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亞冠龍屬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亞冠龍屬
圖片來自dinosaurpictures

亞冠龍屬學名Hypacrosaurus)又譯高背龍,是鴨嘴龍科下的一恐龍,與冠龍的外貌相似。就像冠龍般,亞冠龍有高及圓的中空頭冠,但卻沒有那麼大及筆直。牠的名稱的意思是「接近最高的恐龍」,是因牠幾乎與暴龍一樣大。

亞冠龍的兩個物種都是生活於上白堊紀加拿大艾伯塔省美國蒙大拿州,約7500萬至6700萬年前,且是北美洲最晚發現的有頭冠、且化石狀況良好的鴨嘴龍科恐龍。長期以來,亞冠龍是一個沒有太多研究的屬;直到1990年代,才仔細研究了蛋巢、及剛孵出幼體。

描述

由於亞冠龍的高神經棘及特殊頭冠形狀,很容易將牠們從有冠的鴨嘴龍科(即賴氏龍亞科)中辨識出來的。神經棘的長度是其連接的脊椎高度的5-7倍,使牠的背部很高。頭顱骨上的空心冠很像冠龍的頭冠,但其頂部更尖,沒有那麼高,兩邊較寬,及在後部有小型的骨質突起物。

亞冠龍不像其他的賴氏龍亞科,頭冠的氣道並不呈S形。亞冠龍估計約有9.1米長,體重達4公噸。牠的骨骼很像大部份的鴨嘴龍科,唯臀部有一些獨特的特徵[1]。牠是雙足或四足的草食性恐龍。已知的兩個物種高棘亞冠龍(H. altispinus)及斯氏亞冠龍(H. stebingeri),若以一般的方法是不能區分的,因為斯氏亞冠龍被描述成為早期賴氏龍及後期亞冠龍的過渡物種[2]。斯氏亞冠龍成體的頭顱骨很像高棘亞冠龍的頭顱骨,兩者的頭顱骨側面非常相似。

發現及歷史

亞冠龍的正模標本是由巴納姆·布郎(Barnum Brown)於1910年替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挖掘的。這些標本(編號AMNH 5204)發現於加拿大艾伯塔省紅鹿河附近的馬蹄鐵峽谷組,年代為上白白堊紀的早馬斯垂克階,由部份顱後骨骼構成,包括幾節脊椎及部份骨盆。布郎於1913年描述了這些遺骸與其他顱後部分,並建立成亞冠龍屬,一個類似櫛龍的新屬。當時並沒有發現頭顱骨,但後來卻發現及描述了兩個頭顱骨。

在這段期間,小型、有冠的鴨嘴龍科化石都被描述成獨立的屬及種。最先被描述為亞冠龍的就是鵝龍Cheneosaurus),牠的化石是從馬蹄鐵峽谷組發現的一個頭顱骨及一副四肢骨頭、脊椎及骨盆[3]。後來,威廉·狄勒·馬修(William Diller Matthew)將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內的編號AMNH 5340化石命名為原鵝龍Procheneosaurus),這個化石是從蒙大拿州雙麥迪遜組發現的[4]

在1970年代前,這兩個分類單元都承認為有效的屬,直至彼得·達德森(Peter Dodson)證明了鵝龍很有可能是賴氏龍亞科的幼體為止。雖然他最關切的是屬於恐龍公園地層冠龍賴氏龍,但他仍指出鵝龍應該包含了現今高棘亞冠龍的幼體[5]。這個建議後來被接納,但卻沒有被正式地檢驗。發現於雙麥迪遜組的原鵝龍,與其他經達德森研究的標本不同,而有理由相信原鵝龍與直至1994年才命名的斯氏亞冠龍,兩者可能是同一物種。

高棘亞冠龍

模式種高棘亞冠龍的化石是5-10個天然狀態的頭顱骨,與一些相連骨骼構成,由幼體至成體都有。斯氏亞冠龍的化石則是來自未知數量(但可能很多)的個體,年齡從胚胎至成體都有。根據Daisuke Suzuki等人於2004年在重新描述日本龍時所述,高棘亞冠龍及斯氏亞冠龍是來自一個單系群的假說可能並不正確。他們的親緣分支分類法分析中發現,日本龍比斯氏亞冠龍更為接近高棘亞冠龍。但後來這個分析卻被推翻。

斯氏亞冠龍

新命名的斯氏亞冠龍包括了不同的遺骸,包含孵化幼體、蛋、及蛋巢,發現於蒙大拿州雙麥迪遜組地層頂層(上白堊紀的晚坎潘階),以及艾伯塔省的邊界。這些都是已知鴨嘴龍科中,具有最多幼體骨骼化石的單一物種。

參考文獻

  1. (英文)Glut, Donald F. Hypacrosaurus. Dinosaurs: The Encyclopedia. Jefferson, North Carolina: McFarland & Co. 1997: 478–482. ISBN 0-89950-917-7. 
  2. (英文)Horner, John R.; and Currie, Phillip J. Embryonic and neonatal morphology and ontogeny of a new species of Hypacrosaurus (Ornithischia, Lambeosauridae) from Montana and Alberta. (編) Carpenter, Kenneth; Hirsch, Karl F.; and Horner, John R. (eds.). Dinosaur Eggs and Babie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4: 312–336. ISBN 0521567238. 
  3. (英文)Lambe, Lawrence M. On Cheneosaurus tolmanensis, a new genus and species of trachodont dinosaur from the Edmonton Cretaceous of Alberta. The Ottawa Naturalist. 1917, 30 (10): 117–123. 
  4. (英文)Matthew, William Diller. Canadian dinosaurs. Natural History. 1920, 20 (5): 1–162. 
  5. Dodson, Peter. Taxonomic implications of relative growth in lambeosaurine dinosaurs. Systematic Zoology. 1975, 24: 37–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