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烟点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发烟点(smoke point)又称冒烟点,是“食用油在烹煮时能承受的最高温度”,当烹煮温度高于油品的发烟点,油品中的水、游离脂肪酸、氧化降解的短链产物等物质,会从油品中挥发,冒出肉眼可辨识的青烟,进而生成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因此根据烹煮方式选择不同发烟点的食用油,对重视健康的人来说非常重要。
概述
发烟点是介于熔点与沸点间的温度,当温度更高而达到闪点时,油品蒸气与空气混和之气体则可发生燃烧起火现象。油脂加热后会起烟,只要达到发烟点以上就会开始变质,产生醛、酮、酸等氧化物质,不利健康。每一种油的化学式结构不同,对热的安定性不一,耐受的温度不同。因此在选用油品之前,必须先了解什么是“发烟点”。一般压榨且未经精制处理的油脂发烟点较低,约170℃~200℃,较不适合高温烹调及油炸,如:麻油、花生油、橄榄油。
耐受温度
精炼过的油脂发烟点
但使用溶剂萃取的油脂,如大豆油、葵花油、芥花油、葡萄籽油或棕榈油等,均需经过精制制程,包括脱酸、脱色及脱臭等方式,移除油品中的游离脂肪酸、色素、氧化物及挥发性物质等杂质,以达到无味无臭且外观澄清的目的,因此精炼过的油脂发烟点在200℃以上。
备油建议
民众在疫情期间减少外出,许多平时不下厨的人,开始在家烹饪煮食,自己下厨东西吃下肚在油品的选择,需要更加费心。专家提醒,从煎、煮、炒、炸、冷盘沙拉、烘焙,习惯“一罐油用到底”的人要留意,每种油品特性不同、适用的烹调方式不一,一罐油用到底容易变质,产生醛、酮、酸等氧化物质,吃进体内很伤身。
为避免劣油危害,应根据不同烹调方式选择油品。中华食品安全协会建议,厨房里应该准备两种油,分别为“凉拌油”和“煎煮炒炸油”,可以依照左列的表格选择适合自己烹调的油,切记勿使用“万用油”,一瓶用到底。每一种油都有其适合的烹调温度,应依家中不同烹调方式去选用不同的油。[1]
油温判断
家庭主妇如何判断油温?方法是将一根筷子插到油锅里,见到筷子底下看到油冒泡泡→约100-130度;气泡往上→约150度。气泡冒出表面→约180度。
植物油与烹调方式
植物油与烹调方式有:
- 凉拌、低温烹调:花生油、菜籽油、芝麻油、橄榄油
- 水炒、炒菜加水闷锅(100℃):沙拉油、红花油、菜籽油、亚麻仁油、印加果油、葵花油、玉米油、葡萄籽油、芝麻油、玄米油。
- 中火加热(160℃)的炒煮烹调:冷压初榨橄榄油、花生油、胡桃油、苦茶油、酪梨油、芥花籽油。
- 190℃高温的煎、炸或大火炒烹:杏仁油、榛子油、椰子油、茶油、酪梨油、椰子油和棕榈油。
油品发烟点
油品的发烟点会因为榨取方法、油品等级、成分比例等因素不同而有所差异。[2]一般来说,发烟点高于200°C的油品就能用于高温烹调;发烟点140°C~200°C的油品适合炒菜、炖煮、低温油炸;发烟点低于140°C则建议用来凉拌或低温翻炒。常见油品发烟点,可作为选购食用油的参考(资料引用自德国食品协会):
常见油品 | 发烟点 |
---|---|
苦茶油 | 200°C ~252°C |
橄榄油 | 230°C |
葵花籽油 | 227°C |
冷压初榨橄榄油 | 190~207°C |
猪油 | 188°C |
初榨芝麻油 | 177°C~210°C |
大豆油 | 177°C |
奶油 | 175°C |
南瓜籽油 | 160°C~181°C |
奇亚籽油 | 107°C |
亚麻仁油 | 107°C |
紫苏籽油 | 107°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