛山孔廟和尊孔活動場所,原包括孔聖殿、會客廳、亭子和花園,占地約2000平方米。修復後的「孔聖殿」為單檐歇山頂,面寬、進深各三間,穿斗式結構,殿內置孔子石刻像,並於東西兩壁增嵌《孔子廟堂碑》拓本刻石。

孔聖殿建築面積近300 平方米。該殿室內神龕置有「孔子石刻像」,是按山東曲埠孔廟的孔子石刻像拓本重刻的;左右兩壁之上,嵌有《孔子廟堂碑》石刻,為唐代着名書法家虞世南所書碑記拓本翻刻,上有翁方綱的考記題跋。原藏於李可瓊「七十二窗樓」,由其名人送出;殿內的明間還有大型雕花硬木隔扇屏風,該殿前檐明間檐柱花崗石柱礎亦很有特色。

黃飛鴻紀念館

黃飛鴻紀念館坐落在佛山市區中心、着名旅遊名勝地祖廟的北側,總占地面積五千多平方米,整個紀念館為兩層兩進深三開間仿清代鑊耳式建築,內設陳列館、影視廳、演武廳、演武天井等。陳列部除了介紹黃飛鴻的生平事跡,還全面展示了近70年來圍繞黃飛鴻而產生的各種文藝作品以及上千件珍貴文物。籌建黃飛鴻紀念館期間,得到海內外有關人士的鼎力支持和幫助,他們為紀念館提供、捐贈了千餘件有關黃飛鴻的歷史圖片和珍貴實物。

葉問堂

葉問堂位於佛山市禪城區祖廟路21號佛山祖廟景區內,位於祖廟左側。進了大門左邊的第一座建築就是葉問堂,詠春宗師葉問在祖廟中占據了最顯要的位置。葉問堂於2001年建成對外開放。主要介紹了葉問的一生,還有陳設了許多葉問生前用過的東西。除了介紹葉問的生平外,還介紹了一種武術-詠春。

南海區博物館

南海區博物館成立於1981年6月,位於國家級風景名勝西樵山蟠龍洞內,是一座融秀麗的自然景觀與典雅的仿古建築為一體的園林式綜合性博物館。占地面積約16000平方米,建築面積約5000平方米。目前館內基本陳列有:《館藏陶瓷精品展覽》、《西樵山出土石器標本展覽》、《南海歷史建築展覽》、《陳根竹刻藝術品第一陳列室》等。此外,館內還經常舉辦配合時事教育的臨時展覽。現有館藏文物共2100餘件,其中二級文物24件,三級文物658件。全館配備了電視監控、紅外線報警系統、全自動消防系統、空調、抽濕等設備。同時管轄康有為故居、紀念館、陳啟沅紀念館等單位。

博物館陳列的西樵山出土石器,生動形象地展示了文明中外的西樵山概貌。展覽從突出西樵山的自然歷史及西樵山石器出發,選擇了具有典型「西樵山文化」特徵的細石器和雙肩石器,以石器標本為主,展出加工石器用的工具如石鑽、石錘、琢錘;石器生產工具用的砍砸器、刮削器、石斧、石錛、石鏟等。輔以圖表、文字、系統地、科學地展示了西樵山石器的演化歷史,具有較強的科學性和知識性。

由於南海博物館收藏、陳列展出了大量珍貴的南海歷史文物和近現代革命文物,因此每年都吸引了大批青少年學生來館參觀學習,南海博物館已成為南海及附近地區對青少年進行愛國主義教育、革命傳統教育及鄉土文化教育的主要課堂之一,1994年被列為佛山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廣東粵劇博物館

廣東粵劇博物館位於禪城區兆祥黃公祠內,占地面積約3000平方米,於2004年4月2日正式掛牌。全館陳列分史、藝、人三大部分共13個展區,展出了明、清至當代的粵劇劇本、木魚書、海報、戲橋、戲服、樂器、名伶書畫以及粵劇電影等。

虛擬展廳

該展廳設有:少兒博物館包含有中國傳統美德展和新三字經等、數字展廳展出了佛山博物館館藏的各類文物。

館藏文物

佛山市博物館藏品以地方文物為主,有瓷器、陶瓷、玉器、字畫、木雕、端硯、錢幣,以及佛山地方民俗文物等,共3.5萬件,珍貴文物1萬餘件(套)。

視頻

佛山市博物館 相關視頻

佛山市祖廟博物館
尋跡佛山博物館·天上觀瓦脊,地上看神兵!從祖廟博物館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