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原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绿原 | |
---|---|
出生 |
刘仁甫 湖北省黄陂县 |
逝世 | 北京市北京军区总医院 |
筆名 | 绿原,刘半九 |
職業 | 翻译家、诗人 |
語言 | 中文、英文、德文(自修) |
國籍 | 中国 |
民族 | 汉族 |
教育程度 | 大学外文专业 |
母校 | 复旦大学 |
創作時期 | 1941年 - 2009年 |
體裁 | 诗歌 |
代表作 |
《童话》(诗集) 《又是一个起点》(诗集) 《人之诗》(诗集) 《叔本华散文集》(德文译着) 《浮士德》(德文译着) |
獎項 |
鲁迅文学奖 1998年 优秀翻译彩虹奖(《浮士德》) 斯特鲁加国际诗歌节 1998年 金花环奖 第八届国际华文诗人笔会 2003年 中国当代诗魂金奖 中国翻译协会] 2004年 资深翻译家 |
绿原(1922年11月8日-2009年9月26日),湖北黄陂人,中国着名现代诗人、翻译家、编辑家。原名刘仁甫,1948年后多以笔名绿原行世,此外还曾用笔名刘半九进行翻译创作。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在诗坛广受关注,早期诗作《小时候》被收入台湾教科书。抗战胜利前后,绿原的爱国战斗诗篇,在进步学生和年轻的读者中广为流传,为“七月诗派”后期重要代表之一。其早期诗歌带有童话般的梦幻色彩,被称作“童话诗人”,而后转向政治抒情诗歌,多蕴悲愤激情之感,建国后不久因政治运动而长期不能正常发表诗歌作品,至八十年代平反后,成爲归来的诗人中的代表人物之一。
生平
幼年生活
绿原1922年11月8日出生于湖北黄陂,父母早亡。其黄陂始祖是明代从江西迁到湖北的读书人,其父亲为手艺人,靠刻竹篁对联与爲人照相爲生[1]。绿原三岁丧父,六岁入私塾,十三岁失母,大他十九岁的胞兄刘孝甫助他完成中学学业。
诗歌创作
1938年10月,日本侵略军逼近武汉,初中毕业的绿原随众西迁,流亡中开始写作。向胡风主办的《七月》投稿,虽然稿子遭拒,但得到了胡风带有鼓励意味的亲笔回信[1]。两年后,绿原因不满学校的政治压力,前往重庆,在钢铁企业做短工谋生[1]。1941年8月11日,绿原在《新华日报》上发表了新诗处女作《送报者》,同年底开始参加邹荻帆、姚奔、冀汸、曾卓等创办的重庆复旦大学《诗垦地》文学社团的活动,并受邹荻帆鼓励于次年考入迁往重庆北碚的复旦大学外国文学系,与在复旦大学读书的邹荻帆、在复旦大学教务处工作的曾卓两位湖北人关係密切。1942年,《七月》杂志主编胡风主动邀请他参加《七月诗丛》第一辑的出版,并爲其出版诗集《童话》。抗战胜利前后,绿原所写的抗战爱国的战斗诗篇,在进步的学生集会中被朗诵,在年轻的读者中广为传颂,绿原遂成为"七月诗派"后期的重要代表之一。
1944年,绿原在大学里被国民党当局征召为来华参战美军当译员,短期译训班结业后因“思想有问题”被分配单位退回,又被分到"中美合作所",他不知所措地写信求教胡风是否可去,胡风对"中美合作所"的性质不了解,建议他不去。当局因他未去报到而向校方下达通缉令,胡风又托朋友何剑熏帮他离开重庆,介绍他到川北岳池县一所中学教书。不料10多年后,这封求教信竟成了胡风通过他勾结国民党的"铁证",而他也由此长期被媒体和社会误为"美蒋特务"。缉,只得在胡风的帮助下逃离重庆[1]。离开重庆后,绿原来到川北的岳池县,在当地中学教书,隐姓埋名,并与青梅竹马罗惠结爲伴侣[1]。在岳池县生活期间,绿原创作上取得了突破,接连写下了多首政治抒情诗,其创作不像《童话》时期带有梦幻色彩的童话境界,而是直接面对现实,这些诗歌后来结集为《又是一个起点》。
1947年秋,绿原回到武汉,借住在亲戚家以寻找工作,几个月通过考试进入某外商办的油行当小职员[1]。不久,绿原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地下组织,参与地下活动。在此期间,其诗歌主要发表在曾卓等办的《汉口大刚报》副刊《大江》上,爲了逃避国民党的注意,其诗歌多用化名发表,并主要以抒情小诗爲主[1]。武汉解放后,绿原随解放军先头部队进驻武汉,被武汉市委派往长江日报社负责文艺组的编辑工作。1953年初,长江日报停刊,绿原被调往北京,在中共中央宣传部国际宣传处工作,其临时住在堂子胡同某旧时大宅院内,与宣传部的“毛选英译室”相同所在,并得以结识袁可嘉、黄雨石、钱锺书等人[1]。
蒙冤入狱
1955年,胡风被打成“胡风反革命集团”的头子,绿原被定为23名“胡风骨干分子”之一,并在全国报刊上被扣“中美合作所特务”的帽子。是年5月14日,绿原被停职,同月17日在中南海被隔离。1956年秋,绿原被转移到西单安福胡同的某四合院内,同院被关押的还有路翎、徐放、谢韬、严望等胡风分子[1]。1960年8月,被转移到秦城监狱关押,在此期间,绿原创作出了《又一个哥伦布》,成爲其代表作之一。在监禁中,绿原自学德语六年,出狱后得以从事德语文学编辑工作。1962年6月,绿原被释放,免于起诉,但仍然戴着“胡风集团骨干分子”的帽子。不久后,绿原经中宣部安排,暂时在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译所工作。在此期间,绿原以“刘半九”为笔名,以志其不忘本与行百里者半九十之意,开始翻译德语古典文论。
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绿原被抄家,收藏的大量书籍被迫作废品处理。1969年中秋,绿原作爲人民文学出版社成员被下放至鄂南咸宁五七干校,从事搬电綫杆、打土坯、盖乾打垒房、围湖造田等[1]。在此期间,绿原写下了《但切不要悲伤》、《重读〈圣经〉——“牛棚”诗抄第n篇》、《谢谢你》、《信仰》等诗歌。在干校生活后期,还翻译出了一本叔本华散文集[1]。1974年底,绿原得以最后一批回京,被安排进翻译组,负责为中央首长翻译域外俏销书籍。
重返文坛
1980年,绿原获平反。1981年,绿原担任人民文学出版社外国文学编辑室副主任。1983年,担任人民文学出版社副总编辑。1988年,绿原从人民文学出版社编审岗位上退休。2009年7月,绿原被查出白血病,入住北京协和医院,再先后转入民航总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总医院|北京军区总医院,同年9月28日病危,并于次日凌晨一时经抢救无效逝世[2]。
着作
绿原曾是20世纪40年代的“七月派”诗人,更是中国现代著名诗人、作家,从他第一本诗集《童话》开始,走的就是一条不断自我超越之路,他把战斗的情思与艺术的独创性结合起来,把深厚的民族文化积淀与西方诗歌的现代手法结合起来,在中国的新诗发展史上写下有影响的一页。
绿原被认为是四十年代诗人中的杰出者之一,在政治化的年代里,他是少数保持了作品的艺术品位的创作者。绿原的第一部诗集《童话》,就显示了他针砭时弊,抨击腐败政治的鲜明特色,在上世纪四十年代他即有“政治诗人”之称。有学者认为,中国现代的自由诗,到1949年在国民党统治区达到成熟,而这个高度是以绿原为代表的 。
新时期以来,绿原创作的诗歌被认为“意境更恢弘,思想更开阔,融入诗人自己的生存体验,达到了更高的哲理境界。”
绿原一生历经磨难,解放前曾遭遇国民党当局的政治迫害,在大学即被通缉而不得不离校逃亡;解放后又蒙冤二十五年,但他始终珍惜与诗神相遇合的缘分,生平著作等身,著有《童话》、《集合》、《又是一个起点》、《人之诗》、《人之诗续篇》、《另一支歌》、《我们走向海》、《绿原自选诗》、《向时间走去》等诗集;《绕指集》、《非花非雾集》、《苜蓿与葡萄》、《再谈幽默》、《寻芳草集》、《半九别集》、《绿原说诗》、《寻觅集》、《沧桑片羽》等文集。其主要译作有《浮士德》、《里尔克诗选》、《请向内心走去》、《拆散的笔记簿》、《日安课本》、《德国的浪漫派》、《现代美学析疑》、《叔本华散文选》、《莎士比亚的少女和妇人》、莎士比亚新剧《爱德华三世·两个贵亲戚》等。2007年武汉出版社出版了六卷本的《绿原文集》。2017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十卷本的《绿原译文集》 。
诗集
- 《童话》(1942)
- 《集合》(1951)
- 《又是一个起点》(1948)
- 《人之诗》(1983)
- 《另一支歌》(1985)
- 《我们走向海》(1990)
- 《绿原自选诗》(1998)
文集
- 《葱与蜜》(1985)
- 《非花非雾集》(1991)
- 《离魂草》(1992)
- 《苜蓿与葡萄》(1998)
- 《绕指集》(2000)
- 《再谈幽默》(2003)
- 《寻芳草集》(2005)
- 《绿原说诗》(2006)
- 《半九别集》(2007)
- 《寻觅集》(2010)
- 《沧桑片羽》(2013)
译着
- 《请向内心走去》(1988)
- 《拆散的笔记簿》(1989)
- 《主之音 附〈疯人〉》(1989)
- 《浮士德》(1994)
- 《易卜生诗选》(合译, 1995)
- 《里尔克诗选》(1996)
- 《歌德诗歌精选》(合译,1994)
- 《海涅诗歌精选》(合译,1994)
- 《日安课本——雷丁儿童诗选》(2003)
- 《顽童捣蛋记》(2003)
- 《黎明》(1950)
- 《黑格尔传》(合译,1978)
- 《德国的浪漫派》(1981)
- 《莎士比亚笔下的少女和妇人》(1985)
- 《现代美学析疑》(1987)
- 《美学初探》(1983-1986)
- 《叔本华散文选》(1997)
- 《爱德华三世 两位贵亲戚》(2002)
奖项
- 1998年,译着《浮士德》荣获鲁迅文学奖之优秀翻译彩虹奖和斯特鲁加国际诗歌节 金花环奖 。[3]
- 2003年,与李瑛、曾卓一同获得国际诗人笔会中国当代诗魂金奖。[3]
- 2004年,获得中国翻译协会资深翻译家证书。[3]
评价
- 绿原第一本诗集《童话》传至台湾,影响过一些青年诗人。台湾新诗名家痖弦先生曾称讚《童话》是流丽自然的“天籁”,说“五四以降,像这样天真烂漫晶莹剔透的可爱小诗,实在绝无仅有。” [4]
- 中国现代诗人曽卓评价说:“在四十年代,特别是在抗战胜利前后,绿原的诗在大后方是起到了相当大的影响的:在进步的学生运动的集会上被朗诵,在许多年轻的读者中流传,也广泛地受到了文艺界的重视。诗人流沙河在自传中就提到他当年‘狂热地’阅读‘艾青、田间、绿原的诗’的情况。”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