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任丘市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任丘市為河北省滄州市下轄縣級市,位於河北省中部,西臨白洋淀,是神醫扁鵲故里,華北油田總部所在地。市域面積1012平方公里,下轄7個街道、9個鎮、6個鄉、2個開發區(工業園區),413個行政村。總人口867148人(2013年)。

任丘地處華北平原中北部,境內主要種植小麥、玉米等糧食作物。地下石油和天然氣資源富集,為華北地區重要的石油產地和石化基地。任丘是國務院確定的對外開放縣市和環京津經濟圈的主要市縣之一,自「九五」以來,任丘綜合實力一直位居河北省「十強」縣市前列,並連續多年入圍全國「百強」縣市。2014年完成生產總值600.1億元。

任丘歷史悠久,八千年前已有人類繁衍生息,西漢大將軍任丘在此築城為防海口而得名「任丘」,抗戰時期任丘人民譜寫了白洋淀游擊戰和地道戰等家喻戶曉的敵後鬥爭史。旅遊景區有白洋淀千里堤、鄚州廟、石油礦山公園等,有任丘大鼓、冀中笙管樂等非物質文化遺產。2017年12月,當選中國工業百強縣(市)。[1]

2018年10月,入選2018年度全國綜合實力百強縣市[2]、全國綠色發展百強縣市、全國科技創新百強縣市、全國科技創新百強縣市、全國新型城鎮化質量百強縣市。2019年10月8日,被評為2019年度全國綜合實力百強縣市、2019年度全國綠色發展百強縣市、 2019年全國科技創新百強縣市[3]、2019年度全國新型城鎮化質量百強縣市。2019年,被列為第二批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任丘市地處東經115°56′—116°26′,北緯38°33′—38°57′,位於河北省中部,白洋淀東岸。東與文安縣、大城縣相連,南與河間市毗鄰,西與安新縣、高陽縣交界,北與雄縣接壤。北距北京市156公里,距天津市140公里,距石家莊市159公里,距滄州市114公里。市境東西最大距離42.5公里,南北最大距離41公里。總面積1012平方公里,其中白洋淀水域面積64.8平方公里。

地質條件

任丘處於冀中凹陷中部,地質構造以任丘潛山為主,該潛山被4組斷層所切割,主要有1個背斜帶(任丘背斜)和2個向斜帶(北漢向斜、鄚州向斜)。任丘境內發育有震旦亞界、古生界與中、新生界兩套沉積地層,總沉積厚度約1.5萬米,地層由老到新分別為:基底地層(包括太古界——下元古界)、中上元古界(震旦亞界)、下古生界(包括寒武系和奧陶系,是任丘地區石油和天然氣主要產層)、上古生界、中生界、新生界。

地形地貌

任丘處於太行山東麓山前平原和渤海西岸濱海平原之間的河流沖積平原與湖淀淤積的平原交錯地帶,地勢自西南向東北緩斜,海拔高度由11米(辛中驛鎮培里村)降至4.5米(於村鄉蘇莊村),平均坡降1/5800。

任丘全境呈崗、坡、窪、淀分布的典型低平原地貌,窪地星羅棋布,狹長帶狀崗地穿插其間。崗地主要分布在中南部和東部,面積226平方公里,占市域面積的21.9%,所處地形部位較高,海拔多在8米以上。坡地處於崗地與窪地之間,海拔高度多在6—8米,面積452.5平方公里,占總面積的43.8%。窪地處於坡地下端,相對凹陷,季節性積水,海拔多在4.5—7.5米,面積311.26平方公里,占總面積的30.1%。北北東走向的中部和東部崗地把市境分成東、西、中三條近似平行的帶狀窪地,帶狀窪地又被次一級的小緩崗分割成若干大小不同的近藤瓜狀窪地。崗窪之間相對高差為2—3米,坡降1/2000一1/3000。窪淀類主要是白洋淀,為常年積水的淀泊,占總面積的4.2%。

氣候

任丘市屬暖溫帶亞濕潤大陸性季風型氣候,大陸性氣候顯著,大陸度65.2,乾燥度1.33,四季分明。春季少雨多風,夏季高溫多雨,秋季天高氣爽,冬季寒冷乾燥。全年平均氣溫12.1℃,1月平均氣溫-3.9℃,極端最低氣溫-23.8℃(1964年2月17日);7月平均氣溫26.8℃,極端最高氣溫42.7℃(1961年6月12日)。日均氣溫0℃以上持續時間276天,氣溫大於等於10℃的天數為208天。全年無霜期平均211天。年平均降水量557.4毫米,75%集中在7—9月。年極端降水量最大1077.8毫米(1964年),最少為232.2毫米(1965年)。年平均風速3.3米/秒,全年盛行偏南風,冬春季多東北、西南風。年日照時數2711.2小時,年太陽輻射總量128.4千卡/平方厘米,作物生長期太陽輻射總量為108.2千卡/平方厘米,占全年總輻射量的84.3%。

水文

地表水

任丘市地處低平原區,地表水多呈自由漫流狀態,順地勢由西向東北排泄。境內河流均為大清河水系南支,無自然河,多是利用原來的天然排水溝人工開挖的排灌河道。較大的河道有:東部地區的古洋河,源於獻縣,境內全長54.89公里;西部地區的小白河,源於肅寧,境內全長48.7公里;中部地區的任文乾渠,西起七間房鄉的大樹劉莊,東到梁召鎮閻家塢而後出境流入文安縣,境內全長31.5公里。此外,還有北部地區的趙王河、大清河及白洋淀卡河等。

白洋淀位於市中心西北10公里,淀周堤埝總長約215公里,其中任丘境內堤長23.9公里;堤防以內總面積366.6平方公里,其中任丘管轄43.4平方公里,連同淀南新堤以南、溢流堰以東地區共64.8平方公里。白洋淀共有大小淀泊143個,淀底高程一般為5.5—6米,汛末水位控制在8.3—8.5米。棗林莊樞紐工程位於任丘境內,是白洋淀出口的唯一控制性工程,趙王河棗林莊分洪道為白洋淀泄洪道。由於水源不足、水體污染,1988年後白洋淀大多時間處於低水位,多次乾涸,靠黃河引水。2012年後因降水充沛,持續高水位運行。

地下水

任丘境內地下水主要賦存於第四系鬆散地層中,呈多層結構的含水層岩系。從平面分布看,市域南部為滹沱河、瀦龍河沉積區,北部為大清河、拒馬河沉積區,主要為中細砂,地質條件較好,單井出水量20噸/時·米;中部為河間地帶,主要為粉細砂、粉砂,地質條件差,單井出水量小於2噸/時·米。從垂直分布看,分為一層結構(全淡水)、兩層結構(淺層淡水、下層鹹水或微鹹水)和三層結構(淺層淡水、中層淡水、深層淡水),砂層由淺到深,砂粒逐漸變粗,層數由少到多,單層厚度由薄變厚。鹹水的礦化度上、下兩段為2—3克/升,中段為3—5克/升。

土壤

任丘市土壤分為潮土和沼澤土兩大類型。潮土面積106.47萬畝,占土類總面積的99.15%;沼澤土面積9164畝,占土類總面積的0.85%。潮土類又分四個亞類,即褐土化潮土、典型潮土、鹽化潮土、沼澤化潮土。亞類以下又分10個土屬、72個土種。

潮土類型中以壤潮土為主,土層深厚,沙粘適中,具有上松下緊的土體結構特點。隨着崗、坡、窪的分布,存在由沙到粘的變化規律,大體分5個區域。西北部是壤質潮土或壤質鹽化潮土,耕地面積23.62萬畝;西南部緩崗地帶是輕壤和沙壤土,海拔7.5—11米,耕地面積19萬畝;東南部是低洼鹽鹼土,耕地面積12.75萬畝;東部是輕壤、沙壤鹽化潮土,耕地面積16.9萬畝;東北部是低洼枯壤和沙壤土,耕地面積18.94萬畝。

植被

任丘市植被主要為林木、農作物和天然植被。2011年任丘市林地面積8118公頃,林木覆蓋率19.8%,主要栽種楊樹、柳樹、槐樹等。另外還有大量以紫穗槐為主的灌木林。農作物植被主要有小麥、玉米、豆類、高粱、棉花、山芋及各種蔬菜等。天然植被集中分布在東大塢、梁召、南暢支、牛村窪、石村窪等地區的鹽鹼地、大窪、墳地、撂荒地和路旁田埂,生長有羊胡草、茅草、毛地黃、狗尾草、蒼耳蒺藜、打破碗花花等野生植物。

自然災害

任丘市自然災害主要有旱澇、大風、冰雹、乾熱風、淫雨和霜凍。旱澇出現機率為44%,其中降雨超過500毫米的澇年占23.5%,小於300毫米的早年占20.6%。降水量最大是1964年,達到1077.8毫米,澇地面積達77.78萬畝,占全縣總耕地面積的73%,造成糧食大幅度減產。瞬時風速大於17米//秒的大風,平均每年出現率為13.1天,其中雷暴大風占26.4%,多集中在扣9月,造成的災害最大。雹災平均每年1.6次,多集中在6—8月,乾熱風年發生率為95.2%,平均每年4.3天,多集中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對小麥危害較大。淫雨出現年率為33.3%。淫雨過程最長持續113天(1964年)。秋季初霜凍平均出現日期為10月20日,危害作物概率為30%,春季霜凍平均終止日期為4月16日,危害作物概率為15%。

自然資源

水資源

任丘境內多年地表徑流總量0.5億立方米,過境客水量約0.77億立方米,境內河流與坑塘每年可攔蓄降水0.1億立方米,地表水資源主要靠白洋淀蓄水。汛末白洋淀蓄水量為3.926億立方米,任丘所轄水域蓄水量0.8億立方米,分配引用量0.4億立方米(不含汛後不計量時的用水量),占任丘市地表水資源的80%。地下淺層淡水靜儲量6.9億立方米,年平均可開採量0.938億立方米。水資源可利用總量為1.438億立方米。

礦產資源

石油

截至1985年探明冀中坳陷生油麵積為7925平方公里。預計遠景儲量16.9億噸,探明儲量為9.3億噸。任丘油田有5.7億噸,占73%。

天然氣

任丘地下的天然氣藏主要為石油伴生氣,1985年探明天然氣16億立方米。

地熱資源

任丘地熱資源主要蘊藏在第三系館陶組下粗段地層,深度約1800—2000米。華北油田開發以來,任丘的地熱資源逐步得到利用。打出的熱水井壓力大、溫度高、流量大、水質好。一般單井湧水量多在1500—2000立方米/日,出井水溫72℃一75℃,水質類型為碳酸氫鈉,總礦化度為1.5—2.5克/升。水層厚、開採價值較大。在打出的31口井中,油田使用28眼,地方使用3眼,主要用於洗浴和冬季採暖。

人口民族

人口

2016年末全市戶籍總人口為892808人,比上年末增長0.07%。其中,任丘市766222人,增長0.2%;華北油田126586人,下降0.7%。全市人口出生率15.59‰,死亡率3.29‰,人口自然增長率12.3‰。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60.1%。

民族

據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任丘市漢族人口815677人,占總人口數的99.18%;有少數民族32個,人口6778人,占總人口數的0.82%。少數民族中,回族2517人,滿族2466人,蒙古族793人,土家族407人,壯族188人,朝鮮族97人,苗族82人,彝族70人,侗族18人,瑤族15人,達斡爾族15人,錫伯族11人,藏族布依族黎族各10人,水族土族撒拉族各8人,維吾爾族7人,傣族傈僳族鄂溫克族各6人,白族5人,哈尼族畲族仡佬族怒族京族赫哲族各2人,佤族東鄉族俄羅斯族各1人。回族主要聚居在新華路街道和鄚州鎮,多是明末清初時回民遷至鄚州經商而定居;本地滿族人是隨清軍入關遷來;任丘油田開發後又有回族、滿族、蒙古族、朝鮮族、壯族等職工遷入任丘。

旅遊景點

白洋淀千里堤

白洋淀千里堤地處白洋淀東下游出口,任丘市區西北10公里處,是集遊玩、餐飲、住宿、養殖為一體的綜合性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分鴛鴦島民俗文化、荷花觀賞、生態遊樂、休閒娛樂、碼頭觀光、民俗村觀光六大部分。白洋淀內溝壕縱橫,澱澱相通,田水交錯,蘆葦叢生,荷花飄香,魚游鳥翔,千里長堤垂柳成蔭。景區入口建有大口子碼頭,日接待遊客能力可達萬人以上。

石油礦山公園

任丘石油礦山公園主要由雁翎主題公園、任四井石油開採、白洋淀以及石油科技博物館等景區組成,總面積78.44平方公里,是一個集石油知識、開採工藝,自然風光、歷史文化於一體的綜合性科普教育、文化娛樂、生態觀光的綜合型礦山公園。其中雁翎公園占地面積195畝,由核心景區、東山森林景區、兒童遊樂休閒景區、民族文化博覽景區、水上觀覽景區、音樂藝術廣場景區、配套設施等7部分組成;任四井石油開採景區以華北油田的發現井任四井作為主體景觀,將石油開採科普知識和石油工業的發展結合;白洋淀景區以自然水體為主,將自然風光與人文景觀相結合。

鄚州大廟

鄚州大廟位於鄚州城北2.5公里處,始建於元朝,明代中期重修,規模宏大,香火極盛,曾有「天下大廟數鄚州」之說。廟座北朝南,由正殿三皇殿、東配殿藥王廟(後稱扁鵲祠)和西配殿文昌廟組成。四周築有紅色圍牆,高約2.5米,整座大廟南北長約350米,東西寬約450米,總面積157000多平方米,占地近230畝,連同香火地共計400多畝,紅牆黃瓦,結構嚴緊,莊嚴肅穆。

著名人物

扁鵲,本姓秦,字越人,渤海鄚州人。生活在春秋晚期,人稱「神醫」。首創診脈「望、聞、問、切」之法,又擅針灸、熨燙,於內、婦、耳鼻五官司、小兒等科,堪稱中醫診脈技術的開山之祖。司馬遷言:「至今天下言脈者由扁鵲也」。著有《難經》八十一篇、《內經》九卷、《外經》十三卷、《肘後方》三卷,大都已失傳。

韓嬰(約前200年—前130年),涿郡莫人,西漢著名學者。文、景、武三帝時為官,文帝時任博士,景帝時官至常山太傅,後人稱「韓太傅」。著有《韓故》、《韓詩內傳》、《韓詩外傳》、《韓說》、《周易傳韓氏三篇》等。韓嬰講授、注釋《詩經》有許多獨到之處,世稱「韓詩」,與轅固生的「齊詩」、申培的「魯詩」並稱「三家詩」。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