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黎雄才」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创建页面,内容为“'''黎雄才'''(1910~2001),广东省肇庆人,祖籍广东省高要。当代国画家、美术教育家,岭南画派卓有成就的代表人物。擅长巨幅…”)
 
YH對話 | 貢獻
外部链接
 
(未顯示由 2 位使用者於中間所作的 4 次修訂)
行 1: 行 1:
''' 黎雄才'''(1910~2001), 广东省肇庆 人,祖籍广东省高要。当代国画家、美术教育家, 岭南画派 卓有成就的代表人物。擅长巨幅山水画,精于花鸟草虫,画作气势浑厚,自具风貌,被评论界称为"黎家山水"。三十年 初作品《潇湘夜雨》荣获比利时国际博览会金奖,1954年创作的《武汉防汛图卷》被美术评论界誉为"抗洪史诗"。
+
{{Infobox Biography
== 画家 简介==
+
| subject_name  = 黎雄才
由于父亲黎廷俊擅长绘画,故黎雄才自幼受到艺术熏陶。17岁加入春睡画院,从高剑父学画。1931年毕业于广州烈风美术学校。1932年赴日本东京美术学校学画。
+
| image_name    = [[File: 黎雄才.jpg|缩略图|center|]]
 +
| image_size    =
 +
| date_of_birth  = 1910 年5月15日
 +
| place_of_birth = {{QING}}[[ 广东省]][[ 肇庆 市]]
 +
| date_of_death  = 2001年12月19日
 +
| place_of_death = {{PRC}}
 +
| occupation    = [[ 岭南画派]]第二 代画家
 +
}}
  
1935 毕业回国任教于 广 州市美术专科学校。1943年任重 国立艺术专科学校副教授。1949年后任广州美术学院副院长兼国 系主任 教授。 中国美术 协会理事。
+
'''黎雄才'''({{bd|1910 |5月15日|2001年|12月19日}}),[[ 广 东]][[肇 ]]人,著名 家,与[[赵少昂]] [[关山月]]、[[杨善深]]并称 [[岭南画派]]第二代四大著名画 家。
==个人履历==
 
1924年,他就读于肇庆中学
 
  
1926 高剑父 为师 翌年入高剑父的春睡 院学习 并一度在 广州 烈风 美术学 校兼习素描
+
黎雄才早 师从[[ 高剑父]] 后到日本学 画, 曾任 广州美术学 院顾问、教授。与[[岭南画派]]其余画家一样,黎雄才致力于中国画的创新与改革,将传统国画的技法与日本画、西洋画技法融合,但其风格又有不同
  
1932年 得到高剑父资助 赴日本留 学, 入东京 美术学 习日本 画。
+
黎雄才擅长巨幅山水,画作气势雄浑,自成一格 其画松亦为一绝 被称为“黎家山水”“黎家松”。其代表作品有《潇湘夜雨图》、《寒夜啼猿》、《一览众山小》、《森林》、《武汉防汛图卷》、《万古之春》等等。
 +
[[File:广州美术 院1.jpg|缩略图|左|广州美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The Guangzhou Academy of Fine Arts)位于[[广东省]][[广州市]] 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成立的中国华南地区唯一一所高等 美术学 府,拥有硕士 位授予权,同时是国务院公布的首批艺术硕士(MFA)专业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八大美院之一。]]
 +
==生平==
 +
黎雄才生于1910年,广东省肇庆市人,祖籍[[高要市]][[白土镇 (高要市)|白土镇]][[坑尾村]]<ref>[http://www.southcn.com/news/gdnews/nanyuedadi/200212300624.htm 黎雄才青松品格魅力不朽]</ref>。父亲黎廷俊为裱画师,擅长绘画。受父亲的影响,黎雄才自小便喜欢绘 。14岁时,黎雄才入读[[肇庆中学]],并曾拜[[高剑父]]的同窗陈鉴为师
  
1935 毕业归国 任教于广州市立 美术 专科 学校。
+
16岁时,黎雄才得见高剑父,并拜后者为师。17岁时黎雄才进入高剑父主办的[[春睡画院]],后又被高剑父推荐到烈风美术学校学习[[素描]]。1932 年, 高剑父出资助黎雄才到日本留学,在[[东京 美术学校]]学习[[日本画]]。同年,黎雄才创作了《[[潇湘夜雨图]]》,并获比利时国际博览会金奖
  
1939 年任教 肇庆第七中学。
+
1935 ,黎雄才学成归国,在[[广州市立专科美术学校]] 任教 。四年后,转到[[ 肇庆第七中学]],又四年后受聘于[[重庆]][[国立艺术专科学校]],职务是副教授
  
1943 年, 受聘 重庆国立 艺术 专科学校,任副教授
+
在四十 代,黎雄才四处游历,一面旅行,一面[[写生]]。他游历的路线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先经[[韶关]]、[[桂林]]进入[[四川]],再由[[甘肃]]的[[河西走廊]],经[[敦煌]]到达[[新疆]]、[[内蒙古]]等地,并临摹了[[敦煌壁画]]。西北之行对黎雄才的画风有巨大影响,从早年的以山林秋色、烟云雨景为题材,风格幽雅,变为气势磅礴,苍莽沉浑<ref>“早年在岭南之作,多以山林秋、烟云雨景为题材,显示幽静雅洁的风格爱好自然情趣。西北旅行后,作风一变为气势恢廓、沉雄朴茂,以巨幅见长。”--容庚 ,于 风《 文杂著辑存》,212页,湖南美 出版社,1999年</ref>
 +
[[File:黎雄才2.jpg|缩略图|left|黎雄才艺术作品欣赏--《潇湘夜雨》]]
  
1948年任广州市立艺术专科学校教授。
+
1948年 ,黎雄才担 [[ 广州市立艺术专科学校]] 教授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至1952年任[[华南文艺学院]]教授,1952年至1959年任[[武汉]][[中南美术专科学校]]教授,其间创作了长卷《[[武汉防汛图]]》,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 先后任华南文艺学院 、中 南美术专科学校、广州美术学院教授、副院长兼中国画系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广东分会副主席
+
1953年 创作《森林》 《三峡》,其 《三峡》在印尼万隆展览展出,引起轰动
  
三十 代初作品《潇湘夜雨》获比利时国际博览会金奖,《寒江夜泊》 《珠江帆影》入选芝加哥"当前进步博览会"和德国柏林举办的" 中国美术 展览 "。其中《珠江帆影》为德国博物馆收藏
+
[[文革]]期间,黎雄才被迫搁笔,下放劳动。文革结束后,1978 任[[广州美术学院]]教授、副院长 [[ 中国美术 家协 ]]广东分会主席
  
1949 以来作品多次入选国内外 举办 的大型美术作品 览会并 多种专业报刊上发表,曾 国内外 举办 过多次 个人画展。
+
1979 在广州 举办 个人画 。1982年 [[香港]]、1983年 [[新加坡]] 举办个人画展 ,并到[[泰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加坡]]、[[日本]]等国访问
  
1979 年在广州举 办个人 画展。
+
1987年获广东省颁发“鲁迅文艺特别奖”。同 年在广州 、北京与[[关山月]]、[[赵少昂]]、[[杨善深]] 行合作 画展。
  
1982 和1983年分别在香港和菲律宾举办个人画展,并先后访问了朝鲜、日本、菲律宾、加拿大 、美 国等国 家。
+
2001 获中国文联 [[中国 协会]]颁发“金彩奖之成就奖”。同年12月19日上午因多脏器功能衰竭在广州去世,终年91岁
  
擅山水,尤以巨幅见长,所作气势恢廓,雄健秀茂,自具风貌,为当代"岭南画派"代表画家之一。出版个人画册多种。
 
 
曾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广东分会副主席,广州美术学院副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广东分会顾问,广州美术学院顾问、教授。
 
 
2001年12月19日上午,因多脏器功能衰竭在广州去世,享年92岁 。
 
==绘画技法==
 
山水画方面,黎雄才受高剑父的影响不多。他在日本取法的"朦胧体"风格,延续到他回国后。黎雄才成功地揉合了传统与日本画法。他这种新作风,既有笔墨,又有渲染,同时又能表现景色的远近和空气层,在岭南画派的折衷中外的宗旨下,当是一个新的发展方向。但黎雄才往后的道路上,却未朝着这个方向努力。他喜欢用强有力的笔法来挥洒。他努力的是把变化多端的笔墨,来营造各种艺术效果。《江西行淮河畔》一画中,黎雄才已发展成一套圆熟的,建立在个人风格上的笔墨语言,如他对水份的控制;而他的笔法,双极尽挥洒之意。
 
 
黎雄才在山水画的创作上,以写生为主,因此他笔下的景色,给人一种很"实在"的感觉。以《山村暮雪》为例,他采用墨和赭石,却把寒天的意境带出。即使他所描绘的不是荒凉的冬景,观赏者仍可感到冬寒中的暖意,这大概就是画者个性在作品中的流露。黎雄才着意以笔墨书写来表达他所见的景物,作品具有浓郁的"挥写"之趣。黎雄才在山水一门上的努力,成就了他的"黎家山水"。"黎家山水"一词,是指黎雄才在山水方面的风格。事实上,"黎家"一词还含有更广泛的意义。一篇谈及称雄才门人的文章中,作者以"黎家门下"来形容的他的追随者。"黎家山水"指的黎雄才的山水风格,而"黎家门下"是指"黎家山水"的追随者。黎雄才不独把自己的画风从岭南画派分隔开来,甚至他把门人也一并带离岭南画派之外。至于"黎家山水"的风格,可以从以下的介绍体会出来:"为人赞誉的'黎家山水',通常是指黎雄才先生的意境清华,特别是形象美,色彩美见胜的青绿山水。"原来"黎家山水"除了泛指黎雄才的山水风格外,内面还有一个专指的意思,即指黎雄才所创造的青绿山水。 黎雄才晚年对"黎家山水"又有新的突破,他成功的揉合了厚得的青绿和粗笔深墨。《轻舟已过万重山》是他84岁时的作品。黎雄才主张作画时,"不管重彩还是淡彩,务须以墨为主",在这幅作品中再次得到印证。他在墨稿的基础上,再敷上石青和石绿,颜色都是混合的,可以看出黎雄才已变化了对青绿的运用。他在描绘景色的同时,还表现出一种幽光,因而弥漫着氤氲的气象。黎雄才的努力,使山水画不再停留在表达社会背景的层面,而是在艺术上的推陈出新。
 
 
==艺术特色==
 
==艺术特色==
黎雄才以山水画见长,早年受高剑父影响,后融汇古 今,自成一格,尤以焦墨、渴笔写生独胜,风格老辣、雄劲。黎雄才的山水画饮誉海内外,独树一帜,荡气回肠,品位高雅,情趣盎然,用笔、用墨更让画坛同仁赞不绝口,每幅作品气势宏大,用笔飘逸,焦墨的运用栩栩如生。
 
 
其挥写之青山绿水,气势清旷绝俗,千峰竞秀,烟云氤氲,瞩目咫尺,意在千里。而他在山水画中之松,饮誉中外。
 
 
他的山水画是意境深邃的纯艺术珍品。他创造的艺术高峰,令世人瞩目。他对中国画,尤其对中国山水画的探索和实践是前无古人的。他在教学中常对学生说:师承古法,不能抛开前人搞国画;师承古法,不能古而不发,发展绘画艺术,要讲纯艺术,写画的艺术是什么?就是用文房四宝加国画颜料表达作者要表达的物象质感和意趣,画什么要似什么,似是似特征,和摄影照片有区别,国画要有国画的韵味,要反映出宣纸、毛笔、水、墨和颜料等绘画材料所产生的特殊效果,给人以艺术感染力。
 
==代表作品==
 
黎雄才深入生活,在大江南北写生作画。其代表作品;《寒夜啼猿》、《一览众山小》、《森林》、《武汉防汛图卷》、《万古之春》、《峨眉洗象池》等。出版的作品集有《黎雄才山水画谱》、《黎雄才画选》、《黎雄才画集》《黎雄才作品欣赏》等画集。
 
 
画作《松月图》赏析
 
 
这幅作品画的是苍茫的月色下,湍急的江水在陡峭的山峰下流过,几块山石探入水中,石上耸立着两颗苍劲的松树。松与石用焦墨画出,浓重的墨色与雄健老辣的笔法给人感受到一股强烈的力量。
 
  
 黎雄才 继承 岭南画 派传统 重视表现空间的透视感,前景的松石具体明晰,后景的山峰朦胧淡远如剪影 最远处的峰峦则与布着灰云的夜空 为一体,强烈 对比使 面背景的空间显得益加渺远空漠
+
 黎雄才 自小打下扎实国画绘画基础。早年师从高剑父、[[司徒奇]]等 岭南 继承了“折衷中外 ,融 合古今” [[岭南 派]]思想 留学日本后 受当时流行日本 “[[朦胧体]]”之影响 作品 山林雨景为主 空灵 追求幽静隐逸 意境 此时期 表作 品为《潇湘夜雨图》
==书法赏析==
 
黎雄才先生是画派大师 在绘 方面取得 辉煌成就 人所共知。在书法方面,他取得的成就同样突出,只不过他的"书名被画名所掩盖",因画名更盛,故其书法成就 往未曾得到比较充分的关注、重视和宣传。 黎雄才先生的书法造诣 首先表现在其对书法 绘画两者关系的深刻认识。他在私人笔记中 一再强调书法法则在绘画创作方面 作用 他强调,绘画应该向书法的执笔、运腕、以及各家法度,以至书法 的表 现精神等方面吸收精华。这是他对书法和绘画两者关系的理解。他不仅在私人笔记中提出,更是在画 中展现自己创作观
 
  
  作中 笔墨和线条 每每都透露出其深厚 功底 处处流露出丰富 的笔墨 神韵 。他的 画作的一 特色 就是画 往往配有一些较长的题字 这些题字,一方面可以帮助欣赏者理解 者创作 思路,另一方面还可 配合画 面的 经营布白,使 绘画 、书法、文学在画卷中相互辉映 表现出浓郁的文化气息和意蕴 黎雄才先生的书 造诣之高,还表现在他对书法的 解。他用一个名唤《书法笔记集》 本子,对历代书论进行摘要择选。历代书论繁多 没有尽收入内,而是按照自己 理解有所取舍 ,这种 取舍表现出他 书法艺术整体个人化和集总式 认识 理解
+
  黎雄才山水 画的 变革期在四十年代。四十年代的川渝、西北写生之行 使他的风格变得雄浑开阔。他开始转用强有力 法, 以多变 的笔墨 增加作品的张力 五十年代, 他的个 人风格趋于成熟 《武汉防汛图》为这个时期的代表 作。 黎雄才山水 画的 特征是 单纯的墨色制造多层 面的 山水 绘画 效果 尤以焦墨渴笔写生独胜 风格老辣雄劲 又善于以干擦 石青石绿 重色 ,并 配合上飞白相间 互通互动画面效果 ,这种 青绿山水是 传统水墨 一种创新 突破,也是“黎家山水”特征之一<ref>[http://www.lingnanart.com/LiXiongCai/L-master-lixiongcai-articles-ch.htm 卢延光,忆美术大师黎雄才二三事]</ref>
  
  书作 ,无论是题款 的, 还是独立作品 我们都可 看到较重的临摹古 的痕迹 这点在他年轻时的书作 尤其明显。从这些痕迹可以看出,他的小楷学习钟繇,隶 直接临摹汉碑,章草则是对皇象的临摹,成就颇高。他年轻时,还受到高剑父古藤体的影响。在他后来的题 中,这种意趣相对较少,但在他晚年的大字书法作品仍见痕迹
+
  黎雄才 山水画 中的 松、石、水别有特色 画松更为一绝 ,以 焦墨绘针叶,给 刚劲繁茂之感 故曾得到“黎松才”之雅号<ref>[http://www.ntdtv.com/xtr/gb/2004/11/17/a22877.html  国近代名家 书画 展(六)]</ref>
  
通过欣赏他的书法作品 我们 发现,他对各 路法都有比较好的把握 从各家的结字 用笔 精神到气韵都有独到的把握。他的楷书创作就常常表现钟繇那种在 古中体现散淡 闲雅的 格,他写的长草则在厚重方面同时表现出灵动 自然的气息 其晚年 字书法创作则往往跌宕奇崛 表现出雄强豪迈气势。
+
==评价==
 +
2017年6月 广东美术百年大展学术委员 公佈了特别评选出的广东百年美术史上的21位广东美术大 家, 其中包括[[李铁夫]]、[[何香凝]] [[高剑父]] [[ 奇峰]]、[[陈树人]]、[[林风眠]] [[林 眠]]、黎雄才、[[赵少昂]]、[[关山月|关山月]] [[罗工柳]]等 <ref>{{Cite web|url=http://5bd5.com/article/view-1592.html|title=21位广东美术 家出炉 见证广东美术百年发展|accessdate=|author=|date=|publisher=}}</ref>
  
黎雄才先生的书法路子宽敞。因其笔路广阔,总能根据不同的画作、不同的情景、不同的需要进行书法创作,且应对自如,使书法和画作风格配合起来,相得益彰。这表现出他有相当高的创作水平和艺术修养,这也正是现代许多年轻画人所缺乏的。一幅画作完成之后,如果画者只是在上面签名落款,表达出来的东西就十分有限,并不能完全展现出中国画的文化气息。而黎雄才先生,却能够分清中国画和西洋画不同的特点和优势,将其发扬。无论是学习、研究还是创作,黎老的这种做法给了我们很多有益的启示,很值得我们去推广。
+
== 参考来源==
== 历任职务==
+
{{reflist}}
广州美术学院副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美协广东分会副主席、中国画研究院院委、广州美术学院和广东画院顾问。广东省人民代表、全国政协委员。
 
==重要作品==
 
黎雄才最重要的作品,无疑是《武汉防汛图》。其传记记载,1954年夏,武汉遭遇百年不遇的长江洪灾,数百万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遭受严重威胁。当时,武汉中南美专的师生,无一例外,投入到惊心动魄的抗洪抢险之中去。黎雄才亦不停奔波于极为泥泞和坎坷的堤岸上;参加抗洪抢险的同时,黎雄才用心观察、仔细写生,晚上在驻地对着画稿加工整理,深夜不眠。防洪抢险之后,历经一年多的苦心经营,在大量写生稿的基础上,创作出长达28米的《武汉防汛图》长卷。作品场面宏大,内容繁复,绵延数百里的抗洪、防汛、抢险的壮观景象,一一在人们眼前铺陈开来。很快,它赢得了"抗洪史诗"的美誉。
 
  
  中国美术馆副馆长梁江认为 《武汉防汛图》整合了 黎雄才 人物画 花鸟画方面 过人能力,进而创造了一种新的山水画表现范式。这是他上世纪40年代以来不断写生,从量变到质变的一个直接成果,标志了 黎雄 才50年代的一个创作高峰期。另一个意义在于,传统山水的空灵飘逸,由此转入现实 活的真情实景中, 山水画被注入新的内涵。由出世而入世,这是一种与新时代相连的转型。
+
*[http://www.gd.gov.cn/gdgk/lnwh/whmr/200709/t20070924_21034.htm 岭南文化名人:黎雄才]
 +
*[https://web.archive.org/web/20160304091355/http://www.macauart.net/Comment/ContentC.asp?cid=185&id=69 陈继春 艺苑奇葩─ 黎雄才、 崔德祺及林近 艺术]
 +
*[http://www.leeyan.info/lbg/laiosb_05.htm  黎雄 平简介]
  
2012年, 黎雄才 家人将《武汉防汛图》 相关写生稿及资料数十件捐献给了中国美 与《武汉防汛图》一同在中国美术馆 出,引发美术界高度关注。黎捷说,捐给国家,是稳妥的办法。
+
===外部链接===
 +
*[http://www.lingnanart.com/LiXiongCai/L-master-lixiongcai-cn.htm  黎雄才 先生 绘画艺 术, 包括简介、评述和作品 示]
 +
*岭南画派
  
中国美术馆副馆长梁江认为,作为与关山月相提并论的岭南画派中坚 画家 ,黎雄才作出了重要贡献。其成就主要在于: 一、继承和拓展了岭南画派的艺术;二、创作了《武汉防汛图》、《朱砂冲哨口》等标示20世纪中国画成就的经典作品;三、以富于个性特征的笔墨语言丰富了20世纪山水画的表现力;四、为新美术教育体系提供了新鲜而重要的经验。由是,黎雄才的意义,不仅在于岭南画派,更在于生机郁勃的20世纪 中国 画坛。
+
[[Category: 画家]][[category:中国 人]]
==参考文献==
 

於 2019年11月27日 (三) 21:02 的最新修訂

黎雄才
黎雄才.jpg
出生 1910年5月15日
22x20px 大清廣東省肇慶市
逝世 2001年12月19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
職業 嶺南畫派第二代畫家

黎雄才(1910年5月15日-2001年12月19日),廣東肇慶人,著名畫家,與趙少昂關山月楊善深並稱為嶺南畫派第二代四大著名畫家。

黎雄才早年師從高劍父,後到日本學畫,曾任廣州美術學院顧問、教授。與嶺南畫派其餘畫家一樣,黎雄才致力於中國畫的創新與改革,將傳統國畫的技法與日本畫、西洋畫技法融合,但其風格又有不同。

黎雄才擅長巨幅山水,畫作氣勢雄渾,自成一格,其畫松亦為一絕,被稱為「黎家山水」「黎家松」。其代表作品有《瀟湘夜雨圖》、《寒夜啼猿》、《一覽眾山小》、《森林》、《武漢防汛圖卷》、《萬古之春》等等。

廣州美術學院:廣州美術學院(The Guangzhou Academy of Fine Arts)位於廣東省廣州市,是經國家教育部批准成立的中國華南地區唯一一所高等美術學府,擁有碩士學位授予權,同時是國務院公布的首批藝術碩士(MFA)專業學位授予單位,中國八大美院之一。

生平

黎雄才生於1910年,廣東省肇慶市人,祖籍高要市白土鎮坑尾村[1]。父親黎廷俊為裱畫師,擅長繪畫。受父親的影響,黎雄才自小便喜歡繪畫。14歲時,黎雄才入讀肇慶中學,並曾拜高劍父的同窗陳鑒為師。

16歲時,黎雄才得見高劍父,並拜後者為師。17歲時黎雄才進入高劍父主辦的春睡畫院,後又被高劍父推薦到烈風美術學校學習素描。1932年,高劍父出資助黎雄才到日本留學,在東京美術學校學習日本畫。同年,黎雄才創作了《瀟湘夜雨圖》,並獲比利時國際博覽會金獎。

1935年,黎雄才學成歸國,在廣州市立專科美術學校任教。四年後,轉到肇慶第七中學,又四年後受聘於重慶國立藝術專科學校,職務是副教授。

在四十年代,黎雄才四處遊歷,一面旅行,一面寫生。他遊歷的路線從南到北,從東到西。先經韶關桂林進入四川,再由甘肅河西走廊,經敦煌到達新疆內蒙古等地,並臨摹了敦煌壁畫。西北之行對黎雄才的畫風有巨大影響,從早年的以山林秋色、煙雲雨景為題材,風格幽雅,變為氣勢磅礴,蒼莽沉渾[2]

黎雄才藝術作品欣賞--《瀟湘夜雨》

1948年,黎雄才擔任廣州市立藝術專科學校教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50年至1952年任華南文藝學院教授,1952年至1959年任武漢中南美術專科學校教授,其間創作了長卷《武漢防汛圖》,被中國美術館收藏。

1953年,創作《森林》、《三峽》,其中《三峽》在印尼萬隆展覽展出,引起轟動。

文革期間,黎雄才被迫擱筆,下放勞動。文革結束後,1978年任廣州美術學院教授、副院長、中國美術家協會廣東分會主席。

1979年在廣州舉辦個人畫展。1982年在香港、1983年在新加坡舉辦個人畫展,併到泰國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新加坡日本等國訪問。

1987年獲廣東省頒發「魯迅文藝特別獎」。同年在廣州、北京與關山月趙少昂楊善深舉行合作畫展。

2001年獲中國文聯、中國美術家協會頒發「金彩獎之成就獎」。同年12月19日上午因多臟器功能衰竭在廣州去世,終年91歲。

藝術特色

黎雄才自小打下紮實國畫繪畫基礎。早年師從高劍父、司徒奇等嶺南派畫家,繼承了「折衷中外,融合古今」的嶺南畫派思想。留學日本後,受當時流行日本畫壇的「朦朧體」之影響,作品以山林雨景為主,柔和空靈,追求幽靜隱逸的意境。此時期的代表作品為《瀟湘夜雨圖》。

黎雄才山水畫的變革期在四十年代。四十年代的川渝、西北寫生之行,使他的風格變得雄渾開闊。他開始轉用強有力的筆法,以多變的筆墨增加作品的張力。五十年代,他的個人風格趨於成熟,《武漢防汛圖》為這個時期的代表作。黎雄才山水畫的特徵是以單純的墨色製造多層面的山水繪畫效果 尤以焦墨渴筆寫生獨勝,風格老辣雄勁。又善於以乾擦法處理石青石綠的重色,並配合上飛白相間的互通互動畫面效果,這種青綠山水是對傳統水墨的一種創新和突破,也是「黎家山水」特徵之一[3]

黎雄才的山水畫中的松、石、水別有特色,畫松更為一絕,以焦墨繪針葉,給人剛勁繁茂之感,故曾得到「黎松才」之雅號[4]

評價

2017年6月,廣東美術百年大展學術委員會公佈了特別評選出的廣東百年美術史上的21位廣東美術大家,其中包括李鐵夫何香凝高劍父高奇峰陳樹人林風眠林風眠、黎雄才、趙少昂關山月羅工柳等。[5]

參考來源

  1. 黎雄才青松品格魅力不朽
  2. 「早年在嶺南之作,多以山林秋、煙雲雨景為題材,顯示幽靜雅潔的風格愛好自然情趣。西北旅行後,作風一變為氣勢恢廓、沉雄朴茂,以巨幅見長。」--容庚,於風《藝文雜著輯存》,212頁,湖南美術出版社,1999年
  3. 盧延光,憶美術大師黎雄才二三事
  4. 中國近代名家書畫展(六)
  5. 21位廣東美術大家出爐,見證廣東美術百年發展. 

外部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