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澎湖列島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澎湖群島
圖片來自齊柏林『從空中看台灣』

澎湖群島,亦稱澎湖列島,位置大致在北緯23度9分至23度47分,東經119度18分至119度42分之間。澎湖群島的最北端是目斗嶼,而最南端是七美嶼,最東的是查某嶼,最西端則是花嶼。澎湖群島分佈在南北長約60多公里,東西寬約40多公里的海域,內部湖泊環繞,外部則是遼闊的海域。64個島嶼的總面積大約為127平方公里,但是有人居住的只有20個,其中以澎湖本島的面積最大。行政區則分為一市(馬公市)五鄉(湖西、白沙、西嶼、望安、七美等鄉),其中以馬公市的面積33.99平方公里為最大,而以七美鄉的面積6.98平方公里為最小了。 [1]

歷史

澎湖群島位於臺灣與中國之間,由於具有先天地理與港灣的優越特殊條件,自古即為軍事要衝及重要的移民中繼站,是臺灣開發最早的地區。

  • 史前:

根據考古學家的考證,澎湖在五千年前即有以粗繩文陶為代表的新石器文化存在,證明澎湖至少在五千年前已有先住民生活的足跡。

  • 開拓:

澎連雅堂臺灣通史稱:「澎湖之有居人,尤遠在秦和漢之際,或曰楚滅越,越之子孫遷於閩,流落海上,或居於澎湖」。宋朝時「澎湖」一名正式見於野史及方志,而史書上有漢人居住澎湖的確實記載始自南宋,在南宋理宗寶慶元年(西元1225年)宗室趙汝适著「諸蕃志」中明確的指出「泉有海島曰彭湖,隸晉江縣」。 元代: 元世祖至元18年(西元1281年)11月澎湖正式設巡檢司,隸屬福建同安,使澎湖收入中國版圖早於臺灣403年。至明太祖洪武21年(西元1388 年),因東南沿海長年海盜倭寇為患,朝廷追勦無功,澎湖反成盜寇巢穴,遂依部將湯和所請,行徙民墟地政策,廢巡檢司,將原有居民遷至泉、漳二州安置。 盜寇據亂時期: 明朝廢巡檢司後,澎湖更淪為海盜、倭寇剽掠沿海的根據地,造成無窮的後患。嘉靖末葉之後巨盜林道乾、林鳳、曾一本等都曾利用澎湖為基地以竄擾沿海,天啟六年至永曆12年(西元1626-1658年)鄭芝龍亦占據統制澎湖。明朝廷為追勦盜寇數度追擊至澎湖,嘉靖42年(西元1563年)俞大猷痛擊佔澎海賊與倭寇,駐偏師於澎湖,朝廷依其所奏復設澎湖巡檢司,唯俞大猷去職後巡檢司也被廢止。明自洪武21年廢巡檢司至永曆15年鄭成功收澎湖(西元 1388-1661年),經251年近三世紀之盜寇據亂,使澎湖回溯荒蕪。

  • 荷蘭人據澎:

明朝廢巡檢司後近三世紀之盜寇據亂時期,亦予荷蘭人有機可趁。明萬曆32年(西元1604年)7月12日荷蘭人韋麻郎率大船三艘開入澎湖,是時澎湖無兵駐守,即登陸,半商半軍,在娘媽宮(現今馬公)開洋貨攤,萬曆32年(西元1604年)10月25日明廷派浯嶼都司沈有容諭退韋麻郎,有石碑記錄之,現存於天后宮內。萬曆37年(西元1609年)荷蘭商船至澎湖,適逢澎湖汛兵戍守期,無法登陸而離去。明熹宗天啟2年(西元1622年)7月1日晨荷將雷爾生率艦12艘、兵1024人侵入媽宮港,當時澎湖汛兵已撤離,即在風櫃尾登陸,居民數千人抵抗,被殺3餘人,荷軍佔據澎湖後為長期防備,役民搬石築城,除建造紅毛城,並在風櫃尾、金龜頭(金龍頭)、嵵裡、四角嶼、漁翁島建築炮臺以守海道,其後荷艦出入海洋,對南北海運商旅影響至鉅。天啟4年(西元1624年)福建巡撫南居益奏准攻澎湖荷蘭人,擒高文律12人,驅荷大勝後南居益於暗澳(今文澳)築天啟城,設游擊一,把總二,統兵三千,建炮臺以守。

  • 明鄭氏守備澎湖:

明崇禎17年(西元1644年)吳三桂引清兵入關,明淪於滿清,鄭成功在東南沿海與清兵周旋,努力抗清復國。永曆8年(西元1654年)鄭成功在金門勢力鞏固,奉宗室於金門。永曆15年(西元1661年)決東征臺灣,2月初三率艦數百艘、兵二萬五千人從金門料羅灣出發,初四早晨望見澎湖八罩島,黃昏抵達媽宮駐紮,初六鄭成功祭禱海岳,巡視附近諸島,初八早晨由澎湖出發東征鹿耳門,至12月初三戰勝荷蘭人,設承天府一府及天興、萬年二縣,在澎湖設安撫司,屯戍重兵,以為臺灣門戶。永曆16年(西元1662年)5月初八鄭成功病逝,鄭經嗣位,改東都為東寧。永曆18年(西元1664年)3月初七鄭經自銅山退守東寧而至澎湖。永曆19年(西元1665年)2月鄭經聞報施琅要攻澎湖,與部將會商對策部署防禦,唯施琅攻澎因遇風失敗而還,北調內大臣,裁福建水師提督。永曆35年(西元1681年)鄭經逝去,鄭克塽繼位,施琅得再治兵廈門領水師提督征臺灣,5月施琅謀伐臺灣,10月鄭克塽派劉國軒率二萬餘人、戰船二百餘艘守澎湖,永曆37年(西元1683年)6月14日施琅率師由銅山出發,15日到花嶼攻澎湖,22日劉國軒戰敗逃回臺灣,7月16日鄭克塽正式投降,8月13日施琅入台,澎湖一戰失利,明代終告覆亡。鄭氏守備澎湖自永曆15年至永曆37年(西元1661- 1683年)計23年。

  • 清治澎湖:

康熙23年(西元1684年)清正式將台澎納入版圖,置戍兵守台澎,澎湖仿元代設巡檢司,附屬台灣縣,分兵駐守澎湖,設水師副將一員,兵二千,下設游擊、都司、守備千把總等,武備衙門林立。雍正元年(西元1723年)復議澎湖巡檢不足治澎,擬升為廳,殆至雍正5年(西元1727年)升澎湖巡檢為海防同知,添置防兵。雍正6年(西元1728年)改臺廈兵備道為臺灣道,設澎湖海防糧捕廳,置通判。澎湖早於臺灣403年即自元代入版圖起算至清正式將臺灣納入版圖。清治澎湖212年,僅有賑恤、文事與造城築砲臺,並無其他重大民生發展建設,較重要史實事件有:乾隆31年(西元1766年)通判胡建偉呈請創建文石書院,次年夏文石書院落成;乾隆32年(西元1767年)胡建偉編成「澎湖紀略」為澎湖首創完整志書;乾隆43年(西元1778年 )建西嶼外垵燈塔,次年完成,為臺灣燈塔之濫觴,廈門航行臺灣船隻以此為標識;道光9年通判蔣鏞完成「澎湖紀略續編」;光緒9年(西元1883年)通判李嘉棠奉令築砲臺於西嶼內外塹;光緒11年(西元1885年)2月13日法將孤拔率艦攻澎,清方失利,孤拔入澎,時疫大流行,孤拔病死,葬於媽宮城,3月清法議和,6月24日法軍撤退;光緒13年(西元1887年)海壇鎮總兵吳宏洛任澎湖水師總兵接管澎湖,督造澎湖城(媽宮城);光緒20年(西元1894 年)清日甲午戰爭開始,21年(西元1895年)3月20日本伊東中將率聯合艦隊到達澎湖將軍澳,23日由良文港(龍門)裡正角登陸,24日攻陷拱北砲台,再進逼媽宮城,25日佔領全澎湖。

  • 日治時期:

光緒21年(西元1895年)4月17日李鴻章與伊藤博文簽訂馬關條約,正式割讓臺灣澎湖與日本,臺澎自此被日本統治51年。光緒21年(西元1895 年)3月25日日本佔領澎湖後,任命海軍少將田中綱常為「澎湖列島行政廳長官」施行軍政,6月28日全台置三縣一廳,澎湖稱為「澎湖島廳」。明治29年(西元1896年)5月廢止軍政。明治31年(西元1898年)6月改稱「澎湖廳」直屬於臺灣總督府。明治36年(西元1903年)設澎湖要塞司令部,整理測天島海軍軍區鞏固殖民地防務。大正9年(西元1920年)「澎湖廳」改為「澎湖郡」改隸屬高雄州;12年(西元1923年)日皇太子裕仁親王來台並專程視察澎湖;15年(西元1926年)澎湖復改為廳,仍隸屬於臺灣總督府。 日治時代日本在澎湖的主要建設為:明治30年(西元1902年)建立北島燈塔於目斗嶼;大正2年(西元1913年)設立電燈株式會社,首開澎湖電化先聲,大正2至9年(西元1913-1920年)建設郵電交、通鼓勵日商來澎經營各種 商業;大正15年(西元1926年)創「澎湖水產會」;昭和2年(西元1927年)於馬公湖西開辦公共汽車、組織地方自治、6月開建馬公自來水廠,昭和5年(西元 1930年)自來水廠竣工輸水;昭和12年(西元1937年)完成彌榮、萬歲橋(中正、永安橋)改建,使本島連結白沙島可通行車輛;昭和16年(西元1941年)兒童初等教育之公學改為國民學校;昭和18年(西元1943年)設立馬公高等女學校等。

  • 二戰後設澎湖縣:

西元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民國34年12月25日澎湖改為「澎湖縣」;35年(西元1946年)1月22日正式成立澎湖縣政府,首任官派縣長傅緯武。39年(西元1950年)首屆議會(民選)成立,鄭大洽當選議長。40年(西元1951年)1月7日李玉林當選首屆民選縣長。[2]

地理環境

地形特徵

澎湖群島的岩石是由玄武岩流組成的熔岩臺地,經過千百萬年海水的侵蝕與岩盤的升降,才形成今日的地貌景觀。在地形上主要有以下的特徵:

  • 方山地形:所謂「方山」(mesa-來自西班牙文,表示像桌狀的地形)是指頂面平坦而四周有陡峭崖壁圍繞的桌狀地形。澎湖群島的各島嶼由海上眺望,頂面都顯得十分的平坦,島面的岩石受風化和侵蝕影響而略呈平緩起伏。
  • 地勢南北傾斜,南高北低:從最南面大貓嶼的最高點79公尺 (據澎湖縣誌所載) 一直到最北面的大磽礁、二磽礁漸次潛伏水中,地勢呈現顯著的向北傾斜。
  • 海岸線複雜:澎湖大小島嶼及岩礁很多,海岸線長達320公里(單位面積長度是臺灣的120倍),海岸凹凸曲折與錯綜複雜。除了有由海崖或碎石崖錐構成的海岸之外,也有沙灘或礫石灘構成的。此外,還有最特殊的海蝕臺或珊瑚礁所形成的海岸。

島嶼構成

澎湖群島由90個大小島嶼所組成,以下列出主要有人居住的島嶼

氣候

澎湖群島的地形低且平,加上位於臺灣海峽中央,因此,氣候深受雨量與季風的影響。澎湖群島平均年雨量約有1000毫米左右,80%集中在夏季。在陽光照射與東北季風強烈吹襲之下,雨量的蒸發量每年高達1800毫米。因此,群島上的植物自然的演化出較抗風、耐旱的生態系。又,由於澎湖缺乏高山的屏障,冬天的風速較大,每年強風日數高達約100天。根據統計,10月至翌年1月,風速都維持在每秒6公尺以上;但是當結構完整的大陸冷氣團南下時,風速有時會達到8級以上,瞬間陣風則會達到12級左右。

寺廟文化

澎湖因為是個海島,居民多半從事漁業生活,面對著變化無常的海域及澎湖自然環境影響,只好依靠神明寄託心靈,故澎湖地區民間信仰興盛,寺廟林立,除無人島外,幾乎各村社都有寺廟,其中佛、道、釋的寺廟均有,更多的是拜一般民間信仰神明的宮廟。而不少寺廟是屬村中公廟的性質,不單是村民信仰的中心,更負擔諸多的社會、經濟暨文化功能。也因此,村民對寺廟建築相當的重視,生活條件不好時,需神明扶持,祭典活動、翻修寺廟的費用不能省;若生活改善,則是神明庇佑,盛大的祭典、華麗的修繕更不可免,是以各村社的寺廟都裝點的美倫美奐,金碧輝煌。

寺廟建築特色

澎湖寺廟不但是村民信仰中心,更具有社會、經濟和文化的功能。因此澎湖居民對寺廟的建築相當重視,甚至不惜巨額興建,要求美侖美奐,以代表對神明的尊敬。

  • 建築材料:就材料來看,傳統寺廟建築是以木料作為建築的主體,澎湖本身並無森林,故木材主要是進口而來,以民宅而言因木料昂貴,除必要的結構,都改採澎湖本地的素材,至於寺廟為求雕塑精美,還是大量採用木料。至於石材方面,為防止石雕風化,主要以泉州的花崗石為主,不過本地的黑色玄武石還是廣泛使用於牆身。另外在20世紀初期相當流行的彩色瓷磚貼面,民宅或寺廟都有使用。而受潮州建築的影響,寺廟屋頂的瓦當滴水瓦常用琉璃瓦。
  • 空間隔局:澎湖寺廟基本上是以合院建築為主,而其空間的組合形式,是受中庭、天井與軒亭等空間的出現與否,而呈現多樣衍化的類型。至於廟宇立面,以硬山屋頂及其衍生的形式為主,一般而言屋頂脊背較大,可能係從防風來考量。另外三殿式屋頂前後連接成連續的規帶,如前殿與正殿作燕尾,但夾在中間的拜殿則作八角規,相連的屋頂使廟內光線較暗,但防風功能較好,三連式的山牆也是澎湖寺廟的特徵,形成的天際線相當特別,像馬公天后宮的天際線即屬之。
  • 石雕與木雕:傳統的石雕造型之外,澎湖石雕在20世紀之初,可看到來自西洋建築藝術的影響。澎湖自古為臺海間移民的中繼站,且位居中國、日本往南洋的要衝,西洋建築形式,可能由廈門或南洋華僑輾轉傳入,如希臘式的柱頭,而柱珠的線腳也趨於繁複。澎湖木雕師,擅長精細之鏤空雕法,不論是吊籃、獅座、斗栱等雕刻的異常繁複。
  • 泥塑:泥塑是以三合土摻入棉花,再塑出人物花鳥及走獸形象之藝術,有時再嵌上瓷片,匠界稱之為剪花或剪黏。澎湖的泥塑不只是用於門窗,還有使用灰泥塑出樑及瓜筒的例子,有如浮雕。至於寺廟屋角的小獅子也以泥塑而成,另外有些剪黏加入貝殼,頗具澎湖在地的特色。
  • 花窗:寺廟正面花窗,如同一般寺廟多用花鳥或螭虎圖案等吉祥圖案為主,不過澎湖常以洗石子技法為之,或加色灰泥塑而成,有地域的特色。
  • 樑柱:澎湖寺廟石柱喜用梭柱(上下細而中央粗),有圓形,也六角柱及八角柱,形式多樣,有的柱身有凹槽,不少柱頭有西洋建築裝飾。柱子下的石珠,在澎湖也流行一種多線腳且細腰的形式,外觀有如花瓶或花籃,柱珠的形狀頗多,經常與柱子的形狀相配。
  • 大木結構:多用矩形斷面的樑枋,用金瓜形的瓜筒,中脊樑下增加一支輔助樑,成為雙樑;門楣上的排樓斗栱,以木雕作斗墊,層層上疊,多作斜面彎枋,雕以書卷形,有如匾額一樣;斗栱喜用張翅的飛鳥裝飾,獅座、束木、員光及托木皆施以繁瑣之精細雕刻。
  • 彩繪:澎湖寺廟中王爺廟、大道公、媽祖廟與道教廟居多,這類寺廟受陰陽五行、五色及陰陽理論的影響,特重彩繪。像王爺廟內部較暗,開窗較少,柱子多施以黑色,但樑柱與斗栱卻普遍安金,形成金碧輝煌的殿宇氣氛。不少寺廟的樑枋上均施彩畫,有時連柱子也有彩畫,澎湖天后宮及北極殿均有保存古老的柱身彩畫,彌足珍貴。另外在馬公天后宮的正廳壽樑與格扇,可見到所謂的「擂金畫」。「擂金畫」主要是將金箔磨成粉末狀,趁黑底漆將乾未乾之際以筆沾金箔粉敷上之畫法,主要用在木雕上,顏色豐富。[3]

自然生態

動物生態

澎湖雖然面積僅約127平方公里,但島嶼羅列、四面環海,因此海洋動物資源豐富。除了經濟性海洋魚介貝類外,同時也有不少列為保育類的動物生態資源,例如海豚、綠蠵龜、燕鷗類鳥類等,都讓澎湖動物資源顯得珍貴。

海洋生態

澎湖海域的海龜有綠蠵龜、赤蠵龜、玳瑁,另有少見的革龜、欖蠵龜等。由於澎湖望安是目前台灣地區,綠蠵龜上岸產卵最穩定的地區,所以在望安公告有六處綠蠵龜產卵棲息保護區保護綠蠵龜的產卵棲地,澎湖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在望安島上建置「綠蠵龜觀光保育中心」 ,提供海洋生態資源諮詢服務。

觀光特色

自然景觀

玄武岩

古蹟廟宇

公園

  • 奎壁山地質公園
  • 中屯綠能源公園
  • 岐頭親水公園
  • 赤崁親水公園
  • 望安花宅公園
  • 火燒坪公園

公共設施

地景景觀

海灘

  • 山水沙灘
  • 蒔裡海水浴場
  • 青灣情人海沙灘
  • 風櫃無名港沙灘
  • 隘門沙灘
  • 林投沙灘
  • 尖山海灘
  • 烏泥沙灘
  • 裡正角沙灘
  • 龍門後灣沙灘
  • 菓葉沙灘
  • 奎壁山遊憩區
  • 青螺海灘
  • 城前沙灘
  • 講美沙灘
  • 鎮海沙灘
  • 吉貝沙尾
  • 後寮沙灘
  • 后螺海灘
  • 橫礁沙灘
  • 後灣沙灘
  • 網垵海灘(大池角海灘)
  • 池西沙灘
  • 赤馬沙灘
  • 內垵遊憩區
  • 戶頭角沙灘
  • 網垵口沙灘
  • 大瀨仔沙灘
  • 長瀨仔沙灘
  • 西安水庫沙灘
  • 天台山沙灘

澎湖特產

植物

海產

特色美食

甜點類
海產類

交通

澎湖群島往來台灣的交通情形

澎湖群島與台灣島由於被台灣海峽所相隔,因此往來台灣都必須依賴航空、海運,其中以航空運輸最為頻繁。航空運輸一天最多可達到108班次(以來回算);海上運輸一天最多可達到25班次(以來回算)。

航空交通

台灣地區往澎湖群島的航空站有台北松山機場台中清泉崗機場台南機場嘉義機場高雄國際機場金門機場;而澎湖群島往其他地方的航空站有澎湖機場七美機場望安機場。有航行台灣往來澎湖群島航線的航空公司有遠東、立榮、華信、德安。
下表總和了目前航空的情形

航線 航空公司 航行時間 往返班次
澎湖至台北 立榮、遠東、華信 50分鐘 44班
澎湖至高雄 立榮、遠東、華信 30分鐘 34班
澎湖至台中 立榮、華信、遠東 40分鐘 24班
澎湖至嘉義 立榮 30分鐘 2班
澎湖至台南 立榮 30分鐘 8班
七美至高雄 德安 35分鐘 4班
望安至高雄 德安 40分鐘 2班

海運交通

澎湖群島往來台灣的船隻有台華輪、遠翔公主號、南海之星、今一之星、滿天星、凱旋3號、今日之星、金星3號,其航線有馬公至高雄、七美至高雄、馬公至嘉義(布袋)、馬公至台南(安平)。
下表總和了目前海運的情形

航線 輪船 航行時間 往返班次 承載人數
馬公至高雄 台華輪 日航:4小時30分
夜航:6小時30分
3班 1150人
七美至高雄 南海之星 2小時40分 1班 197人
馬公至嘉義 今一之星 1小時20分 2班 317人
馬公至嘉義 滿天星 1小時20分 4班 355人
馬公至台南 凱旋3號 2小時 3班 346人
馬公至台南 今日之星 2小時 2班 699人
馬公至台南 金星3號 2小時 6班 302人

澎湖本島往來澎湖離島的交通情形

前往澎湖離島主要分為:

(有些離島是生態保護區或無人島,因此無法前往。)
除了馬公本島至望安島和馬公本島至七美嶼有德安航空往返外,其他島嶼都必須依賴輪船才能往返,而去東海離島必須前往岐頭港口搭船;去南海離島必須前往南海遊客中心搭船;去北海離島必須前往赤崁遊客中心搭船或後寮遊客中心搭船;去內海離島必須前往重光港口搭船。前往搭船處均有定期的交通船及不定期的民間快艇可搭乘前往。

澎湖群島島上的交通情形

島嶼 島上主要的交通工具
澎湖本島(澎湖島、白沙島、漁翁島)、望安島、七美嶼 公車、汽機車計程車腳踏車、徒步
大倉嶼、員貝嶼、鳥嶼、吉貝嶼、桶盤嶼、虎井嶼、將軍澳嶼 機車、腳踏車、徒步

參考文獻

  1. 澎湖概述,澎湖的玄武岩
  2. 歷史沿革,澎湖縣政府
  3. 宮廟藝術概論,澎湖知識服務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