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缅元(缅甸语:ကျပ်,拉丁转写:kyap,国际音标:[tɕaʔ])为缅甸所通用的货币。货币符号为MMK。

纸币面额有50分和1、5、10、20、50、100、200、500、1000、5000和10000缅元。(其中,5000缅元纸币于2009年10月1日起发行,虽然为缅甸银行历史上发行面值最大的纸币,但其实际价值仍低于5美元[1]。)

目录

基本介绍

缅甸流通铸币,缅元(Burmese Kyat/Myanmar Kyat 原符号:K. 标准符号:BUK ISO 4217现行通用三位字母代码:MMK)

钱币面额

纸币面额有50分和1、5、10、20、50、100、200、500和1000缅元。

硬币面值有5、10、25、50分和1缅元。1缅元=100分。

兑换汇率

数据仅供参考,交易时以银行柜台成交价为准,更新时间:2016-01-06 20:33

1缅甸元=0.0051人民币 ,1人民币=197.4789缅甸元

1缅甸元=0.0008美元, 1美元=1294缅甸元

缅元官方汇率长期维持在一美元兑换6.312缅元的汇率,但民间黑市汇率则较低,2000年为1美元兑换500缅元左右。2012年缅甸浮动汇率机制启动的时候,1美元大约为818缅元 。

1缅元约等于:0.17美元 (USD),0.20澳大利亚元 (AUD),1.29人民币 (RMB),0.13欧元 (EUR),0.08英磅 (GBP),1.32港元 (HKD),7.49印度卢比 (INR),20.56日元 (JPY),0.23新西兰元 (NZD),0.26新加坡元 (SGD)

国家介绍

缅甸联邦共和国(英语:the Republic of the Union of Myanmar),简称缅甸。是东南亚的一个国家,也是东南亚国家联盟的成员国。西南临安达曼海,西北与印度和孟加拉国为邻,东北靠中国,东南接泰国与老挝。首都为内比都。

缅甸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旧称洪沙瓦底。1044年形成统一国家后,经历了蒲甘、东坞和贡榜三个封建王朝。1824年至1885年间英国先后发动了3次侵缅战争并占领了缅甸,1886年英国将缅甸划为英属印度的一个省。

1948年1月4日缅甸脱离英联邦宣布独立,成立缅甸联邦。1974年1月改称缅甸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1988年7月,因经济形势恶化,缅甸全国爆发游行示威。同年9月18日,以国防部长苏貌将军为首的军人接管政权,成立“国家恢复法律和秩序委员会”(1997年改名为“缅甸国家和平与发展委员会”),宣布废除宪法,解散人民议会和国家权力机构。1988年9月23日,国名由“缅甸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改名为“缅甸联邦”。2008年5月,缅甸联邦共和国新宪法获得通过,规定实行总统制。缅甸于2010年依据新宪法举行多党制全国大选。2011年2月4日,缅甸国会选出吴登盛为缅甸第一任总统。2016年3月15日,缅甸联邦议会选出吴廷觉为半个多世纪以来缅甸首位民选非军人总统。

2005年,缅甸政府将首都从最大城市仰光迁至内比都(前称彬马那)。缅甸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从事农业的人口超过60%,农产品有稻米、小麦、甘蔗等等。

国旗

2010年10月21日,根据缅甸国家和平与发展委员会21日颁布的法令,缅甸正式启用《缅甸联邦共和国宪法》确定的新国旗、新国徽,国歌保持不变[2]。缅甸的新国旗为黄绿红三色,中有白色五角星。绿色代表和平、安宁、草木茂盛、青葱翠绿的环境,黄色描绘出团结,红色象征勇敢与决心,白星反映出坚强联邦永恒不坠的意义。[30]

国徽

现行缅甸国徽于2010年10月21日开始使用,由1974年版缅甸国徽的修改而来。

1974年版缅甸国徽中间为缅甸版图置于一个十四齿的齿轮,齿数象征缅甸的省和邦,外饰以稻穗;新国徽中间为缅甸版图置于橄榄枝中间,两头圣狮为守护兽。两者之间为花卉状图案,顶端为一象征独立的五角星。下方是绶带。

因国家政制改变,与旧国徽相比,新国徽进行了一定程度的修改,删去了共产主义国家在国徽上经常使用的齿轮、稻穗等图案,改用橄榄枝环绕缅甸版图。

视频

缅元相关视频

缅甸20缅元上的亚洲象
缅甸100缅元展现的佛教文化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