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中國科學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中國科學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水土保持研究所)成立於1956年,是中國科學院在西北地區建立的第一個科研機構[1],1999年根據國務院文件參與共建「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中國科學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有5大研究領域,16個研究方向:土壤侵蝕研究、旱地農業研究、流域生態與管理、農業水土工程。

根據2016年3月研究所官網顯示,研究所有職工220人,其中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院士各1人,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1名;有6個研究單元,1個國家重點實驗室,1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水利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3個研究室,4個野外台站;有博士後科研流動站1個,博士點3個,碩士點3個。

科研條件

人員編制

根據2016年3月研究所官網顯示,研究所有職工220人,其中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院士各1人,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1名,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1人,百千萬人才入選者5人,百人計劃入選者10人,正高級職稱50人。

中國科學院院士:朱顯謨

中國工程院院士:山侖

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唐克麗

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邵明安

百千萬人才入選者:劉國彬、上官周平、吳普特、王全九、鄭粉莉

百人計劃入選者:何洪鳴、袁志友、陳應龍、陳新平、杜盛、雷廷武 、李占斌、邵明安、譚文峰、王全九

科研部門

根據2016年3月研究所官網顯示,研究所有6個研究單元,1個國家重點實驗室,1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水利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3個研究室,4個野外台站。

國家重點實驗室:黃土高原土壤侵蝕與旱地農業國家重點實驗室

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節水灌溉楊凌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水利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水利部水土保持生態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研究室:流域生態與管理研究室、區域水土保持與環境研究室、林草生態研究室

野外台站:安塞水土保持綜合試驗站、長武黃土高原農業生態試驗站、固原生態試驗站、神木侵蝕與環境試驗站。

設施資源

根據2016年3月研究所官網顯示,研究所圖書館館藏文獻總量21萬冊,其中圖書11萬冊,科技期刊7萬多冊,(館藏中、外文期刊1100多種),資料3萬冊。自建數據庫3個,形成以土壤學、旱地農業、生態學、林業、節水農業、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文獻為特色的館藏結構。1996年和2000 年分別榮獲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工作優質服務集體獎。

2009年圖書館訂購外文期刊14種,中文期刊208種;每年從其他圖書館文獻傳遞500-700篇。

人才培養

學科概況

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1981年4月水保所正式成為碩士學位授予單位,獲准土壤學碩士授予權。1986年獲准生態學碩士授予權,1990年獲得水土保持學碩士學位授予權。1998年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將「水土保持學」名稱調整為「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1986年獲得土壤學博士學位授予權,1998年與陝西師範大學合作申請並獲得批准自然地理學博士學位授權點,水保所每年在此點招收不超過2名博士研究生。2003年獲生態學博士學位授權點。1999年經人事部、全國博士後管委會批准,同意水保所設立「農業資源利用」一級學科博士後科研流動站。

博士後科研流動站:農業資源利用

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點:土壤學、生態學、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

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權點:土壤學、生態學[2]、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

教學建設

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虞宏正研究員於1961年接收中國農業科學院西北農業科學研究所(後更名為陝西省農業科學院)保送研究生1名。因當時研究生培養工作尚不規範,該生為被授予學生。1965年,朱顯謨研究員招收一名土壤侵蝕研究生,錄取通知尚未發出,因「文化大革命」開始而中斷。1978年國家恢復研究生招生制度,1980年水保所恢復研究生招生,1981年招生5名,其中土壤侵蝕、土壤地理專業各2名,防護林專業1名。

根據2016年3月研究所官網顯示,研究生指導教師由最初的2人增加到2012年的69人(其中,碩士研究生導師32名,博士生導師37名)。研究生年招生規模由1981的5人增加到2012年的50人,有在讀研究生165名。

參考文獻

  1. 科研機構組織結構形式淺析 ,搜狐,2022-07-08
  2. 專業介紹|生態學專業 ,搜狐,2019-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