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潘汉年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潘汉年
出生 1906年1月18日
江苏宜兴归径乡陆平村
逝世 1977年4月14日(1977-04-14)(71歲)
籍贯 江苏宜兴归径乡陆平村
民族 汉族
语言 汉语
职业 间谍作家
配偶 董慧
父母 父亲:潘莘臣
亲属 大哥:潘梓年、二哥:潘有年

潘汉年

(1906年1月18日-1977年4月14日),江苏宜兴归径乡陆平村人,中共着名作家、间谍、上海副市长。早期在中共中央直属文化工作委员会担任第一书记、华中局联络部长,战后却遭毛泽东以「内奸」罪嫌逮捕蒙冤而死,1982年8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为潘汉年同志平反昭雪、恢复名誉的通知》,潘汉年同志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久经考验的优秀共产党员,党的统一战线的卓越领导人 [2]

家庭背景

潘汉年父潘莘臣,开私塾,一度被选为宜兴县议员,曾祖父为清朝举人潘亭山

早年生平

1906年1月12日,出生于江苏省宜兴县陆平村。

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革命军报》总编辑,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宣传科长、中共中央宣传部文化工作委员会书记、左翼文化总同盟中共党组书记、中共江西苏区中央局宣传部长、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宣传部长兼地方工作部长等。

1936年, 任中共与国民政府谈判代表。

1937年9月,任八路军驻上海办事处主任。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在上海等地领导对敌地下斗争和开展统战工作。

新中国成立后,潘汉年担任中共中央华东局和中共上海市委社会部部长、统战部部长,上海市常务副市长等职。

1955年4月3日, 因“内奸”判刑。

1977年含冤病逝。临终前与爱妻董慧女士软禁于湖南茶陵米江茶场(湖南省第三劳改场)。

1982年8月,中共中央平反昭雪,公开恢复潘汉年名誉。

参加中国共产党

1925年11月经共济会王弼阮仲一介绍参加中国共产党,1926年底应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副主任郭沫若邀请赴南昌编辑《革命军日报》,后任总编辑,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宣传科科长。国共分裂后,赴上海,任“江苏省委上海文化工作党团”干事会书记。1928年担任中共中央宣传部文化工作委员会书记,1930年中共中央下令筹组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左联)来发展无产阶级文学与思想斗争,选出鲁迅钱杏邨沉瑞先为主席团,潘汉年担任团书记。

开始参与中国共产党情报工作

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政府成立,中共中央地下组织特科首脑顾顺章被捕叛变,导致数千人被杀被捕,严重危害中央领袖王明的安全与中国共产党颠覆中国的事业[3],中共中央情报组织旋即改组,潘汉年担任中央情报组特科第二科科长。

1933年夏进入江西中央苏区中共中央局宣传部部长、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宣传部部长兼地方工作部部长等;11月,闽变爆发,十九路军成立「福建人民政府」,潘汉年代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徐名鸿代表福建政府,共同签订〈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政府及工农红军与福建政府及十九路军反日反蒋的初步协定〉确立了两国双方军事贸易上的互助合作,福建人民政府并希望透过中共得到苏联的承认[4]。1934年1月,闽变失败,国民政府中央军进入福州,潘汉年逃往香港。10月潘代表中央红军与何长工代表陈济棠进行会谈达成协议[5]。1935年2月红军二渡赤水后,他与陈云先后离开长征队伍赴上海,以恢复同共产国际的联系。8月他和陈云一起经海参崴到达莫斯科。任中共代表与国民党驻苏大使馆武官邓文仪秘密会谈。1936年6月,陈济棠李宗仁发动两广事变获得中共支持,潘汉年负责与张学良陈济棠苏联的三方连繫。8月返回延安,后赴西安,参与了西安事变的策划和解决[6]

对日抗战及国共内战期间

1937年9月,任八路军驻上海办事处主任。期间,为首版《毛泽东自传》题写书名。上海沦陷后,撤往香港。1938年9月,潘汉年回延安任中共中央社会部副部长。1939年赴港从事情报工作。1940年获悉德偷袭苏俄的巴巴罗萨计划太平洋战争爆发,从香港转移到皖南根据地。在1944年四月增兵五十万攻击中国的一号作战计划,潘透过与日军的合作提早获得珍贵情报,使红军保存了实力,国军则损失惨重。

潘汉年在与日本驻上海领事馆岩井英一建立合作后,日本外务省开始由机密费中拨款,向中共提供总额超过2500万美元的活动经费;后来潘汉年提出双方停战的要求,岩井英一便让影佐祯昭与其会面建立与日军直接合作的基础[7]

抗战期间在李士群安排下与汪精卫会面,在上海期间,潘汉年代表中国共产党还由李士群介绍会见了他的军事顾问、日本华中派遣军谋略课长都甲大佐。会见中,他们各自说明了自己的看法,就日军与新四军和平共存互不侵犯达成初步共识,对延安贡献至巨[8][9]。然这一行为相关争论也颇多。由于潘汉年事后未将与汪精卫会面的情况上报,这一事件日后成为其毛泽东判定其有“内奸”罪行的重要依据。

1945年4月参加中共七大,会后留延安中央社会部工作。1946年3月赴南京参加中共驻南京代表团。9月赴香港。在港时期,参与组织民主党派领导人和各无党派知名人士从上海等地转往香港,然后由香港通过海上通道转移到解放区,参与策动国民党政府资源委员会和上海海关两系统的起义,参与组织国民党中央航空公司和中国航空公司在港机构和人员的起义。1949年4月赴北平,5月赴上海。

中共建政后与入狱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任中共中央华东局社会部部长和统战部部长、中共上海市委副书记和第三书记、上海市人民政府副市长(1949年5月至1955年)[10][11]

1955年3月15日赴京参加中央会议,4月2日向陈毅谈了当年会见汪精卫一事,陈毅将此事报告毛泽东,毛当即批示“此人从此不能信用”。1962年1月13日,毛泽东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有个潘汉年,此人当过上海副市长,过去秘密投降了国民党,是个CC派人物,现在关在班房裡头,我们没有杀他。像潘汉年这样的人,只要杀一个,杀戒一开,类似的人都得杀。」[12]4月3日,潘汉年遭毛泽东下令秘密逮捕。两次讲话中,毛泽东用了10个杀字,被史学家称为「十杀潘汉年」[13]。1963年2月3日送往北京市公安局团河劳改农场,1963年6月因“内奸”、「反革命」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1967年3月关回监狱。

死亡与平反

1975年5月29日,依照中央专桉三办的意见,夫妇两人由公安部十五局所属的专桉组和秦城监狱共同派人,「解押」潘汉年从北京乘坐1次列车,于清晨到达长沙,稍作停留,便与3天前先期赶到的潘妻董慧一起,乘汽车送往并安置于湖南省茶陵县洣江茶场(也称湖南省第三劳改农场)。[14]1976年1月,正式宣判「无期徒刑」,并永久开除中国共产党籍,此时潘汉年已罹患肝癌。[15]

1977年4月14日,潘汉年病逝。1982年8月23日,中共中央正式发出了《关于为潘汉年同志平反昭雪恢复名誉的通知》红头文件,指出:“潘汉年同志几十年的革命实践充分说明,他是一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久经考验的优秀共产党员,在政治上对党忠诚,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为其公开恢复名誉

中共的「日本联络人」

袁殊引荐下潘汉年曾与日本驻上海领事馆岩井英一会面,岩井要求日本、中共双方情报相互交流,潘汉年答应会帮「岩井公馆」(专门搜集重庆、英美情报的单位)在香港搜集情资[16],于是潘汉年开始定期向日方汇报重庆、国军、英美动向,同时把日方情报交流原始电报传回延安[17]。1941年12月,日军攻佔香港,由于岩井与潘的合作关係,中共在香港的地下工作人员得到岩井领事馆的护送,潘汉年移往上海并取得日方签发的特别通行证[18]。随后岩井英一协助潘与日本特务机关梅机关机关长影佐祯昭会面。[19]

1940年在经过中共中央的同意之下袁殊引荐潘汉年与李士群取得联繫,开始与中共展开交流合作[20]。1941年潘汉年住进李士群的私人寓所[21],同年李士群成功捕杀国民政府最大地下组织(上海区书记齐庆斌,区长陈恭澍被捕),戴笠:「李士群阻挠国府在沦陷区实施各种政策,凡足以献媚日敌者,无所不用其极。另在杭州设无线电台,专侦察我军事行动,实为抗战以来罪大恶级之巨奸[22]。」 陈恭澍对中共与日军联手感到痛心:「七十六号(汪政府下以李士群为首的组织)」是杀人不眨眼的,他们是一伙汉奸、强盗、流氓及共党分子组成的罪恶集团,以往人们以为「七十六号」只是一个罪恶的渊薮而已,但很少人瞭解,它还在暗中掩护共产党地下活动,并协助共党分子直接、间接打击国民政府抗日工作人员。[23]对于与日伪机关合作,中共解释说是为了收集日本秘密情报,为八路军和新四军与日军作战发挥了作用。但是岩井英一的回忆录《回想的上海》中说,「事实完全相反,是中共特务把通过国共合作得到的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军队的情报提供给日方,目的存在弱化国民党的意图」。[24][25]

1943年6月25日,陈布雷呈给国府中央的电报指出:「共党潘汉年现充新四军代表,由李士群之拉拢,在京沪江淮一带公开活动与敌伪交往频繁,延安代表冯延寿(化名)在南京与敌军及汪伪洽商政治停止摩擦、军事停止冲突、物资相互交换等[26]。」

1943年9月5日,毛庆祥呈给国府中央的电报:「敌方(日本)极力献媚苏俄,企图完成联俄联共政策,尤其希望在中国联络共产军牵制国军作战之兵力,现汪精卫正替日本拉拢八路军毛泽东代表,而潘汉年早与汪伪正式谈判妥协,且由汪伪介绍潘汉年与日军领袖见面,东条认为此举是与东军联俄互相配合之行动,但驻南京之日军总司令长官畑俊六大将则坚持反对联合[27]。」蒋中正电令:「有无潘汉年在伪方活动,交两统(中统、军统)局查报[28]。」

1943年10月7日,林蔚调查报告《呈复奸伪潘汉年与敌伪勾结情形》:「潘汉年在上海曾任十八集团上海办事处主任,上海沦陷后仍潜伏于上海活动,据江苏调流室本年3月13日报称,南京伪方高级人员传出消息,谓中共曾派潘汉年未甯洽谈一次,内容结果汪精卫密不宣佈;另据伪特工消息,谓伪之与中共在沪人员有相当联繫,伪特工并派胡均鹤经常来往苏沪一带,负责联络事情[29]。」

彭树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法院刑事判决书一九六二年度形一字第一号》:「抗日战争期间,被告人又背叛祖国,秘密投靠了日本特务机关,当了日本特务,并与汪精卫进行勾结卖国求荣。1940年春,正当抗日战争的艰苦时期,被告人对于击败日本帝国主义丧失了信心,认为中国共产党很难与日本对垒,中国将会出现第三国局面,想在日本方面找出路,于是便在上海会见了日本特务、日本驻上海总领事馆副领事岩井英一,亲笔写了为日本特务机关蒐集情报的计画,领了特别通行证,充当了日本特务……被告人投靠日本特务机关以后,又和汪精卫政权特务总部头子李士群、胡均鹤陪同秘密会见了汪精卫[30]

《王明日记》摘抄:「1955年毛泽东借口反对“高(岗)饶(漱石)联盟”而逮捕了饶漱石并把他折磨至死(实际上饶漱石1965年9月23日,被假释出狱。文化大革命爆发后,1967年被重新收监。 1975年3月2日病死于监狱,享年72岁),同时利用这次运动把潘汉年(前新四军侦察科长)以及胡均鹤抓起来,胡还被处决了(实际上胡均鹤于1984年被平反,1993年才因病去世)。因潘汉年是饶漱石根据毛泽东的命令派去和日军与汪精卫谈判的代表,而胡均鹤则是前日占区和汪精卫的谈判代表(胡均鹤当时背叛了共产党的事业,但在上述谈判过程中潘汉年成功地说服了他重新为我党工作)。毛泽东的这些行动都是为了一个目的,即清除他执行民族叛卖路线的见证人。」[31]

视频

《大揭秘》5月14日节目《红色特工潘汉年》

参考资料

  1. 《博古和毛泽东及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领袖们》秦福铨,大风出版社(香港),2009年3月,第148-150页。
  2. 穿越红色浪潮:史明的中国革命历程与台湾独立之路,史明,台湾教授协会出版,isbn:978-986-81199-2-5,033-034页
  3.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编,联共、共产国际与中国苏维埃运动(1931-1937),第13册,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特工部关于远东和近东国家共产党秘密工作状况和特务工作情况的书面报告、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东方书记处关于保密工作给中共中央的信,第160-164页、第141页
  4.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编,联共、共产国际与中国苏维埃运动(1931-1937),第15册,潘汉年在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书记处非常会议上的发言,第50页
  5. 马宏骄、梁占方,一次秘密军事谈判——中央红军长征前与广东军阀陈济棠的合作,党史纵览
  6.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王秦:潘汉年与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7. https://www.bbc.com/zhongwen/simp/world/2015/12/151225_japan_professor_book
  8. 「潘汉年是饶漱石根据毛泽东的命令派去和日军与汪精卫谈判的代表,而胡均鹤则是前日佔区和汪精卫的谈判代表。」王明,中共五十年,东方出版社,2004年3月,190-192
  9. 「日本都甲大佐说,清乡的目的是为了强化治安。日本方面目前最关心的是津浦线南段的运输安全。只要新四军不破坏这一段的铁路交通,日方则希望和新四军有一个缓卫地带。潘汉年说,新四军的发展很快,目前正在稳步地巩固和扩大农村根据地,也无意立即佔领铁路交通线和其他交通据点。日军要给新四军一定生存条件,否则游击队就会随时破坏铁路交通的。」《潘汉年的情报生涯》,人民出版社1996年9月版,161页,ISBN 9787010025087。
  10. 张敏. 揭秘:说不尽的潘汉年 冤桉终得平反始末【3】. 《世纪桥》.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11. 庄志龄. 潘汉年在上海. 上海档桉信息网 (东方网). 2013年6月24日. 
  12.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文集》第八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页308。
  13. 恶谋(中):谁背叛了中华民族?重庆轰炸与红色间谍
  14. 《老人报》2012年4月5日A7版,作者:佚名,原题:《旷世英才潘汉年的最后岁月》。
  15. 《博古和毛泽东及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领袖们》秦福铨,大风出版社(香港),2009年3月,第148-150页。
  16. 尹骐,潘汉年的情报生涯,人民出版社,第96-113页
  17. 王朝柱,潘汉年是怎麽当上汉奸的,传记文学,第69卷第一期,1996年8月,第76页
  18. 尹骐,潘汉年的情报生涯,人民出版社,第144页
  19. 「日本都甲大佐说,清乡的目的是为了强化治安。日本方面目前最关心的是津浦线南段的运输安全。只要新四军不破坏这一段的铁路交通,日方则希望和新四军有一个缓卫地带。潘汉年说,新四军的发展很快,目前正在稳步地巩固和扩大农村根据地,也无意立即佔领铁路交通线和其他交通据点。日军要给新四军一定生存条件,否则游击队就会随时破坏铁路交通的。」《潘汉年的情报生涯》,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9月,第161页,ISBN 9787010025087。
  20. 睢城,铁军,第2期,潘汉年与镇江事件,第38页
  21. 「顷得确报,知共产党徒潘汉年,已与伪特工负责人李士群取得联络,相互协助,并闻潘汉年在沪,即住李士群之私寓,予兄等以打击,我兄此去,风险更大……」吴开先,抗战期中我所见到的杜月笙先生,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编第二十六辑——杜月笙先生纪念集,文海出版,第39页
  22. 费云文,戴雨农先生(下),台北:(中华民国)国防部情报局,1979年,第782页
  23. 陈恭澍:《抗战后期反间活动》,台北:《传记文学》,1986年,第309页
  24. 童倩. 日本学者:中共与日军共谋对抗国军. BBC中文网. 2015年12月25日. 
  25. 鲁南. 中共地下党主持日特机关“岩井公馆”始末. 《福建党史月刊》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2011年8月1日. 
  26. 蒋中正总统文物,事略稿本(民国三十二年六月),台北:「国史馆」藏,002-060100-00177-025
  27. 蒋中正总统文物,事略稿本(民国三十二年九月),(台北)国史馆藏,002-060100-00180-005
  28. 蒋中正总统文物,事略稿本(民国三十二年九月),台北:「国史馆」藏,002-060100-00180-005
  29. 蒋中正总统文物,革命文献-中共诡谋与异动(一),台北:「国史馆」藏,002-020300-00050-068
  30. 彭树华:《潘汉年桉审判前后:审判员亲笔批露共和国第一冤桉》,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第56-57页
  31. 王明:《中共五十年》,北京:东方出版社,2004年3月,第190-19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