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王世杰 (1891年)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王世杰

图片来自百科知识

个人资料

性别
出生 1891年3月10日(光绪十七年2月1日) 大清湖北省崇阳县
逝世 1981年4月21日(1981岁-04-21)(90岁) 中华民国台北市
籍贯 湖北崇阳
国籍 大清(1891年–1911年) 中华民国(1912年–?) 中华民国(?–1981年)
政党 中国国民党

学 历

  • 天津北洋大学采矿冶金科肄业(1911年)
  • 英国伦敦大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法学士(1917年)
  • 法国巴黎大学法学研究所法学博士(1920年)

经 历

  • “现代评论”周刊创办人
  • 中国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部长(1919年4月11日-)
  • (国民政府)中央法制委员会委员(1927年)
  • (国民政府)湖北省政府委员(1927年12月-1928年)
  • (国民政府)湖北省政府教育厅厅长(1927年12月-1928年)
  • (国民政府)法制局局长(1927年6月17日-1928年10月31日)
  • 海牙公断院公断员(1928年)
  • (国民政府)立法院立法委员(1928年11月7日-)
  • (国民政府)法官惩戒委员会委员(1928年5月28日-1928年12月13日)
  • 国立武汉大学校长(1929年5月-)
  • (国民政府)国难会议会员(1932年1月-)
  • (国民政府)湖北省政府委员(1932年3月-)
  • (国民政府)政治部指导委员
  • (国民政府)湖北省政府教育厅厅长(1932年3月-)
  • (国民政府)全国经济委员会委员(1933年)
  • (国民政府)教育部部长(1933年4月21日-1938年1月1日)
  • 海牙公断院公断员(1934年)
  • (国民政府)整理内外债委员会委员(1934年11月-1936年)
  • 伦敦中国艺术国际展览会筹备委员(1934年1月)
  • 伦敦中国艺术国际展览会主任委员(1934年1月)
  • 中央研究院(第一届至第十届)评议员(1935年6月-1981年4月21日)
  •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参事室主任(1938年)
  • (国民政府)国民参政会秘书长(1938年6月-1943年9月)
  • 中国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部长(1939年11月-1942年)
  • (国民政府)外汇管理委员会委员(1941年)
  • (国民政府)中央设计局秘书长(1941年-1943年9月)
  • 中国访英团团长(1943年11月)
  • 三民主义青年团中央监察会(第一届)监察(1943年4月)
  • (国民政府)国民参政会主席团(第三届)主席(1943年9月-1945年7月)
  • 中国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部长(1944年11月-)
  • (国民政府)监察院(第六届)监察委员(1945年5月)
  • (国民政府)国民参政会主席团(第四届)主席(1945年7月-)
  • (国民政府)外交部部长(1945年7月30日-1948年5月31日)
  • (国民政府)制宪国民大会代表(1946年-1947年)
  • 出席巴黎和会代表团团长(1946年7月)
  • (国民政府)国民政府委员(1947年4月18日-1948年)
  • (国民政府)行政院政务委员(1947年4月23日-1948年5月31日)
  • 国民大会(第一届)代表(1948年-1981年4月21日)
  • 中央研究院(第一届至)院士(1948年3月-1981年4月21日)
  • 外交部部长(1948年5月31日-1948年12月22日)
  • 行政院政务委员(1948年5月31日-1948年12月22日)
  • 国民大会主席团(第一届)主席(1948年9月)
  • 总统府秘书长(1950年3月20日-1953年11月17日)
  • 中国国民党(第五届)中央候补监察委员
  • 中国国民党(第七届)中央评议委员(1952年1月-1957年1月)
  • 中国国民党(第八届)中央评议委员(1957年1月-)
  • 行政院政务委员(1958年7月14日-1962年5月19日)
  • 国家长期发展科学委员会委员(1962年12月31日-1968年)
  • 中央研究院(第四任)院长(1962年4月28日-1970年4月15日)
  • 中美科学合作委员会中国委员会主任委员(1964年4月-1978年12月)
  • 中华文化复兴运动推行委员会常务委员(1967年-)
  • 中国国民党(第十届)中央评议委员(1969年4月-1976年11月)
  • 总统府资政 (1970年4月15日-1981年4月21日)
  • 中国国民党(第十一届)中央评议委员(1976年11月-1981年4月)
  • 中国国民党(第十二届)中央评议委员(1981年4月-1981年4月21日
  • 中央研究院院士(人文及社会科学组,1948年第1届)

著 作

  • 《比较宪法》
  • 《宪法原理》
  • 《移民问题》
  • 《代议政治》
  • 《故宫书画录》
  • 《现代政治思潮》
  • 《中国奴婢政治》
  • 《故宫名画三百种》
  • 《艺苑遗珍》

王世杰(生1891年3月10日-1981年4月21日殁),字雪艇,湖北省武昌府崇阳县人。中华民国官员、宪法学家、教育家。与政学系关系密切。

生平

民国初期的活动

清末,王世杰先后在南路高等小学、湖北优级师范、天津北洋大学学习。武昌起义爆发后,回到武昌,任革命派的都督府秘书。1913年(民国2年),赴英国留学,入伦敦政治经济学院。1917年(民国6年)毕业并获得政治经济学士学位。此后赴法国巴黎大学,1920年(民国9年)获得法学博士学位。归国后,出任北京大学教员,创办《现代评论》周刊。[1][2]

国民政府的活动

  • 1933年4月,升任国民政府教育部部长。
  • 1935年6月,任国立中央研究院第1届评议员。同年11月,当选中国国民党第五届候补中央监察委员。[3][2]
  • 1938年1月,退任教育部长,转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参事室主任,并任政治部指导委员。同年6月,任国民参政会秘书长(任至1943年9月)。
  • 1939年11月,任中国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部长,从事抗日宣传工作,任至1942年12月。
  • 1941年至1943年,兼任中央设计局秘书长。
  • 1943年4月,任三民主义青年团第一届中央监察会监察。
  • 1944年11月,再任中国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部长。
  • 1945年5月,当选中国国民党第六届中央监察委员。同年7月,宋子文就任行政院长,王世杰接任外交部长。8月,随宋子文访问苏联,签订《中苏友好同盟条约》,承认外蒙古自决权,日后王世杰自称是“代人受过”,然而周鲠生在给胡适的信中表示外蒙古一案,王世杰是积极参与决策[4]胡秋原曾质问王为何签定此约,王表示“可保中苏三十年和平”。9月出席在英国伦敦召开的五国外长会议[5]。归国后,在重庆中国共产党进行和平交涉。[6]
  • 1946年7月,王世杰作为中国代表团团长出席巴黎和会。

1947年

  • 1947年1月,王世杰告诉马歇尔,中国国民党将改组政府以容纳党外份子[7]。1月2日,教育部长朱家骅、外交部长王世杰密电北大校长胡适,以最迅速方法查明沈崇事件真相、家庭意见、学生情绪等报南京[8]。1月4日,蒋召见王世杰、朱家骅,指示处理学潮原则,谓中美关系不应以美国士兵个人罪行而破坏。6月28日,外交部长王世杰训令驻美大使顾维钧,要求美国对沈崇案件凶犯皮尔逊返美后被撤销判决一事作出解释,并经美国大使司徒雷登要求美国政府维持原判。[8]:8375-8376
  • 1月12日,王世杰照会英、美、法、苏四国外长,声明:一、将来和会必须由五国外长召集:二、莫斯科外长会议,在未经中国外长同意前不得讨论德、奥和约以外问题[8]:8264。2月3日,国民政府特派王世杰、钱泰为签署对义大利和约全权代表。2月13日,苏联答复外交部长王世杰照会,谓对德和会由原起草四国召集,不包括中国;王外长斥其不合波茨坦协定[8]:8285
  • 2月25日,王世杰发表谈话,称政府将严格履行中苏条约[8]:8296。7月7日,监察委员10馀人以王世杰办理对苏外交软弱失职,对其提出弹劾。[8]:8380
  • 3月11日,王世杰发表声明,反对莫斯科四国外长会议讨论中国问题。3月14日,外交部再度声明,坚决反对莫斯科会议以任何方式讨论中国问题,并拒绝派代表参加[8]:8312。3月15日,驻苏联大使傅秉常向马歇尔、贝文送交外交部部长王世杰3月13日复文,并请转交莫洛托夫;表示中国政府不能参加四国外长会议,并要求“美、英、苏三外长停止涉及中国内政问题之任何讨论”。[8]:8312
  • 3月16日,王世杰在中国国民党三中全会作外交报告,阐明外交政策为:拥护及支持联合国机构,对美保持传统友谊,对苏严格实行中苏条约,对日本不采取报复,而要求军事方面充分保证,不使其再事侵略[8]:8313。3月18日,中国国民党三中全会举行第三次大会,开始质询外交报告,若干中央执行委员抨击外长王世杰对苏联外交政策屈膝无能;王世杰作答时表示准备在三中全会闭幕时辞职。3月24日,中国国民党三中全会纪念周与中枢纪念周合并举行,蒋在席上为前行政院长宋子文、外交部长王世杰及台湾行政长官陈仪辩护,称“批评应有所根据,不能捕风捉影。三中全会通过之决议案大部分属破坏性,党内派别纷争殊为扼腕”;要求大家精诚团结,渡过此严重关头[8]:8320。4月28日,蒋主持中国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会举行恢复后第一次会议,王世杰报告外交工作。[8]:8343
  • 3月7日,蒋接见王世杰,商谈收复旅顺、大连事宜[8]:8305。3月31日,王世杰接见苏联驻华大使,说明政府决定最近接收大连[8]:8324。4月10日,王世杰与苏联驻华大使彼德罗夫会谈接收旅顺、大连问题[8]:8332。5月5日,王世杰再接见苏联驻华大使,驳斥有关大连受军管等问题[8]:8348。5月11日,蒋接见王世杰,听取其对苏联接收旅顺、大连问题[8]:8352。5月12日,王世杰向苏联大使彼得罗夫提出接收旅顺、大连备忘录[8]:8353。6月3日,苏联驻华大使彼得罗夫访外交部长王世杰,就在华白俄团体之反苏活动提出抗议;王世杰亦抗议苏联报纸及通讯社之反华言论。[8]:8367
  • 4月14日,王世杰致函马歇尔,提出召集中国、美国、苏联、英国四国会议,“全面协商解决”朝鲜问题;美国赞成,苏联反对[8]:8334。4月23日,国民政府准免外交部部长王世杰本职;特任王世杰为行政院政务委员,兼外交部部长。[8]:8340
  • 5月3日,尼泊尔特使克利希娜率尼泊尔访华团抵南京,王世杰设晚宴款待。[8]:8347
  • 5月22日,王世杰向国民参政会报告外交情况,强调促进国际合作,谓为防止日本再起,盟国将订公约;对美加强友谊,对苏严守条约;接收旅顺、大连仅军队问题尚未协议,对英港九问题可理解决。
  • 5月9日,驻美大使顾维钧电外交部长王世杰,报告向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请求美援中国10亿美元经过。7月1日,蒋介石特派外交部长王世杰为议订中美关于美国援华双边协定全权代表。9月2日,王世杰致电顾维钧,说蒋及政府其负责人均对魏德迈讲话表示愤慨;指示顾维钧停止催办已向进出口银行提出之各种项目。
  • 6月10日,蒋接见外交部长王世杰,听取苏联、外蒙入侵新疆之北塔山事件经过,决意向苏联、外蒙提出抗议;6月11日,驻苏联大使傅秉常奉命向苏联政府就北塔山事件提出严重抗议。6月18日,中国国民党中政会讨论时局,外长王世杰在会上报告新疆事件处理经过,对外交涉情形,并谈战事。
  • 7月12日,外交部长王世杰发表声明,欢迎魏德迈来华,表示魏氏此行将“增进中美间之友感与合作”。8月29日,蒋主持国务会议,王世杰外长报告外交,就魏德迈之离华声明作简要说明;蒋强调中国应自力更生,励精图治,自立自勉。8月31日,国民政府派王世杰,顾维钧、蒋廷黻、刘锴张彭春为出席联合国第二届大会代表。9月5日,王世杰发表谈话,声明参加联合国第二届全体大会之立场:一、对于修改宪章,准备充分尊重大会之多数意见;二、对日和约问题,不轻作放弃某些国家之合作而单独与日本媾和之拟议。9月6日,王世杰离开上海飞往美国,出席联合国第二届全体大会。
  • 12月8日,英国驻华大使施谛文访外交部长王世杰,商讨中港关税条约与九龙城问题。
  • 王世杰还先后成为制宪国民大会行宪国民大会代表。

1948年

  • 1948年3月,王世杰成为第一届中央研究院院士。4月14日,国民大会召开第八次大会,出席代表2717人;外交部长王世杰作外交报告,分五部分内容。9月的第三届联合国大会,王世杰为中国首席代表。12月,王世杰离任外交部长,由吴铁城接任。

台湾的活动

著作

  • 王世杰讲述,宪法,1924年
  • 王世杰,比较宪法,1929年/1935年/1927年/1991年
  • 王世杰、钱端升,比较宪法,1946年/1948年/1937年/1936年/1989年/1997年
  • 王世杰,国际形势概观,1959年
  • 王世杰、胡庆育编,中国不平等条约之废除,1967年
  • 王世杰等主编,艺苑遗珍(名画) A garland of Chinese paintings,1967年
  • 王世杰,王世杰先生论著选集,1978年
  • 王世杰撰,国立武汉大学旅台校友会编辑,王世杰先生论著选集,1980年
  •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编,王世杰日记,1990年
  • 王世杰日记(手稿本) The diary of Dr. Wang Shih-Chieh
  • 王世杰、胡庆育,中苏友好同盟条约之签订及废止
  • 国立故宫博物院编纂委员会编纂,王世杰、蒋复璁主编,元人墨迹集册
  • 国立故宫博物院编纂委员会编纂,王世杰、蒋复璁主编,元鲜于枢墨迹

家庭

  • 妻:萧德华,为音乐家萧友梅之妹。二人共育有四个子女,分别为:
    • 长女:王雪华(1923年-)
    • 次女:王秋华(1925年-):字德滢,台湾著名建筑师,有台湾图书馆之母美名,第21届国家文艺奖得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建筑硕士,在美期间为Percival Goodman & Chiu-Hwa Wang建筑师事务所合伙人,设计50多所教堂、学校等公共设施。在台著名建筑包括中原大学张静愚纪念图书馆、国立彰化师范大学图书馆、国立海洋大学图书馆、台中荣总大楼、文化大学创办人纪念馆等,2003年当选第六届台湾杰出建筑师。英语流利、文字优美,亦曾客串翻译《看见理想国:一位建筑师的梦想国度游记》、《幻城》等书。
    • 长子:王纪五(1927年-1991年)
    • 次子:王德迈(1929年-1974年)。[11]

公职

中华民国政府职务
前任:
翁文灏
教育部部长第十一届
1933年4月—1938年1月
继任:
陈立夫
前任:
宋子文
外交部部长
1945年7月—1948年12月
继任:
吴铁城
前任:
邱昌渭
总统府秘书长
1950年3月20日—1953年11月17日
继任:
许静芝(代理)
教育职务
前任:
李四光
国立武汉大学校长
1929年2月—1933年4月
继任:
王星拱
学术机关职务
前任:
胡适
中央研究院院长
1962年4月28日—1970年4月15日
继任:
钱思亮


参考资料

  1. 1.0 1.1 徐主编(2007)、79页。
  2. 2.0 2.1 2.2 刘国铭主编(2005)、143页。
  3. 3.0 3.1 3.2 徐主编(2007)、80页。
  4. 《胡适往来书信集》下册,29页
  5. 左双文; 朱怀远. 王世杰与战后对日和约问题的交涉. 近代史研究. 《近代史研究》. [2019-01-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1-20). 
  6. 1946年2月时,王世杰正与周恩来分别代表国民政府和中共进行和平交涉。
  7. 汪朝光、王奇生、金以林著,《天下得失:蒋介石的人生》,香港中和出版,1012年9月,ISBN 978-988-8200-04-7
  8. 8.00 8.01 8.02 8.03 8.04 8.05 8.06 8.07 8.08 8.09 8.10 8.11 8.12 8.13 8.14 8.15 8.16 8.17 8.18 8.19 8.20 李新总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研究室编,韩信夫、姜克夫主编 (编). 《中华民国史大事记》. 北京: 中华书局. 2011年7月. 
  9. 朱文原等编辑撰稿. 《中华民国建国百年大事记》上. 台北: 国史馆. 2012. ISBN 978-986-03-3586-6. 
  10. 10.0 10.1 刘国铭主编(2005)、144页。
  11. 台北拜谒王世杰校长墓. 武汉大学报. 2007-03-09 [2010-09-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