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錢杏郫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重新導向自 钱杏邨)
前往: 導覽搜尋

錢杏邨 (1900~1977) 現代文學理論批評家﹑文學史家﹑作家。原名錢德富﹐又名錢德賦。主要筆名還有阿英﹑錢謙吾﹑張若英﹑阮無名﹑鷹隼﹑魏如晦等。安徽蕪湖人。[1]

1900年2月6日生。青年時代曾參加五四運動﹐1920年開始發表文學作品。1926年春加入中國共產黨﹐1927年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失敗後從蕪湖逃亡到武漢﹐8月到上海﹐開始從事革命文藝活動。

錢杏邨於1927年底與蔣光慈孟超等發起組織太陽社﹐倡導無產階級革命文學﹐並對魯迅郭沫若郁達夫蔣光慈茅盾葉聖陶等中國作家和一些外國作家的創作作過評介。這方面的文章﹐先後收入《現代中國文學作家》(第1卷﹐1928﹔第2卷﹐1930)﹑《力的批評》(1929﹐1930年改名《現代文藝研究》)﹑《作品論》(1929)﹑《文藝批評集》(1930)﹑《怎樣研究新興文學》(1930)﹑《文藝與社會傾向》(1930)等﹐成為左翼文壇一名活躍的理論批評家。此外﹐還有短篇小說集《革命的故事》﹑《義冢》﹑《瑪露莎》﹐中篇小說《一條鞭痕》﹐詩集《餓人與飢鷹》﹑《荒土》﹐敘事長詩《暴風雨的前夜》等先後出版。

爭議的文學評論

以前對錢杏邨的批評,要求文學家無條件地把政治論文抄進文藝作品裡去,這固然是他不了解文藝的特殊任務,在於『用形象去思索』。錢杏邨的錯誤並不在於他提出文藝的政治化,而在於他實際上取消了文藝,放棄了文藝的特殊工具。

錢杏邨洋洋萬言批評魯迅的文章《死去了的阿Q時代》,被蘇雪林認為是「圍剿魯迅的文章成為系統,最有力量的」文字。「圍剿」二字是蘇雪林親口說的,在《我論魯迅》這本書的第三十頁,可見蘇雪林批判魯迅時的心態也未必有幾多善意。依錢杏邨的看法,魯迅的作品「不但不會超越時代,而且沒有抓住時代;不但沒有抓住時代,而且不會追隨時代;胡適之追逐不上時代,跑到故紙堆中去了,魯迅呢?……他沒有法跟上時代……根據所謂自由主義的文學規例所寫成的文學創作,不是一種偉大的創造有永久性的,而是濫廢的、無意義的、依附於資產階級的濫廢的文學」!


參考資料

  1. 錢杏郫. [2019-03-25].