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蔡元培故居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上海蔡元培故居位於上海市靜安區華山路303弄16號,是蔡元培在上海的最後一處住所,1984年被列為上海市文物保護單位[1],也是上海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簡介
現一樓闢為故居陳列館,二樓、三樓居住着蔡元培先生的子女,故居的陳設基本保持蔡元培先生生前的原樣。陳列館建築面積210平方米,展覽分為三大部分:一、「從刻苦攻讀到教育救國」;二、「中國近代教育和科學事業的奠基人」;三、「志在 民族革命,醒在民主自由」。同時還展示了他生前使用過的 打字機、 行李箱等文物。陳列館對學生團體預約參觀免費,學生個人參觀半票,家長攜帶未成年子女參觀的,對子女免票,同時可對青少年舉行18歲 成人儀式、入團(隊)儀式等免費提供活動場地和幫助。上海是我國歷史悠久的文化名城,開埠161年中,曾經薈萃了無數的風雲人物。他們的居處也因其主人非同尋常的經歷和成就充滿了異樣色彩,隨之也便成了歷史的見證。尋訪上海市靜安區名人遺蹟,保護這些歷史建築,那是一件非同尋常的很有意義的事情。
1937年10月,蔡元培先生由上海愚園路寓所遷至上海海格路(今 華山路303弄16號)居住。1937年11月2日,他帶頭與交通、同濟、暨南、浙江等大學校長 黎照寰、 翁之龍、何炳松、 竺可楨等聯名致電九國公約會議,呼籲採取有效措施,遏制日本對華之侵略,並嚴懲日本違反國際公法,肆意摧毀我國文教機關之暴行……1937年,日軍侵占上海後,蔡先生移居香港。
蔡先生故居,是一幢黃色花園洋房,外形採用較陡的兩坡屋頂, 山牆一段露出深色的木構架,深灰色卵石牆面,加上紅瓦屋頂,顯得親切而高雅。整幢建築採用不規則布局,南面有一大片草坪,左側有一間矮小的花房,兩側屋旁植有龍柏、芭蕉、 羅漢松、 瓜子黃楊和盤槐。整幢房屋占地2.22畝,建築面積526平方米。早在1984年就被列為上海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在屋前有石階扶梯可直登二樓,穿過狹長室內走廊,在走道中間,塑有一座蔡先生半身銅像。會客廳內大部分是蔡先生生前之物,基本上保持原貌。在客廳北牆上,懸掛先生中年時代一幀巨幅畫像,目光炯炯,神態嚴肅。牆下置一隻老式寫字檯,除了文房四寶、花瓶、 水盂之外,有一架檯曆撕到公元1867年1月11日, 這一天是先生生辰之日。台上還陳列着各種版本的先生著作,寫字檯旁一隻老式轉椅是先生生前寫作辦公用的。 南牆左側掛着一幅油畫,是 劉海粟大師當年的作品;右側牆上對稱地懸掛一幅 蔡夫人 周峻為先生作的 肖像油畫。先生在其空白處題了一首詩:「我相遷流每剎那,隨人寫照洛殊科。惟仰第一能知我,留取心痕永不磨。」
在 西牆下懸掛着一張1936年蔡先生和師生在江灣國立音專與蕭友梅校長的合影。東牆上掛着1935年先生在國立音專任校長時植松樹照片,東間是藏書室,藏着先生部分著作、書和信件。
1940年3月5日,蔡先生病逝於香港,享年73歲[2]。他的遺言僅為兩句話,「科學救國,美育救國」。這位偉大的教育家留給後人的遺訓將深深銘刻在人們的心中。
蔡元培先生生前自述: 律己不苟,責人以寬;無所不容,有所不為;以美育代宗教,倡科學以救國;志在民族革命,行在民主自由。學人亦兼通人。只有當你置身於這幢老房子中,才能體會得出這段自評的含義。
視頻
上海蔡元培故居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蔡元培故居 • 上海市文物保護單位,美篇
- ↑ 80年前的今天蔡元培逝世,重溫先生最後的生命時光,看點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